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北省咸宁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更新时间:2023-09-10 浏览次数:15 类型:期末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劳动教育既是全面发展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也是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实的必要条件。

    习近平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拥有深厚的理论基础,是对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观的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围绕劳动与教育展开的精辟论述为其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提高社会生产、推动社会发展的方法。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逐渐形成的背景下,社会化的劳动生产更加依赖先进的科学技术,并向智能化和科学化的生产劳动转变,这要求工人要掌握多方面的劳动技能。因而,“为改变一般人的本性,使他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或训练”。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改造现代社会最强有力的手段。在马克思看来,工人阶级摆脱沦为生产工具命运的重要手段就是劳动教育。工人阶级的未来决定着人类社会发展的走向,而新一代工人的成长决定了工人阶级的发展,这充分说明对新一代工人进行劳动教育的重要性。马克思认为,这里的新一代工人就是儿童,换言之劳动教育的主要对象就是儿童,将劳动与教育相结合,让所有儿童能够接受到免费的智力、体育和技术方面的公共教育。

    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人的全面发展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通过劳动教育,“使年轻人能够很快熟悉整个生产系统,将使他们能够根据社会需要或者他们自己的爱好,轮流从一个生产部门转到另一个生产部门。因此,教育将使他们摆脱现在这种分工给每个人造成的片面性”。其次,人的自由个性的全面发展。在资本主义生产的宰制下,人的劳动被异化,身体被束缚,最终失去自由个性。因而,劳动教育就是要不断加深入对劳动本质的认知,不断增强人的主体性意识,以此消除违背自身需要的异化劳动,打碎压迫在自身发展上的枷锁。最后,人的本质的全面发展。能够有意识地进行自由生产,是人不同于动物的主要特征,但在异化劳动的影响下已经消失殆尽,逐步沦为满足人肉体生存的手段,人最终被贬低为动物,甚至会低于动物。因而,通过劳动教育来调动人的全部才能,消灭体脑差距,实现人的身心合一的发展,推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共同创造。

    (节选自袁圣洁、李前进《习近平关于劳动教育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科学内容与实践路径》)

    材料二:

    良好的师资是开展专业性劳动教育的基础,多元化的活动场所是赋于劳动教育生机与活力的关键,两者的有效落实将推动教育专业度的提升。

    小学作为开展劳动教育的基础阶段,劳动教育教师应该具有科学的教育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一方面,学校应该注重对基础教育阶段劳动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组织劳动教育教师定期观摩各名师名校优质的劳动教育示范课,录制微课进行研讨交流,组成劳动教育有专家小组进行课程研磨,并打造与本地特色相结合的高质量劳动教育,为劳动教育课程的基础化、专业化、多样化奠定基础。同时,呼吁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士来兼职劳动教育教师,鼓励教师积极投入劳动教育事业,壮大劳动教育教师队伍,并给予一定的福利政策。这种专职兼职相结合的方式,可以保证学校劳动教育专业人员的专业性与稳定性,并丰富劳动教育课堂内容,为劳动教育注入新的活力。另一方面,学校应统筹资金,开辟专业的劳动教育场地。让学生自己进行花卉、农作物经营,陶瓷手工制作等,使每名学生都亲自动手劳动,亲自体验劳动。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劳动心得交流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动手与交流能力,同时也帮助学生收获友谊,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

    父母是孩子的首任教师,相较于在其他场所进行的劳动教育,家庭中的劳动教育具有时间上的优先性、影响上的终身性、内容上的生活性,实施手段的针对性和灵活性。在家庭中,家长首先可以发挥自己能力范围内相关劳动专长,利用已有的家庭资源,做好劳动教育的家庭教师,对孩子开展必要的劳动教育,让孩子尽可能地在家庭中释放劳动天性、劳动创造力。例如,教孩子做简单的家常菜、家务活等,调动儿童参与劳动的积极性。同时,倡导家长多阅读劳动教育书籍及学习相关课程,提升自己的劳动素养,在日常生活中用言传身教的方式让孩子感受劳动、热爱劳动、尊重劳动,培养其成为自信、独立及拥有劳动创造力的人。

