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0高一下·安徽竞赛)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舍弃

    宁量

          刘仁树,村里人称谓他老刘,可年龄并不大,才50多岁。老刘是一个厚道、安分守己的好人,但平时喜欢看书,当然看农业养殖、种植等方面的书,每次到城里会到书摊前转一转。妻子务农,一女一子都在念大学。
          老刘那年在离村庄较远的峡谷山坳里花费几10万元钱办了一个兼种植的养殖场。刚好山是自家的责任山,田地是自家的责任田与自留地;有一口2亩多生产队一直荒废的水塘,被老刘租来养鸭、养鱼;沿着长满茂盛灌木和杂草的山坡盖了一排10间共200多平米的简易房。同时,也办理了相关手续。养了30头猪,100多只鸭子,50多只鸡,投放了2000多尾鱼苗。畜禽粪是相当好的有机肥,猪粪鸡粪种水果、种作物,鸭粪喂鱼;反过来作物又可以作为畜禽的绿色饲料,循环利用。
          经过2年的努力,老刘有了不菲的收获,每年收入稳稳当当,夫妻俩满脸春风,子女俩有了老爸的养殖场在学校用钱才有了“大手大脚”。
          村子里有些人嫉妒了。暗中向政府投诉,说是养殖场污染环境,要求取缔。
          开始一拨是普通的乡镇干部来做思想工作,夫妻俩不同意取消养殖场,老刘的妻子又哭又闹,又是骂,她的撒泼终于撵跑了乡镇干部。
          这次马副镇长亲自出马,放话了,“老刘,我知道畜禽粪是相当好的有机肥,但是新农村美丽建设是上面的政策,是形势,是政治任务!”
         “老刘啊,你们夫妻俩想想看,我们乡镇干部经过研究,如果你同意取消养殖场,镇政府给予补偿1万元”“否责强制执行,用推土机推!”马副镇长最后一句话,掷地有声。
          无奈,夫妻俩经过商量决定,在取消养殖场的调解协议书上签字。那些畜禽按打折慢慢处理。
          时值寒冬。被人取笑的蒙羞和财产损失的痛心像毛毛虫爬过老刘的浑身,让老刘坐立不安;养殖场的扫尾事还要处理,老刘走在路上,双脚像灌铅似的,几棵树木像秃了顶,枝头上有几枚黄叶在寒风中晃动,仿佛就要坠入山谷。
           夫妻俩躺在床上。妻子说:“这段时间市场畜禽价格飞涨,鸭子原来每斤卖15元,现在涨到了每斤21元,一只小小的鸭子需60多元”,妻子叹气道,“如果养殖场的100多只鸭子还在那就可以卖……”老刘劝妻子忘了过去,说:“事后想想,我们也有做不到位的地方,比如猪栏没有及时打扫和清洗猪粪,没有及时填埋畜禽粪。”老刘说,年过后到工业园区的工厂里打工。
          年初,老刘已找到一家电池厂看管污水处理的工作。夫妻俩吃住在厂里,每月6000多元工资。时间一晃,在厂里工作已有1年多了。
          某天,厂长老板笑着对老刘说:“老刘,给你加工资要不要?”
         “给我加工资不要,我是傻瓜呀!
          老板眼睛向污水处理池瞄瞄,诡秘地说:“他们都在黑夜里偷偷……”老板很含蓄。
          老刘已明白了,心里咯噔一下,原来是这样的为难事、苦差事啊,真是无缘无故天上不会掉馅饼的。
        “容我考虑一下,跟家里人商量再决定吧。”
          老刘回家与妻子讲,老板叫我把污水偷排到江河。老刘说,工业污染、重金属污染是“断子绝孙”的,不像畜禽粪。老刘的妻子这次也通情达理,说这抹良心的事不干,宁愿省吃俭用,反正孩子大学已毕业,有工作了。
          老刘向老板提出辞职。老板眉头一皱,红着脸说:“是为了那天事,辞职?”
        “不是,不是的。”老刘急忙说。
        “其实,你好好干,今后每月可以拿到8000多元。”
        “准备回老家开民宿。现在有了振兴乡村、扶持乡民的好政策,回乡创业正是时候!”
        “那也是啊,政府很重视振兴乡村的工作。好吧,老刘,那预祝您民宿生意兴隆,财源滚滚!”
           春天,百花齐放,桃红柳绿,阳光明媚。老刘夫妻俩走在乡村道路上。

    (选自“古榕树下原创文学网站”)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第二段采用铺叙手法,从投入、规模、经营种类等方面介绍了老刘养殖场的兴旺景象,意在为下文描写老刘和妻子不愿舍弃养殖场做铺垫。 B . 老刘花费巨资兴办的兼种植的养殖场,有相关手续且经营合法规范,之所以被镇政府取缔,主要是因为收益颇丰后引起了村子里有些人的嫉妒。 C . 小说篇末的景物描写,既是写实,又象征了老刘夫妻回乡创业的美好愿景,同时也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思考和想象的空间,丰富了小说的意蕴。 D . 小说采用第三人称“他”的视角来描写老刘夫妻的创业经历,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比较自由灵活地选取典型事例来反映客观现实。
    2. (2) 请以老刘形象为例,谈谈小说塑造人物形象时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3. (3) 小说以“舍弃”为题,有何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