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2高三下·淄博开学考) 现代文阅读I

    材料一:

    中国传统小康经济是建筑在小心侍候土地、尽力保持地力、使人们老是可以取资于地面上培植的作物的基础上。任何一个到中国乡村里去观察的人,都很容易见到农民们怎样把土里长出来的,经过了人类一度应用之后,很小心地重又回到土里去。人的生命并不从掠夺地力中得来,而只是这有机循环的一环。甚至当生命离开了躯壳,这臭皮囊还得入土为安,在什么地方出生的,回到什么地方去。

    人和地在乡土社会中有着感情的联系,一种桑梓情谊、落叶归根的有机循环中所培养出来的精神。这种精神在那些依赖矿产来维持生活的人看来是迂阔的。海外的华侨可以劳苦终日,一文一文地储蓄了寄回家乡,死后还要把棺材遥远地运回去安葬;那种万本归源的办法是西洋人所不能了解的,在我们传统文化里却看得比什么都重要。我自己就有一个老祖,中了举,派到云南去做官,受不住瘴气,死在任所。他的弟弟牺牲了自己的前途,跋涉长途去运柩回吴江,经了好几年,遇着各种困难,完成这在现代文化中认为毫无必要的使命,但在我们家谱上却大书特书,认为是历代事业中最伟大的一课。这类事情所代表的意义,可能是值得我们细加思索的。这象征着乡土联系的最高表现,而乡土联系却维持着这自然的有机循环。

    从社会上说,取之于一乡的必须回之于一乡,这样,这个社会才能维持它的水准。乡下人为孩子提名,最普通的是“阿根”,人也有根的,个人不过是根上长出的枝条。他的茂盛来自这个根,他的使命也在加强这个根。这个根就是供给他生长资料、供给他教育文化的社会,小至一家一村,大至一乡一国。唯有根固的枝叶才能茂盛,也只有枝叶茂盛的根才能固。不论是人才还是物资,如果像采矿一样只取不回,经过一个时期这地方必定会荒芜。取与回的循环可以很广,很复杂,但是却不能转不过来。循环越大,水准越高;但是能维持任何水准,必须有个循环。采矿式的消耗,性质上是自杀的,自杀可以慢性,但终必有枯竭的时限。一个健全的和能平衡的文化必须站在有机循环的基础上。

              (摘编自费孝通《损蚀冲洗下的乡土·落叶归根的社会有机循环》)

    材料二:

    大半个世纪前,费孝通曾用“乡土中国”概括新中国成立之前基层传统社会的主要特征,并精辟地指出“从基层上看,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然而,昔日的“乡土中国”在城镇化和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似乎离人们渐行渐远,如火如荼的城镇化进程背后是乡村社会成片地、急剧地消失。国家统计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我们平均每年减少7000多个村委会,平均每天约有20个行政村消失。纵观各国的城镇化进程,虽然农村的衰落乃至终结是进入城市时代经历的普遍现象或规律,但像中国这样规模如此之大、速度如此之快、影响如此之深的案例尚属罕见。

    后乡土中国的去乡土性与近现代性实质上是相伴而生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的现代化与城市化进一步弱化了农民对土地的情结。乡土社会里,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后乡土中国恰正在走向另一个极端。大量人口为寻求农业以外的谋生机会而选择向城市流动,从而频繁地出入乡村。过去五年间,全国农民工数量以年均3.9%的速度持续増加,外出农民工占总量的比例基本保持在6%左右。这些规模庞大的群体“候鸟式”往返于城乡之间,是造成后乡土中国高流动性的主要因素。此外,高流动性还表现在农民在城镇化过程中的梯度选择上,返乡农民受家庭经济实力的限制往往会先从农村迁移到乡镇,待经济进一步好转再迁移到县城,甚至区域中心堿市或省会城市,而原先的农村宅基地则多半处于荒废状态。

    (摘编自李迎成《后乡土中国——审视城市时代农村发展的困境与转型》)

    材料三:

