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
  • 1. (2019九上·淮南月考) 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基本保障。下面是某些同学的实验操作,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A 加热固体药品            B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C 量取一定体积的水        D. 连接仪器

    1. (1) A操作存在的错误的是
    2. (2) B操作集气瓶中既无水又无细沙,可能造成的后果是;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其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3. (3) 用C操作量取的水体积读数会;(填“偏大”或“偏小”)
    4. (4) D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是;(写出一条即可)。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 1. (2021九上·海口期末) 某同学发现自己眼镜框中铜制部位表面有绿色的铜锈,他联想到探究铁生锈条件的实验,决定探究铜生锈的原因。查阅资料可知铜锈的主要成分是Cu2(OH)2CO3 , 俗称铜绿。
    1. (1) 提出猜想:铜生锈是铜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和二氧化碳共同作用的结果,理由是

      他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四个实验(实验中用到的蒸馏水均已煮沸过,铜片已打磨干净)。

      实验编号

      实验装置

       

       

      实验现象

      铜片不生锈

      铜片不生锈

      铜片不生锈

      铜片生锈

    2. (2) 根据实验①④所得的结论是
    3. (3) 能够证明铜生锈需要CO2参加反应的是(填实验编号)。
    4. (4) 写出一条防止铁或铜制品生锈的具体方法
  • 2. (2024九上·长春期末) 实现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是我国政府对国际社会的重要承诺。为此某小组对二氧化碳的来源、吸收、转化以及低碳措施产生兴趣,开启了“低碳行动”项目化学习探究之旅。
    1. (1) 任务一:探究家庭中二氧化碳的来源

      【设计并进行实验】同学们走进厨房,用两个相同的塑料瓶分别收集了燃气灶炒菜前后灶台旁的气体。设计如图1实验,放在阳光下照射,观察水柱的移动情况。

      【实验现象】

      红墨水水柱向边移动(填“左”或“右”)。
      【实验结论】炒菜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说明燃气燃烧产生了二氧化碳。

    2. (2) 任务二:实验室模拟吸收二氧化碳的原理

      【设计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Ⅰ.如图2:向充满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中注入约三分之一体积的蒸馏水,立即旋紧瓶盖后,振荡

      软塑料瓶变瘪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是

      Ⅱ.继续向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振荡

      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反思评价】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甲同学认为步骤Ⅱ不能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还有待完善,请你补充一个对比实验 (描述实验过程及现象)
    3. (3) 任务三:制定低碳行动方案

      通过该项目的探究,小组同学对低碳行动有了新的认识,请补充完整。

      低碳途径

      低碳行动具体措施

      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请举出一种具体做法(任写一条)。

      促进二氧化碳的吸收

      植树造林,利用绿色植物作用吸收大气中的CO2

      二氧化碳的转化和封存

      二氧化碳与氨气(NH3)在高温、高压下可以合成尿素[CO(NH2)2],同时生成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愉快的项目之旅结束了,同学们决定立刻行动起来,助力“双碳”目标早日实现!

  • 3. (2024九上·海珠期末) 以下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仪器和装置。

    1. (1) 仪器①、②的名称是:①,②
    2. (2) 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装置A需要改动的是,如用F装置收集氧气,当观察到时,再把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里。
    3. (3) 检查装置B的气密性,按图连接好装置,用弹簧夹夹紧胶管,再向长颈漏斗中加水至形成一段水柱,静止,若观察到,说明气密性良好。
    4. (4) 小明想用同一套装置分别制取O2和CO2 , 应选用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组合是(填标号)。其中,实验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
    5. (5) 制备CO的原理是:HCOOHCO↑+H2O(HCOOH在常温下为液态),如图可用于制备CO的发生装置是(填标号)。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