    社会作为一种潜在的教育资源,对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起着促进、拓展、深化的作用。社区是除家庭、学校以外,学生接触时间最长、关系最为密切的环境。社会应提升社区工作者的劳动素养,致力于培养拥有专业能力的社区劳动教育者,并邀请专业的劳动教育教师利用工作空余时间对社区工作者进行劳动教育知识的普及。同时,社区应积极开展劳动教育活动。组织社区中的小学生在周末或者假期一起参与户外野炊,看望孤寡老人,家庭大扫除打卡活动,提升学生劳动技能、丰富劳动经历,培养劳动情意,增强社会责任感。此外,社会应该充分挖掘与拓展校外的劳动实践场所,主动与企业工厂、物流基地、职业院校进行合作沟通,共同为学生打造专业的劳动实践场地。

    教师、家长,社区三方在各司其职的同时,应该多进行有效互动,互相走访,调查参观,并进行交流分享,这样才能够了解到目前的劳动教育对于学生们的现实意义,从而不断丰富与完善劳动教育内容和体系。

    (节选自任芳宜、刘瑞儒《小学劳动教育家校社共育的现实挑战与实施路径》)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习近平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与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观是一脉相承的。 B . 教育或训练使一般人拥有了改变自己,从而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的可能。 C . 相较于社会与家庭,学校因为拥有师资和课程,在劳动教育上更有优势。 D . 社区是学生接触时间较长、关系较密切的环境,是一种潜在的教育资源。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没有劳动教育,也就没有教育的全面发展,就没有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 B . 新一代儿童能否接受到良好的公共教育,会影响到人类社会发展的走向。 C . 要实现人的能力、自由个性和本质的全面发展,教育必须和生产劳动相结合。 D . 随着劳动教育场地进一步开辟,每个学生都会成为花卉、农作物经营的好手。
    3. (3) 下列选项,不能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A . 我国劳动技术课已经正式列入了课表,很多省市都编写了劳动技术课校本教材。 B . ChatGPT的强大功能越来越让人们担心,人工智能可能会带来劳动力失业的问题。 C . 某小学开展以“劳动最光荣”为主题的家庭集体劳动实践活动——亲子大扫除。 D . 某市将全市的各类社会资源进行优化重组,与多个行业共同建立劳动实践基地。
    4. (4) 简析并列结构在材料二中的运用及其效果。
    5. (5) 作为当代高中生,我们怎样做才能更好地接受劳动教育?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玻璃阁

    秀丽

    陈林穿好衣服,背着行囊,站在窗前。外面,晨雾包裹着的大青山,影影绰绰的。他转过身,把灯关上。

    玻璃窗一尘不染,能清晰地看到外面的一切。

    天色还早,等等吧。陈林心里暗暗地想。

    他搬过来一把椅子,发出了“嘎吱”一声,在静静的清晨显得有些刺耳。他赶紧放轻了脚步。希望不要搅醒别人的好梦。他是最不愿意麻烦别人的。

    就像他当初悄悄地来到这里。

    那时,他惊讶地看着凌乱的村委会,玻璃窗上已经看不清本来的颜色,上面是沟沟壑壑的污渍,使屋内光线更加暗淡,还隐约有种发霉的味道。

    陈林拿起放在墙角的笤帚扫起地来。村委会主任李大毛嘴角往上扬了扬,他身后的几个人也没有动,扬起的灰尘笼罩着他们的脸庞,看不清。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陈林说完这句话的时候,再抬头,发现那几个人已经不见了,只有民兵连长老栓看着他。

    陈林走到门口,院子里静悄悄的,几片树叶在他眼前飘落下来。

    他们都忙,所以先走了。老栓解释说,这屋里又脏又乱的,我给你另找个地方吧。

    我看着挺好,就在这儿住,方便。陈林搓搓手说道,扬起的灰尘让他打了一个大大的喷嚏。

    陈林没有想到这个村这么穷,没有副业,也没有几块完整的耕地。更没赖以生存的产业支柱。年轻人几乎都跑出去打工了,只剩下岁数大的老人和带不走的孩子。

    陈林说要想富先修路,我们修一条进山的路吧。山里奇峰怪石,是驴友最佳的去处。路修好了,不愁没人来。

    李大毛说,进山的路经过他家的地,要想修路可以,但是不能动他家的地。

    陈林看了看野草丛生的荒地,笑了笑说,我已经查了,这不是你家的地,已经荒废了多年。路弯了,可以取直,人心要是弯了,这个村子……会走很多弯路。开工!

