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4年中考一轮复习13:浮力

更新时间:2024-03-31 浏览次数:53 类型:一轮复习
一、选择题
  • 1. (2020·广东) 游泳时佩戴游泳圈是防止溺水的有效方法,质量为50kg的小蓉佩戴游泳圈后,能静静地漂浮在水面上,如图所示,游泳圈对她的作用力大小最符合实际的是(  )

    A . 5000N B . 500N C . 50N D . 5N
  • 2. (2023八下·临澧期末) 如图所示,同一物体以两种方法浸入水中,其向上、向下的压力差的关系为( )

    A .
    B .
    C .
    D . 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 3. (2023八下·临澧期末)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如图,该压强计是一个连通器
    B .
    如图,纸片在杯口不落下来,是因为大气对纸片的压力大于杯中水的重力
    C .
    如图,密度计在两种液体中所受浮力 , 两种液体的密度
    D .
    如图,把水气压计从山下移到山顶,细管内的水柱上升
  • 4. (2023九上·番禺开学考) 某同学用石块、细线、弹簧测力计、烧杯、水和食盐等器材,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石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方向竖直向下
    B . 石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为
    C . 石块浸没在水中时,排开水的体积为
    D . 丙图中盐水的密度为
  • 5. (2023八上·宿迁) 一块铝投入装满酒精的烧杯中,测得溢出的酒精的质量是8g,那么要把此铝块投入装满水的烧杯中,(ρ酒精=0.8×103 kg/m3  ρ=2.7×103 kg/m3) 溢出水的质量是(  )
    A . 8g B . 10g C . 27g D . 35g
  • 6. (2024·广西模拟) 科学研究中常用图像来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使研究的问题变得直观明了,如图所示,下列两个量之间的关系不符合图中曲线关系的是( )

    A . 物体受到的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B .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路程与时间的关系 C . 动力和动力臂一定时,阻力和阻力臂的关系 D . 排开液体体积一定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 7. (2023九上·重庆市开学考) 如图,底面积为的薄壁圆柱形容器盛有适量的水。体积为的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有的体积露出水面,如图甲。现将一底面积为、体积为的合金块放在木块上方,木块恰好有的体积浸入水中,如图乙,再将上取下来,直接放入容器中,如图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木块受到的重力为 B . 丙图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对于乙图减小了 C . 合金块的密度为 D . 丙图中物块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
  • 8. (2023九上·番禺开学考) 把重 , 体积为的物体投入水中,若不计水的阻力,物体最终所处的状态及静止时所受的浮力为( )
    A . 物体悬浮, B . 物体悬浮,
    C . 物体漂浮, D . 物体下沉到水底,
  • 9. (2024·泸州模拟)  甲、乙、丙三个烧杯中均装有适量的酒精(ρ=0.8×103kg/m3),现有质地均匀,不吸且不溶于酒精的a、b两实心柱体,质量之比为3∶1,把它们分别放入甲、乙烧杯中,当a、b静止时,如图甲、乙所示,若将b置于a上面一起放入丙烧杯中,静止时a的上表面刚好与液面相平,如图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b的体积之比为4∶1 B . a的密度为0.4×103kg/m3 C . 在图甲中a有五分之一的体积露出液面 D . 在图甲中a的下表面液体压强与图丙中a的下表面液体压强之比为3∶5
  • 10. (2024·凉山模拟) 炎热的夏天,在玻璃杯中装有水和冰块,如图所示,左边杯子里的冰块压着杯底,右边杯子里的冰块漂浮在水面。若不考虑水的蒸发,当两个杯中的冰块全部熔化时,杯中水面和初始时刻杯中水面相比( )

    A . 都高于初始时刻杯中的水面 B . 都和初始杯中的水面相平 C . 左侧杯中水面和初始时刻的水面相平,右侧杯中水面高于初始时刻杯中水面 D . 左侧杯中水面高于初始时刻的水面,右侧杯中水面和初始时刻的水面相平
二、多选题
  • 11. (2023九下·北辰月考) 在底面积为S的薄壁柱形容器内注入适量的水,让空烧杯漂浮在水面上,测出水的深度为h0。如图所示;再将一金属球放入烧杯中,此时烧杯仍漂浮在水面上,测出水的深为h1 , 最后将该金属球取出放入水中(空烧杯仍漂浮在水面上),待金属球沉底后测出水的深度为h2。已知水的密度为ρ , 则(  )

