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

更新时间:2023-03-14 浏览次数:51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白蚁主要以木纤维为食,但它本身没有消化纤维素的能力,在其肠道中生活的鞭毛虫能分泌消化纤维素的酶,把木纤维分解为葡萄糖,同时鞭毛虫也能从白蚁肠道中获得所需的养料。可见,白蚁与鞭毛虫之间的关系是(   )
    A . 寄生 B . 捕食 C . 共生 D . 竞争
  • 2. 俗话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下列现象与此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相似的是(   )
    A . 植物茂盛的地方空气湿度大 B . 旗形树的树冠像一面旗帜 C . 温带的野兔随季节换毛 D . 莲藕的茎和叶都是中空的
  • 3. 北极狐的毛色是白的,沙漠中骆驼刺的根扎得很深。下列现象与此相似的是(   )
    A . 缺乏肥力,玉米结的穗很小 B . 奶奶花白的头发染成了黑色 C . 秋天杨树落叶 D . 冬青被园林工人修剪的整整齐齐
  • 4. 图表示可可西里的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 B . 图中生物数量最多的是狼 C . 藏羚羊、金雕、高原植物都属于消费者 D . 若鼠兔数量减少,狼的数量也立即减少
  • 5. (2022七上·西安期中) 食物链中,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的关系是(   )
    A . 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B . 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C . 各自独立,互不相干 D . 相互依赖,相互促进
  • 6. (2022七上·西安期中) 生物绘图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 . 图一般稍偏左上方,以便在右边和下方注字和书写图名 B . 可以用铅笔将细胞核涂成阴影 C . 画细胞核的时候,用铅笔细点密集表示 D . 图右侧用尺子引出平行线,标注文字
  • 7. 一位同学在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在视野内看到一小黑点,分别移动载玻片和目镜,小黑点都不动,则黑点可能在(  )

    A . 反光镜上 B . 物镜上 C . 盖玻片上 D . 目镜上
  • 8. 下图是某同学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时,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几个视野(其中④是对光操作),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 该同学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④①③②⑤ B . 观察到视野①后,向右上方移动标本,可观察到视野③ C . 由视野③到视野②,进行了换高倍物镜的操作 D . 要使视野②变成视野⑤,应调节细准焦螺旋
  • 9. 下面是某同学在使用显微镜时遇到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办法,其中错误的是(   )
    A . 镜头污染——用干净的擦镜纸擦拭 B . 对光成功的标志——目镜内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 C . 放大物像——目镜和物镜 D . 物像偏右下方——向左上方移动玻片标本
  • 10. 显微镜是一种重要的光学仪器,下图为某同学在目镜10×,物镜4×下的视野,若将物镜切换为16×,则视野应为(  )

    A . B . C . D .
  • 11. 将植物细胞放到清水中,细胞不会吸水涨破,这是因为细胞壁具有____的作用(   )
    A . 保护和支持细胞 B . 吸收营养物质 C . 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 D . 储存营养物质
  • 12. 在细胞分化过程中,一般不会发生的变化是

    A . 细胞的形态 B . 细胞的结构 C . 细胞的功能 D . 细胞的数量
  • 13. 与动物细胞相比,根尖细胞特有的结构有(  )

