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0·昌都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李老师给村民上的第一堂课,是剪枝。他把课堂就设在果园里,亲自动手,一会儿就把一棵果树的枝条,剪掉了三分之一。村民们心疼得不行,还有村民找到我家里。面对这些质疑,李老师就一句话:“明年果树如果挣了钱是大家的,如果损失了,算我的。”

        为了推广“套袋”技术,李老师买来了十六万个苹果袋,免费送给村民用。因为以前村民使用不成熟的套袋技术吃过亏,所以这次很多人死活都不敢用。李老师还是那句话:“损失了都算我的。”

        李老师就这样一次次给村民们立着军令状,推广新技术。第二年初见成效,第三年果园的面貌全变了,苹果长得细皮嫩肉,酸甜适口,一亩多卖了 3000 多元,带来效益 900 多万元。

        他想方设法给村民办夜校、搞培训,建议借邢台农校“送教下乡”,让 100 名果农在家门口读了中专。后来,62 名拿了大专文凭,现在都在考本科,191 人获得国家颁发的果树工证书,《人民日报》报道说岗底是全国第一个“持证下田”的村庄。

        现在,岗底村富了,村民人均收入三万一千元,村民都住上了楼房,做饭、取暖烧燃气,100多户买了小轿车。今天的岗底,山青了,水绿了,人富了,生态美了,慕名而来的中外游客越来越多。

    (摘自内丘县岗底村党总支书记杨双牛《我见不得老百姓穷》)

    材料二

        像许多夫妻一样,我们也很用心经营自己的家。不一样的是我们有三个家:一个是城市里的家, 在保定河北农大家属院;一个是山里的家,在各个帮扶基地;还有一个是流动的家,就是常年穿梭在山地平原之间的那辆越野车。

        近年来,精准扶贫战略实施后,慕名来找他的人越来越多,保国帮扶的地方也越来越多,常常开车奔走于各地,帮扶基地的家我们住得少了,在车上的日子越来越多了,一年行程约 4万公里。他开车,我坐在旁边,替他接打电话,安排工作,联系事情。有时看他累了,陪他聊聊天,喝水、吃药、中午休息,都是在车里。一些常用物品,雨鞋、草帽、衣服、工具包等,把后备箱塞得满满的,车成了我们流动的家。

        比较起来,在保定市里的那个家待得最短。2016 年春节前,我俩回到保定的时候是腊月二十九, 想准备准备年货,第二天过个年三十儿。可是我俩忙得都不知道,今年没有年三十儿,看着家里冰锅冷灶啥也没有,我心里一阵难受。最后,还是我们亲家打来电话,让我们去他们那里过了个除夕。我想初一总不能还在人家过吧,就张罗着去买点肉馅想包顿饺子,可是附近卖菜卖肉的摊贩早就都回家过年去了。

        三十多年来,我们在三个“家”之间来回奔波,结婚这么多年,保国因为太忙,常常顾不上家里的事。我前后两次做手术,他都不在身边,连手术签字都是同事代签的。去年在“燕赵楷模”发布厅录制现场,他对主持人说,这辈子最愧对的就是老婆和孩子!

    (摘自河北农业大学研究员郭素萍《我和保国的三个家》)

    材料三

        作为李保国生前所在学校的同事,我目睹了解了李保国从一个学农爱农、积极要求进步的青年教师,逐步成长为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山区综合治理专家,感受到他一心为民、无私奉献的报国情怀。李保国是当代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30多年来,他始终坚持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在服务人民中寻找和实现自身价值。李保国是新时期共产党人的楷模。他常说,党把我培养成一个教授,就是让咱为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干点事,我是一名党员,理应带头把事情做得更好。李保国是太行山人民的好儿子。35年来,他的足迹踏遍太行山所有山区县,身上沾满了泥土,心中装满了百姓。他把太行山人民当成亲人,农民也把他当成自家人。李老师去世后,他的骨灰,被太行山区不同地方的乡亲带走,撒在他生前为之奋斗、牵挂的太行山上,与巍巍太行相融,与山区人民相依。

    (摘自河北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饶桂生《他是太行山的儿子》)

    1. (1) 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A . 李保国认为帮助农民致富,不能只靠个人力量,于是他和邢台农校一起“送教下乡”,效果良好。 B . 岗成村支书杨双牛列举的具体数字,全部表现了李保国为村民带来的直接收益,有着很强的说服力。 C . 郭素萍对李保国的回忆充满深情,虽然丈大常顾不上家里的事情,但她能理解并支持丈大的工作。 D . 李保国教授三十多年坚持将农业技术送到太行山区,最终因为帮农民致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2. (2) 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较为合理的一项是
      A . 因为农民思想保守,所以李保国最初推广农业技术遇到了不小阻力,可见帮助农民致富道路艰难。 B . 第二则材料讲述李保国在山区奔波劳累、无法顾家的故事,表达了对改善知识分子工作条件的呼吁。 C . 三段材料的主要表达方式不同,材料一以说明为主,材料二以记叙为主,材料三以议论为主。 D . 三则材料都表现了李保国帮农民脱贫致富的热情,赞颂了他心系群众,扎实苦干的精神。
    3. (3) 这三则材料的侧重点各有何不同?请简要概括。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