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浙教版 /八年级下册 /第4章 植物与土壤 /第5节 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初中科学浙教版 八年级下册 第四章 第五节 植物的叶与蒸腾...

更新时间:2023-06-01 浏览次数:71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2023八下·浙江期末) 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①选取三根粗细、长短及所带叶片大致相近的新鲜的天竺葵枝条;②去掉其中一根枝条的叶片,然后分别插入盛有相同体积稀释后的红墨水的试管里(如图所示,试管内滴有油膜);③将A、C装置放在阳光下,B装置放在阴暗环境中,定时观察试管内液面下降情况;④当看到A枝条的叶脉微红后,将A、B、C三根枝条进行纵切,用放大镜观察。此实验不能验证( )

    A . 茎有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功能 B . 叶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器官 C . 蒸腾作用受阳光等外界因素影响 D . 旱地生活的植物,叶片背面气孔数多于正面
  • 2. 把一刚摘下的果树枝装在小瓶中,如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测得重力为5 N,光照6 h后,测得重力为4.8 N。其质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 . 蒸腾作用 B . 运输作用 C . 呼吸作用 D . 光合作用
  • 3. 下列描述与植物的蒸腾作用无关的是( )
    A . 促进植物体对无机盐的吸收 B . 促进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 C . 降低植物体的温度 D . 提高空气湿度,增加降水
  • 4. 在西瓜生长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吸收的水分主要参与茎叶的生长和花果的发育 B . 光合作用始终强于呼吸作用 C . 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主要用于蒸腾作用 D . 根能从肥沃的土壤中吸收大量的水、无机盐和有机物
  • 5. 如图是绿色开花植物的某些生理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a表示根对水分的吸收,吸收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根毛区 B . b表示水分由导管从低往高运输,动力主要来自蒸腾作用 C . c表示水分的散失,“门户”是气孔 D .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途径是:大气→自然降水→植物根系→植物茎叶→大气
  • 6. 如图所示为通过测量一段树枝(例如柳树)的吸水情况来研究蒸腾作用的实验装置。装置是连通的、内装有清水,并用白炽灯照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该装置可以定性地研究影响柳树枝条蒸腾作用速率的因素 B . 在无风且潮湿的空气中,小气泡将缓慢地向左移动 C . 在高温及干燥的空气中,小气泡将快速地向左移动 D . 单位时间内消耗水的量,就是该柳树枝条蒸腾的水量
  • 7. (2022八下·婺城期末) 气孔是氧气、二氧化碳出入及水分散失的门户,当保卫细胞含水量多时气孔大(如图甲),含水量少时气孔小甚至关闭(如图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将叶片浸入浓盐水中,气孔将如图甲所示 B . 保卫细胞的形状能改变是因为没有细胞壁 C . 蒸腾作用能在温度偏高的情况下有效降低叶片温度 D . 植物体光合作用强弱与保卫细胞的含水量关系不大
  • 8. (2022八下·丽水期末) 丽水特产“处州白莲”,如图是白莲植株的构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当莲叶表皮的保卫细胞失水时,气孔张开 B . 莲叶的光合作用在白天进行,呼吸作用在晚上进行 C . 藕中含有丰富的有机物,它是通过根从淤泥中吸收而来的 D . 莲叶表面的气孔是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进出的“门户”
  • 9. (2022八下·嘉兴月考) 农民伯伯在耕作过程中也会不自觉地应用科学知识解决农耕问题,下列措施与其依据或目的不一致的是(    )
    A . 给农作物松土——有利于根部的呼吸 B . 白天为大棚作物补充二氧化碳——增强光合作用 C . 幼苗移栽时少留一些叶——降低蒸腾作用 D . 为提高产量对果树皮环割——阻止有机物通过导管向下运输
  • 10. (2022八下·舟山月考) 如图所示一片正常进行生理活动的叶片,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与不同生理活动有关的物质,箭头表示物质进出的方向。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若①表示二氧化碳,则图示为呼吸作用示意图 B . 若②表示二氧化碳,则图示为光合作用示意图 C . 若③表示水分,则它主要用于叶的蒸腾作用 D . 若④表示有机物,则它应该在导管中运输
  • 11. 仙人掌的叶变成细小的刺状,茎变成肥厚多汁的肉质状。下列对仙人掌叶和茎的这种变形的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细小的叶刺有利于减弱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 B . 肥厚多汁的肉质茎有利于储存水分 C . 肥厚多汁的肉质茎有利于吸收无机盐 D . 叶和茎的这种变形都与其生存环境相适应
  • 12. 蒸腾作用的过程是(    )

