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蚌埠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更新时间:2023-07-31 浏览次数:14 类型:期末考试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古典诗词是美的艺术创造,是活的文化经典,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存在于历史文化之中,存在于现实文化之中,也存在于国人的思维观念之中。

    中华古典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其佳作之所以能被人们口头吟诵和书面引用,固然是因其简洁凝练、古朴高雅,更是因其内涵深刻、意存高远,蕴含着崇高的人格美和深刻的智性美,蕴含着中华民族不死的精魂,并积淀成中华民族的传统,作用于中华儿女个人,作用于中华民族整体,作用于中华民族发展前进的始终。吟咏古典诗词,能激发情感共鸣,促进文化认同。

    蕴含于中华古典诗词中的民族精神,是在中华大地上产生出来的民族意识、民族心理和民族感情的综合反映。它对于中华儿女感情的濡染、人格的熏陶、习惯的培养、环境的营造以及力量的凝聚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一个民族的凝聚力的强弱,主要取决于其民族成员对本民族传统精神的认同范围和程度。认同的范围越广、程度越高,其民族凝聚力就越强。任何一个中国人,无论身处何时何地,一首脍炙人口的古典诗词往往会使之想起自己的民族、自己的祖国,并因此而神思飞跃,热血沸腾。古典诗词传承文化传统,高扬民族精神。

    中华古典诗词乃中华国学经典。国学经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而中国传统文化与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共同构成了令中国人自信的三个层面。有了文化自信,便有了民族自信、国家自信。中国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生成的必要条件。弘扬国学经典,能增强文化自信。

    (摘编自陈载《刍议中华古典诗词的民族凝聚功用》)

    材料二:

    诗歌之所以为诗歌,在本质方面是一直有着某些永恒不变之质素的缘故,那就是诗歌中“兴发感动”之作用。所谓“兴”,就作者而言,是见物起兴所引起的一种感发;就读者而言,则是指读者在阅读时由“诗可以兴”所引起的一种感发;“发”,则是作者要将涌动于心间的情愫表达出来,是“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当作者心中的某种触动转化为情感的升华之时,作者便通过文字的载体将其抒发出;“感动”,则是作品在读者的接受过程中引发的感受,是对作者所诉说的情感的一种共鸣。

    “兴发感动”之力的形成,应有三种方式:第一种是感性的直接的自然的方式。一般来说,“兴发感动”之力的产生,原当得之于内心与外在事物相接触时的一种敏锐直接的感动。因此,触物兴感或即事抒情,应该才是表达内心感动的一种自然流程。大自然风霜雪雨,草长莺飞,尘世中周遭变故、世态炎凉都能引起诗人情感的波动、灵魂的震撼,于是在心里酝酿成一种兴发感动的情感,这是诗人写诗、词人作词的缘起。第二种是理性的间接的不自然的方式。诗词“兴发感动”的这种形成方式很容易被人忽视或排斥,因为此方式是经过了作者理性的思索安排,尤其在咏物之作中表现得最明显。所以,要把咏物寄托之词写得好,便不仅要求作者自己心中先须有一份极为感动的情意,而且更要求作者对所咏之物也要有一份感动的情意,更需要能把内心之情意与所咏之物的情意融为一体,而且要使这种情意的感动和用以铺陈叙写的事典相结合,如此则藉咏物来寄托的安排思索,便不仅不会蒙蔽和伤损原有的情意的感动,反而会使原有的情意经过这一番安排思索,而更显得有盘旋沉郁的姿态和力量。也就是说,如果作者把内心那份感动的情意与外界事物及手段天衣无缝地有机结合,那么定会形成一种独特的更能让人富于联想和启发的兴发感动的情感来。第三种是意象与音声的巧妙结合。“兴”的作品一般本是指由物象所引起的一种感发,不过这种感发却实在还有一点值得注意之处,那就是引起这种感发的“物象”有时与后面所叙写的诗意却似乎并无意义上的关联。而如果就“兴”之直接感发的特色而言,则音声实在应该乃是较之情意之相通还更为基本的一种引起感发之动力。也就是说音声相应是引起感发的一种最原始的动力。对于诗歌的评赏,自然应当以其能否传达出生命,以及所传达之质量的纯驳、多少为主要之标准,而造成这种质和量上精微之差别的主要因素,则与酝酿和孕育出这种感发之生命的作者有着极密切的关系。

