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暑假专区 /八年级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教版七升八科学专题(13)-物质在水中的分散情况和物质的溶...

更新时间:2023-06-14 浏览次数:23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2023八上·嘉兴期末) 下列是生活中常见的几种物质,其中属于溶液的是(   )
    A . 肥皂水 B . 牛奶 C . 碘酒 D . 血液
  • 2. (2023八上·嘉兴期末) 许多科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并列、交叉和包含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纯净物和混合物属于交叉关系 B . 混合物和溶液属于包含关系 C .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属于交叉关系 D . 饱和溶液和浓溶液属于并列关系
  • 3. (2022八上·定海期末) 许多物质能溶解在溶剂中形成溶液。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凡是均一、稳定、透明的液体都是溶液 B . 不同的物质分散到水中都会形成溶液 C . 肥皂水中,肥皂是溶质,水是溶剂 D . 在科学实验中,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 4. (2022八上·余杭月考) 已知氯化铵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对饱和氯化铵溶液(有少量晶体未溶解)加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加热过程中,氯化铵溶解度不断增大 B . 加热过程中,溶质质量分数一直增大 C . 实验前后溶液中都不能再溶解氯化钠 D . 加热过程中,溶液的质量始终不变
  • 5. (2022八上·义乌期中) 将一定质量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水分,有晶体析出后再蒸发一段时间至时间t。这一过程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与蒸发时间的变化关系合理的是(   )
    A . B . C . D .
  • 6. (2022八上·临海期中) 小柯同学用25℃的水溶解一定量的硝酸钾,充分搅拌后发现杯底还有部分硝酸钾固体没有溶解,然后该同学又用酒精灯加热至50℃(不考虑水的蒸发),固体全部溶解。那么在加热前后,下列各量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A . 硝酸钾的溶解度 B . 溶质的质量 C . 溶剂的质量 D . 溶质的质量分数
  • 7. (2022八上·杭州期中) 下列有关溶液和物质的溶解叙述中,合理的是(      )
    A . 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 . 不同的物质分散到水中都会形成溶液 C . 溶剂的种类不会影响物质的溶解性          D . 氢氧化钠固体溶解于水会放出热量
  • 8. (2022八上·杭州期中) 在分别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KNO3固体充分溶解(如图所示),已知40℃时KNO3的溶解度为63.9g,60℃时KNO3的溶解度为110g。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甲、乙、丙均为饱和溶液  B . 甲、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 . 将丙溶液降温到40℃,析出46.1gKNO3固体  D . 溶液质量的大小关系为甲<乙=丙
  • 9. (2022八上·杭州期中) 下列关于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说法正确的个数有(     )

    ①溶液一定是无色、均一、稳定、透明的液体;②同一种溶剂中可以同时有多种溶质;

    ③溶液是纯净物,而浊液是混合物;④植物油与水形成乳浊液,泥水是悬浊液;

    ⑤饱和溶波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A . 2 B . 3 C . 4 D . 5
  • 10. (2022八上·浙江期中) 概念图能清晰地反映概念之间的联系,如图表示溶液中部分概念的相互联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 表示均一稳定    B . 表示溶剂    C . 方法可为蒸发溶剂    D . 方法可为增加溶质
  • 11. (2022八上·杭州期中) 下列关于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说法:①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液体;②溶液是纯净物,而浊液是混合物;③浊液对生产有害无利;④浊液中分散的都是固体小颗粒;⑤浊液都是不均一、不稳定的;⑥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溶液静置多久都不分层;⑦由水和酒精构成的溶液中,酒精既可作溶质,也可作溶剂。其中正确的是(   )
    A . ①③④⑤⑥ B . ②⑤⑥ C . ③⑥⑦ D . ⑤⑥
  • 12. (2022八上·鹿城月考) 在炎热的夏天,小华从4℃冰箱冷藏室里拿出一杯蔗糖溶液A,发现杯底有少量蔗糖未溶解,在室温下放置一段时间后晶体消失,得到B溶液,则( )
    A . 4℃时,A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B . 室温下,B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C . A溶液和B溶液质量相等 D . A溶液和B溶液溶质质量相等
  • 13. (2022八上·义乌月考) t ℃时,向10 g水中逐渐加入硝酸钾晶体至饱和,则此过程中该溶液满足如图a、b两个变量的变化关系的是(   )

