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3-2024学年 浙教版科学 九年级上册 期末复习重难...

更新时间:2023-11-29 浏览次数:60 类型:复习试卷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 11. (2023九上·兰溪月考) 构建知识网络,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下图是盐酸与不同类型物质之间反应的知识网络:

    1. (1) 图中M应为类物质。
    2. (2) 写出盐酸除铁锈(主要成分Fe2O3)的化学方程式是
  • 12. (2023九上·兰溪月考) 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钾溶液易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变质,现向一定质量且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钾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并振荡。如图表示反应过程中溶液质量随加入盐酸质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请回答:

    1. (1) AB段对应的实验现象是
    2. (2) C点溶液中的溶质是
  • 13. (2023九上·兰溪月考) 盐酸和硫酸是两种重要的酸。
    1. (1) 浓硫酸使木棒或棉花变黑,体现了浓硫酸的 (选填“吸水性”、“脱水性”或“腐蚀性”)。
    2. (2) 如图为实验室稀释浓硫酸的操作示意图,其中烧杯中的液体A是。(选填“浓硫酸”或“水”)

  • 14. (2023九上·兰溪月考) 生活中处处都要用到科学知识。
    1. (1) 吃松花蛋时,为消除蛋中因含碱性物质而引起的涩味,可加入少量(选填“苏打”、“食盐”或“食醋”);
    2. (2) 经发酵的面团往往发酸,若加些食品添加剂碳酸钠,做成馒头不仅酸味减弱,而且疏松多孔,原理是
  • 15. (2023九上·兰溪月考) 某兴趣小组同学进行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实验结束后,他们把A、B两支试管中的物质倒入乙图烧杯中,充分混合后观察到有红褐色絮状沉淀生成,溶液呈黄色。

    1. (1) 图甲中A试管充分反应后,有剩余的反应物为
    2. (2) 通过以上现象能确定烧杯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
三、实验探究题
  • 16. (2023九上·兰溪月考) 《天工开物》中有“煤饼烧石成灰”的记载(文中的“石”指石灰石),小乐对其展开探究,如图甲所示,先利用煤气灯(煤气灯加热能达到石灰石分解的温度,煤气的主要成分是CO)煅烧石灰石,然后完成后续操作;最后又补充做了如图乙所示实验。

    观察到的现象:

    ①烧杯内壁上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试管A中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试管B中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1. (1) 能成为煅烧石灰石是化学反应的证据是现象(选填“①”、“②”或“①和②”)。
    2. (2) 继续向试管A上层清液中逐滴滴加稀盐酸,至红色恰好褪去,轻轻晃动试管A,溶液自下而上又变为红色。此时试管A红色溶液中一定存在的溶质有(指示剂除外)。
    3. (3) 为检验图甲所示实验中的石灰石是否完全分解,可取冷却研细后的粉末少许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若观察到,说明未完全分解。
  • 17. (2023九上·上虞月考) 化学兴趣小组在完成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后,欲对剩余废液的组成进行探究,并制定回收CaCl2的方案。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将80mL一定质量分数的碳酸钠溶液逐滴加入到废液中,测得数据如图2。
    1. (1) 该废液中的溶质的组成为

    2. (2) b点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c点对应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
    4. (4) 甲组同学提出直接蒸发溶剂可从剩余废液中回收纯净CaCl2 , 乙组同学认为此方法会对空气造成污染。在不借助其它试剂和仪器的情况下,除去废液中对空气造成污染的物质,建议最好先在废液中加入下面(填选项序号)试剂____
      A . CaO B . Ca(OH)2 C . CaCO3
  • 18. (2022九上·杭州期中) 小明取一包某食品包装袋内的“脱氧剂”,查阅资料发现其成分除铁粉外,可能含有碳粉、Na2CO3、NaCl、Fe2O3等。为确定其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

    1. (1) 过滤操作中除了需带铁圈的铁架台、滤纸、玻璃棒外,还需要用到的仪器有
    2. (2) 写出用 pH试纸测定滤液pH的方法
    3. (3) 试剂X的名称是
    4. (4) 由实验可知,该包“脱氧剂”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四、解答题
  • 19. (2023九上·上虞月考) 现有Na2CO3和NaCl的混合物样品22.3g,将其放入干净的烧杯中,加一定量的水使其完全溶解。向所得的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与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1. (1) 当滴入上述稀盐酸至图中B点时,烧杯中溶液里的溶质为(填写化学式)。
    2. (2) 在Na2CO3和NaCl的混合物样品中,含Na2CO3的质量为g。
    3. (3) 实验结束后,生成的气体质量为g。
    4. (4) 当滴入上述稀盐酸至图中A点时,试通过计算,求此温度时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
  • 20. (2023九上·兰溪月考) 图甲中A是一种常见的酸,它能与黑色固体B反应。将NaOH溶液渐渐加入到C中,生成蓝色沉淀E的质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乙所示,在D中加入Ba(NO3)2溶液能生成一种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1. (1) A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
    2. (2) Na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 (3) C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是克。
  • 21. (2023九上·温州期中) 实验室有一份在空气中潮解变质的氢氧化钠样品。某实验小组的的同学将这份样品完全溶解,配成50克溶液。然后缓慢滴入7.3%的稀盐酸,并进行搅拌,使气体全部逸出。滴加过程中,多次测量溶液pH和溶液总质量,部分数据记录见下表。(相关反应化学方程式:NaOH+HCl=NaCl+H2O;Na2CO3+2HCl=2NaCl+H2O+CO2↑)

    测量次数

    第1次

    第6次

    第16次

    第21次

    第26次

    滴加的稀盐酸总质量/克

    0

    5

    15

    20

    25

    溶液总质量/克

    50

    55

    m

    69.78

    74.78

    溶液pH

    12.4

    12.1

    7.0

    2.2

    2.1

    1. (1) 第21次测量时,溶液中的溶质有
    2. (2) 表中m=
    3. (3) 求该样品中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
  • 22. (2023九上·义乌开学考) 为测定某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将一定质量的石灰石样品粉碎后分成三等份,由三位同学进行实验(石灰石中杂质不与盐酸反应,不溶于水,加热不分解)

    ①甲同学将样品置于烧杯中,逐渐加入某浓度的盐酸,反应过程测得剩余固体质量和加入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a所示。

    ②乙同学进行如图b所示的实验,通过电子天平示数的减少来计算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

    根据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根据甲同学的实验可知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为多少。(计算结果保留0.1%)
    2. (2) 请根据图a计算甲同学所用盐酸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0.1%)
    3. (3) 乙同学测得样品中的碳酸钙含量明显比甲同学所得的结果小,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可多选)
      A . 盐酸具有挥发性 B . 反应速度快锥形瓶中部分水蒸气随二氧化碳逸出 C . 反应结束后,锥形瓶内有二氧化碳残留 D . 甲组实验中固体未洗涤干燥进行称量 E . 乙组实验盐酸的量太少,样品没有反应完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