    农业生产是农耕民族赖以生存的资本。从生活角度来观察农业生产行为,可以称之为“农活”。在这一过程中,有人与动植物之间的情感交流,有创造性劳作中对生活真谛的体悟。因此,农业劳动充满了一种“综合的人性”,其独特的教育作用有助于对“完整的人”的设计与培养。然而,现代化的魔力、经济利益的驱使正挑战着祖辈固守的农耕传统。那些没有经济价值或低产的品种被迅速淘汰,如何利用新技术脱贫致富、增加产量是从事生产的终极追求。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传统的农耕技术被摒弃,顺应动植物生长规律的农耕制度被现代化工具和技术改写。大棚技术决定了农作物的生长环境和周期,嫁接技术让小果实植物长出硕果,激素饲料缩短了家禽、家畜的出栏时间。这种生产方式的革新,改变了农民的日常生活和价值观念。人们对科技的笃信与虔诚,也使农事信仰对人的约束与规范日趋松弛。对于年轻一代来说,传统耕作制度中所藴涵的生态文化观已明显淡化,农耕经验在他们的头脑中几乎是空白,迫于生计外出打工使他们游走于城市与乡村之间,丧失了与自然和农业接触的机会。他们不再是农业文化的承载者和传承者。

    保护农业文化遗产,为的是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与农业的机械化相比,传统的农业生产工具和技术经验有些已经落伍了,但它们所蕴含的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巧用自然规律的发展理念却是我们一定要存留的。如果我们的子孙丧失了对这些生产、生活经验的传承能力,那么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就会更加疏离。就此而言,保护农业文化遗产表面上是保存农村文化,保留和城市文化相对应的另一半文明,更为长远的意义则在于存留现在的生活状态与过往生活方式之间的联系。这是农耕民族生存与发展之根。

    (摘编自孙庆忠《乡土社会转型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 保持地力是指不依靠土地维持人的生命,将从土地中获取的重新还给土地。 B . 落叶归根象征着乡土联系的最高表现,它维持了中国乡土社会的有机循环。 C . 土地情结弱化、农村人口大量流向城市、宅基地荒废都是去乡土性的表现。 D . 现代农业技术极力追求经济价值,传统的生态文化观和农耕经验已被摒弃。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农村人口一味放弃土地涌向城市,这于乡土社会来说是一种采矿式的消耗。 B . 农村的衰败是城镇化的普遍结果,这也反映了现代性与乡土性之间的矛盾。 C . 孩子们不了解有哪些应季的水果蔬菜,与技术对农耕制度的改变不无关系。 D . 外出务工者的增多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不利于农业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3. (3) 下列选项不能证明“农业劳动充满了一种‘综合的人性’”的一项是()
      A . 《诗经·芣苢》篇描写妇女边采芣苢边唱歌的场面,展现满载而归的喜悦心情。 B . 京西涧沟村,凭借明清以来的庙会文化和玫瑰花的采摘,发展起了乡村旅游业。 C . “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人们崇尚的许多美好品质都在农业劳动中形成。 D . 经历过完整的春种秋收的人,就更加知道珍惜粮食,懂得尊重农民,尊重劳动。
    4. (4) 材料一围绕“落叶归根的社会有机循环”展开论述,请梳理其论述思路。
    5. (5) 2020年9月,教育部要求“城市中小学校要在每个学段至少安排一次农业生产劳动”。请结合材料谈谈这一要求的现实意义。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 1. (2023高三下·宣威月考)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它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

    ……

    在差序格局中,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一个人推出去的,是私人关系的增加,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因之,我们传统社会里所有的社会道德也只在私人联系中发生意义。

    ——费孝通《乡土中国·差序格局》

    材料二

    “中国是血缘社会……血缘是稳定的力量。”“血缘的意思是人和人的权利和义务根据亲属关系来决定。”

    “家必须是绵续的,不因个人的长成而分裂,不因个人的死亡而结束。”