    李大毛悻悻地看了一眼陈林。

    路修好了,陈林经过调研,提出了建大棚种植香菇的建议。

    村委会研究这件事,李大毛一直抽烟,不吭声。

    开完会,陈林很认真地擦着屋里陈旧的桌椅,还有一扇又一扇的玻璃窗。也许是年头儿太久了,玻璃像是蒙了一层纱,看不清。

    老栓站在院里,看着陈林擦拭着玻璃窗。

    陈书记,您就别折腾了。这是老栓经常挂在嘴边的话。

    陈林没听清老栓的话,继续擦。

    村民大会上,陈林说了种植香菇的事,人们嘻嘻哈哈地笑起来,三三两两地离开了会场,剩下几个妇女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根本没人听陈林在讲什么。只有老栓坐在最后面没有动,嘴巴紧紧地抿着,低着头。

    我看行!老栓咕哝出这句话。

    村里热闹起来,看着陈林帮老栓盖大棚、买蘑菇棒,从早到晚在大棚里忙碌,有时连家也不回……

    李大毛背着手绕了几圈,撇着嘴说,咱这穷山沟,能长出金疙瘩?

    可不是咋的,祖祖辈辈的穷地方,山上的蘑菇有的是,捡上两筐晒干了,能炖上只小鸡就不错了……

    想发财都想疯了!

    ……

    村民们议论纷纷。

    老栓手里的活计慢了下来,抬头看了看陈林。陈林好像什么也没听到,专心摆弄着手里的蘑菇棒。阳光斑斑点点地从棚顶上倾泻下来,笼在他身上斑斓一片。

    老栓往手心里吐了口唾沫,“嘿”的一声,又把镐头高高地抡起。

    村委会忽然热闹起来,自从老栓卖香菇挣了第一笔钱,在村里建起了亮堂堂的“北京平”,村委会的院子就没消停过,总有人偷偷摸摸地在院子里绕几圈,有意无意地看着他。

    李大毛背着双手,看到陈林,想笑,却没笑出来,只是嘴角动了动。他环顾了一下四周,拿起抹布就擦桌子。

    李大毛擦完桌子,咕哝了一句: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接着,又仔细擦起玻璃来。这玻璃,忒埋汰,他说。

    几场雨淋过,玻璃确实有点儿脏。

    陈林笑了笑,顺着玻璃窗向外望去。远处的山,山上的树木,清晰地扑进他的眼睛里,眼睛里便满是葱葱郁郁的绿。

    山里的树叶青了又黄,黄了又青,一晃三年过去了,陈林的任期已满,他要回原单位了。他不想惊扰任何人,村里的香菇大棚鳞次栉比地建起来,每个人都在忙。

    陈林感觉身子暖暖的,鼻子有些发痒,忍不住“阿嚏”一声打了个喷嚏,把自己吓了一跳。他直起身,发现自己竟然趴在桌子上睡着了。外面的阳光透过窗户笼罩在他的身上。他不由得咧嘴笑了,心想,再不走,就赶不上车了。

    忽然,一种细碎的声音钻进他的耳朵,他回头,看见玻璃窗外密匝匝地围了一堆人,正趴在窗户上往里望着。李大毛两手遮着凉棚,扒拉开挡在他面前的老栓,踏着脚尖使劲往里挤,嘴里也不知道咕哝着什么。

    陈林心头一热,赶紧走到窗户前,指了指李大毛,又指了指老栓,笑了起来。玻璃窗干干净净的,映着李大毛做出的口型:我们来送你。

    太阳从东山弹跳出来,照着玻璃窗,射进屋子,屋里一片明亮。

    (选自《小小说选刊》2022年第5期)

