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浙教版 /七年级下册 /第2章 对环境的察觉 /第6节 透镜和视觉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初中科学浙教版 七年级下册第2章 第6节透镜和视觉同步练习

更新时间:2023-03-07 浏览次数:69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某人看远处物体时,眼中成像情况如图所示,则其眼睛出现的问题及纠正方法为(   )

    A . 近视眼,应戴乙镜片 B . 近视眼,应戴丙镜片 C . 远视眼,应戴乙镜片 D . 远视眼,应戴丙镜片
  • 2. “方寸天地纳寰宇”描述了小小眼球可尽观广袤世界。图中能够解释眼球成像原理的是( )
    A . B . C . D .
  • 3. 小强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把发光物体放在距凸透镜50 cm处,能在光屏上找到一个清晰倒立、缩小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 . 20 cm B . 30 cm C . 40 cm D . 50 cm
  • 4. 眼睛让我们看见多彩的世界。图中属于爱护眼睛、保护视力的做法是(   )
    A . 长时间使用电脑 B . 躺在沙发上看书 C . 看书一小时后眺望窗外 D . 用手揉进异物的眼睛
  • 5. 图中是一个截面为正方形、中空部分为椭圆形的玻璃体,则这个玻璃体( )

    ①可以看作两块凹透镜

    ②可以看作一块凸透镜

    ③对图示光束具有发散作用

    ④对图示光束具有会聚作用

    A . ①②③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①②③④
  • 6. 如图所示,一束光通过放在虚线框中的光学元件后改变了传播方向,则该光学元件( )

    A . 只能是平面镜 B . 只能是凸透镜 C . 只能是凹透镜 D . 可能是平面镜、凸透镜或凹透镜
  • 7. 如图所示是眼球和耳的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4的调节,在7上形成视觉 B . 近视眼的形成是由于4过度变凸或眼球的前后径过长 C . 结构9能探测头部运动的方向 D . 结构10能够感受振动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 8. 如图所示是用手机摄像头扫描二维码的情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手机摄像头相当于凹透镜 B . 二维码应位于摄像头的2倍焦距以外 C . 拍摄过程中二维码是光源 D . 二维码通过摄像头成正立、等大的实像
  • 9. 当汽车经过十字路口时,监控摄像头就会拍下照片。摄像头相当于一个透镜,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光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监控摄像头和近视眼镜的镜片都对光有会聚作用 B . 拍照时,汽车位于摄像头2倍焦距以外 C . 当汽车远离摄像头时,影像传感器上的像变大 D . 影像传感器上成的是正立的虚像
  • 10. 某同学为了探究“视力矫正”的原理,利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装置做了以下实验。如图所示,光屏上得到的是模糊的倒立实像,他将一个眼镜片放在凸透镜和烛焰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清晰了,他移走眼镜片,稍微将光屏远离凸透镜,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片是(   )

    A . 远视眼镜片,对光有会聚作用 B . 远视眼镜片,对光有发散作用 C . 近视眼镜片,对光有会聚作用 D . 近视眼镜片,对光有发散作用
  • 11.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开始时烛焰在光屏上成缩小的像,接着把物距调整为刚才的一半,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像,此时的像( )
    A . 是放大的 B . 是缩小的 C . 是等大的 D . 以上三种都有可能
  • 12. 某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f,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如图所示,先后使烛焰位于a、b、c、d四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关于a、b、c、d四点的成像情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烛焰位于a点时,光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小 B . 烛焰位于c点时,光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大 C . 烛焰位于b点时,光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大 D . 烛焰位于d点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 13. 小明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图中操作最合理的是( )
    A . B . C . D .
  • 14. 如图所示,虚线框内各放置一个透镜,由发光点发出的两束光通过透镜前后的方向可知( )

    A . 图甲为凹透镜,图乙为凸透镜 B . 图甲、乙都为凸透镜 C . 图甲为凸透镜,图乙为凹透镜 D . 图甲、乙都为凹透镜
  • 15. (2021七下·越城期中) 我们经常提提到的像有: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放大镜成像④电影银幕上的像⑤汽车观后镜中的像,其中(   )
    A . 由于反射而成的像是②⑤ B . 由于折射而形成的像是①③ C . 属于实像的是①②③ D . 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④
  • 16. (2022七下·杭州期末) 如图所示,当我们看远处物体时,远处物体的光线正好聚焦在视网膜上。当我们从看远处物体改为看近处物体时(一般不小于10cm),为了使近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晶状体凸度和焦距的变化情况分别是(   )