    如果不从理性做客观的评判,而只就感发性的特质而言,诗歌中这种感发之生命,原来也可以于外表的是非善恶之局限以外而纯属于精神本质上的伦理价值存在,这种本质方面的价值,第一在其真诚纯挚的程度,第二在其品质的厚薄高下,而并不在于其外表叙写的是何种情、事。至于体者品格之高下、性情之纯驳、胸襟之广狭,这种种现实生活之伦理价值,既原属于作者“能感”与“能有”的因素之一部分,自然也会对其作品中感发之本质中的伦理价值产生重要的影响。

    (摘编自叶嘉莹《清词选讲》)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中华古典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中华民族不死的精魂,吟咏古典诗词,能激发情感共鸣,促进文化认同。 B . 中国传统文化代表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只要弘扬国学经典,就能增强文化自信。 C . 要写出诗词的“兴发感动”不仅作者自己内心要先有一番感动的情意,而且要求作者对所咏之物也要有一份感动的情意。 D . 评赏诗歌的主要标准,是诗歌能否传达出生命以及所传达之质量的纯驳、多少等,这些因素与作者的心理、意识等相关。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两则材料论述内容有所不同,材料一是论述中华古典诗词的民族凝聚功用;材料二则是介绍“兴发感动”诗学理论内涵。 B . “兴发感动”的“兴”和“发”都既指向创作者,又指向读者;“感动”以读者的审美接受为主,读者产生了感发的作用,作品才算完成。 C . “感性的直接的自然的方式”“理性的间接的不自然的方式”都有心对物的感动;音声相应是引起感发的一种最原始的动力。 D . 诗歌重在精神本质上的伦理价值,可以忽略其外表叙写的是何种情、事,比如《登高》其价值在于能唤起读者多种美好意念。
    3. (3) 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 . 诗人于坚说:“诗歌应该为这种日常的、麻木的生活提供一种想象力的空间。让他们在技术化的生活里面,感觉到创造的原始魅力。” B . 余秋雨说:“唐诗对中国人而言,是一种全方位的美学唤醒:唤醒内心,唤醒山河,唤醒文化传代,唤醒生存本性。” C . 中华诗词“双料冠军”彭敏说:“喜欢古典诗词跟喜欢打游戏一样,彼此之间没有高下之分,都是人类自我陪伴、自我愉悦的方式之一。” D . 意象派主将庞德说:“正是因为有些中国诗人,满足于把事物表现出来,而不加说教评论,所以人们不辞繁难加以逐译。”
    4. (4) 中华古典诗词作为活的文化经典,一直被世代传承,有凝聚中华民族的作用。请结合材料一简要分析这种作用。
    5. (5) 叶嘉莹说:“诗人之所以异于常人,是由于他能够把自己内心的感动传达出来。”结合材料二从诗人创作的角度简要阐述“兴发感动”形成的原因。
二、文学类阅读-单文本
  • 2.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小题。

    纪念(节选)

    孙犁

    住在定县的还乡队回村复辟。为了保卫农民的斗争果实,我们队伍开来了。

    一清早,我又到小鸭家去放哨。她家紧靠村南大堤,堤外面就是通火车站的大路。她家只有两间土坯北房,出房门就是一块小菜园,园子旁边有一棵高大的柳树。这些年,每逢情况紧张的时候。我就爬到柳树上去监视敌人的来路。这柳树是我的岗位,又是我多年的朋友。

    柳树的叶子黄了,小菜园里满是整整齐齐的大白菜。小鸭的娘刚刚起来,正在嘱咐小鸭,等门楼醒了给他穿好衣服。随后她就忽地一声把门开开,嘴里叼着用红铜丝扭成的卡子,两手梳理着长长的头发,一看见我,就笑着说:“呀!又是老纪同志,快到屋里暖和暖和。”

    “你好吧,大嫂!”我说,“今年斗争,得到了什么果实?”