    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叶绿体;④线粒体;⑤细胞核;⑥液泡;⑦细胞质

    A . ②④⑤⑦ B . ①③⑥ C . ①⑥ D . ①③④
  • 14. 制作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滴生理盐水的作用是(     )
    A . 杀死细菌 B . 染色用 C . 为细胞提供营养 D . 保持细胞形态
  • 15.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下列对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生命活动 B . 细胞膜可以控制细胞内物质的进出,对细胞起保护作用 C . 线粒体是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 D . 液泡中溶解着多种色素和有味道的物质
  • 16. “线粒体”“叶绿体”是细胞中两种能量转换器,下列细胞中,含有这两种能量转换器的是(  )
    A . 根尖细胞 B . 黄瓜表层果肉细胞 C . 口腔上皮细胞 D . 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
  • 17. 科学家切除伞藻甲(伞“帽”形状为伞形)的伞“帽”并取出其细胞核,将伞藻乙(伞“帽”形状为菊花形)的细胞核置入伞藻甲中,一段时间后,从伞藻甲的伞柄上长出的伞“帽”形状为(  )
    A . 菊花形 B . 一半菊花形,一半伞形 C . 伞形 D . 球形
  • 18. 小明将一部分红苋菜放在开水里煮后,水的颜色会变红,将另一半在冷水中洗则不产生这种现象。原因是(   )
    A . 细胞质受热后产生红色 B . 煮过后,细胞壁被破坏,红色物质渗出 C . 叶绿素受热被破坏改变了颜色 D . 受热后细胞膜失去了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 19. 科学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变形虫切割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 a能继续生长发育并繁殖后代 B . b不能继续生长发育及繁殖后代 C . 若取出a中细胞核,该细胞核也能继续发育成完整的个体 D . 该实验证明了细胞核能控制细胞的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
  • 20. 下列有关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草履虫对污水的净化有一定的作用 B . 疟原虫侵入人体,会危害人体健康 C . 水域中许多单细胞浮游生物是鱼类的天然饵料 D . 海水中某些单细胞生物大量繁殖时可形成赤潮,有利于鱼类生活
  • 21. 以下关于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的实验,说法错误的是(   )
    A . 草履虫通过纤毛的摆动在水中运动 B . 草履虫吞食食物后,体内会形成食物泡 C . 用棉纤维限制草履虫的运动有利于观察 D . 吸取培养液底层能观察到大量的草履虫
  • 22. 如图是几种单细胞生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①的细胞中有细胞壁,生活在水中 B . ②通过表膜进行呼吸,利用分裂的方式繁殖后代 C . ③的细胞中含有叶绿体,能自己制造有机物 D . 图中生物均可进行细胞分化
  • 23. 某同学探究“不同营养液对草履虫的培养效果”,实验设计如下。下列对该实验给出的改进建议不合理的是(   )

    组别

    营养液的种类

    营养液数量

    营养液温度

    草履虫数量

    甲组

    稻草浸出液

    500 毫升

    25℃

    2 只

    乙组

    牛奶营养液

    300 毫升

    10℃

    2 只

    A . 营养液温度统一为25℃ B . 草履虫数量改为20 只 C . 统一用稻草浸出液 D . 营养液数量统一为500 毫升
  • 24. (2021七上·富县期中) 假设原细胞染色体的数目为2n,以下能正确表示细胞整个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是(    )
    A . 2n→2n→2n B . 2n→4n→2n C . 2n→6n→2n D . 2n→8n→2n
  • 25. 人的受精卵有46条染色体,经过3次分裂后,形成的细胞数目和每个新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分别是(   )
    A . 6个;23条 B . 8个;23条 C . 6个;46条 D . 8个;46条
  • 26. 细胞分裂过程的正确顺序是(  )

    ①细胞质一分为两,每份各含一个细胞核

    ②在原来的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

    ③细胞核由一个分为两个

    A . ③①② B . ①②③ C . ②①③ D . ③②①
  • 27. (2022·贵港模拟) 下图为人体的部分结构层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依次是③①②④ B . 与肝脏属于同一结构层次的是② C . ①具有收缩和舒张的功能 D . ③是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 28. 再生障碍性贫血可通过移植健康人的骨髓进行治疗,原因是健康人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能通过如下图所示过程产生正常血细胞。这一过程称为(   )

    A . 细胞分裂 B . 细胞分化 C . 细胞生长 D . 细胞癌变
  • 29. 剥去蜜桔的外皮,你会发现桔子皮内和桔瓤外表上的白色“筋络”,把果肉放在嘴里一咬,酸酸甜甜的汁液让人回味无穷。由上可知,构成蜜桔的组织分别是(   )
    A . 上皮组织、输导组织、营养组织 B . 保护组织、输导组织、营养组织 C . 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 D . 保护组织、分生组织、肌肉组织
  • 30. 下列植物的可食用部分属于生殖器官的是(  )
    A . 白菜、菠菜 B . 黄花菜、胡萝卜 C . 芹菜、红薯 D . 辣椒、花生
二、综合题
  • 31. 2021 年4 月13 日,日本正式决定将福岛第一核电站上百万吨核污水在不久的将来排入海洋。一旦日本将所有核废水排入太平洋,仅需57 天时间,半个太平洋将会面临高辐射威胁。题图中,图一是某海洋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图二表示该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之间的关系示意图,甲、乙存在捕食关系,饼形图表示它们体内有毒物质的相对含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若图一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的生物成分是图二中的(用图中字母表示)。图二中的A 在生态系统中能进行两种生理活动①和②,通过生理活动(用图中数字表示)有效地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2. (2) 图一中日本鯷鱼和带鱼是关系;该生态系统食物网中共有条食物链,请写出其中最短的一条食物链:
    3. (3) 如果图二中的甲是所在食物链中有毒物质含量最多的生物,若乙代表中国毛虾,则甲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
  • 32. 19 世纪30 年代,德国生物学家施莱登和施旺共同创建了“细胞学说”,其主要观点是:动物、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能够产生新细胞。中科院院士邹承鲁也说:“我发现许多生命科学的问题都要到细胞中去寻找答案。”科学家们对于生命科学研究从未停止,对于细胞的认识也在逐渐深入。图一为动物组织形成过程,图二为人体不同时期的结构层次,据图回答问题:

    1. (1) 图一中①②③表示细胞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复制后形成形态、数量完全相同的两等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④过程使细胞在上发生了差异性的变化,结果是形成了不同的
    2. (2) 人的大脑皮层主要由图一中的组织构成,人体口腔内侧壁所属的组织与植物的组织功能相似。
    3. (3) 整个人体都是由A 细胞发育而成的,A 细胞是。写出人体的结构层次
    4. (4) 图二中的D 所示的结构层次是,E 所示的结构层次是
三、实验探究题
  • 33. 观察法与实验法都是科学探究的一种方法。科学观察需要工具,显微镜就是其中一种工具。通过自己动手制作有关的动植物标本,借助于显微镜,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平时见不到的一些结构。下面请利用你学过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如图二所示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规范的操作顺序是。(用字母和箭头表示)。其中步骤B 在操作时应注意的是眼睛注视,在图二的D 步骤中,转动图一中的[],可以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找到物像为止。
    2. (2) 在观察细胞的结构时,为使模糊的物像更加清晰,应该转动图一中的[]
    3. (3) 图三的A 图出现的问题是视野中出现了,原因是操作不当所引起,其正确的操作为下图中的

      A.   B.

      C.D.

    4. (4) 图四中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用牙签在口腔内侧壁刮取口腔上皮细胞,刮取之前要用凉开水漱口,其目的是。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正确的操作顺序是(用字母和箭头表示)。在制作该临时装片时,图中b、c 两个步骤在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分别是,如果误滴了清水,结果所观察的细胞会(“皱缩”或“涨破”)。
  • 34. 同学们在自然水体中采集水样带回实验室开展了探究活动。
    1. (1) 分离草履虫,并进行纯培养。

      采集到的水样含有草履虫和其它小型生物及杂质。查阅资料发现草履虫在微弱电流刺激下会由正极游向负极,于是设计了水槽电极法分离草履虫装置(如图1 所示)。

      ①草履虫遇到电刺激作出反应,体现了其对环境的

      ②取水样滴入图1 装置的(填“正极”或“负极”)一侧。草履虫依靠图2中的摆动,几分钟后到达水箱另一侧。用吸管吸取无杂质的草履虫,注入培养液中培养备用。

    2. (2) 为了研究草履虫是否可以净化水质,同学们收集生活污水,摇匀后分别放入两个烧杯,处理步骤如表所示。

      步骤组别

      烧杯A

      烧杯B

      加入生活污水

      300mL

      300mL

      加入液体

      15mL 草履虫纯培养液

                  

      静置一段时间

      将两烧杯敞口放置在窗台同一位置

      观察烧杯中悬浮物的变化

      明显减少

      无明显变化

      注:悬浮物指悬浮在水中的固体物质,是监测水质的指标之一。

      ①该实验的研究目的是 

      ②烧杯B 中应加入,起到作用。

      ③步骤Ⅲ中“将烧杯放置在同一位置”的目的是

      ④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⑤在探究“草履虫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实验中,先取两块载玻片,在每块载玻片的两端各滴一滴草履虫培养液,然后使两滴培养液连通起来。在两块载玻片右侧的培养液边缘,分别放一小粒食盐和一滴肉汁,用放大镜观察草履虫的移动方向。实验中每个装置中都不止一只草履虫,目的是;通过分析出现不同现象的原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