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杭州市锦绣育才教育集团2023学年九年级上册科学9月月...

更新时间:2023-10-25 浏览次数:52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 下列物质的俗称与化学式不相符合的是(    )
    A . 干冰CO2 B . 生石灰Ca(OH)2 C . 烧碱NaOH D . 苏打Na2CO3
  • 2. 某同学分别完成了图1所示的3个实验(图中a处连接压强传感器)。图2中的曲线1、2、3分别表示加入等体积相应液体后,烧瓶1、2、3内压强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由于注入液体压缩了瓶内的气体,所以三个实验的起始阶段压强都快速增大 B . 对比曲线1和2可知,二氧化碳和水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 C . 对比曲线1和3可知,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 D . 对比曲线2和3可知,40%NaOH溶液比饱和石灰水更适合吸收二氧化碳
  • 3. 下列关于盐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盐酸就是液态氯化氢 B . 纯净的盐酸是浅黄色液体 C . 浓盐酸在空气里会冒白烟 D . 盐酸有腐蚀性
  • 4. 小烧杯中盛有含紫色石蕊的氢氧化钠溶液,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烧杯中溶液颜色变化的顺序是(    )
    A . 紫色——红色——蓝色 B . 蓝色——紫色——红色 C . 蓝色——红色——紫色 D . 紫色——蓝色——红色
  • 5. 下列估算接近实际的是(    )
    A . 成年人双脚站立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约104Pa B . 一本科学课本的重力约0.2N C . 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500kg D . 一根头发能承受的拉力约200N
  • 6. 氯气(Cl2)能与水发生如下反应:Cl2+H2O=HCl+HCIO,其中HCIO是一种酸。将Cl2通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中,反应后的生成物有(    )
    A . NaCl、H2O B . NaClO、H2O C . NaCl、NaCIO D . NaCl、NaCIO、H2O
  • 7. 物质性质决定它的用途,还决定了它的保存方法。固体NaOH具有以下性质:①白色片状固体②有腐蚀性③易吸收水分而潮解④易溶于水,溶解放热⑤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实验室中必须将它密封保存的主要原因是(    )
    A . ①②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③⑤
  • 8. 家庭生活中一些常见物质的pH如下:

    物质

    食醋

    牛奶

    食盐水

    牙膏

    肥皂水

    pH

    2~3

    6~7

    7

    8~9

    9~10

    当我们被蚊虫叮咬后,蚊虫能在人的皮肤内分泌蚁酸(具有酸的性质),从而使皮肤肿痛。要减轻痛痒,应在叮咬处涂抹下列物质中的(    )

    A . 食醋 B . 牛奶 C . 食盐水 D . 牙膏或肥皂水
  • 9. 过春节时贴年画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在竖直墙壁上贴长方形年画时,可利用重垂线来检查年画是否贴正。如图所示:年画的长边与垂直线不平行,为了把年画贴正,则下列操作方法中正确的是(    )

    A . 换用质量大的重锤 B . 上下移动年华的位置 C . 调整年画,使年画的长边与重垂线平行 D . 调整重垂线,使重垂线与年画的长边平行
  • 10. 下列试剂中,能把稀硫酸、KOH溶液、CaCl2溶液一次性鉴别出来的是 ( )


    A . KCl溶液 B . K2CO3溶液 C . 稀盐酸 D . NaNO3溶液
  • 11. 爱动脑筋的小科同学将家里重力为G、底面积为S完全相同的正方体积木玩具做实验,他分别以如图所示甲、乙两种方式把积木玩具叠放在水平地板上,探究水平地板压强的大小,如果图和乙图中积木玩具对地板的压强分别为P、P , 则P:P等于(    )

    A . 3:5 B . 9:10 C . 2:5 D . 10:9
  • 12. 值日打扫教室卫生的小慧,偶尔发现教室窗玻璃上趴着一只壁虎如图所示,胆大的小慧同桌小聪用手推窗(水平向右),观察到壁虎随窗玻璃一起向右匀速移动,此时壁虎受到摩擦力的方向是(    )

    A . 竖直向上 B . 竖直向下 C . 水平向左 D . 水平向右
  • 13. 中和反应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下列做法应用了中和反应的是(    )
    A . 用生石灰作食品干燥剂 B . 用熟石灰与硫酸铜溶液来配制农药波尔多液 C . 用含Al(OH)3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D . 用碳酸氢钠和柠檬酸等原料自制汽水
  • 14. 自行车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交通工具,下列四处的设计主要是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