    1. (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用打开回忆的方式开头,首尾形成呼应,使小说有一种既紧凑又充满张力的艺术美。 B . 村民看到陈林帮老栓盖大棚时,开始羡慕老栓,这里暗示着后文村子脱贫致富的情节。 C . 自从老栓卖香菇挣了第一笔钱之后,村民的内心开始出现变化,有人想学种蘑菇致富。 D . 陈林看到自己的努力带来村子脱贫致富的巨大变化,虽然辛苦艰难,但还是备感欣慰。
    2. (2) 关于文章的首尾部分,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陈林不喜欢麻烦别人,从他初来时自己打扫房间就可以看出这一点。 B . 陈林早早地穿好衣服,背着行囊,毕竟三年,陈林也已是归心似箭了。 C . 目睹三年的变化,村民们感激在心;面对书记的离任,大家心怀不舍。 D . 太阳出来,屋里一片明亮,既写出了时间的变化,也让结尾耐人寻味。
    3. (3) 面对陈林的行为,李大毛有怎样的心理变化?
    4. (4) 小说以“玻璃”为题,请结合玻璃前后的变化分析其寓意。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唐宣宗大中年间,以翰林学士、工部侍郎韦澳为京兆尹。澳既视事豪贵敛手国舅郑光庄吏恣横积年租税不入 , 澳执而械之。上于延英问澳,澳具奏其状,上曰:“卿何以处之?”澳曰:“欲置于法。”上曰:“郑光甚爱之,何如?”对曰:“陛下自内庭用臣为京兆,欲以清畿甸之积弊;若郑光庄吏积年为蠹,得宽重辟,是陛下之法独行于贫户,臣未敢奉诏。”上曰:“诚如此。但郑光殢我不置,卿与痛杖,贷其死,可乎?”对曰:“臣不敢不奉诏,愿听臣且系之,俟征足乃释之。”上曰:“灼然可。朕为郑光故挠卿法,殊以为愧。”澳归府,即杖之;督租数百斛足,乃以吏归光。

    (摘编自《资治通鉴·唐纪六十五》)

    材料二:

    韦澳,字子裴,第进士,复擢宏辞。方静寡欲,十年不肯调。御史中丞高元裕与其兄温善,欲荐用之,讽澳谒己。温归以告,澳不答。温曰:“元裕端士,若轻之邪?”澳曰:“然恐无呈身御史。”周墀节度郑滑,表署幕府。会墀入相,私谓曰:“何以教我?”澳曰:“愿公无权。”墀愕眙,澳曰:“爵赏刑罚,人主之柄,公无以喜怒行之,俾庶官各举其职,则公敛衽庙堂上,天下矣。乌用权?”墀叹曰:“吾先居此,得无愧乎!”

    召为翰林学士,进学士承旨。为宣宗礼遇,每直,必偕召问政得失。尝夜被旨草诏书,事有不安者,即迁延须见帝,开陈可否,未尝不顺纳。改京兆尹。帝舅郑光豪肆,积年不输官赋,澳逮系之。它日延英,帝问其澳具道奸状,且言必寘以法。帝曰:“可贷否?”答曰:“陛下自内署擢臣尹京邑,安可使画一法独行于贫下乎?”帝入白太后曰:“是不可犯。”后为输租,乃免。由是豪右敛迹。会户部阙判使,帝以问澳,澳三不对。帝曰:“任卿可乎?”曰:“臣老矣,力疲气耗,烦剧非所任者。”帝默不乐。出谓其甥曰:“吾本不为宰相知,上便委以使务,脱谓吾他岐而得,卒无以自白。今时事浸恶,皆吾辈贪爵位致然。”未几,授河阳节度使。入辞,帝曰:“卿自便而远我,非我去卿。”懿宗立,入为吏部侍郎,出为邠宁节度使。逾年,卒,赠户部尚书,谥曰贞。

    (节选自《新唐书·韦澳传》)

    1. (1)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澳A既B视C事D豪E贵F敛G手H国I舅J郑K光L庄M吏N恣O横P积Q年R租S税T不U入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翰林学士,中国古代官名。唐玄宗时,翰林学士成为皇帝的心腹,常常能升为宰相。 B . “治”与《谏逐客书》中“举地千里,至今治强”中的“治”含义相同。 C . “故”与《鸿门宴》中“君安与项伯有故”的“故”含义不同。 D . “复”与《齐桓晋文之事》中“有复于王者曰”中的“复”含义相同。
    3. (3)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韦澳认为陛下从宫禁内庭调任自己为京兆尹,就是希望自己清扫京畿地区多年的积弊。 B . 韦澳回到京兆府之后,还是坚持己见,不顾宣宗的一再求情,依然重重地杖责了庄吏。 C . 御史中丞高元裕因为和韦澳的哥哥韦温交情很好,想举荐任用他,暗示韦澳拜谒自己。 D . 户部判使空缺之时,皇帝想任命韦澳,韦澳因担心别人误会而推辞,皇帝沉默不高兴。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愿听臣且系之,俟征足乃释之。

