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2--2023学年中考化学第二轮 化学基础知识 01...

更新时间:2023-04-04 浏览次数:90 类型: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2023·历下模拟)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绿水青山,是我们每个公民的责任。下列做法中,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
    A . 节约用纸,绿色出行 B . 节约用水,保泉护泉 C . 垃圾分类,再生利用 D . 燃放烟花,焚烧落叶
  • 2. (2023九上·槐荫期末) 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做法中,不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是(   )
    A . 垃圾分类回收,增强节约意识 B . 提倡公共交通,减少尾气排放 C . 加强植树造林,改善空气质量 D . 随意排放污水,降低生产成本
  • 3. (2023九上·沧州期末) 发明“联合制碱法”的科学家是(   )
    A . 侯德榜 B . 门捷列夫 C . 道尔顿 D . 拉瓦锡
  • 4. (2022九上·丹徒月考) 下列符合“绿色、健康、舒适、安全”的生产生活理念的是(   )
    A . 植树造林,防沙降尘 B . 禁用农药,保护水源 C . 回收垃圾,露天焚烧 D . 煤气泄漏,开灯查看
  • 5. (2022九上·莘县期中) “84”消毒液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其名称源于北京某医院在1984年研制成功的一种高效含氯消毒液。某同学想知道“84”消毒液为什么能消毒杀菌,就“84消毒液为什么能消毒杀菌”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是(   )
    A . 建立假设 B . 提出问题 C . 获得结论 D . 收集证据
  • 6. (2022九上·东莞期中) 热剧《功勋》讲述了八位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人生在中最精彩的故事。以下涉及化学学科研究领域的是(   )
    A . 无名英雄于敏:核武器的理论研究和设计 B . 屠呦呦的礼物:发现了青蒿素 C . 孙家栋的天路:我国人造卫星技术和深空探测技术的开创 D . 袁隆平的梦: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
  • 7. (2023·桂林模拟) 科学防疫,化学助力。下列研究成果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
    A . 新型材料防护服 B . 健康码升级 C . 新冠特效药 D . 新冠疫苗
  • 8. (2023九上·凤庆期末) 下列广告用语从化学角度看,没有科学性错误的是(   )
    A . “K”牌咖啡,滴滴香浓,决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B . “雪山牌”矿泉水,真正的纯水 C . “大自然牌”蔬菜,天然种植,真正的“绿色”食品,不含任何化学元素 D . 吸烟有害健康
  • 9. (2023九上·抚远期末) 2021年12月31日晚上7:00,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2022年新年贺词,文中提到“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下列说法或做法中,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是(   )
    A . 加高工厂烟囱能消除有害废气对空气的污染 B . 用无磷洗涤剂,能有效减少水体污染 C . 工业废水达标排放,有利于保护水资源 D . 合理施用农药和化肥
  • 10. (2022八上·罗湖期中) 为办成一届安全、绿色的冬奥会,采取的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
    A . 废弃口罩集中处理 B . 室内场馆保持通风 C . 运动器械适时消毒 D . 厨余垃圾就地掩埋
二、填空题
  • 11. (2022八上·桓台期中) 世界上的物质都是由等微小粒子构成的,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及其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它能指导我们更好地认识、改造和应用物质。化学变化是有的变化,通常伴随发生发光、、颜色变化、、生成沉淀等现象。通过化学变化,人们改造物质世界并实现与能量的相互转化。物理变化多是指物质外形或状态的改变。
  • 12. (2021九上·息县月考) 用化学用语填空: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是;硬水中含有较多的Ca2+;人体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
  • 13. (2019九上·景德镇期末)                   
    1. (1)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目前年开采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人类最早冶炼的金属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用相应的化学用语填空)
    2. (2) 材料对我们的生活影响越来越大,其中主要有:(用对应字母填空)

      A.金属材料    B.无机非金属材料   C.合成材料   D.复合材料

      ①用作保险丝的武德合金属于

      ②高铁座椅上用到的涤纶属于

    3. (3) 合成纤维广泛用于衣服制造,羊毛、麻也常用于衣服制造。区别这三种面料的方法是
  • 14. 化学科学探究活动的基本环节有 

  • 15. 当前从全球范围来看,所面临的挑战有健康问题,能源问题,粮食问题,环境问题等.化学家们希望从化学角度,通过化学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为人类的发展与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化学界所研究的课题很多,其中有:①合成高效化肥; ②新型高效药品的开发; ③研制快速降解的塑料;④寻找高效催化剂在低耗下分解水得到氢气;⑤合成人造皮肤;⑥研制植物营养液进行无土栽培;⑦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化学反应;⑧开发新型制冷剂代替氟利昂;⑨消除汽车有害尾气.请将以上问题归类,并把其课题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1)健康问题:  . 