    A . a处的车把套紧套钢管上 B . b处踏板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C . C处有宽大的座垫 D . d处车轴上涂有润滑油
  • 15. 如图所示,OAB是一个直角形的杠杆,可以绕O点在竖直平面内自由转动。在OA的中点处挂一个100N重物,在B点分别沿1、2、3三个方向施加一个动力,均使杠杆保持如图位置静止,则三次力的大小,均不同。而沿1方向,只有施加60N的力才能使之如图静止。此实验说明力的作用效果(    )

    A . 与力的大小和方向均有关 B . 与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均有关 C . 只与力的方向有关 D . 只与力的大小有关
  • 16. 下图是物质间发生反应时的颜色变化,其中X是(    )

    A . 稀盐酸 B . 稀硫酸 C . 硫酸钠溶液 D . 氢氧化钠溶液
  • 17. 小金用脚将足球踢出,足球在地而上运动了一段距离后停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 踢球时脚也受到球的作用力,是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 . 球离脚后能在地面上继续运动,是因为球具有惯性 C . 球运动越来越慢最后停下来,是因为球受到阻力的作用 D . 球在运动过程中,如果一切外力突然消失,球将立即静止
  • 18. 小滨用如图一所示的装置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时发现:在木块没有被拉动时,弹簧测力计也有示数,且示数会变化。他请教老师,知道可用F-t图像表示拉力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若某次实验开始拉动木块直到木块匀速滑动的F-t图像如图二所示:其中0~4s木块处于静止状态。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当在木块没有被拉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小于木块所受的摩擦力 B . 当用F=2.1牛的水平拉力拉静止的木块时,木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2.1N C . 若用F=2.6牛的水平拉力拉木块,木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2.6N D . 若以更快速度拉动木块滑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和木块所受的摩擦力都大于2.0N
  • 19. 往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过量,根据实验绘制如图所示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至b段有蓝色沉淀产生 B . d点溶质种类为三种 C . c至d段,溶液pH不断减小 D . c点所含溶质种类最少
  • 20. 把含质量相等的镁元素的下列物质,投入到足量且等质量等质最分数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MgCl2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
    A . Mg B . MgO C . Mg(OH)2 D . MgCO3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8分)
  • 21. 物质的用途与其性质密切相关。
    1. (1) 浓硫酸常用来干燥气体,其原因是浓硫酸有性。
    2. (2) 生石灰常用作食品干燥剂,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 (3) 碳酸氢钠可用于治疗胃酸(主要成分是盐酸)过多,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 (4) 硅是信息技术的关键材料。高温下氢气与四氯化硅(SiCI4)反应可制得高纯度的硅,同时生成氯化氢。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2. 在用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和反应实验时,反应过程中溶液酸碱度变化如图所示:

    1. (1)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该实验操作是将滴加到另一种溶液中。
    3. (3) 当加入溶液的质量为ag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写化学式)
  • 23. 有一白色粉末A,由Na2SO4、Na2CO3、BaCl2、NaCI中的三种物质混合而成。把A加入到适量水中后,可得到白色沉淀B和溶液C,则:
    1. (1) 若B能全部溶于稀硝酸时,A的成分为
    2. (2) 若B只能部分溶于稀硝酸时,A的成分为
    3. (3) 若B不能溶于稀硝酸时,A的成分为
    4. (4) 溶液C中一定存在的溶质是
  • 24. HCl气体通入水中可得盐酸溶液,室温下,将HCl气体通入盛有NaOH溶液的试管中,直至溶液的pH=7。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该反应的实质是
    2. (2) HCl气体通入NaOH浴液前后,试管中溶液的离子种类如图所示,其中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是(选填“①““②”或“③),③表示离子。
  • 25. 如果“嫦娥五号"卫星在到达月球附近时,需要减速才能围绕月球运动。减速的方法是卫星携带的制动火箭沿运动方向向(填“前”或“后”)喷火。小明用下列方法制作如图乙所示的“喷气火箭”:①将气球吹大,并用夹子把口封紧;②从一根吸管上剪取一小段,用胶带把它固定在气球上:③将一根细绳穿过吸管,并水平拉直,作为喷气火箭"的运动轨道,把封口的夹子松开,气球就会向(选填“左”或“右”)运动。使气球由静止变为运动的力,其施力物体是(选填“气球”或“喷出的气体”或“外界空气”)。