      ②澳具道奸状,且言必寘以法、

    5. (5) 两个文段都记载了郑光庄吏一事,在叙事上两文有什么区别?
  • 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西江月·题溧阳三塔寺

    张孝祥

    问讯湖边春色,重来又是三年。东风吹我过湖船,杨柳丝丝拂面。

    世路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寒光亭下水如天,飞起沙鸥一片。

    【注】张孝祥,南宋词人,积极主张收复中原,却屡遭排挤。

    1. (1) 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句运用拟人的手法、问候的语气,充分表现了词人热爱春色的感情。 B . 在词人看来,东风、杨柳好像是理解他的心意,饱含深情地送他过湖。 C . “悠然”一词写出了词人得赏美景的愉悦之情与此时安闲自适的心境。 D . 全词通过写词人重来三塔湖访春赏景,抒发了熟谙世情后的无穷感慨。
    2. (2) 请简要赏析最后两句。
  • 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归园田居》(其一)中用乡间常见的声音来描写乡村的两句是“”。
    2. (2) 《登岳阳楼》中“”两句,写洞庭湖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意境阔大,景色宏伟奇丽。
    3. (3) 杜牧《阿房宫赋》中“”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阿房宫栋柱之多,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敦煌舞是一种自成一派的舞蹈,主要是依据敦煌莫高窟可见的舞蹈形象(壁画、彩塑)编创出来的,大多以佛教中的人物为主体对象,是结合西域地区的文化特色所编创出来的。它不单单只是一个舞蹈那样简单,它包含了宗教文化还有我国古代当时当地的民族文化,是古代西部人们的真实生活写照。

    莫高窟也叫“千佛洞”,这里到处都是令人震撼的神奇的壁画。那么,敦煌的壁画与敦煌舞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呢?原来,让这里静止的壁画舞动起来 , 再加入起承转合的音律,就形成了① 的敦煌舞。

    在长达一千年的壁画艺术创造中,壁画上的舞姿不是② 的,它是随着历史的变迁而逐渐变化与发展的。总体来看,敦煌壁画舞姿前期受西域文化的影响较大。这一阶段,壁画舞姿的分类有天宫伎乐、菩萨、飞天、力士伎乐。天宫伎乐中有的吹奏笙笛,有的弹奏琵琶。菩萨中体态相同而手姿、臂姿则各有不同,显得栩栩如生。到了隋代,中原与西域的乐舞交流融合,起着③ 的作用。从唐代开始,经五代、宋至西夏,虽然每个时代的壁画都会随着历史的变迁在内容和形式方面都有所变化,但这一时期的壁画舞姿风格大致是统一的。

    1. (1)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 (2) 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改成一个长句,给“敦煌舞”下定义,可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3. (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设问和拟人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早起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日常生活中,①  , 但摄入过量的盐也有可能引发高血压等慢性病。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减盐”成了生活新风尚。

    最近,减盐酱油、减盐榨菜,减盐蚝油等被打上“减盐”标签的食品,颇受消费者的欢迎。既然是减盐食品,里面的盐少了,② ?对此,科技日报记者采访了科信食品中心主任阮光锋。

    阮光锋告诉记者,食品盐少了,不见得就可以敞开肚子放心吃,这是因为“国家对减盐食品的含的量没有统一标准”,具体减盐减了多少全靠行业自律。如果对标食品含钠量过高,即使减少25%以上的钠含量,减盐食品的钠含量依然可能偏高。

    相关专家提醒,消费者要科学减盐需要从“源头”做起,③ 。“减盐也不全是低钠。”阮光锋强调,“根据相关要求,每100克食品中钠含量小于等于120毫克方可被称为低钠食品。因此,减盐食品并不一定是低钠食品,相反,很多减盐食品仍然属于高钠食品范畴。”专家表示,消费者应重点关注食品外包装上营养成分表中钠的含量,看清其单位是“每100克”还是“每份”;若单位是“每份”,则还要看清每份是多少克,以此来计算食品中的钠含量。

    1. (1) 下列各项中,与其它三项引号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 . 被打上“减盐”标签的食品,颇受消费者的欢迎。 B . 相关专家提醒,科学减盐需要从“源头”做起。 C . 看清其单位是“每100克”还是“每份”。 D . “减盐也不全是低钠。”阮光锋强调。
    2. (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四、写作(60分)
  • 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遇到事情,有人喜欢往好处想,也有人喜欢往坏处想。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