    A . a-溶质质量,b-溶剂质量      B . a-溶剂质量,b-溶解度 C . a-溶解度,b-溶质质量      D . a-溶质的质量分数,b-溶质质量
  • 14. (2022八上·义乌月考) 医生常用生理盐水(溶质质量分数为0.9%)给患者输液。下列对生理盐水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 生理盐水中氯化钠是溶质,水是溶剂 B . 生理盐水中氯化钠与水的质量比为9:1000 C . 每输入100g生理盐水,进入患者体内的氯化钠质量为0.9g D . 输液时,输液管中和输液瓶中生理盐水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
  • 15. 一定温度下,向图所示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现象如图Ⅱ所示,所得溶液与原溶液相比,下列判断一定正确的是(   )

    A . 所得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B . 所得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 . 溶质的质量增加 D . 溶质的溶解能力变强
  • 16. 在一定条件下,将5 g食盐放入盛有10 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后,烧杯底部沉积有1.4 g食盐,此溶液的质量为(   )
    A . 15 g B . 16.4 g C . 11.4 g D . 13.6 g
  • 17. (2022八上·新昌期末) 小明去朋友家玩,中午就餐时朋友家有四种饮料供小明选择。这四种饮料属于溶液的是( )
    A . 果粒橙 B . 豆浆 C . 雪碧 D . 牛奶
  • 18. (2022八上·临海期末) 20℃时,在两只各盛有50克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30克蔗糖和氯化钠固体,搅拌使其充分溶解,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   两烧杯中的溶液质量相等 B . 氯化钠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C . 20℃时两者的溶解度相等 D . 蔗糖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 19. (2021八上·兰溪月考) 下列关于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②溶液是纯净物,而浊液是混合物

    ③化学反应通常在溶液中进行得比较快   ④浊液对生产、生活有害无利

    ⑤浊液中分散的都是固体小颗粒         ⑥浊液都是不均一、不稳定的

    ⑦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溶液静置多久都不分层

    ⑧由水和酒精构成的溶液中,酒精既可作溶质,也可作溶剂

    A . ① ③④⑤⑥⑧ B . ②⑤⑥⑧ C . ③⑥⑦ D . 全部正确
  • 20. (2021八上·兰溪月考) 如图是采用“膜分离技术”淡化海水的原理图,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 . 加压后浓海水中溶质的质量不变  B . 这种半透膜可用滤纸代替 C . 加压后浓海水中溶剂质量不变    D . 加压后浓海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 21. (2021八上·洞头期中) 下列推测、推断或解释、归纳正确的是(   )
    A . 食盐溶液、蔗糖溶液是无色的 无色的液体都是溶液 B . 在室温下的硝酸钾饱和溶液 此时该溶液不能再溶解其它任何物质了 C . 粉末状食盐比粗的颗粒状食盐溶解快 由于物质的溶解性与颗粒大小有关 D . 氢氧化钠溶于水时温度会升高 有些物质溶解时会放热
  • 22. (2021八上·台州期中) 炉甘石洗剂是一种常用于急性瘙痒性皮肤病(如荨麻疹和痱子)的药剂,如图所示,有固体颗粒沉在底部,使用时需摇匀,取适量涂于患处,它属于(   )

    A . 悬浊液 B . 溶液 C . 乳浊液 D . 纯净物
  • 23. (2021八上·舟山期中) 下列物质依次为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一组是( )
    A . 牛奶、汽水、石灰水 B . 矿泉水、蒸馏水、汽油和水的混合物 C . 碘酒、泥浆、肥皂水 D . 酒精、泥浆、矿泉水
  • 24. (2021八上·杭州期中) 生活中我们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液体”,对这些“液体”认识正确的是( )
    A . 盐放进水中,盐水就是均一、稳定、透明的纯净物 B . 用汽油去除油污,汽油相当于溶剂,油污相当于溶质 C . 汽水倒入杯中会有大量气泡溢出,说明气体不能溶于水 D . 一杯盐水敞开放置较长时间会有晶体析出,可判断它是悬浊液
  • 25. (2021八上·乐清月考) 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稀盐酸中,盐酸是溶质,水是溶剂 B . 植物油和水混合,水是溶剂,植物油是溶质 C . 冰和水混合在一起,冰是溶质,水是溶剂 D . 油脂溶解在汽油中,油脂是溶质,汽油是溶剂
  • 26. (2020八上·吴兴期末) 将某温度下热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逐渐冷却至室温,随时间变化趋势的图象不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27. (2020八上·滨江期末) 最近比较流行的“天气预报瓶”(如图)虽然很难准确反映天气的变化,但随着环境的变化,在瓶中确实可以看到形态各异的结晶,这个过程看起来相当神奇,也很有美感。比如在降温时,瓶内会出现越来越多的羽毛般结晶。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析出晶体后,瓶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B . 析出晶体后,瓶中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一定变小 C . 析出晶体后,瓶中溶液的质量一定不变 D . 如图所示,瓶中有羽毛状晶体析出,此时溶液一定是该种晶体的不饱和溶液
  • 28. (2020八上·杭州月考) 碘在下列三种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如表所示。根据表中信息做出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物质