    她把头发卡好,抬手指着家前面的园子说:“分了这三亩园子。它在大恶霸陈宝三手里待了十年,现在又回来了。地多了,明年咱要好好种!叫恶霸们看看,是他们种得好,还是咱穷人种得好!”

    她回手关上门说:“纪同志,咱们回来再说话吧,我赶集去!”说完转身走了,我望着她那壮实的身子和那比男子还要快的脚步!

    不一会儿,老远传来了母亲喊小鸭的声音。母亲回来了,提着一个大柳罐,满脸红光,头发上浮着一层土。她说:“鸭,我在集上买了几十斤山药,我们娘儿俩去把它抬回来。”

    正赶上我要下岗,小鸭就说:“叫纪同志和我抬去!”

    我和小鸭把山药抬回来。我这么高,她那么小,我紧紧拉着筐系,不让筐滑到她肩上去。她一路走着笑着,到了家里,她娘留我吃饭,我在她家屋里坐了一坐。屋里比夏天整齐多了,新安上织布机,坑上铺着新席,母亲说,都是用斗争款买的。门楼那家伙却不言不语地摘下他枪来。那枪做得很不高明,只是一根弯榆木棍,系上了一条红布条子。我只能夸好,小鸭在一旁笑了,母亲也笑着说:“纪同志,你知道他是什么心思吗?夏天,你在这里不是答应给他一支枪吗?后来你就走了。他整天磨翻你记性坏,赌气自己做了一支,这是拿出来叫你看看,羞臊你哩!”

    我赶紧说:“这怨我记性坏,回头我们做一支!”

    母亲这时才红着脸说:“纪同志,有个事和你商量商量,俺家他爹,出去了这就九年了,老也没个音讯,也费心给打听打听!”

    我说:“这好办,我们去封信打听打听。大嫂,不要结记,队伍开远了,交通又不方便,接不到信是常有的事。我也是八九年没和家里通信了。”

    “纪同志不是东北人吗? 有人说俺家他爹也跟着吕司令开到东北去了。”

    “很有可能,那里来信不容易。”我说着告别了出来,想着一定要给小鸭的爹写封信,告诉他:他的孩子长大了,这样聪明;老婆进步了,这样能干;家里的生活变好了,一切是这么可羡慕,值得尊敬,他该是多么愉快!

    晚上,我又到小鸭家放哨,小鸭听见动静就跑出来,说:“纪同志,俺爹来信了!”

    “怎么这样巧,拿来我看看净写的什么?”

    母亲也掩饰不住快乐的心情,把信交给我,并且把灯别亮。我把信看了一遍,这是走了很远路程的一封信,信封磨破了,信纸也磨去了头,还带着风霜雨露的痕迹。可是,别提信上的言词是多么热情激动!我拿着信纸,好像握着一块又红又热的炭。不只小鸭的母亲吓得脸烧红了,我的心也跳起来。上面写着他在这八九年里,走遍了河北、山西、陕西,现在又开到了冰天雪地的东北;上面写着他怎样和日本鬼子作战,现在又和国民党反动派作战,现在已经升为营长;上面写着他们解放了东北多少万苦难的人民,那里的人民十四年经历的是什么样的苦难!上面写着他身体很好,胜利的日子就要到来;上面写着希望妻子进步,积极参加土地改革和反顽的斗争;上面问到小鸭长得怎么样了……小鸭嘻嘻笑着,指一指门楼说:“上面没提他!”

