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试卷

更新时间:2024-04-29 浏览次数:3 类型:复习试卷
一、题目
  •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屈原者,名平。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时秦昭王与楚婚,欲与怀王会。怀王欲行,屈平曰:“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毋行。”怀王稚子子兰劝王行:“奈何绝秦欢?”怀王卒行。入武关,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怀王怒,不听。亡走赵,赵不内。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长子顷襄王立,以其弟子兰为令尹。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屈平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其存君兴国,一篇之中三致志焉。令尹子兰闻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之。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铺其糟而啜其醨?”屈原曰:“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蠖乎?”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

    (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B . 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C . 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D . 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屈平属草稿未定”的“属”指编写,与《岳阳楼记》中“属予作文以记之”的“属”相同。 B . “平伐其功”的“伐”指“炫耀”,与《燕歌行并序》中“摐金伐鼓下榆关”的“伐”不同。 C . 迁,有移动、转变之意,在古代可指官职调动、升职或贬职,在文中意指贬谪,降职。 D . 渔父,在古诗文中既指捕鱼的老人,有时也借指隐士,本文渔父两意兼有。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屈原富有才学,曾受到楚怀王赏识。在担任左徒时,辅助怀王商议国家大事,制定国家的法令,并且擅长外交辞令,参与外交事务。 B . 屈原洞察势态,料事深远。怀王欲到秦与昭王会面,子兰也劝怀王前往,屈原认为去秦危险,与子兰争辩,结果怀王没听从他而遇险。 C . 屈原仕途不顺,但爱国始终如一。屈原虽然在外流放,仍然眷恋着楚国,想要返回朝廷,在文章中再三表达自己振兴国家的志向。 D . 屈原品格高洁,不与世俗同流。渔父劝说他随世俗同进退,但他为避免自己高洁的品行蒙受世俗的玷污,最终毅然自沉汨罗江。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亡走赵,赵不内。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

      ②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5. (5) 《离骚》和《怀沙》是屈原各在什么情况下创作的?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 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 , 召置门下,甚幸爱。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常学事焉,乃征为廷尉。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

    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

    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绛、灌①、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

    贾生既辞往行,闻长沙卑湿,自以寿不得长,又以谪去,意不自得。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

    贾生为长沙王太傅三年,有鸮飞入贾生舍,止于坐隅。楚人命鸮曰“服”。贾生既以谪居长沙,长沙卑湿,自以为寿不得长,伤悼之,乃为赋以自广。

    后岁余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

    文帝复封淮南厉王子四人皆为列侯。贾生谏,以为患之兴自此起矣。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文帝不听。

    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贾生之死时年三十三矣。及孝文崩,孝武皇帝立,举贾生之孙二人至郡守,而贾嘉最好学,世其家,与余通书。至孝昭时,列为九卿。

    (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注释】①绛、灌:分别指绛侯周勃、大将灌婴。他们是汉朝的开国功臣,属于势力盘根错节的军功勋贵集团。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后岁余/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 B . 后岁余/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 C . 后岁余/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 D . 后岁余/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廷尉,秦汉时中央行政长官之一,有时又称作大理,是最高的法官。 B . 秀才,是读书人参加童试,被录取进入学宫之后取得的功名,又称为庠生,是功名的起点。 C . 博士,在秦汉时期设置,掌通古今,备顾问。 D . 列侯,汉高祖后一般“非刘氏不王”,异姓功臣受封者通称列侯。汉代列侯食邑一般是县,有的是乡、亭。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贾谊年少气盛,得罪了朝中权贵。后来文帝也认识到了贾谊的错误,就疏远了他。 B . 贾谊初出茅庐,才气逼人,每当皇帝有诏令需要博士们讨论,在诸位老先生有应对之前,贾谊都能先说出自己的对策,就像大家心里所想的那样,令大家心服口服。 C . 汉朝早期,郡县制与封建制并行。文帝想要分封刘氏宗室为诸侯,贾谊表示反对,认为必有后患。 D . 虽然贾谊英年早逝,但他的影响力也荫蔽了子孙。他的一个孙子贾嘉做到郡守,还和司马迁互通书信,后来位列九卿。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

      ②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文帝不听。

    5. (5) 刘向认为贾谊“为庸臣所害,甚可悼痛”,班固认为贾谊“亦天年早终,虽不至公卿,未为不遇也”。两人的看法都有一定的道理,请你根据材料说说他们看法的合理之处。
  •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 , 召置门下,甚幸爱。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尝学事焉,乃征为廷尉。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孝文帝说之,超迁 , 一岁中至太中大夫。

    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

    贾生既辞往行闻长沙卑湿自以寿不得长又以谪去意不自得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贾生为长沙王太傅三年。后岁余,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文帝复封淮南厉王子四人皆为列侯。贾生谏,以为患之兴自此起矣。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文帝不听。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贾生之死时年三十三矣。

    (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1. (1) 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贾生既辞/往行/闻长沙卑湿/自以寿不得长/又以谪/去意不自得/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 B . 贾生既辞往行/闻长沙卑湿/自以寿不得长/又以谪/去意不自得/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 C . 贾生既辞往行/闻长沙卑湿/自以寿不得长/又以谪去/意不自得/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 D . 贾生既辞/往行闻/长沙卑湿/自以寿不得长/又以谪去/意不自得/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秀才”,汉以来荐举人才的科目之一,后代曾作为学校生员专称。文中的意思是才学优异。 B . “博士”,古代官职名。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文中贾谊因通诸子百家之书被召为此官。 C . “超迁”,意思是越级升迁。“迁”,古代用来表示官职的变动。“左迁”则是贬官。 D . “太傅”,中国古代官职。为君主的辅佐大臣,位列三公。贾谊前后做过长沙王和梁怀王的太傅,即此。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贾谊十几岁时就因能诗善文闻名当地。为官之初,曾得到同僚们的肯定,也深得皇上的赏识,一度被破格提拔。 B . 贾谊受到皇上的重用,奉命制定出许多新的法令制度,但遭到朝中绛、灌等人的嫉妒,诽谤他年轻学浅,总想着擅权弄事。 C . 贾谊从长沙被召回,当时皇上正在虔诚地接受神的降福保佑,就向贾谊询问鬼神的本原,贾谊便详细地说明了这里面的道理。 D . 贾谊多次上书给皇上,陈述有的诸侯封地太多,甚至多达几郡之地,不符合古代的制度,应该逐渐削弱他们的势力。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

      ②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

    5. (5) 贾谊为什么一年之内就升任到太中大夫一职?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