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稠州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

更新时间:2022-11-08 浏览次数:111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 1. 节约用水是保护水资源的有效途径。适合张贴在学校水龙头旁的标识(   )
    A . B . C . D .
  • 2. 可供我们直接利用的水是(   )
    A . 河流水、埋藏较深的地下淡水、固体冰川   B . 河流水、固体冰川、土壤水 C . 河流水、固体冰川、淡水湖泊水 D . 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埋藏较浅的地下淡水
  • 3. 水是生命之源,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流水是影响地形的外力作用之一 B . 海洋水是地球上最大的水体 C . 水循环的环节只有蒸发和降水 D . 人类需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资源
  • 4. 下列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点燃酒精灯

    B.滴管取液

    C.取用氯化钠  

    D.液体的量取

    A . A B . B C . C D . D
  • 5. 李时珍《本草纲目》中“烧酒”写道:“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承取滴露。 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这种方法是(     )
    A . 过滤 B . 蒸发 C . 蒸馏 D . 升华
  • 6. 由太湖水生产自来水的部分处理过程如下。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用细沙“过滤”可滤除水中的细小颗粒 B . 用活性炭“吸附”可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C . 上述处理过程应包含“蒸馏” D . 经过处理获得的自来水仍是混合物
  • 7. 如图,在甲、乙、丙三个相同的容器中盛有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将三个相同的铁球分别沉入容器底部,当铁球静止时,容器底部所受铁球的压力相比较是(   )

    A . 甲最小 B . 乙最小  C . 丙最小 D . 一样大
  • 8. 医生常用生理盐水(溶质质量分数为0.9%)给患者输液。下列对生理盐水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 生理盐水中氯化钠是溶质,水是溶剂 B . 生理盐水中氯化钠与水的质量比为9:1000 C . 每输入100g生理盐水,进入患者体内的氯化钠质量为0.9g D . 输液时,输液管中和输液瓶中生理盐水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
  • 9. 将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逐渐加水稀释,下列图像符合溶液中溶质质量变化规律的是( )
    A . B . C . D .
  • 10.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②蔗糖的溶解度是187克;  ③20℃时,100克食盐溶液中含有10克食盐,所以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10克;  ④20℃时,100克硫酸铜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一定比100克硫酸铜不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大

    A . B . ①③ C . D . ②④
  • 11. 一定温度下,恒温蒸发某溶液至有少量晶体析出时,保持不变的是(   )
    A . 溶液的质量 B . 溶质的溶解度 C . 溶质的质量 D . 溶质的质量分数
  • 12. 用硬塑料瓶、透明胶带、螺母、塑料管、容器和水等,制作如图所示的潜水艇模型,不计进排气管体积,要让原本悬浮在a位置的潜水艇下潜至b位置悬浮,采取的措施是使瓶内气体(   )
    A . 增加 B . 减少 C . 先增加后减少 D . 先减少后增加
  • 13. 温室时,向25g某固体中分批次加入水,充分搅拌,结果如图所示(保持温度不变):温室时该固体的溶解度可能是(   )

    A . 50g B . 35g   C . 30g D . 25g
  • 14. 在70℃时的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中漂浮着-木块(下图所示),冷却至40℃时杯底开始有晶体析出,继续冷却到室温并保持温度不变。能正确表示此过程中木块露出液面的体积(V)与时间(t)的关系的示意图是(   )

    A . B . C . D .
  • 15. 实验室用固体氯化钠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所需固体氯化钠的质量是8.0g   B . 固体氯化钠可以直接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上称量   C . 溶解固体氯化钠时,用玻璃棒搅拌能增大氯化钠的溶解度   D . 用量筒量取42mL水时,若仰视读数,会导致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 16. 用图像来描述物理过程或物理规律是很直观的,如图a所示为一立方体木块,下面用一段细线与之相连,细线另一端固定在容器底(容器高比细线与木块边长大得多)。现向容器中慢慢加水,如图b所示,若细线的拉力用F表示,容器中水的深度用h表示,在图中可以准确描述拉力F随深度h变化关系的图像是(   )

    A . B . C . D .
  • 17. 为探究硝酸钾的溶解性,进行了下图所示实验(实验过程)

    结合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KNO3溶解度/g

    20.9

    31.6

    45.8

    63.9

    85.5

    110.0

    A . ①③中的溶液均为不饱和溶液 B . ②③中溶液的质量:③>② C . ②③④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③>②>④ D . ④中析出晶体的质量是0.9g
  • 18. 如图中,重为G的木块A用细线固定在装水的容器中,当木块一半体积浸在水中时,细线对木块的拉力为F。若木块全部浸没在水中时,则细线对木块的拉力大小为(   )

    A . 2F B . F+G C . 2F+G D . 2F-G
  • 19. (2019·金华) 甲是60℃的蔗糖溶液,按如图所示进行操作。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