    溶剂

    酒精

    汽油

    溶解性

    微溶

    可溶

    易溶
    A . 将少量的碘放入大量的水中,不会形成碘的水溶液 B . 将少量的碘放入大量的酒精中,当外界条件不发生变化,久置以后不会分层 C . 将少量的碘放入大量的汽油中,搅拌后,可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D . 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二、填空题
  • 29. (2023八上·青田期末) “美林”是为儿童开发设计的一款退烧药,主要成分是布洛芬,“美林”即使密封保存,放久了也会在底部看到白色沉淀,“美林”属于 (填“乳浊液”、“悬浊液”或“溶液”),将少量的①面粉,②味精,③白糖,④泥土,⑤肥皂,⑥植物油分别加入到水中,充分振荡后,其中形成的混合物与“美林”属于同类型的物质有
  • 30. (2022八上·长兴月考) 生活中处处有科学,请填写以下的科学知识:
    1. (1) 夏季雷雨前鱼会纷纷游到水面上来,这是因为气压了,使得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下降。(选填“升高"或“降低”)
    2. (2) 衣服上有油脂等脏物时,用水洗很难去除,这是因为油脂在水中的能力比较弱。
    3. (3) 烹煮牛肉汤时,为了解汤的咸味是否适宜,只需取锅中少量汤品尝即可,这是因为溶液具有性。
  • 31. (2022八上·富阳期中) 给下列物质归类:①食盐水②钡餐③牛奶④肥皂水⑤泥水⑥色拉油和汽油混合⑦血液⑧色拉油与水混合。属于溶液的是 ,属于乳浊液的是 。(填序号)
  • 32. 某温度下,将40 g食盐放到100 g水中,充分搅拌后溶解了36 g食盐,得到136 g食盐水。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 (1) 食盐水中的溶质是,溶剂是
    2. (2) 得到的溶液中,溶质质量为g,溶剂质量为g。
    3. (3) 将上述溶液分为四等份,每一份溶液中溶质质量为g,溶剂质量为g。
  • 33. 在盛有等体积水的A、B、C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甲、乙、丙三种物质,充分振荡后,观察到A试管的液体中分散着小液滴,B试管的液体中分散着固体小颗粒,只有C试管中观察不到加入的丙物质,但试管内透明液体呈黄色。则A试管中得到的是液,B试管中得到的是液,C试管中得到的是液。如果外界条件不变,三支试管静置片刻后可以观察到:A试管中,B试管中,C试管中。三种液体中,最稳定的是,三种液体的共同点是
  • 34. (2021八上·嘉兴期末) 甲是60℃的蔗糖溶液,按如图所示进行操作。甲→乙过程中不变的是选填“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或“溶液质量”) ;乙→丙过程中,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将

  • 35. (2021八上·临安期中) 在复习过程中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将知识形成一个彼此联系的知识网络,有利于深刻领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实现有效复习。
    1. (1) 如图是有关溶液的部分思维导图,请在① 、②处填上恰当的内容。

    2. (2) 根据图中溶液特点判断下列混合物:①蔗糖水;②医用酒精;③牛奶:④血液;⑤肥皂水;⑥色拉油溶于汽油。属于溶液的是 。
    3. (3) 小阳认为稳定的液体就是溶液,请你举出一个例子证明她的观点不正确:
  • 36. (2021八上·义乌月考) 将少量的①植物油,②面粉,③味精,④白糖,⑤泥土,⑥冰水混合物,⑦胡椒粉,⑧ 牛奶,⑨葡萄糖,⑩食盐分别加入水中,充分振荡后,其中形成悬 浊液,形成乳浊液,形成溶液。(填编号)
  • 37. (2022八上·长兴月考) 图中的四个圆分别表示浓溶液、稀溶液、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1. (1) 通过对阴影B、D的分析,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2. (2) 医生建议夏季运动出汗过多的时候最好喝些‘淡盐水”,“淡盐水”可归于图中 (填“A"“B"“C"或“D")。
    3. (3) 现有一瓶接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若要使它变为饱和溶液,一般采用的方法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