    A . 金属球的密度为  B . 金属球的密度为  C . 金属球沉底后,它对容器底的压力为 ρg(h1-h0)S D . 金属球沉底后,它对容器底的压力为 ρg(h1-h2)S
  • 12. (2024·衡阳模拟) 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分别装有甲、乙两种体积相同的不同液体,将同一小球分别浸没在两容器中,静止时细线对小球均有拉力且拉力相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液体密度小于乙液体密度 B . 小球在甲液体中所受浮力小于在乙液体中所受浮力 C . 放入小球后左边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大于右边容器对桌面的压力 D . 剪断乙中的细线,液面静止后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不变
三、填空题
  • 13. (2023八下·临澧期末) 某潜水艇总质量为 , 体积为 , 当它浮在海面上时,受到的浮力是 , 当它需要潜入海水中时,至少要向潜水艇的水舱充入海水。海水密度
  • 14. (2024八下·重庆市开学考) 弹簧测力计下吊着质量为1.5kg的正方体金属块,当它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弹簧秤的示数为10N,则金属块受到浮力为N。若金属块上表面所受水的压力为20N,则金属块下表面所受水的压力为N。
  • 15. (2024·广安模拟) 利用塑料笔芯自制密度计,同款的新笔芯和用了一半油墨的旧笔芯应该选用笔芯填“新”或“旧”。将所选笔芯放入水中,它能竖直漂浮在水中,在笔芯上标出水面的位置;将笔芯放入酒精中,仍可漂浮,标出液面的位置 , 如图所示,该笔芯漂浮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大于等于小于在酒精中时受到的浮力大小。已知水的密度 , 酒精的密度 , 若笔芯漂浮在密度为的液体中,则液面对应的位置可能是填“”或“

  • 16. (2023九上·番禺开学考) 质量相等的甲、乙、丙三个不同材料的物体,分别把它们放入水、盐水、酒精中发现甲漂浮在水面、乙悬浮在酒精中、丙在盐水中下沉,它们受到的浮力分别为 , 那么三个力之间的大小关系为
  • 17. (2024·襄阳模拟) 将质量为的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当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 则此时物体受到浮力大小是 , 方向是,施力物体是,这个物体的体积是 , 它的密度是
  • 18. (2023九上·铜仁期末) 2022年6月17日,我国自主研制生产的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号下水,舷号18,采用平直通长飞行甲板,配置电磁弹射和阻拦装置。“福建”号航母静止在海面上时所受海水的浮力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重力。如果按照满载排水量是10万吨计算,它受到海水的浮力是 N。2020年11月10日,中国“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下潜到10909米,冲入世界顶尖水平,如果它的体积约为30m3 , “奋斗者”下潜后受到海水的浮力为 N。(ρ海水=1.03×103kg/m3 , g取10N/kg)

  • 19. (2024·益阳模拟) 一重为的木块静止在水面时有体积浸在水中,若使该木块刚好全部浸入水中,则应施加大小为、方向为的作用力。
四、作图题
五、实验探究题
  • 22. (2024·鄂州模拟) 小聪利用甲图所示悬挂着物块的弹簧测力计制作了一个测量液体密度的“密度秤”。

    1. (1) 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物块静止时如图甲所示,物块浸没未触碰容器底在水中时如图乙所示。密度秤的“”刻度线应标记在弹簧测力计的处,该密度秤的分度值为 , 其能测量的最大密度值为
    2. (2) 将物块浸没未触碰容器底在某液体中时如图丙所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 该液体的密度为
  • 23. (2023八下·临澧期末) 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同学们提出了如下的猜想:
    可能与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
    可能与物体的重力有关;
    可能与物体的体积有关;
    可能与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有关;
    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物理兴趣小组的李明为了验证上述猜想,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他在弹簧测力计下端挂一个铁块,依次把它缓缓地浸入水中不同位置,在这一实验中:
    1. (1) 铁块从位置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说明铁块受到的浮力 ;从位置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 (2) 通过这一实验可以验证上述猜想 是正确的,猜想 是不正确的填上面猜想的序号
  • 24. (2024九上·湘潭期末) 在实验操作考查中,小柯抽测的实验题目是“探究浮力的大小”。他的实验操作步骤如图所示,实验过程如下。

    A用细线将合金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测出合金块的重力;

    B将水倒入溢水杯中;