    (2)能源问题:  . 

    (3)粮食问题:  . 

    (4)环境问题:

三、简答题
  • 16.

    在一次探究成果汇报课上,某同学展示了她的探究实验:取一瓶无色的硫化氢(H2S)气体和一瓶无色的二氧化硫气体(SO2),然后瓶口对瓶口抽去玻璃片放置(如图),一段时间后,两瓶的内壁上均出现水珠,并且有淡黄色的细微颗粒物附在瓶内壁上(已知是硫单质).试分析此同学的探究活动取得了哪些成果.

  • 17. 据报道,某地对查获的一批假冒伪劣商品进行了“绿色销毁”.所谓“绿色销毁”是指改变以往对假冒伪劣商品泼上汽油焚烧的做法,取而代之以碾压、化浆、回收再利用的销毁方法.请你从两方面回答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

四、综合题
  • 18. (2022八上·东营期中) 化学改变了世界。学好化学,明确以下问题:
    1. (1) 人类在利用化学反应过程中,能够获取生活和生产所需的 和 。铁矿石炼成铁主要是获取
    2. (2) 怎样学好化学?要明确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下面是某学习小组针对科学探究提出的几个问题,请将下列所述基本环节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完成空白:

      ①“呼出的气体是什么?”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环节;

      ②“呼出的气体中一定有二氧化碳”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环节;

      ③“呼出的气体中可能有二氧化碳”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环节;

      ④“将呼出的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中,发现石灰水变浑浊”,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环节;

      ⑤“这个实验既简单,现象又明显”,某同学的这句话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环节。

      上述各环节的正确顺序是 (填上述数字序号)。

    3. (3) 微粒观、分类观是学习化学的重要观念。

      从微观看,物质都是由微小的粒子构成的,如 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五、实验探究题
  • 19. (2022九上·潞州期中) 我国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践行碳中和理念,某实验中学开展了“我为低碳做贡献”的社会实践活动。
    1. (1) 任务一:了解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从碳循环视角看,会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的过程有

    2. (2) 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方式是
    3. (3) 任务二:探究吸收二氧化碳的途径

      【作出猜想】有同学认为可用水吸收二氧化碳。

      【进行实验】向充满二氧化碳的塑料瓶中加入一定量的水,迅速拧紧瓶盖振荡,塑料瓶变瘪,请解释原因:

    4. (4) 【进行评价】根据上述实验,该同学认为自然界中的海水可以吸收大气中过多的二氧化碳,请你评估该观点的问题或风险,并阐述理由:

    5. (5) 任务三:寻找捕集、利用二氧化碳的新途径

      【搜集资料】①目前,CO2捕集技术的关键是将CO2从排放物中分离出来。物理吸收法中的一种方法是用甲醇作溶剂吸收;另一种是用活性炭、沸石等对CO2进行吸附性吸收。用氨水(NH3·H2O)作吸收剂时,控制温度在30℃左右,用喷氨技术吸收CO2生成碳酸氢铵。②将二氧化碳转换为化工原料乙烯,是我国科学研究的又一重大突破,其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交流讨论】①活性炭、沸石等可作吸附剂吸收CO2 , 则它们可能具备的结构特点是。用喷氨技术吸收CO2 , 控制在30℃左右,温度不宜太高的原因是

      ②将二氧化碳转换为化工原料乙烯(C2H4)的符号表达式为

    6. (6) 任务四:制定低碳行动方案

      “低碳”是一种生活理念,也是一种生活态度。请写出日常生活中符合该理念的做法:(写出一种即可)。

  • 20. (2018·宜昌) 下列是实验室常用仪器,据图回答问题:

    1. (1) 仪器G的名称是蒸发皿,仪器E的名称是
    2. (2) 实验室可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利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并收集氧气,需从上述仪器中选择 (填序号)。在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均不改变的情况下,我们还可用它来制取另一种气体,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
    3. (3) 可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是因为。某同学用排水法收集了一瓶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没有复燃,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验满的方法是
    4. (4) 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充分反应后,要对剩余的两种固体进行分离并回收。分别回收得到两种固体需要用到上述仪器中的( 填序号)。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