    ①来自根部的水分②少部分化为水蒸气③通过气孔散失到空气中④大部分化为水蒸气⑤通过导管输送到叶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⑤ C . ①⑤②③ D . ①⑤④③
  • 13. 近期杭州加大了环境绿化.美化力度,许多道路边的绿化带新移栽了一些树木。有关移栽植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保留所有叶片移栽,可充分利用叶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B . 用土填实根部,不留空隙,可使根充分接触土壤而快速生长 C . 移栽时要保持一定距离,以免树木相互争夺阳光、水、养分 D . 给移栽后的树木输人水和养分,针头应插入茎的髓部
  • 14. 植物体在进行下列生理活动时,受到气孔开闭影响的是( )

    ①光合作用②呼吸作用③蒸腾作用④水分的吸收和运输⑤无机盐的运输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③④⑤ C . ②③④⑤ D . ①②③④⑤
  • 15. 如图所示,将生长良好的甲、乙、丙3盆植物放在阳台上,甲盆定期浇适量的水,乙、丙两盆不浇水。15天后,甲、丙两盆植物均存活,乙盆植物枯死。对此实验,下列解释或推论合理的是( )

    A . 乙盆植物因缺水。枯死 B . 仙人掌能存活是因为发生了变异 C . 若给仙人掌定期浇水,其叶将转变成阔叶 D . 阔叶植物能进化成仙人掌等叶成刺状的植物
  • 16. 关于叶的结构和功能描述错误的是( )
    A . 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B . 叶肉细胞和保卫细胞都有叶绿体 C . 多数植物的气孔主要分布在叶片的上表皮 D . 叶脉具有支持和输导作用
  • 17. 如图为向日葵在24小时内的吸收水分和蒸腾作用速率(毫克/时)示意图。据图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暗处,蒸腾作用速率总是大于吸水速率 B . 在暗处,吸水速率总是大于蒸腾作用速率 C . 在光下,吸水速率总是大于蒸腾作用速率 D . 在光下,蒸腾作用速率总是大于吸水速率
  • 18. 日常生活中,人们采取的下列措施与其目的不一致的是(    )
    A . 白天为大棚作物补充二氧化碳——增强光合作用 B . 为道路边的绿化树剪枝——降低绿化树的蒸腾作用 C . 利用冰箱冷藏新鲜蔬菜、水果——降低蔬菜、水果的呼吸作用 D . 把农作物种子播种在湿润的土壤中——种子萌发需要水分
  • 19. 某同学设置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下列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塑料袋上的水汽一定来自植物的蒸腾作用 B . 植物吸收的水分有20%~30%留在体内参与各项生命活动 C . 若把塑料袋扎在植物茎的基部上方,而不包住花盆,就可以更加准确地验证植物的蒸腾作用 D . 蒸腾作用是水分在筛管中运输的动力
  • 20. 生物圈的水循环离不开植物的蒸腾作用。下列关于植物蒸腾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蒸腾作用主要通过叶片表皮的气孔完成 B . 炎热的夏天,蒸腾作用能降低叶片表面的温度 C . 蒸腾作用可以拉动水分和无机盐由根部运到茎、叶等部位 D . 蒸腾作用散失了大量的水分,这对植物的生长是不利的
二、填空题
  • 21. 植物的营养器官根、茎、叶的基本功能是维持植物的生命。那么,根、茎、叶在维持植物的生命方面分别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它们之间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请根据下面的漫画回答问题。