    ——费孝通《乡土中国》

    1. (1) 下列对“差序格局”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费孝通通过打比方,阐明了“差序格局”的内涵。 B . “差序格局”以“己”为中心,“己”就是指自我。 C . 在“差序格局”中,圈子里的每个人都是平等的。 D . 在差序格局中,社会道德因私人关系而区别对待。
    2. (2)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或《乡土中国》的其他内容,解释“回家过年”这一社会现象。
  • 2. (2023高三下·平顶山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年来,在青年人中掀起一股新节俭主义的热潮,这折射出了青年人的新消费价值观念。新节俭主义是一种崇尚理性、独立人格、简约生活的消费理念,与传统节俭理念不同,具有不奢侈、不浪费、理性消费、享受生活等特征,坚持“省钱而不降品位”“省钱而不失时尚”“省钱而不减体面”等原则。“不该花的钱一分钱不花,该花的钱一分钱不省”,既是新节俭主义者的鲜明写照,也是青年人消费观念和价值的真实折射,反映的是一种更为理性的消费意识和较强的理财能力,表现的是在满足一定物质需要之后的发展和享受需要。

    新节俭主义经历了从物质短缺时的主动节俭到物资丰足后的奢侈、再到现在的物质丰富下的主动节俭,不再体现为物资短缺与人们生存需求的矛盾,而是体现为物质相对丰富与人们美好生活需求的辩证融合,是发展需求和享受需求的有机统一,是一种务实、适度、合理的消费,是对简约而不简陋、朴素而充实生活的追求。这种新潮流建立在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基础上,可谓是与时代同频共振的消费理念。

    新节俭主义为何在中国流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体制实现了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经济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但是,由于在一些工作中片面强调经济增长速度,一定程度上导致人们放松了精神文明建设,使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抬头。当资源面临枯竭、人口红利不再、环境污染严重、道德开始沦丧,出现自然家园和精神家园的双重失落时,新节俭主义就成了人们消费生活的一种时代选择。其一,社会能源和个人收入都较为固定,可供支配的资源有限;其二,人的欲望太多甚至贪婪,需求的数量和质量不断提升,而这难以一一满足,必须有所取舍;其三,经济学的成本核算原理在消费领域的具体表现,就是以较少付出获得较大收益,以现有收入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合理需求。新节俭主义是青年人面对社会生活重压的务实选择。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关于节俭的论述,勤俭节约具有修身、齐家、治国的功能,关乎个人、家庭、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儒家的“过犹不及”、道家的“清静无为”、佛家的“向性中作”等,特别儒家所倡导的克已、尚俭、节用、中道等观念,今天对我们依然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在中国哲学中,曾有著名的天理人欲之辩,提出过无欲、寡欲、纵欲、养欲、节欲等学说。节制是一种美德,这可谓是新节俭主义的中国哲学基础。中国是礼仪之邦,爱惜财物、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等思想和行为,对新节俭主义的形成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此外,新节俭主义还受国外极简主义、环保主义等社会思潮的积极影响。简约生活是新节俭主义的内涵之一,在这点上极简主义与新节俭主义非常相似。极简主义的核心理念是让事情变得简单易懂,它所追求的避免复杂、追求简单,成为现代社会人们最为推崇的生活理念,与新节俭主义同向同行。环保主义作为一种保存、恢复和改善自然环境的意识形态,与新节俭主义反对浪费的理性消费本质相匹配,客观上对新节俭主义也起到了助推作用。

    (摘编自贺才乐《新节俭主义为何在青年中流行》)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新节俭主义是近年来出现于青年中的新消费价值理念,本质上与传统节俭理念相同。 B . 新节俭主义者理性消费、不奢侈、不浪费,只要能省钱,就不再考虑对生活的影响。 C . 新节俭主义是物质相对丰富与人们美好生活需求的辩证融合,是务实、适度的消费。 D . 简约生活是新节俭主义的唯一内涵,在这一观念上极简主义和新节俭主义是相似的。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论述了新节俭主义的消费理念,以及其行为表现,指出新节俭主义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B . 文章运用对比式结构,从两个方面分析新节俭主义在中国流行的原因,条理清晰,逻辑严密。 C . 文章列举儒、佛、道家等关于节俭的论述,论述了新节俭主义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观点。 D . 从新节俭主义受到国外极简主义、环保主义影响的角度,文章进一步论述新节俭主义内涵。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新节俭主义者崇尚理性、追求独立人格,“不该花的钱一分钱不花,该花的钱一分钱不省”。 B . 新节俭主义是发展需求和享受需求的有机统一,建立在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基础上。 C . 新节俭主义在中国流行是经济转型中的时代选择,是青年人面对社会生活重压的务实选择。 D . 新节俭主义以天理人欲之辩为哲学基础,与惜物、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等中华传统一脉相承。
  • 3. (2022高三下·隆回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百花坡