  • 26. 小西和小钱在绿道上快走,若小西和小钱的速度分别为1.5米/秒和2米/秒,以小西为参照物,小钱是(选块“运动"或“静止”)的。小西的前脚跟刚着地时(如图),前脚受到摩擦力的方向是(选填“向前“或“向后")。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4分)
  • 27. 碳酸钠是玻璃、造纸、肥皂、洗涤剂、纺织、制革等工业的重要原料。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对制碱工业有重大贡献,他发明的制碱方法,被誉为“侯氏制碱法”,其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整个过程中涉及的主要反应有:

    ①NH3+H2O+CO2=NH4HCO3

    ②NH4HCO3+NaCl=NH4Cl +NaHCO3(晶体)

    ③2NaHCO3Na2CO3+H2O+CO2

    请问答下列问题:

    1. (1) 碳酸钠属于(填“酸"、“碱”或盐”)。
    2. (2) X遇碱溶液会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此气体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若要通过实验区分X和另一种氮肥硝酸铵,常用的试剂是溶液。
    3. (3) X是滤液中最主要的成分,X与Ca(OH)2反应的产物之一可用于该生产工艺流程的循环使用,该产物的名称为
  • 28. 向澄消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有时会出现石灰水未变浑浊,有时出现浑浊后又变澄清等“意外现象"。小乐为了找出产生这些“意外现象"的原因,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并按如下实验方案完成了实验。

    步骤1:分别取一定体积的饱和澄清石灰水与一定体积的蒸馏水混合配制成50mL溶液,并放入图C装置中。

    步骤2:分别向50mL溶液中通入一段时间的二氧化碳,并及时记录现象。

    实验序号

    V澄清石灰水/mL

    V蒸馏水/mL

    出现现象所需时间/s

    开始浑浊

    明显浑浊

    沉淀减少

    是否澄清

    50

    0

    19

    56

    366

    持续通入二氧化碳480s以上,沉淀不能完全消失

    40

    10

    24

    51

    245

    30

    20

    25

    44

    128

    20

    30

    27

    35

    67

    89s后完全澄清

    10

    40

    通过180s以上,均无明显现象

    1. (1)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沙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 (2) 实验装置中的B的作用是
    3. (3) 根据上述实验,为避免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出现“意外现象“,相关建议是(写出1条)。
  • 29. 实验桌上有瓶敞口放置已久的NaOH溶液,小丽对其成分做如下探究:

    [实验探究]小丽设计如下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请根据表中内容填写实验时的现象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

    以少量NaOH溶液样品于试管中,先滴加足量的CaCl2溶液、然后再滴加酚酞试液。

    NaOH溶液部分变质

    1. (1) 按小丽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则你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2. (2) 滴加足量CaCl3溶液的目的是
    3. (3) 下列物质①BaCl2溶液、②Ca(NO3)2溶液、③Ca(OH)2溶液、④Ba(OH)2溶液,不能替代小丽实验中CaCl2溶液的是(填序号)。
    4. (4) 小丽第二次滴加的试剂除用指示剂外,还可以用替代。
  • 30. 小红为了制作弹簧测力计,对根弹簧进行了探究,将弹簧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悬挂钩码,记求弹簧的长度与它受到的拉力之间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拉力(N)

    0

    0.5

    1.0

    1.5

    2.0

    3.0

    4.0

    弹簧长度(cm)

    6.5

    7.5

    8.5

    9.5

    10.5

    14.2

    18.0

    若用此弹簧制作弹簧测力计,请回答以下问题:

    1. (1) 从表格信息可得,它的最大称量是N;
    2. (2) 图中左边表示力的刻度,右边表示弹簧伸长长度的刻度,则横线处的刻度是
    3. (3) 当该弹簧测力计悬挂100g的重物时,弹簧比原长伸长了cm.
  • 31. 小永同学在学习了摩擦力后,对“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猪想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有:①接触面所受的压力小大小:②接触面的粗糙程度:③接触面积的大小。为此他设计了下列实验进行探究,如图所示。

