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上海市奉贤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模拟试...

更新时间:2024-05-13 浏览次数:5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共14小题,满分14分,每小题1分)
  • 1. 下列符号中,表示镁元素的是(  )
    A . Ag B . Hg C . Mg D . Mn
  • 2. 下列各物质或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 干冰(H2O) B . 纯碱(NaHCO3 C . 生石灰(CaO) D . 高锰酸钾(K2MnO4
  • 3. 某同学模拟自来水厂将河水净化,主要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步骤①②可除难溶性固体杂质 B . 步骤③X试剂常用活性炭 C . 步骤④应通入氯气杀菌消毒 D . 净化后的水是纯水
  • 4. 环境空气质量检测项目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的三个指标.下列做法对三个空气质量指标不会产生影响的是(  )
    A . 用氢气做燃料 B . 露天焚烧垃圾 C . 汽车排放尾气 D . 用煤作燃料
  • 5. (2017九上·南京期末) 下列各组物质中,组成元素不同的是(   )
    A . 水银和银 B . 红磷和白磷 C . 水和过氧化氢 D . 金刚石和石墨
  • 6. “西气东输”是开发西部的一项重大工程.这里所说的“气”的主要成分是(  )
    A . 一氧化碳 B . 氢气 C . 甲烷 D . 液化石油气
  • 7. 下列物质加入水中,所得溶液pH可能为10的是(  )
    A . 生石灰 B . 白醋 C . 桔子汁 D . 食盐
  • 8. 要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实验中要用到的玻璃仪器只有烧杯和玻璃棒 B . 称量时,必须将氯化钠固体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 C . 称量氯化钠固体时应该将药品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 D . 配制好的氯化钠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之比为1:20
  • 9. 下列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 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在不断运动 B . 水变成水蒸气——分子大小发生改变 C . 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体积小于100mL——分子之间有间隔 D . 湿衣服在阳光充足的地方更易晾干——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 10. 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单质,下列各组物质不符合这一特征的是(  )
    A .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B . 金刚石和石墨 C . 红磷和白磷 D . 氧气和臭氧
  • 11. (2024九上·通榆期末) 化学学习小组做实验时记录了下列实验现象,其中正确的是(  )
    A . 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光,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B . 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 C . 铜丝在空气中加热,红色的铜丝变成绿色 D .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更旺,生成的气体可以让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 12. (2024九上·玉溪期末) 某有机物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测得生成物中二氧化碳、水蒸气、二氧化硫,下列对该有机物的推断正确的是(  )
    A . 只含有碳、氢元素 B . 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 C . 一定含有碳、氢、硫元素 D . 一定含有碳、氢、氧、硫元素
  • 13. 1949年郭文德发明的蜂窝煤被列在2016年北京国际设计周经典设计奖入围名单的前两名,家庭用煤经过从“煤球”到“蜂窝煤”的变化,其目的是(  )

    A . 增大可燃物的热值 B . 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C . 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 . 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 14. 20℃时,50g水溶解0.6g某物质达到饱和状态,该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为(  )
    A . 易溶 B . 可溶 C . 微溶 D . 难溶
二、选择题(共3小题,满分6分,每小题2分)
  • 15. (2018九上·崇明期末) 有关物质性质和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稀有气体性质稳定,可作保护气 B . 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热,可作制冷剂 C . 金刚石硬度大,可作钻探机钻头 D . 生石灰遇水放出热量,可作食品干燥剂
  • 16. 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现有以下类推结果,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 燃烧过程一定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B . 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C . 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D . 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叫混合物
  • 17.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镁带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物质量(  )
    A . 大于镁带的质量 B . 小于镁带的质量 C . 等于镁带的质量 D . 可能等于镁带的质量
三、填空题(共4小题,满分30分)
  • 18. 生活与化学密切相关,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请你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生活中用生石灰(CaO)做干燥剂的理由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 (2) 硫酸铜晶体(化学式为CuSO4•5H2O)可用作纺织品媒染剂、农业杀虫剂。硫酸铜晶体的摩尔质量是 。25g硫酸铜晶体的物质的量是 ,含铜原子 个。
  • 19. (2023九下·秦淮月考) 根据以下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 (1) 写出装置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②
    2. (2)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用相同的实验装置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用铁丝进行图F和图G对比实验,实验中发现G中铁丝不燃烧,其原因是,F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 (4) 中国天宫空间站获取氧气的主要方式是电解水,若得到16 kg的氧气,理论上最少消耗水的质量是多少?(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写出计算过程)
  • 20. 如表是硝酸钾和氯化铵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分析表中数据回答问题:

    温度/℃

    0

    20

    40

    60

    80

    溶解度/g

    KNO3

    13.3

    31.6

    63.9

    110

    169

    NH4Cl

    29.4

    37.2

    45.8

    55.2

    65.6

    1. (1) 图1中,可表示KNO3溶解度曲线的是 (填序号)。
    2. (2) 小陈同学进行如图2所示的实验,烧杯①中的溶液为氯化铵的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 (3) 图2三个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 (用序号表示)。
    4. (4) 将t2℃时等质量的KNO3和NH4Cl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对所得溶液描述正确的是 ____(填序号)。
      A . 溶质质量分数:KNO3<NH4Cl B . 溶质质量:KNO3=NH4Cl C . 溶剂质量:KNO3>NH4Cl D . 溶液质量:KNO3<NH4Cl
  • 21. 小金通过实验研究碳和氧化铜的反应,其操作步骤及观察到的现象如下:

    步骤1: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

    步骤2:取1克炭粉和10克氧化铜,混合均匀,加入到试管中,塞上带有导管的橡胶塞。

    步骤3:按图所示固定好试管,连接好装置,用酒精喷灯加热混合固体,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有明显现象产生时结束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

    1. (1) 步骤3中,加热一段时间后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2. (2) 实验结束后,小金先将导管从液体中移出,再熄灭酒精喷灯,其原因是 
    3. (3) 小金所设计的这个实验要不要进行尾气处理?说说你的理由。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