    1. (1) 叶说:“没有我,你们都会饿死。”说的是叶的具有制造有机物的功能。 
    2. (2) 根说:“我要是不工作,你们都会渴死。”说的是根具有吸收水分的功能,这一功能主要是由根尖的完成的。
    3. (3) 萎蔫的叶:“快给我水!我渴死了。”说的是茎具有运输水分的功能,运输的方向是

      的。 

  • 22. (2022八下·诸暨期末) 如图甲,智能温室大棚能自动控制大棚内的温度、CO2浓度、光照强度等条件,以满足大棚内作物生长发育的需求。乙图表示大棚内A、B两种植物的光合速率(用CO2吸收量表示)与光照强度的关系曲线。请分析回答:

    1. (1) 大棚内壁上经常出现小水珠,这些小水珠主要来自于植物的作用。
    2. (2) 植物A的光合作用开始于(选填“d点前”、“d点"或“d点后”)。
    3. (3) 若不考虑温度对呼吸作用的影响,则当光照强度为f时,单位时间内,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是植物(选填“多于”、“等于”或“少于”)植物B.
  • 23. (2022八下·柯桥期末) 图甲A、B、C分别表示某植物叶片所进行的某些生理活动,图乙为该植物在晴朗的夏季一天24小时内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

    1. (1) 为研究图甲中B生理活动的影响因素选用了如图丙所示的实验装置。该实验的关键在于保证装置的密封性,尤其是橡皮管与U形管连接处的密封性。实验中,判断此装置的密封性良好的依据是
    2. (2) 分析图乙曲线,则曲线Ⅱ代表的生理活动是图甲中 (选填“A"“B”或“C”)。
  • 24. (2022八下·东阳期末) 2021年全国平均气温创历史新高,达10.5℃,较常年偏高1.0℃,区域性阶段性气象干旱明显。在科学兴趣小组活动时,同学们谈论到干旱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请你参与讨论并作回答。
    1. (1) 农作物在缺水初期叶片气孔会自动关闭,以减弱作用。
    2. (2) 耐旱作物在形态结构上具有适应干旱的一系列特点。下表四种植物叶片中,最适应干旱环境的是

      叶片

      表面积/mm2

      体积/mm3

      表皮厚度/um

      A

      292

      64

      14

      B

      144

      63

      24

      C

      301

      62

      15

      D

      593

      121

      13

  • 25. (2020八下·仙居期末) 无枇杷,不初夏。
    1. (1) 枇杷叶煮水喝,能润肺止咳。小柯摘取一片枇杷叶,浸在盛有热水(60℃左右)的烧杯中(如图甲)。观察叶片上、下表皮,气泡较多的是

    2. (2) 果农为了提高果树的坐果率,增加产量,往往对果树进行环剥。为使图乙中果实更好的生长,应选择A、B中的哪一处进行环剥?
  • 26. (2020八下·萧山期末) 叶的形态虽然多种多样,但基本结构很相似(如图甲),都由表皮、叶肉和叶脉等结构组成;图乙表示叶在夏季某一天中进行物质转化的两种生命活动情况。请分析回答:

    1. (1) 图甲中2表示细胞,因该细胞中含有,所以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2. (2) 图乙中的属于光合作用的曲线为(选填“a”或“b”),理由是
    3. (3) 图乙中两种生命活动在夏季的正午过后强度都有明显下降,这跟图甲中的(填序号)部分关闭有关。
  • 27. (2020八下·天台月考) 我县石梁风景区是“浙东唐诗之路”的精华所在。