    高满航

    百花坡顶有座坟冢,葬的是一个叫乌力吉的连长。

    新中国刚成立那会儿,百花坡还没有名字。在光荣镇人的记忆里,那儿就是一面满是巨石和沙砾的荒坡。

    那是在解放军进驻光荣镇的第二年。一夜大雨过后,荒坡被泥石流卷走一半。坡上的巨石被冲到了镇子里,不光把街上的房子撞出大洞,还砸死不少围栏里的牲畜。

    乌力吉连长带着连队参加了救灾。他们把巨石砸小装进筐子,背回到坡上,扎下木桩,就像给它们标定了战位,“命令”它们不论刮风还是下雨,都不许“擅自离开”。又从盘龙沟里运来土填在荒坡上,把凹凸不平的山坡填平,远看去就像是土壤肥沃的田地。

    看着各归其位的街道和荒坡,战友们长长地舒了口气。唯独连长乌力吉站在坡底忧愁地说:“再下雨,还得再滑坡!”于是借鉴种树治沙的经验,连队从深的山里挖来健壮的树苗埋进荒坡。大家欣喜地等待着荒坡上长出一片遮天蔽日的树林来,但那些树苗没几天就都病恹恹的,眼看就活不成了。没办法,他们只好把树苗又移植到了坡下。也真是神奇,没几天,那些树苗就叶子泛绿,欢欢实实地活了过来。

    乌力吉盯着荒坡看了半天,恍然大悟地惊叫起来:“我明白了!”

    战士问:“明白什么?”

    “厚土种树,薄土栽花。”他像发现新大陆一样激动地说,“我们搞错了,不应该种树,要栽花。”他趴在地上,兴奋得就像个得了奖赏的孩子。

    乌力吉给内蒙古的家里写了封信。他在信里写下了他能想起来的所有他家乡草原上花儿的名字——格桑花、金露梅、狼毒花、高山杜鹃、马兰花、柳兰花、山丹花、金莲花、康定花、花苜蓿……

    有战士担心:“草原的花种子在这荒坡上能不能活?”

    乌力吉拍着胸脯信心十足地说:“草原上的人活得了,花也没问题,肯定活得了。”他的回答让战士们很信服,因为他曾四次遇险,竟次次化险为夷。

    信邮走后,大家就开始焦急地等着花种子的到来。

    日子过得真快,一晃就过去了两个多月。

    那天中午,一个战友火急火燎跑进了宿舍,大家都坐了起来,以为从内蒙古来信了。万没想听到的却是一个噩耗:乌力吉牺牲了。——在护理树苗时,被一块滚落的巨石砸中了。

    巧的是,下午邮差突然在营门外大喊着乌力吉的名字,说:“快来取信,内蒙古来信了!”这个热心肠的邮差知道乌力吉正盼着这封信。他只是想用自己的喊声给乌力吉送去欢乐,却没想,喊出了战友们又一波的悲伤。

    最先出来的是一个小战士。邮差对着他喊:“乌力吉的信!”又问:“他人呢?”

    小战士欲答,却无言。

    邮差又喊:“乌力吉的信,快叫他来取信!”

    一个战友说:“给我吧,我转交给乌力吉连长!”

    邮差却不依:“不行,你叫他出来,我要亲手交给他。”

    “乌力吉连长走了!”

    “去哪里?”

    “牺牲了!”