    A . 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B . 丙和丁一定是饱和溶液 C . 乙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甲大 D . 甲和丙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不相等
  • 20. 两个相同的容器放在同一水平桌面上,分别装有甲、乙两种密度不同的液体,且ρ;两个体积相同的实心小球a和b在甲、乙两种液体中静止时的状态如图所示;两容器内c、d两点到容器底部的距离相等。设小球a和b的密度分别为ρa和ρb , 质量分别为ma和mb , 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a和Fb , c、d两处的液体压强分别为pc和pd。下列说法中(    )

    ①ρa>ρb   ②ma<mb   ③Fa>Fb   ④pc>pd

    A . 只有①③正确 B . 只有②③正确 C . 只有①④正确 D . 只有①③④正确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6分)
  • 21. 宇航员一部分生活用氧可通过电解水制得。如图是电解水的实验示意图,玻璃管(填“a”或“b”)中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该实验说明水是由组成的。

  • 22. 小文同学做粗盐(含难溶性杂质)提纯的实验并计算精盐产率,下图是部分操作示意图,请回答:

    1. (1) 图示中正确的操作顺序为(填序号);
    2. (2) 操作①溶解过程中有部分液体溅出,会使所得精盐的产率(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3. (3) 在粗盐精制实验中,三次用到玻璃棒,其作用各不相同。下列对其作用的描述错误的是__________
      A . 溶解时搅拌,可加速粗盐的溶解 B . 溶解时搅拌,可增加氯化钠的溶解度 C . 蒸发时搅拌,可使液体受热均匀 D . 蒸发时搅拌,可防止晶体飞溅
  • 23. 有一长方体塑料泡沫块漂浮在水面上,它有4/5的体积露出水面,则它的密度为千克/米3。当一质量为0.2千克的水鸟停在该泡沫块上时,泡沫块刚好完全浸没在水中,则该泡沫块的体积为3
  • 24. (2018九上·萧山期中) 如图甲所示,用细线拴住一质量为0.4千克、密度为5×103千克/米3的实心小球,接着将小球放在烧杯内,与烧杯底部接触,细线挂在固定在支架上的弹簧秤上,最后调节支架的高度,使弹簧秤的示数为2牛。往烧杯内注水,在水面没有浸没小球前,小球所受的浮力(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弹簧秤的读数(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将此小球先后放入装有水的烧杯A和装有水银的烧杯B中,如图乙所示,则烧杯A中小球所受的浮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烧杯B中小球所受的浮力。

  • 25. 溶液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用途。则回答下列问题:
    1. (1) 碘酒是医院常用的消毒药品,碘酒中的溶剂是
    2. (2) 打开汽水的瓶盖后往往有大量的气泡冒出,这说明了气体溶解度与有关;喝了汽水会打嗝,说明气体的溶解度还与有关。
    3. (3) 某注射用药液的配制方法如下:

      ① 把1.0g 药品溶于水配制成4.0mL溶液a;

      ② 取0.1mL溶液a加水稀释至1.0mL得溶液 b;

      ③ 取 0.1mL 溶液b加水稀释至 1.0mL得溶液 c;

      ④ 取 0.4mL 溶液c加水稀释至 1.0mL得溶液 d。

      由于在整个配制过程中药液很稀,其密度都可近似看做 1g/ cm3 。则最终得到的药液(溶液d )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26. 氯化钠和氯化铵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数据如下表。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溶解度/g

    氯化钠

    35.7

    35.8

    36.0

    36.3

    36.6

    37.0

    氯化铵

    29.4

    33.3

    37.2

    41.4

    45.8

    50.4

    1. (1) 如图是氯化钠和氯化铵的溶解度曲线,则氯化铵的溶解度曲线是(填“a”或“b”)。t℃时,若饱和氯化钠溶液和饱氯化铵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填字母)。

      A.两种溶液中溶剂的质量相等;

      B.两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t℃大于20℃。

    2. (2) 20℃时,将m g NaCl氯化钠不饱和溶液平均分为三份,并分别进行如下操作:

      据此分析,x=,m g 氯化钠不饱和溶液中水的质量为g。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8分)
  • 27. 如图是小明“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情形。
    1. (1) 物块未浸入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甲所示.

      小明将物块从图甲下降至图乙的过程中,发现弹簧测力计示数逐渐减小的同时,还观察到水面上升由此初步分析得出: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有关;

    2. (2) 继续增大物块所处的深度,当它与容器底部接触后,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丙所示,此时物块受到的浮力为N;
    3. (3) 为探究浮力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小明又把物块浸没到事先配制好的盐水中,这样操作的目的是为了控制相同;他发现液体密度改变,而物块受到的浮力变化却不明显。小明想出下列四种实验改进方案,其中不可行的是

