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温州市浙南产业集聚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

更新时间:2022-05-26 浏览次数:102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选均不给分)
  • 1. (2021七下·乐清期中) 七年级的大部分同学已经进入人生的“黄金时期”——青春期,以下不属于青春期发育特点的是(   )
    A . 身高体重迅速增长 B . 生殖器官迅速发育成熟  C . 出现第二性征 D . 形成两性生殖器官
  • 2. (2020七下·温州期中) 我们日常食用的大米营养物质主要贮存在(    )
    A . 子叶 B . 胚乳 C . 胚芽 D . 胚根
  • 3. 如图所示为桃花及其所结果实的部分示意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 【2】到达【1】的过程称为传粉 B . 【5】是由【7】发育而来的 C . 【2】到达胚珠完成受精作用    D . 【8】萌发的条件只需要有充足的水分、阳光和适宜的温度
  • 4. (2021七下·乐清期中) 猴面小龙兰因花朵酷似猴脸被形象地称为“猴脸兰花”。它能够在任何季节开花,培育可采用播种、分根等繁殖方式,也可以选择嫩芽在营养液中进行组织培养的方式。下列有关猴面小龙兰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 猴面小龙兰的花属于生殖器官 B . 播种繁殖属于无性生殖 C . 组织培养属于无性生殖 D . 猴面小龙兰属于被子植物
  • 5. (2019七下·秀洲月考) 下图是菜豆种子萌发成幼苗的各阶段示意图,下列哪项能正确表示菜豆种子在萌发成幼苗过程中体内有机物含量的变化情况(  )

     

    A . B . C . D .
  • 6. 下列实验现象不能说明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是(    )
    A . 扬声器播音纸屑跳动 B . 音叉发声溅起水花 C . 抽出空气铃声减弱 D . 大钟发声球被弹起
  • 7. (2019七下·余杭月考)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a中太空中宇航员能对话,说明声音可在真空中传播 B . 图b中手在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主要目的是改变响度 C . 图c中道路两旁的隔音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 . 图d中B超检查身体是超声波在医学中的应用
  • 8. 人得了咽喉炎容易引发中耳炎的主要原因是(   )
    A . 细菌和病毒会经血液流到中耳 B . 细菌和病毒会经外耳道进入中耳 C . 细菌和病毒会经咽鼓管进入中耳 D . 细菌和病毒会经鼻泪管进入中耳
  • 9.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相当于给二维码拍了一张照片。如图所示,用手机扫描物品上的二维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二维码位于摄像头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B . 物品上的二维码是光源
    C . 二维码位于摄像头的二倍焦距以外
    D . 当二维码超出手机上设定的方框时,物品不动,把手机靠近物品即可使二维码全部落在方框内
  • 10. (2020七下·温州期中) 下列是观察对岸的树木在水中倒影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11. 全国中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表明:自从实施明眸皓齿工程以来,中小学生的近视率得到有效控制。甲、乙两同学眼睛的成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甲是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 B . 甲是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 C . 乙是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 D . 乙是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
  • 12. 让一束平行光经过一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所示),小明用此透

    镜做“探究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当物体距透镜5cm时,成正立的像   B . 当物体距透镜15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C . 当物体从距透镜20cm处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时,所成的像逐渐变小 D . 当物体从距透镜20cm处向透镜的方向移动时,要得到清晰的像,应使光屏靠近透镜
  • 13. 超级细菌是指因为抗菌药物的滥用,使细菌的耐药性不断增强而出现的具有多重耐药性的细菌。如图所示为携带遗传物质(NDM-1基因)的超级细菌照片。下列有关细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细菌细胞内没有叶绿体,一般要依赖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B . 该超级细菌根据形态判断属于螺旋菌
    C . 超级细菌携带的遗传物质NDM-1存在于细菌的细胞核内
    D . 细菌很小,肉眼很难看到,观察细菌的结构需要借助放大镜
  • 14. 图甲为某微生物的细胞结构模式图。图乙为该微生物的一种生殖方式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合理的是(   )

    A . 图甲所示的细胞属于真核细胞 B . 图乙所示的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 C . 与图甲细胞相比,植物细胞没有液泡和细胞壁 D . 为了减慢该微生物的生长,可以将其保存在较湿润的环境中
  • 15. 如图所示为盲人智能手机,整部手机只有一个按键,使用时,只要按下按键,手机就会发出语