    A . 晶状体凸度变大,焦距变短 B . 晶状体凸度变大,焦距变长 C . 晶状体凸度变小,焦距变短 D . 晶状体凸度变小,焦距变长
  • 17. (2022七下·丽水期末) 据调查中国青少年近视率已接近70%,居世界第一。视力保护问题引起学校、社会、家庭等的高度关注。下列相关举措不合理的是( )
    A . 在学校做眼保健操,主要是预防近视等眼部疾病 B . 课间经常远眺,可以放松睫状肌有效缓解视觉疲劳 C . 佩戴合适的凹透镜可以让近视患者看清远处物体,因此凹透镜可以治疗近视 D . 睫状肌可以调节晶状体的曲度,从而让我们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
  • 18. (2022七下·诸暨期中) 如图甲所示,有一个圆柱体PQ放在凸透镜前的图示位置,它所成像的形状应该如图乙中的( )

    A . B . C . D .
  • 19. (2022七下·诸暨期中) 某小组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在图所示光具座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他们把一个近视眼镜镜片放在凸透镜与蜡烛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不清。他们想再次得到清晰的像,下面是他们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 近视眼镜镜片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光屏应向左调 B . 近视眼镜镜片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光屏应向右调 C . 近视眼镜镜片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光屏应向左调 D . 近视眼镜镜片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光屏应向右调
  • 20. (2022七下·诸暨期中) 手机培养了许多“低头族",长期看手机会损伤对光敏感的细胞,使视力下降;长期用蓝牙耳机则会损伤对声波敏感的细胞,使听力下降。上述两类细胞分别位于(   ) 
    A . 虹膜        外耳道 B . 视网膜      耳蜗 C . 瞳孔        鼓膜 D . 巩膜        耳蜗
  • 21. (2022七下·余杭期中) 如图所示,小阳正在用“自拍神器”摄影留念。与用手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 ( )

    A . 增大物距,减小像的大小,从而增大取景范围     B . 减小物距,减小像的大小,从而减小取景范围 C . 增大物距,增大像的大小,从而减小取景范围     D . 减小物距,增大像的大小,从而增大取景范围
  • 22. (2022七下·温州期中) 让一束平行光经过一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所示),小明用此透

    镜做“探究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当物体距透镜5cm时,成正立的像   B . 当物体距透镜15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C . 当物体从距透镜20cm处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时,所成的像逐渐变小 D . 当物体从距透镜20cm处向透镜的方向移动时,要得到清晰的像,应使光屏靠近透镜
二、填空题
  • 23. 为了研究眼睛的成像原理,小科自主研制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用水透镜模拟眼睛的晶状体,通过注水或抽水可改变水透镜凸度的大小。光屏和水透镜固定在光具座如图所示的位置。点燃蜡烛后,调节水透镜的凸度,直至光屏上成一个清晰倒立、(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若将点燃的蜡烛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要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应对水透镜(填“注水”或“抽水”)。 

  • 24. 如图所示是眼球的基本结构图,请据图回答:

    1. (1) 图中标号[②]所示结构的名称是。  
    2. (2) 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折射后在图中标号[]所示结构上形成物像。
    3. (3) 同学们从教室走到有阳光的室外做操,这时图中标号[③]所示结构(填“变小”或“变大”)。 
    4. (4) 将照相机与眼球类比,照相机镜头类似眼球结构中标号[④](填名称),可以折射光线。 
    5. (5) 某同学因长期玩网络游戏导致近视,需戴透镜矫正。 
  • 25. 如图所示是小伟通过实验得到的凸透镜的像距v和物距u的关系图像,由图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cm; 当物距为30 cm时的成像特点可应用于(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用该凸透镜作放大镜使用时,被观察的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在cm以内;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5 cm处移到距凸透镜40 cm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26. 如图所示,根据透镜对光的作用分别在图甲、乙中画出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并在图丙的虚线框中填上合适的透镜。

  • 27. (2022七下·乐清期末) 芯片是电子设备的心脏和大脑。光刻机是制造芯片的核心装备。某种光刻机的原理如图所示。其工作原理是先在硅片表面涂一层光刻胶,再用光源光束透过事先设计好集成电路图的镂空掩膜,经过凸透镜照射下面的硅片,被光线照射到的光刻胶发生反应,硅片上就会出现相应的电路图案。