    邮差愣在那里,扬在手里的鼓鼓囊囊的信封沉甸甸坠到地上后撑破了,一粒粒的种子像受到惊吓的蚁群一样四下里奔窜。大家围上来,一粒一粒捡拾起来。

    大家传看了那封来自内蒙古的信。信是乌力吉的姐姐写的。

    姐姐在信里说,她早早就开始去草原上采摘花的种子,但时节尚早,花儿都没有开败,种子太嫩,怕发不出芽来,她就从夏末等到了秋初,想着除了信里罗列的花种之外,还有藜芦花、鸽子花、红门兰花、兰盆花……她像寻找金矿一样几乎采遍了草原上所有花的种子。她说,草原上的花和草原上的人一样顽强,在哪里都活得壮实。姐姐还说,她走在草原上,就想起了和乌力吉一起捡拾马粪的日子,那时候真是苦呀,他们没有爹没有娘,有的只是无边无尽的苦难,眼看着就活不下去了,幸亏等来了解放军,才真正过上了好日子。也就是在那时候,牧奴乌力吉走进了解放军的队伍。姐姐在信里一再叮嘱乌力吉说,家里一切都好,分了牧场,分了牛羊,小外甥已经上学,说将来长大了要像舅舅一样当解放军。

    大家把乌力吉的埋葬在坡顶,然后把花种子一粒粒种在坟冢的周围。

    春天,那些属于草原的花种子顶开砂石吐出芽来,密密实实绿了一面坡。谷雨过后,就有花儿陆续绽开。有红的,紫的,粉的,也有一半紫一半粉的。成群结队的蜜蜂、蝴蝶和蜻蜓飞来了,在这里酿出盎然蓬勃的生机。就像乌力吉说的,草原上的花都能活。也像姐姐说的,草原上的花都活得壮实。

    战士们总在想,连长若在该有多好。他一定会像回到了家乡一样心满意足。

    一年又一年,战友们每次去山坡时都专门带上一抔土,是对连长的祭奠,也是对百花坡的呵护。慢慢地,砂石的山坡便积累起厚厚的土层,花儿也更加茁壮。战友们休假归队时,都会自发地带上各自家乡的花种子,撒在坡上,与百花为伴,也与连长为伴。那些花的花期各不相同,有的是春季,有的是夏季,有的是秋季,也有的竟然是在冬季。坡上,一年四季都色彩缤纷。

    后来,人们把这座山坡取名为“百花坡”。烈士的坟冢,隐在一片花海里。

    (有删改)

    1. (1)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卷”“冲”“撞”“砸”等一系列动词准确精当,充满了力量和动态感,生动地表现出大雨过后的泥石流之烈及其造成的危害之大。 B . 文章写乌力吉在信里不厌其烦地列举草原上花儿的名字,突出其改造荒坡的决心,也为下文荒坡被取名为“百花坡”做了铺垫。 C . 乌力吉“曾四次遇险,竞次次化险为夷”,这句话庆幸的背后有担忧,暗示危险经常存在,为下文他被巨石砸中而牺牲埋下伏笔。 D . 文章描写谷雨后坡上花儿绽放的美景,姹紫嫣红,色彩缤纷,蜂蝶飞舞,生机蓬勃,意在烘托战士们为连长遗愿终于实现而感到兴奋。
    2. (2) 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看着各归其位的街道和荒坡,战友们的轻松与乌力吉的忧愁形成了鲜明对比。这一对比表现了乌力吉虑事长远,因而不断探索治理荒坡的方法。 B . 就在听到乌力吉牺牲噩耗的那天下午,邮差送来了内蒙古的来信。这个别具匠心的巧合增添了文章的波澜,强化了悲剧的气氛,增强了文章感染力。 C . 文章语言流畅生动,善用修辞,如描述固定石头时使用了军事术语“战位”“命令”“擅自”等,这些比喻和拟人手法,鲜活而风趣,别具特色。 D . 文章开头点出百花坡顶有一座坟冢及其主人身份,接着叙述主人索要花种、不幸牺牲的情形和百花坡取名缘由,结尾再次提及坟冢,首尾呼应,结构严谨。
    3. (3) 文章具体引述乌力吉姐姐的信的内容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4. (4) 文章题目“百花坡”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分析说明。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