    音提示:您需要进入电话模式还是短信模式。若进入电话模式,盲人通过念号码手机就自动拨号完成打电话的全部过程。下列有关盲人使用手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盲人接受手机语音提示信号的感受器是鼓膜 B . 所有的感觉均在大脑形成的 C . 失去视觉功能的原因均是因为视神经损伤造成的 D . 耳蜗是中耳的一部分,里面充满液体和听觉感受器
  • 16. (2020·温州模拟) 科学家发现一种特殊的负折射材料。所谓“负折射”,是指当光线在界面发生折射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始终位于法线同一侧。则当有一束光线射到负折射材料上时,正确的折射光路是( )

    A . B . C . D .
  • 17. 如图两平面镜相交成60°角,一束光线AO射到平面镜MP上,光线经两平面镜反射后与AO重合,但方向相反,则光线AO与平面镜MP的夹角是(   )

    A . 30° B . 45° C . 60° D . 90°
  • 18. 在学习了光现象的有关知识后,同学们从中选出四种说法:
    ①光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②“坐井观天,所见甚小”隐含了光的直线传播原理
    ③平静湖面上的“倒影”,说明平面镜成倒立的虚像

    ④你在一平面镜中看见了另一位同学的眼睛,那么,那位同学也能从该平面镜中看见你,这说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对这些说法正误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 ①②③④都正确 B . ②③④正确,①错误 C . ②④正确,①③错误 D . ②③正确,①④错误
  • 19. 如图所示,粗细均匀的圆柱体AB横置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F为焦点,P为2倍焦距点,圆柱体所成像的形状和位置应是( )

    A . 两头细中间粗,像到镜距离都大于焦距
    B . 两头粗中部细,像到镜的距离都大于2倍焦距
    C . A端细,B端粗,B端的像到镜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
    D . A端粗,B端细,A端的像到镜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
  • 20. 我国有听力语言障碍的人群高达2057万,为残疾人总数的首位。国家将每年的3月3日定为全国爱耳日。听觉形成的正确途径是(   )
    A . 声波→鼓膜→耳蜗内听觉感受器→听神经→听小骨→大脑 B . 声波→鼓膜→听小骨→耳蜗内听觉感受器→听神经→大脑 C . 声波→鼓膜→听神经→听小骨→大脑→耳蜗内听觉感受器 D . 声波→鼓膜→耳蜗内听觉感受器→听小骨→听神经→大脑
二、简答题(本题有6小题,每空2分,共26分)
  • 21. 环境专家对某一严重污染的水质进行了检测,其中一项检测出了链球菌。
    1. (1) 链球菌属于(“细菌”或“真菌”) 
    2. (2) 该生物的生殖方式属于(填“有性”或“无性”)生殖。
  • 22. 如图1为人类生殖发育过程示意图,图2为女性生殖系统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 (1) 图1中,[A]是,[B]是女性主要的性器官,女性的性腺.
    2. (2) 人受精卵形成的部位是图2中的(填写器官名称).
    3. (3) 如果某女性生了一男一女的双胞胎,其原因是      .
      A . 一个卵细胞和两个精子受精 B . 由一个受精卵分裂发育而成的 C . 两个卵细胞和一个精子受精 D . 两个卵细胞和两个精子受精
  • 23. 水平过道上方有一盏灯(如图)。小明站在1号地砖上时,通过2号地砖看到灯的像;走到2号地砖上时,通过3号地砖看到灯的像。则小明通过两块地砖所看到的像大小,位置(均填“相同”、“不同”)

  • 24. “寒夜灯柱”是一种神奇的天象,如下图所示。当夜空中悬浮着大量冰晶,且天空无风时,就容易观察到光柱,其原理如图乙所示。

    1. (1) “寒夜灯柱”形成的原理是由于光的
    2. (2) 在光源不变的情况下,观察到灯柱的高度取决于。(写出一点)
  • 25. 如右上图所示,暗室中A点放一支燃烧的蜡烛,墙壁上有一面平面镜MN,室中甲、乙、丙、丁四个同学中能通过平面镜看到烛焰的是

  • 26. 如图所示,人脸识别一体机是通过摄像机镜头来捕捉人脸信息。该摄像机镜头相当于凸透镜,所成的是 (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某人站在镜头前,屏幕上只显示人脸的一部分,若要在屏幕上显示完整的人脸,他应离镜头(填“远”或“近”)些。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4小题,每空2分,共24分)
  • 27. 大蒜是一种很好的食品,它的营养价值很高。通常人们还认为大蒜可以杀菌,针对这种说法,某科学兴趣小组利用大肠杆菌(一种人和动物肠道中的正常寄居细菌),在无菌环境下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请分析回答:

     

    1. (1) 取大小相等的6张滤纸片,其中4张浸泡于大蒜汁中,另外2片浸泡于无菌水中。他们选用”无菌水“浸泡的目的是
    2. (2) 培养24小时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

      浸泡大蒜汁的滤纸片周围0.5厘米(平均值)范围内没有大肠杆菌生长,浸泡无菌水的滤纸片周围有大肠杆菌生长。实验小组据此得出结论:

  • 28. 小海同学做了如下三个光学实验:
    1. (1) 图甲是“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小海转动激光笔,使入射光线EO贴着纸板绕入射点O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可观察到反射光线OF沿时针方向转动。
    2. (2) 图乙是“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小海选择玻璃板而不选择平面镜的原因是
    3. (3) 图丙是“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此时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小海将凸透镜向光源方向移动至某位置,发现在光屏上又得到一个清晰、(填像的性质)的实像。
  • 29. 小智是一个非常善于观察、乐于思考的学生,他注意到摄影师在拍照时总是不停地拧镜头,有时还换上一个大焦距的长筒镜头,这是为什么呢?为了探究这个问题,小智和实验小组的同学们用右图所示的装置进行了照相机的模拟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实验序次

    焦距cm

    蜡烛与透镜的距离光屏

    与透镜的距离

    1

    6

    20

    10

    2

    30

    8

    3

    40

    7

    4

    8

    20

    14

    5

    30

    12

    6

    40

    10

    请你分析小智他们的实验数据,并回答下列问题:

    1. (1) 日常生活中,摄影师为你照完全身像,再为你照半身像时,应把照相机你(填“靠近”或“远离”),并将镜头向 (填“外伸”或“回缩”)。
    2. (2) 由第1次和第6次实验的结果可知,换上长筒镜头是为了拍摄处的景物(填“远”或“近”)。
  • 30.           
    1. (1) 如图甲所示,一束白光经三棱镜折射后,在光屏上形成自上而下为红、橙、黄、绿、蓝、

      靛、紫的色带,这就是光的现象。小玉同学对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思考,受此启发,在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时,小玉同学想:如果分别用红光和紫光平行于同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射入,

      红光、紫光对凸透镜的焦距是否相同呢?他提出三种猜想:

      A.红色光对凸透镜的焦距大B.紫色光对凸透镜的焦距大 C.红光和紫光对凸透镜的焦距一样大

      你觉得哪个猜想是正确的:,你推断的理由是:

    2. (2) 为了进一步证实猜想,小玉做了如下实验:一束红光沿AO从空气斜射向玻璃,OB和OC分

      别是红光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如图丙所示.如果一束紫光也沿A0斜射向玻璃,请你根据

      猜想在图丙中画出该紫光的折射光线(大致位置),并标出传播方向.

四、解答题(31题4分,32题6分,共10分)
  • 31. 许多植物会开出鲜艳的花朵,花瓣凋谢后结出可口的果实,请根据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虫媒花开花,具有色艳、花香、蜜甜的特点;很多果实发育成熟后,果皮的颜色变得鲜艳、果肉变软,并散发出香味,吸引鸟儿来取食。

    材料2:连续阴雨天气下,农田中蝴蝶、蜜蜂等昆虫数量显著下降。

    1. (1) 如图甲所示为2018年12月至2019年2月某地主要天气情况图。农民发现该地的果实数量比历史同期的数量明显减少。请你解释果实的数量明显减少的原因
    2. (2) 果实成熟后果皮的颜色变得鲜艳、果肉变软,并散发出香味。科研人员对鸟类取食桑树果实、传播桑树种子的行为进行了观察,同时对不同情况下的桑树种子的萌发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如图乙所示。请你分析鸟类的取食行为能提高种子萌发率的原因:
  • 32. 射水鱼又称高射炮鱼,它有非常独特的捕食本领,当搜索到停歇在水面附近树枝、草叶上的小虫后,会选择合适的角度,瞄准目标,从口中喷射出一股1m多高的水柱,将小虫击落水中吃掉。利用上述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射水鱼在水下看到的是小虫的(填:实像或虚像)
    2. (2) 射水鱼在水下应该向看到小虫像的上方还是下方喷水,才有可能击落目标?并根据你学过的光学知识,解释射水鱼这种独特的捕食本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