    [实验器材]:长方体木块(长方体木块上表面是棉布面,侧面和下表面是面积不同而粗糙程度相同的木板面)、弹簧测力计、长木板等。

    [实验过程]:小永同学选择不同的接触面,通过增减砝码改变木块对木板的压力,依次水平向右拉动长木板。

    [实验数据]:实验测得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如下表所示。

    实验序号

    木块与木板的接触面

    压力

    测力计示数

    1

    下表面与木板面

    2.5N

    1.2N

    2

    下表面与木板面

    5.0N

    2.4N

    3

    下表面与木板面

    7.5N

    3.6N

    4

    侧面与木板面

    2.5N

    1.2N

    5

    上表面与木板面

    2.5N

    1.8N

    6

    上表面与木板面

    5.9N

     
    1. (1) 当小永水平向右拉动长木板时,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方向是
    2. (2) 实验序号研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积的关系。由数据可知:滑动縻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无关;
    3. (3) 由实验1、2、3可知:
    4. (4) 当用4.5N的力拉动长木板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5N,则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N。
  • 32. 育才中学的兴趣小组同学利用下图装置研究二氧化碳的性质。(仪器的固定装置已经省略)

    1. (1) A装置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请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2. (2) 实验开始后,关闭K2、打开K1 , 可观察到B中现象为;待蜡烛熄灭后(蜡烛不会引起棉花燃烧),包有过氧化钠的棉花剧烈燃烧起来,由此可得到的推论是。(从燃烧条件的角度思考)
    3. (3) 实验开始后,先关闭K1和K3 , 打开K2 , 观察E中现象;再打开K3 , 继续观察E中现象,先后两次E中现象分别是。(注:D瓶溶液能吸收CO2且氢氧化钠溶液是过量的。)
四、分析计算题(本大题共28分)
  • 33. (2022七下·椒江期末) 科学课上,老师演示了一个趣味小实验:用一只筷子插入苹果中间,用铁锤敲打筷子顶端,可观察到苹果沿筷子上升的现象,如图所示。请你根据所学的科学知识解释实验现象。

  • 34. 超音速飞机的飞行速度常用马赫数表示,马赫数指的是声速的倍数(声速是声音在15℃时传播速度340m/s)。某超音速飞机飞行的马赫数为2,求:
    1. (1) 这架超音速飞机的飞行速度是多少?
    2. (2) 杭州到北京的距离约为1360km,这架超音速飞机以2马赫数从杭州飞到北京需要多少时间?
  • 35. 下表是某品牌电动三轮车(每个轮胎规格均相同)的相关信息。(g=10N/kg)求:

    整车质量

    每个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

    1500kg

    0.04m2

    1. (1) 当车辆正常停放时,轮胎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帕?
    2. (2) 若该车内乘客总质量为300kg,匀速行驶时,阻力是汽车总重力的0.02倍,求汽车牵引力是多少牛?
  • 36.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能把小木棍、蔗糖等中的氢元素和氧元素按照2:1的比例脱出。
    1. (1) 用小木棍蘸取浓硫酸少许,一段时间后,小木棍上会出现的现象是
    2. (2) 在蔗糖(C12H22O11)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足_A。如果蔗糖完全脱水,则生成的C和H2O的质量比是
    3. (3) 实验室通常把浓硫酸稀释成稀硫酸做实验,现有稀释后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98g,至少可以除去多少克铁锈?(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 37. 思维模型是依据事物发展内在规律所建立的解决问题的基本框架,能引导有序思维、增进深度理解、促进问题解决。小科建构了“混合物提纯"”的思维模型:

    1. (1) [初步理解]根据混合物组份的性质差异,获得混合物中目标组份。

      海水淡化是将海水中的盐与水分开,常压加热蒸馏法是其中的一种:常压下将海水加热形成水蒸气,再液化得到淡水的过程。从建模角度分析,海水加热形成水蒸气属于上述模型中的。(填“分离转移”或“反应转化")。

    2. (2) [探究本质]根据组份的性质差异,选择合适方法,实现物质提纯。

      从含少量氯化钠的硝酸钾固体中提纯硝酸钾,是通过溶解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实现的。其中过滤操作将硝酸钾晶体与溶液分离是根据不同。

    3. (3) [融合创新]依据科学原理,融合技术与工程,形成新颖而有价值的解决实际问题方案。常压加热蒸馏法,能耗大、成本高。小科查阅资料获知,现在世界上的许多大型海水淡化工厂,都已经采用低压加热蒸馏法,请解释其蕴含的科学道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