    1. (1) 为提高植物的成活率,在移栽植物前,往往要进行松土的目的是
    2. (2) 在移栽植物的过程中,常采取如图所示的搭棚措施,其主要目的是(    )
      A . 减弱光合作用 B . 抑制呼吸作用   C . 降低蒸腾作用 D . 预防虫害侵袭
    3. (3) 除此之外,还可以采取哪些其它措施,并解释原因
  • 28. (2020八下·下城开学考) 如图所示为水分进入植物体内及散失体外的有关结构,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1) 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其与吸收水分功能相适应的特点是
    2. (2) 在植物体内运输水分的主要结构是[],该结构贯通于植物体的各个器官。
    3. (3) 植物体内的水分主要通过叶片表皮上的[]散失到体外,它的开闭由[]控制。上述生理活动叫,其对植物生活的意义有:①促进的吸收,促进水分和无机盐在体内的运输,保证各组织器官对水分和无机盐的需要;②炎热夏季,降低叶片温度,避免叶片被高温灼伤,其对生物圈水循环的重要意义是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
三、实验探究题
  • 29. (2022八下·新昌期末) 小丁同学在研究蚕豆叶片上、下表皮气孔密度(单位面积气孔数目)时,采用了以下三种方案进行实验。

    方案一:在一株生长旺盛的蚕豆植株上选取一片蚕豆叶,用滤纸把它上、下表皮的水分吸干,将两张浸有氯化钴溶液的蓝色滤纸(遇水会变红)相对应地贴在叶片上、下表皮的表面,并用回形针将其固定,观察贴在叶片上、下表皮上的滤纸,哪一张先变色,哪一张的颜色深一些。

    方案二:把新鲜的蚕豆叶片浸没在60℃左右的热水中,观察叶片两面的气泡数目。

    方案三:取3株大小:来源相同、具有等量叶片的该植物嫩枝,按图丙所示方法处理。

    1. (1) 方案一实验中, 滤纸贴上后经过一段时间,发现贴在叶片下表皮上的试纸先变色且颜色深一些。这种实验现象说明下表皮散发出来的水分(选填“多于”、“等于”或“少于”)上表皮散发出来的水分。
    2. (2) 方案二中观察到叶片下表面气泡多,说明叶片下表皮气孔比上表皮
    3. (3) 在方案三中,实验开始时,先将各装置的质量调至80克,其后每隔4小时测一次各装置的质量,直至实验结束,图丁曲线是实验结果。

      ①图丁中曲线 (选填 “Ⅰ”、“Ⅱ" 或“Ⅲ")代表装置 B的实验结果。

      ②如果将装置A放在阳光下,在图丁中画装置质量变化的曲线。

  • 30. (2022八下·杭州期末) 右图甲是研究植物蒸腾作用实验的示意图:

    1. (1) 若实验成功,将图甲所示装置放在室内阳台有阳光照射的地方约5分钟,看到的现象是 。
    2. (2) 人们大多选用阔叶的法国梧桐的枝叶而不是松树的枝叶进行实验,其原因是
    3. (3) 实验结束后,在此茎的基部上方横切,观察到其中只有B部分呈红色,如图乙。B是植物茎中哪一部分结构? 。
  • 31. (2021八下·上城期末) 小金根据植物叶片气孔越多,蒸腾作用速率越快的原理,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了某种植物叶片上、下表皮气孔数量的关系。

    实验步骤:

    ①取4支长势良好且叶片数量和表面积相同的某种植物相同部位的枝条,分别编号甲、乙、丙、丁。

    ②甲枝条不作处理,乙枝条每片叶子的下表皮涂上凡士林(凡士林能封闭气孔),丙枝条每片叶子的上表皮涂上凡林,丁枝条每片叶子的上、下表皮都涂上凡士林。

    ③将4支枝条分别置于装有等量清水的锥形瓶中,并分别加入等量的油,形成油层。

    ④将4个锥形瓶分别放置于四个大小相同的钟罩内,钟罩内壁贴足量、等质量的硅胶干燥胶片,用以完全吸收钟罩内空气中的水蒸气。

    ⑤将四个装置置于相同的阳光照射下,相同时间后称得硅胶干燥胶片质量增加分别为△m、△m、△m、△m

    请回答问题:

