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0高一下·安徽竞赛)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平,字昙定,顿丘人也。少有大度。及长,涉猎群书,好《礼》《易》,颇有文才。太和初,拜通直散骑侍郎,高祖礼之甚重。平因侍从容请自效一郡,高祖曰:“卿复欲以吏事自试也。”拜长乐太守,政务清静,吏民怀之。

          平劝课农桑,修饰太学 , 简试通儒以充博士,选五郡聪敏者以教之,图孔子及七十二子于堂,亲为立赞。前来台使颇好侵取,平乃画“履虎尾”“践薄冰”于客馆,注颂其下,以示诫焉。加平东将军,征拜长兼度支尚书,寻正尚书,领御史中尉。

          冀北刺史、京兆王愉反于信都,以平为镇北将军以讨之。平进次经县,诸军大集。夜有蛮兵数千斫平前垒,矢及平帐,平坚卧不动,俄而乃定。遂至冀州城南十六里。贼攻围济州军,拔栅填堑,未满者数尺。诸将合战,无利而还,惮于更进。平亲入行间,劝以重赏,士卒乃前,大破逆众。愉时坠马,乃有一人下马授愉,止而斗死。乘胜逐北 , 至于城门,斩首数万级,遂围城烧门。愉与百余骑突门出走,遣统军叔孙头追之,去信都八十里擒愉。冀州平,世宗遣兼给事黄门侍郎、秘书丞元梵宣旨慰劳。征还京师,以本官领相州大中正。

          延昌初,武川镇民饥,镇将任款请贷未许,擅开仓赈恤,有司绳以费散之条,免其官爵。平奏款意在济人心无不善世宗原之肃宗初转吏部尚书加抚军将军平高明强济,所在有声,但以性急为累。

          熙平元年冬卒,遗令薄葬。诏给东园秘器、朝服一具、衣一袭、帛七百匹。灵太后为举哀于东堂。赠侍中、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冀州刺史,谥文烈公。

    (节选自《魏书·李平传》,有删改)

    [注]①秘器:皇室、显宦死后用的棺材。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平奏款意在济人心/无不善/世宗原之/肃宗初/转吏部尚书/加抚军将军/ B . 平奏款意在济人/心无不善/世宗原之/肃宗/初转吏部尚书/加抚军将军/ C . 平奏款意在济人/心无不善/世宗原之/肃宗初/转吏部尚书/加抚军将军/ D . 平奏款意在济人心/无不善/世宗原之/肃宗/初转吏部尚书/加抚军将军/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礼》《易》”,是儒家的经典。《师说》中“六艺”即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 B . “太学”,是古代的地方学校,后也泛称学校。“庠序”则是设在京师的全国最高教育机构,始于汉武帝。 C . “逐北”,“北”即“溃败的军队”,“逐北”即“追逐逃走的败兵”。《过秦论》中“追亡逐北”即是此意。 D . “有司”,“有”即“有……的权利”,“司”即“主管、管理”。古时指主管某部门的官吏,后也泛指官吏。
    3. (3)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李平为官清简,颇得民心。他主动向高祖请求外任,因为政绩突出,深得当地官员和百姓的感念。 B . 李平推行农桑,重视教化。鼓励督促农民耕田种桑,推崇儒学,建立学校、选拔教师来教化学子。 C . 李平沉着果敢,精于谋略。奉命讨伐王愉时,他遇险不惊,鼓舞士气,指挥若定,成功平定叛乱。 D . 李平精明强干,思虑深远。他为人性情平和,处事周密细致,在历任官任上都赢得了很高的声望。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少有大度。及长,涉猎群书,好《礼》《易》,颇有文才。

      ②平亲入行间,劝以重赏,士卒乃前,大破逆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