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3高二下·德江开学考) 现代文阅读Ⅱ

    熬熬茶,嬢嬢的味道(节选)

    林汉筠

    ①平生没有什么嗜好。总觉得茶与酒都是水做的,酒无论多贵,喝到嘴里就是一个烈字;茶无论红绿,往水里一灌,总觉得无非是水中加了点颜色而已。

    ②初到德江,有朋友曾说在某个夜晚到离县城60余公里外的楠杆乡吃熬熬茶,说得嘴巴要流出油似的,好像那杯茶让他茶仙卢仝,可以“欲乘清风归去,到人间仙境蓬莱山上。”

    ③“是什么样的名贵茶叶,让你能远山远水去品?”真有点莫名其妙。

    ④“那不是茶,是德江的美食。”朋友说,熬熬茶是山寨人用来待客的一种美味佳肴,用“油”和“茶”加佐料熬制而成,由于工艺流程繁琐,熬制过程复杂、需要时间长,当地人便称之为“熬熬茶”。便小看这碗茶,它可是当地独有的特产,早在2014年就入选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⑤熬熬茶,于是成了一种悬念,时常想着去感受一下。

    ⑥辛丑冬日,朋友说,她在楠杆帮扶已有好几年时间,一个月来两三次,但还没去过非遗传人余再蓉余嬢嬢(土家话,对女性的尊称)家,没有吃过她亲手熬制的熬熬茶。“做熬熬茶是费功夫的,至少要提前一个小时预定。”她边说边拔通电话,约了个时辰便驱车前往。

    ⑦来到一栋新建的楼房前,只见一个帕铺(土家话,老爷爷)正从楼后厨房里端出一大铁铲木炭往侧边火𤎌里添,金黄的糍粑在铁锅里嗞嗞作响。见我们走来,头戴白帕、身着红外套、胸挂花围裙的余嬢嬢走了出来,连忙引我们入室看座,烤火,喝茶。

    ⑧茶叶,有千万种,为什么在德江楠杆以熬制茶叶而闻名于世,纳入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正在吃茶的老人给讲了段古来。

    ⑨楠杆盛产古树,古树群有好几处,就连稀珍的千年金丝楠木也有好几棵。古茶树也不例外,有一棵几百年的茶树,整个儿枝叶繁茂、冠盖如云,绿油油,亮闪闪,招人喜爱。突然在一个中午,传来一声巨响,瞬间雷电交加,天昏地暗,一条巨龙掠过树梢,将百岁大茶树扫倒在地。

    ⑩大雨过后,乡亲们见倒地的茶树树叶慢慢变黄,眼看就要枯死,便商议着请来傩戏师傅作法,为茶树超度。想不到傩师刚设好祭坛,茶树就缓缓站起来,起死回生,重披绿妆。山寨人认定这是一棵神树,顶礼膜拜之后,摘下茶叶和祭祀神灵的几种食物一起熬制,煮来犒劳大伙,想不到,这味道儿鲜美,让人神清气爽。从那时开始,楠杆人就有了做“熬熬茶”的传统。

    ⑪如果前面那个是神话传说的话,那么另外一个则是人文传说。老人说,清朝南北二号两派之争,在楠杆水井湾有一位土著首领杨怀远将军,为了抵御和反攻北号人,将南号人带到狮子山上安营扎寨。由于人们心慌意乱,精神萎靡不振,于是杨将军就想出一个办法,便叫人做采来茶叶加上其他五谷杂粮熬来给大伙吃。南号人吃了这“熬熬茶”,果真旺盛充沛,气势不凡,将北号人杀得落花流水,获得全胜,逐驱了外寇,保住了家园。人们为了纪念他们,仿照当年的熬法熬茶招待来宾,“熬熬茶”便流传至今。

    ⑫尽管这只是传说,但数百年来,德江人用一锅熬熬茶演绎着动人的民间故事,用米花、油茶丰富着土家人的饮食文化,用热情好客来反映土家人质朴勤劳和智慧。

    ⑬余嬢嬢站在脚灶台边,上面有一口盛着半口锅的茶水的大锅,她使劲地拿着一把木铲子搅拌。一个个“气鼓鼓”的“茶泡”随搅拌的木桨翻滚,在锅里的滚打、生发、喷出,缕缕清香也随之弥漫出来。

    ⑭熬熬茶,像个讲究的大姑娘。要先把糯米打碎成细粉后,用猪油调和,再用黄豆、花生、核桃等放入油锅中炒焦变黄后,放入茶叶和芝麻,如是炒过几遍,加入少许山泉水煮沸,用木瓢使劲压磨,直到碾压成浆糊状,再添加食盐等佐料,熬熬茶才算熬作成功了。

    ⑮ “味道关键出在磨压的功夫上。磨压得越细越好,熬出来才粘稠。”她说,做茶时要放在“三水锅”里翻炒,炉子里要“放细火”,到了“火喉”时再加佐料,再不停地翻炒,不停地旋转磨压,工序循循环环,反反复复,等锅里的水泡泡慢慢消散,再用锅盖盖好,让茶在里面焖,待上面结出一层薄皮,就才是香飘满庭、令人垂涎欲滴的熬熬茶。

    ⑯要留舌尖上的讲忆,就得贯注情感,契合山水,嵌入当地的风俗。余嬢嬢做茶是有讲究的:米,是自己家里种的上好糯米和粳米,颗颗新鲜饱满;糖,是自家熬的米糖;茶叶,是自己亲手上山摘的,鲜嫩鲜嫩。山里人的茶,是山的精灵。因此,米花、苞谷放在其外,中间定为设置几朵未熬制的茶叶,里面还添加几颗山果,将手艺与情感倾注在整个工艺里。

    ⑰鲁迅先生曾说:“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于那些兴高采烈的客人来说,熬熬茶正是守住黔地土家的烟火,武陵山的那棵古茶树的清福。

    1. (1)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在作者看来,自己对茶没有嗜好,唯有对熬熬茶的念念不忘,也不过是对它是茶非茶的好奇。 B . 作者用两个不同的故事,向我们展示的是熬熬茶悠久的历史传承,为文章增添了厚重感和文化内涵。 C . 制作熬熬茶的米是自家种的、糖是自家熬的、茶叶是自己亲手采的,是因为就地取材,简单便捷。 D . 作者借探访土家熬熬茶的制作工艺,写出了土家人勤劳好客。
    2. (2) 下列对节选部分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本文以《熬熬茶,嬢嬢的味道》为题,既可以形成贯穿全文的线索又让整篇文章充满了温情。 B . 文章开头引用卢仝的诗和结尾引用鲁迅的话,形成了前后照应,让读者感受到茶是一种雅趣,也是一种生活。 C . 第⑯段作者用排比的手法,写出了制作熬熬茶繁琐工艺,优美细腻、文采飘逸。 D . 文章运用了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写出了土家非遗熬熬茶的前世今生。
    3. (3) 第5段在文章中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4. (4) 文章的结尾中“熬熬茶正是守住黔地土家的烟火,武陵山的那棵古茶树的清福”的“清福”指的是什么?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