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3高二下·恩施期末) 文言文阅读

    材料一: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及冠,嶷然有声。进士,调西京推官。入朝,为馆阁校勘。范仲淹以言事贬,在廷多论救,司谏高若讷独以为当黜。修贻书责之,谓其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若讷上其书,坐贬夷陵令。后仲淹使陕西,辟掌书记。修笑而曰:“昔者之举,岂以为己利哉?同其退不同其进可也。”时仁宗更用大臣,用天下名士,修首在选中。每进见,帝延问执政,咨所宜行。朋党之论起,修乃为《朋党论》以进。其略曰:“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小人所好者利禄,所贪者财货,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反相贼害虽兄弟亲戚不能相保 , 故曰小人无朋。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终始如一,故曰惟君子则有朋。故为君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修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奖其敢言,面赐五品服。会保州兵乱,以为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陛辞,帝曰:“勿为久留计,有所欲言,言之。”对曰:“臣在谏职得论事,今越职而言,罪也。”帝曰:第言之,毋以中外为间。于是邪党益忌修,谮之。出知同州,帝纳吴充言而止。迁翰林学士,俾修《唐书》。

    (选自《宋史·欧阳修传》,有删改)

    材料二:

    《新唐书》二百二十五卷,欧阳文忠公撰纪、表、志,宋景文公撰列传。当时,景文所撰过文,且一书出两手,命文忠看详,改归一体。文忠曰:“人所见不同,且宋公前辈。”遂已。故事,修书,唯官高者一人书职名。时景文知郑州,在文忠下。文忠曰:“宋公用力久且深,何可掩哉?”遂于所撰各书之。古之君子,存心至公,无欲上人如此。

    (选自杨士奇《书〈新唐书>后》,有删改)

    1. (1) 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及其见利A而争B先C或利尽D而反相E贼害F虽兄弟亲戚G不能H相保

    2. (2)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举进士”中的“举”与《陈情表》中“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的“举”意思相同。 B . “修笑而辞曰”中的“辞”与《苏武传》中“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的“辞”意思不同。 C . 朋党,现多为争夺权力、排斥异己互相勾结而成。与《朋党论》中的小人伪朋所指相同。 D . 文忠,是欧阳修的谥号,是在欧阳修逝世后朝廷对他在文学和为臣方面的肯定与赞美。
    3. (3)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欧阳修为人正直。在范仲淹被贬后,欧阳修写信谴责高若讷,高若讷将此信上交给朝廷,于是欧阳修被贬为夷陵令。 B . 欧阳修深受器重。仁宗之时进行人事变动,任用天下有名之士,欧阳修是首选之人。保州有战事,皇帝告知欧阳修可以越职进言。 C . 欧阳修见解独到。他在《朋党论》中认为,君子因同道结为朋党,小人因利益结为朋党。国君应当斥伪朋用真朋,天下就可以治理得很好。 D . 欧阳修很有才能,为官论事切直。参与《新唐书》编纂时,尊重参与编写的前辈宋景文公,在二人撰写的文章上,仅让宋景文公一人署名。
    4. (4)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帝曰:“第言之,毋以中外为间。”于是邪党益忌修,谮之。

      ②故事,修书,唯官高者一人书职名。

    5. (5) 杨士奇在《书(新唐书)后》中评价欧阳修“存心至公,无欲上人”,欧阳修的这些品质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概括。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