    1. (1) 步骤③中加入油形成油层的目的是
    2. (2) 在该实验中使用了转换法,将蒸腾作用的速率快慢转换为
    3. (3) 实验测得△m>△m>△m>△m , 请判断该植物叶片上表皮气孔数(选填“多于”或“少于”)下表皮气孔数。
    4. (4) 小金还利用该实验装置研究了植物的蒸腾作用产生的水占据植物总吸水量的比例,你认为小金还要测量的是
  • 32. (2021八下·拱墅期末) 为了探究植物体内水分的运输速率和叶面积的关系,小乐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取两支树龄相同、生长状况相似的同种植物枝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把枝条放入盛有红色染液的烧杯中;

    ③1小时后,把枝条洗净,并在两支枝条的等高位置切出相应的切片(横切面中出现红色染液部分表明有水分经过)。

    1. (1) 将实验步骤①补充完整
    2. (2) 本实验可通过比较,判断植物体内水分的运输速率。
    3. (3) 从实验结果可知,植物运输水分的速率和叶面积大小的关系是:
    4. (4) 根据实验结论,在移栽植物时,为了减少水分的散失,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 33. (2022八下·安吉期末) 某科学兴趣小组设计了一个实验,通过测量一段新鲜柳树枝条的吸水情况来研究蒸腾作用(如图)。装置是连通的,并用白炽灯照射。请仔细研究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 (1) 装置中右侧水槽中的清水是用来密封毛细玻璃管一端的。若不用水槽,改用橡皮泥密封, (选填“会” 或“不会”)影响小气泡的移动。
    2. (2) 若将装置移到高温且干燥的空气中,小气泡的移动速度变(选填“快”或“慢”)。
    3. (3) 若将本实验装置放在高温且干燥的环境中,只通过减少叶片数量来观察实验过程中小气泡的移动,则本实验可以探究植物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否是 。
    4. (4) 前面实验项目完成后,小组同学又重新进行了一次实验,并将柳树枝条下的清水改成浓盐水,装置放在阴凉处,发现小气泡缓慢地向右移动,就此现象你的解释是
四、解答题
  • 34. (2022八下·温岭期末) 植物的生长离不开水。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

    1. (1) 图甲根毛区表皮细胞向外突,形成不同长度的根毛,增强了能力。
    2. (2) 根中吸收的水通过图乙中的 (填写序号)在植物体内运输。
    3. (3) 如图丙,植物通过细胞控制气孔的开闭,使植物体内始终保持适量的水分。如表,是部分陆生植物气孔密度(个/毫米2)及其分布情况。下列结论能被表中数据证明正确的有

      双子叶植物

      单子叶植物

      植物名称

      下表皮

      上表皮

      植物名称

      下表皮

      上表皮

      苜蓿

      138

      169

      洋葱

      175

      1 75

      天竺葵

      59

      19

      玉米

      68

      52

      卷心菜

      226

      141

      小麦

      14

      33

      豌豆

      216

      101

      燕麦

      23

      25

      向日葵a

      150

      85

      小麦胚芽

      40

      50

      ①陆生双子叶植物下表皮密度一定比上表皮密度小。.

      ②陆生双子叶植物的气孔密度通常比单子叶植物的气孔密度大。

      ③陆生单子叶植物下表皮气孔数量可能比上表皮气孔数量少。

      ④陆生单子叶植物的气孔数量比双子叶植物的气孔数量少。

  • 35. (2022八下·新昌期末) 冬天,许多菜农利用温室栽培蔬菜。某温室从16点开始持续密封48小时,测得温室内CO2体积分数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

    1. (1) 在蔬菜生产旺盛时期,透明塑料膜内常有一些水滴,这些水滴主要来自植物的(选填“光合”、 “呼吸”或“蒸腾”)作用。
    2. (2) 曲线b~c大幅度下降的原因是光合作用消耗的二氧化碳 (选填 “多于”、“少于”或“等于")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
    3. (3) a、b、c三点中蔬菜积累有机物较多的是点。
    4. (4) 要提高温室内的蔬菜产量必须适时通风。你认为每天通风的时间最好选在曲线(选填序号)区段相对应的时间内进行。

      ①a~b

      ②b~c

      ③c~d

      ④d~e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