    “那时他……”母亲像是要安慰门楼,说着脸红了。我明白那意思是,爹走的时候,门楼还在娘肚子里,出远门的人,恐怕是忘记临行时遗留的这块血肉了。

    我回到我的岗位上去。想到我的同志们解放了我的家乡,我分外兴奋。天已经黑了,星星还没出全。我把身子靠在那根大干上,把背包架在老鸹巢里,把枪抱紧,望着堤坡那里。

    夜深了,月亮升上来,照亮半个窗户。我听见门楼像大人一样呼呼地酣睡,像是小鸭翻了一个身,说:“多讨厌呀,人家越睡不着,他越打呼噜!”

    “鸭,明天我们给你爹写一封信吧!”母亲问。

    “叫他回来吗?”

    “干么叫他回来!把家里的事情和他学说学说。写上咱家新添了三亩地。”“对!娘,我们给信缝一个布信封吧,布信封就磨不破了。”

    过了一会儿,小鸭又说:“娘!我看还是叫爹回来吧,听说陈宝三的大儿子参加了还乡队,要领着人回来夺地哩!”

    “不要听他们胡嚷嚷!”母亲说,“有八路军在这里,他们不敢回来。天不早了,快睡吧。”从此就听不见母女两个的交谈,月亮也落下去。我望一望那明亮的三星,很像一张木犁,它常年在天空游动,密密层层的星星,很像是它翻起的土花、播撒的种子。

    母子三个睡熟了,听他们的鼻息睡得很香甜,他们的梦境很远也很幸福。我想到战斗在我们家乡的雪地里的同志们,我觉得肩头加上了很重的东西,我望着很远的西方。

    一九四七年十一月修改于博野史家佐村

    (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中运用“磨翻”“结记”等方言口语,既真实再现了冀中地区的生活风貌,又使小说语言含蓄,富有文化内涵,且使人物形象更丰满。 B . “母亲这时才红着脸说”的细节,展现出这位深明大义、顽强坚忍的后方妇女提及丈夫时的羞涩,以及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C . “我”保卫和守护着小鸭的家乡,小鸭的父亲解放了“我”的家乡,两件事看似巧合又有其必然性,这一设计深化了小说主题。 D . 门楼拿出自己做的枪来“羞臊”我的情节,看似是与主题无关的闲笔,实则暗示着革命的火种已经生根发芽,表现了革命精神的传承。
    2. (2) 关于文中“我”读小鸭父亲信的情节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没有展读小鸭父亲的原信,而是用转述的方式呈现信件内容,使叙事更简洁,故事情节更加凝练集中。 B . 文章选取信件的主要内容,以铺排的形式一一呈现,渲染了革命者的自豪和喜悦之情,增强了小说的感染力。 C . 文中转述时融入了“我”激动、喜悦的情感,饱含对革命者不畏艰险、乐观向上精神的赞美,凸显小说主旨。 D . 用信中小鸭父亲和他的战友们解放了我的家乡东北地区,照应我保护小鸭的家乡,揭示天下一家、互助友善的道理。
    3. (3) 文章结尾部分有三处加点的“望”字,分别有怎样的用意?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 (4) 文章以小鸭和母亲是否叫父亲回来的分歧结束,有什么艺术效果?结合文中相关内容谈你的理解。
三、文言文阅读
  •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中山与燕、赵为王,齐闭关不通中山之使,其言曰:“我万乘之国也,中山千乘之国也,何侔名于我?”欲割平邑以赂燕、赵,出兵以攻中山。蓝诸君患之。张登谓蓝诸君曰:“公何患于齐?”蓝诸君曰:“齐强,万乘之国,耻与中山侔名,不惮割地以赂燕,出兵以攻中山。燕、赵好位而贪地,吾恐其不吾据也。大者危国,次者废王,奈何吾弗患也?”张登曰:“请令燕、赵固辅中山而成其王,事遂定,公欲之乎?”蓝诸君曰:“此所欲也。”曰:“请以公为齐王,而登试公,可,乃行之。”蓝诸君曰:“愿闻其说。”登曰:“王之所以不惮割地以赂燕、赵,出兵以攻中山者,其实欲废中山之王也。”王曰:“然”。“然则王之为费且危。夫割地以赂燕、赵,是强敌也;出兵以攻中山,首难也。王行二者,所求中山未必得。王如用臣之道,地不亏而兵不用,中山可废也。王必曰:‘子之道奈何?’”蓝诸君曰:“然则子之道奈何?”张登曰:“王发重使使告中山君曰寡人所以闭关不通使者为中山之独与燕赵为王而寡人不与闻焉是以隘之。王苟举趾以见寡人,请亦佐君。中山恐燕、赵之不已据也,今齐之辞云‘即佐王’,中山必遁燕、赵,与王相见。燕、赵闻之,怒绝之,王亦绝之,是中山孤。孤何得无废?以此说齐王,齐王听乎?”蓝诸君曰:“是则必听矣,此所以废之,何在其所存之矣?”张登曰:“此王所以存者也。齐以是辞来,因言告燕、赵而无往,以积厚于燕、赵。燕、赵必曰:‘齐之欲割平邑以赂我者非欲废中山之王也,徒欲以我于中山而己亲之也。’百平邑,燕、赵必不受也。”蓝诸君曰:“善。遣张登往,果以是辞来。中山因告燕、赵而不往,燕、赵果俱辅中山而使其王。事遂定。