    C将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合金块浸没水中,让溢出的水全部流入小桶中,同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D将盛有溢出水的小桶挂在弹簧测力计下,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E记录、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

    F整理实验器材。

    请根据小明的实验过程回答下面问题:

    1. (1) 指出小柯在实验操作中漏掉的一个步骤:
    2. (2) 指出上面实验操作中的一处错误:
  • 25. (2024·十堰模拟) 小明用弹簧测力计、圆柱体、两个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某种液体,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其装置如图所示,并记录了圆柱体在水中下降过程中弹簧测力计读数随圆柱体下降高度变化的图像。已知 

    1. (1) 分析实验步骤 , 可以说明浮力大小跟有关。分析实验步骤可以说明浮力的大小与有关。
    2. (2) 为了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无关系,可选用图的装置来进行操作。
    3. (3) 分析图像可知:圆柱体重力是;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圆柱体的体积是;圆柱体的密度是
    4. (4) 若将该圆柱体浸没在某种液体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如图 , 通过题中相关信息计算得出,这种液体的密度是
六、计算题
  • 26. (2021·百色) 用弹簧测力计悬挂一实心物块,物块下表面与水面刚好接触,如图甲所示。由此处匀速下放物块,直至浸没于水中并继续匀速下放(物块始终未与容器接触)。物块下放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下与物块下表面浸入水中的深度h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水的密度ρ=1.0×10³kg/m³)求:

    1. (1) 物块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2. (2) 物块的密度;
    3. (3) 物块刚好浸没时,水对物块下表面的压强。
  • 27. (2024九上·贵阳期末) 我国自主研制的“蛟龙号”潜水器是目前世界上下潜能力最强的作业型载人潜水器,其主要技术参数如下表。“蛟龙号”主要采用声呐通讯,实现深海与陆地的联系;通过改变压载铁的数量,来控制其下沉或上浮;任务完成后,“向阳红”船用牵引绳将其吊到甲板上。海水的密度取为 

     

    工作电源总电压

    自身质量

    最大下潜深度

    最大速度

    1. (1) “蛟龙号”潜水器在深海工作主要通过 选填“电磁波”或“声波”通信与陆地联系;若每节蓄电池电压为 , 为保证“蛟龙号”正常供电,串联的蓄电池不得少于 节;
    2. (2) “蛟龙号”下潜到深海处,求海水对“蛟龙号”观察窗的玻璃上产生的压强和压力大小;不考虑大气压的影响 
    3. (3) “蛟龙号”抛卸所有压载铁后上浮,直到漂浮在海面上,然后由起重装置将其吊离水面。图甲是某次起重装置将漂浮在海面上的无人空载“蛟龙号”匀速吊离水面的情景,牵引绳拉力的功率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图中即最大功率。求时刻“蛟龙号”受到海水浮力有多大?
    4. (4) 求时刻“蛟龙号”排开海水的体积是多少不考虑海水的阻力
  • 28. 如图所示,密度、粗细均匀的木棒,一端悬挂重为G的小物块(体积忽略不计),棒的浮出水面。棒所受重力的大小为多少?

  • 29. (2024·成都模拟) 水平桌面上放置一轻质圆筒,筒内装有米深的某液体,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悬挂底面积为、高为米的圆柱体,从液面逐渐浸入直到浸没,弹簧测力计示数与圆柱体浸入液体深度的关系如图所示.圆筒的厚度忽略不计,筒内液体没有溢出,圆柱体不碰到筒底.

    1. (1) 若牛,牛,求圆柱体浸没时所受浮力;筒内液体的密度
    2. (2) 圆柱体未浸入时筒底受到的液体压强
    3. (3) 若轻质圆筒的底面积为 , 高度为筒内液体深度为 , 液体密度为 , 圆柱体底面积为、高为 , 求圆柱体浸没时,通过计算说明液体对圆筒底部的压强与圆筒对桌面的压强的大小关系用字母表示
七、简答题
  • 30. (2024·贵州模拟) “曹冲称象”是大家熟悉的故事。由于大象很重,当时还没有这样大的秤可以直接称。曹冲的办法是:先把大象拉到船上,记下船的吃水深度如图 , 再用许多石块代替大象,使船达到同样的吃水深度,最后称出这些石块的总重,也就知道大象的体重了。“曹冲称象”这个故事蕴含着物理研究中的一种思维方法--等效变换。请你分析一下,为什么能用石块受到的重力替代大象的重力?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