      A.换用体积更大的同种物块     B.换用密度比水小得多的液体

      C.换用量程更大的测力计   D.利用现有器材进行多次实验

  • 28. 絮凝剂常用于水的净化,实验小组探究用絮凝剂净水时影响净化效果的因素。

    【查阅资料】絮凝剂溶于水后能够吸附水中悬浮物并发生沉降,从而达到净水目的。硫酸铁是一种常见的絮凝剂。

    【进行实验】

    Ⅰ.配制水样和絮凝剂溶液

    配制水样:向10L水中加入25g高岭土,搅拌、静置,取上层液作为水样。

    配制絮凝剂溶液:用100mL水和5g硫酸铁进行配制。

    Ⅱ.探究影响水样净化效果的因素

    取水样,向其中加入絮凝剂溶液,搅拌,测定静置不同时间水样的浊度,并计算浊度去除率(浊度去除率越高代表净化效果越好)。实验记录如下:

    实验序号

    水样的体积/mL

    加入絮凝剂溶液的体积/mL

    静置时间/min

    浊度去除率/%

    200

    0

    20

    12.48

    200

    0.2

    20

    76.54

    200

    0.3

    20

    84.60

    200

    0.4

    5

    64.45

    200

    0.4

    10

    70.85

    200

    0.4

    15

    81.04

    200

    0.4

    20

    86.02

    200

    0.5

    20

    88.15

    200

    0.6

    20

    86.49

    【解释与结论】

    1. (1) 配制絮凝剂溶液的操作如下图所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填序号),
    2. (2) ②中浊度去除率比①高的原因是
    3. (3) 依据④~⑦得出的结论是
    4. (4) 探究等量水样中加入絮凝剂溶液的体积对净化效果影响的实验是(填序号)。
    5. (5) 【反思与评价】

      依据实验数据,不能得出“静置时间相同时,等量水样中加入絮凝剂溶液的体积越大,净化效果越好”的结论,其证据是

  • 29. 同学们发现:李子会沉在水底,而丑橘可以漂浮在水面上。于是他们利用实验室的器材测量了两种水果的密度。

    1. (1) 测量李子的密度:

      ①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如图甲所示,将游码放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向调节平衡螺母,直至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使天平横梁平衡;

      ②接着配制浓度合适的盐水,使李子恰好在盐水中,测出盐水的密度即为李子的密度;测量步骤如下:

      步骤一:在小烧杯中加入适量配置好的盐水,用天平测量其质量,当天平平衡后,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

      步骤二:把小烧杯中的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测量其体积如图丙所示;

      步骤三:测出小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为39.8g;

      则李子的密度ρ李子=kg/m3

    2. (2) 测量丑橘的密度:

      步骤一:如图丁-1所示,用台秤测量容器和水的总质量为m1

      步骤二:如图丁-2所示,丑橘漂浮在水面上,台秤的示数为m2

      步骤三:如图丁-3所示,按压丑橘使其刚好在水中,台秤的示数为m3

      则丑橘的密度ρ丑橘=。(用字母表示,已知水的密度为ρ

四、分析计算题(6+6+8+8+8=36分)
  • 30. 某兴趣小组用硝酸钾进行了图甲所示的实验,硝酸钾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如图乙。

    1. (1) ①中未溶解的硝酸钾质量为克。
    2. (2) ②中硝酸钾溶液为(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 (3) 计算②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 31. 小明同学用测力计对篆刻印章的石头的密度及盐水密度进行测量,相关过程及数据如图,求: 

    1. (1) 石头浸没水中时受到的浮力牛;   
    2. (2) 石头的密度;   
    3. (3) 盐水的密度。
  • 32. 某同学在实验室进行有关浓硫酸的实验,观察到瓶上的标签如表所示。他从瓶中倒出200 mL用于配制稀硫酸。求:

    浓硫酸(H2SO4)500 mL

    溶质的质量分数

    98%

    密 度

    1.80 g/cm3

    强腐蚀性,阴冷、密封储藏

    1. (1) 这200 mL浓硫酸的质量是克,其中含溶质硫酸克。
    2. (2) 欲配制600mL(密度为1.14 g/cm3)质量分数为19.6%的稀硫酸,需要这种浓硫酸和水各多少毫升?
  • 33. 2022年5月15日新闻,“巅峰使命”珠峰科考项目组成功将自主研发的浮空艇从海拔4300米的营地升空到9000米,创造了浮空艇大气科学观测世界纪录。假设在此前的一次实验中,浮空艇(表皮很薄的气囊)体积为9000m3 , 内部充有氦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其密度为0.2kg/m3 , 浮空艇的表皮及外壁仪器舱总质量为2×103kg,浮空艇用缆绳系在一辆锚泊车上(如图)。该浮空艇周围空气的密度为1.2kg/m3 , g取10N/kg,缆绳的重力不计,仪器舱体积可忽略不计。求:

    1. (1) 浮空艇内气体的质量千克;
    2. (2) 浮空艇所受到的浮力;
    3. (3) 为了有效控制浮空艇,要求锚泊车的重力是缆绳拉力的三倍,则锚泊车的质量是多少?
  • 34. 如图所示,一物体悬挂在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硝酸钾溶解度如下表所示),在常温下向烧杯内的溶液中加入硝酸铵固体(悬挂物不参与反应),在硝酸铵固体逐渐溶解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读数变化情况(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并解释原因(不考虑温度对体积变化的影响)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溶解度/克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169

    202

    246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