    (节选自《战国策·中山策》)

    1. (1) 下列对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王发重使/使告中山君曰/寡人所以闭关不通/使者为中山之独与燕/赵为王/而寡人不与/闻焉是以隘之 B . 王发重使/使告中山君曰/寡人所以闭关不通使者/为中山之独与燕/赵为王/而寡人不与/闻焉是以隘之 C . 王发重使/使告中山君曰/寡人所以闭关不通使者/为中山之独与燕/赵为王/而寡人不与闻焉/是以隘之 D . 王发重使/使告中山君曰/寡人所以闭关不通/使者为中山之独与燕/赵为王/而寡人不与闻焉/是以隘之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而登试说公”与《五石之瓠》中“客得之,以说吴王”中的“说”含义不同 B . 寡人,寡德之人,意为“在道德方面做得不足的人”,是古代君主的自称。 C . 离,离间,文中为使动用法,意为“使……产生隔阂”与“离愁别恨”的“离”含义不同。 D . 虽,即,与《六国论》“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的“虽”含义相同。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齐国封锁关隘,不准中山使者通行,想割让平邑来贿赂燕、赵两国,让他们出兵进攻中山。蓝诸君知道燕、赵会贪求土地背弃盟约,所以很担心。 B . 蓝诸君希望张登能出使燕、赵两国,使其帮助中山君称王,平定事端,于是他按照张登请求,假扮齐王,细听张登对齐王的劝说,称赞了张登的说法。 C . 张登打算游说齐王,用土地贿赂燕、赵,使其攻打中山国,是想废掉中山君的王号。但这样做破费钱财,还会遇到危险,而不用土地也能让中山国废掉王号。 D . 张登认为如果齐王说要帮助中山君称王,中山君把齐王的话转告给燕、赵两国,使燕、赵两国同齐国不再来往,即使割让一百个平邑,燕、赵两国也一定不会接受。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大者危国,次者废王,奈何吾弗患也?

      ②夫割地以赂燕、赵,是强敌也;出兵以攻中山,首难也。

    5. (5) 结合文本分析张登为中山君摆脱危机和烛之武退秦师有什么相同之处。
四、古代诗歌阅读
  • 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书愤

    宋·陆游

    山河自古有乖分,京洛腥膻实未闻。

    剧盗曾从宗父命,遗民犹望岳家军。

    上天悔祸终平虏,公道何人肯散群?