    1. (1) 光束中的紫外线属于(选填“可见光”或“不可见光”)。
    2. (2) 人看到硅片上的电路图案,视觉的形成部位在
    3. (3) 某款光刻机选用凸透镜的焦距为f,会使硅片上最终出现清晰缩小的电路图案,则镂空掩膜和凸透镜间的距离u与f的关系需满足
三、实验探究题
  • 28.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 (1) 如图甲所示,凸透镜的位置固定。当把发光的小灯泡放在40 cm刻度线处时,移动光屏发现光屏上始终能呈现一个面积大小不变的光斑,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cm。 
    2. (2) 小明用蜡烛代替小灯泡继续做实验,蜡烛在图乙所示位置时能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则该像是倒立、(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 
    3. (3) 若想使光屏上的烛焰的像变得再大一些,在不改变凸透镜位置的情况下,应将蜡烛向(填“左”或“右”)适当移动一段距离,再调整光屏的位置。 
    4. (4) 在图乙中,小明借来物理老师的眼镜,并将其放在凸透镜左侧,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向右移动光屏又发现清晰的像,说明老师所戴眼镜的镜片是透镜,老师的视力缺陷是(填“近视”或“远视”)。 
  • 29.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华同学进行了如下两个探究:
    1. (1) 为探究像距与焦距的关系,他选用焦距不同的三个凸透镜进行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实验序号

      物距u/cm

      焦距f/cm

      像距v/cm

      1

      15

      8

      17

      2

      10

      30

      3

      12

      60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保持物距不变时,焦距越大,像距越(填“大”或“小”)。 

    2. (2) 小华用若干个发光二极管组成形状为“E”的发光物体,如图甲所示,将发光物体、凸透镜和光屏依次组装到光具座上并调整好距离,在光屏上所成的像如图乙所示。如果只将“E”换成“R”,并在同一位置观察,光屏上所成的像应是图丙中的(填序号)。 

  • 30. (2022七下·诸暨期末) 在某次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 (1) 小敏想知道实验中所用透镜的焦距,做了如图甲实验,让镜面垂直于阳光,在透镜下面放上与镜面平行的白纸,测出透镜与白纸间距s与对应的白纸被烤焦的时间t,绘出如图乙所示的图像,可判断该透镜的焦距f为cm;
    2. (2) 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后,点燃蜡烛,在光屏上得到蜡烛的像如图丙所示,若要让像成在光屏的中央位置,则可以将凸透镜向 (选填 “上”或“下”)移动。
    3. (3) 某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不小心将透镜掉在地上摔坏了,就用橡皮泥把的部分补上(如图丁所示)。如果用这个凸透镜继续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买趣则在光屏上的成像情况是    
      A . 光屏上的像与原镜片成像情况几乎相同 B . 光屏上能出现两个烛焰的实像 C . 光屏上能出现一个残缺的实像 D . 光屏上能出现三个烛焰的实像
  • 31. (2022七下·诸暨期中) 如图所示, 甲、乙分别是小科同学用相同的蜡烛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

    1. (1)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手指放在蜡烛的烛芯顶部不会被烧痛(选填“A”或“B”)。   
    2. (2)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选用的凸透镜焦距为 20cm,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光屏移到cm 处,可以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
    3. (3) 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后,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左移动 5cm,为了在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左移动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5cm 的距离。
    4. (4) 请比较平面镜所成像与第(2)题中凸透镜所成像的不同点:
    5. (5) 若用不透明纸遮住透镜的一半,光屏上的像________。
      A . 无影响 B . 像变为原来的一半 C . 能成完整的像,像变暗 D不成像
    6. (6) 凸透镜C成实像的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为方便观察,应将光屏向移动。
四、解答题
  • 32. (2022七下·柯桥期中)              
    1. (1) 如图所示,光线A经过焦点F射入凸透镜,光线B经过光心O射入凸透镜,请分别画出它们经凸透镜折射后的折射光线。

    2. (2) 如图所示,根据点光源S发出的入射光线,画出经平面镜MN的反射光线及进入水中的折射光线。

  • 33. 杭州某公园的郁金香开了,吸引许多游客前来观赏,在游玩时小柯发现如下现象:
    1. (1) 阳光下,小柯看见自己在地面上留下了影子,可以用光的知识来解释。
    2. (2) 来到湖边,小柯看见湖水中的鱼在蓝天白云间游弋,看见的鱼是光的形成的,看见的蓝天白云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像。
    3. (3) 正常情况下,能看清远处美丽的郁金香,主要是因为眼球中[3] 受到睫状肌的调节会变 (填“薄”或“厚”),使物像落在[6]上,最终在产生视觉。小柯在现场看远处郁金香时,所成的像如图甲所示,两种矫正方案如图乙,你认为小柯应选择方案(填序号)。

       

    4. (4) 小柯去眼镜店配眼镜,商家采用了如图方法给她检查视力,请根据图中的数据找出正确选项(填字母,多选)。

      A.视力表的像距离平面镜2.1 m

      B.视力表的像距离小柯4.6 m

      C.小柯距离她的像5 m

      D.小柯的像距离视力表的像0.4 m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