    白首自知疏报国,尚凭精意祝炉熏。

    【注释】①宗父:宗泽,南宋抗金名将,多次上书力主收复中原,未被采纳。

    1. (1) 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首联是说国家的分裂自古有之,但是外族入侵京城充满血腥的景象前所未闻,写出了战祸的惨烈。 B . 领联中“遗民”指金人统治下的汉族百姓,陆游有诗“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C . 联大意为:上天后悔兴起这场祸乱,有一天终会驱除敌虏,我怎忍心离群索居呢? D . 尾联“祝炉熏”诗人凭“炉熏”而“祝”,焚香祷告,表现出诗人虽白首老去仍不忘报效国家。
    2. (2) 诗歌题为“书愤”结合全诗分析诗人为何而“愤”。
五、情景默写
  • 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在《论语·学而》中,孔子阐述君子应做事勤勉而说话谨慎,并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的句子是“”。
    2. (2) 李白《将进酒》中的“”两句用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人生的短暂。
    3. (3)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两句,把江、月、花三个意象联系在一起描写出一种梦幻般的景象。
六、简答题组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读书记忆是温馨的。那个时代  , 一切都是懵懂而陌生,一切又都是开放而自由的。我们正当年轻,对于各种书籍、各方面的知识,  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消化力,就像大旱之后干裂的田地,突然遇到充沛的时雨。当时,陈景润因为徐迟一篇报告文学《歌德巴赫猜想》而成为全国人民的偶像,而李泽厚则是许多大学文科生的崇拜对象。《美的历程》的初版是1981年,居然成为一版再版的畅销书。这不仅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学术现象。人们从长期压抑中解放出来,表现出对美的强烈诉求,这也是思想解放运动思潮中的一朵浪花。那时,李泽厚还是一位年轻学者。许多大学生如痴如醉地赏读、讨论这本书,给人的感觉就像一班去春游的小孩,尾随着老师,在鲜花怒放的郊外,观察  的春天。那种兴奋和激动,实在难以言传。

    1. (1)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 (2) 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或改变语序,但不得改变原意。
    3. (3)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将夏天吃不完的西瓜贴上保鲜膜并冷藏,这是很多人的习惯做法。连在超市里卖的西瓜,切开的也都会裹上一层保鲜膜。不过,有说法称,食物裹保鲜膜后   , 反而会繁殖更多的细菌。保鲜膜还能放心使用吗?

    保鲜膜,从名称上来看它是为了帮助食物保鲜而设计制作的一种薄膜。它可以将食物包裹住,与外界环境隔绝,能防止苍蝇、蚊子,蟑螂等害虫,还能防止空气中的灰尘、杂质等落在西瓜表面,对于西瓜的保存其实是有好处的。

           那为什么网传西瓜贴了膜反而细菌更多了呢?  首先,如果使用不合格的保鲜膜,就难发挥保鲜效果,而且放久了细菌自然会大量繁殖。其次,还要看食物在使用保鲜膜前的情况。如果西瓜在贴膜前,已经沾染了比较多的微生物、细菌,那贴膜后  。所以,大家要学会选择和正确使用保鲜膜。理想的保鲜膜应该符合以下条件:容易被拉出及剪开;容易与玻璃陶瓷及不锈钢面食具(但非保鲜膜本身)黏合;接近透明且没有折皱、厚度不均等情况出现;能承受一般拉扯的压力。

    1. (1) 正确使用保鲜膜,才能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根据材料,简要概括正确使用保鲜膜的方法。
    2. (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七、材料作文
  • 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2年11月29日,航天员邓清明搭乘神舟十五号踏上飞天之旅。25年前,邓清明和杨利伟等成为我国首批航天员。但每一次他都以极细微的差距与飞天梦想擦肩而过,只能作为“备份”继续进行艰苦的训练,以备不时之需。一直没能飞入太空的邓清明没有半句怨言,他始终坚持完成和主份同样数量、同样难度的训练。在接受“飞天”任务之后,邓清明表示:“很多人问过我,当了20多年的陪练,为什么还要坚持呢?我想说,无论是主份还是备份,都是航天员的本分。任务的成功,就是我的成功。”恰如他挂在书房里的那幅字“清寒枯苦飞天路,明净坚贞报国心”。

    请结合以上材料,以“本分”为主题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受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问题,自拟标题;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