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理)...

更新时间:2022-12-30 浏览次数:42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合计60分)
  • 1. 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开始使用,耕犁和牛耕技术也随之出现……秦汉以来,创造了犁壁,从而更有利于深耕和碎土……唐朝前期,曲辕犁操作起来较为灵活方便,因而特别适于土质黏重、田块较小的江南水田。这说明(    )
    A . 南方农业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B . 生产工具的革新推动了农业发展 C . 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已确立 D . 农业已经彻底摆脱了自然的束缚
  • 2. 老子认为“民之饥,以其上取食税之多”;孔子叹“苛政猛于虎”;孟子斥责梁惠王之流“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草”是“率兽而食人”;庄子则揭露国君们“轻用民死”。这反映出,当时他们(    )
    A . 吸收各家学说走向融合 B . 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C . 得到统治者的积极支持 D . 迎合地主阶级政治诉求
  • 3. (2021高三上·大庆开学考) 孔子是无神论者,他曾说子不语怪力乱神。而董仲舒结合阴阳家学说创造性的提出: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等学说。这一变化反映了(    )
    A . 董仲舒的学说背离儒家思想 B . 儒学已不再适应时代的要求 C . 孔子的思想不被当时所认可 D . 儒学适应社会发展做出调整
  • 4. (2022高二下·盐亭月考) 汉代察举中的明经科,是最重要的特科之一,即通晓经学。西汉时,不少人以明经为高官,如孔安国、贡禹等均以明经举为博士,韦贤、韦玄成父子以明经人仁先后官至丞相。这说明,汉代(  )
    A . 提倡经世致用成为时代主流 B . 察举制以考试成绩为依据 C . 儒学对人才选拔的影响显著 D . 思想活跃有助于官员选拔
  • 5. (2022高二下·盐亭月考) 汉代之前民间信仰的主要对象是自然事物及某些有功于民的古圣先贤,而到了汉代,一些“廉平不苛”“存问耆老孤寡”“为人淳厚”“视民如子”的官吏也成了民间信仰的对象。这反映出汉代(  )
    A .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 . 选官制度的改革 C . 主流价值观的变动 D . 君主专制的加强
  • 6. 据唐代文献记载,怀素“运笔迅速,如骤雨旋风,飞动圆转,随手万变,而法度具备”。李白赞美怀素“况怳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左盘右蹙如惊电,状同楚汉相攻战”。怀素的书法风格(    )
    A . 彰显了统一法度的社会要求 B . 适应了市民阶层的审美观念 C . 体现了安民济世的士人情怀 D . 反映了自信开放的时代精神
  • 7. (2020高三上·绍兴月考) 有学者评述说,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画,开始打破了诗与画的界限,突出其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带有浓郁的文人雅趣的意味,创造出有别于一般画家的独特的艺术风格。该评述表明王维(   )
    A . 是唐最负盛名的诗人 B . 开后世文人画之先河 C . 追求景物的逼真摹写 D . 身处中国画成熟时期
  • 8. 唐代边塞诗多表达士人立功边塞,慷慨杀敌等豪情壮志。宋代边塞诗却常透露出士人报国无门的愤懑,归家无望的哀痛,沉郁悲凉。这一变化说明(    )
    A . 文学艺术走向没落 B . 现实主义逐渐占据主导 C . 主流价值发生改变 D . 政治形势影响文学风格
  • 9. (2020高三下·湖州月考) “东华门外,市井最盛,盖禁中(指帝王所居的宫苑)买卖在此。凡饮食、时新花果、鱼虾鳖蟹、鹑兔脯腊、金玉珍玩衣着,无非天下之奇。”材料所描述的城市最有可能是(   )
    A . 秦咸阳城 B . 汉长安城 C . 唐洛阳城 D . 北宋汴梁城
  • 10. 北宋大儒程颐、程颢兄弟喜欢半日读经半日静坐,与佛门坐禅静虑相似。南宋陆九渊和明代王阳明的心学思想都受了佛教禅宗的启发,理学家近乎白话文的语录颇有禅宗风格。这说明(    )
    A . 宋代理学家排斥佛教 B . 儒学受到了佛学影响 C . 儒学与佛学合二为一 D . 佛学已成为思想主流
  • 11. (2021高二下·雅安期末) 北宋哲学家张载有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句名言的精神内涵是强调(   )
    A . 守成保业 B . 社会责任 C . 忠君爱国 D . 改革创新
  • 12. 下图是南宋李嵩的《货郎图》。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毛建波曾评该图成功地选取了货郎来到村头的一瞬间,表现了南宋时钱塘一带的风土人情,尤其将儿童心理画得活灵活现,令人叹绝。”该绘画(    )

    A . 具有浓厚的生活情趣 B . 描写热闹的城市生活 C . 注重作者心境的抒发 D . 体现“以形写神”理论
  • 13. “三纲五常”是中国儒家伦理文化中的重要思想,到了明代有读书人对三纲的解释为:君为臣纲,君不正,臣投他国;父为子纲,父不慈,子奔他乡;夫为妻纲,夫不正,妻可改嫁。这种现象的出现反映了明朝(    )
    A . 儒学正统地位的动摇 B . 经济领域的新变化 C . 思想界对理学的批判 D . 西方启蒙思想的传入
  • 14. 顾炎武在其著作《日知录》中分条缕列他对历史与世事的意见,包括典章制度、史事本末,尤其注意于具体的事务,例如:赋税、盐铁、漕运、军事、史事等。其意重在(    )
    A . 批评心学清谈 B . 继承传统文化 C . 推动社会转型 D . 强调经世致用
  • 15. “洋船争出是官商,十字门开向三洋;五丝八丝广段好,银钱堆满十三行”,广州十三行是清政府指定专营对外贸易的垄断机构,又叫“洋行”或“洋货行”。这种机构的设置反映了当时我国的经济政策是(    )
    A . 闭关锁国 B . 重商主义 C . “朝贡”贸易 D . 海外殖民
  • 16. 近代西方的战争条约,其固定格式是将战胜者置于战败者之前。而《南京条约》中文原件序言第一句是“兹因大清皇帝,大英君主……”,该条约所有涉及中英双方的地方,清政府均把中国排在第一位。这表明清政府(    )
    A . 坚持闭关自守政策 B . 固守天朝上国理念 C . 融入国际条约体系 D . 否认战争战败结果
  • 17.

    下图曲线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曲折中发展,图中B处所占比例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

    A . 中国自然经济的彻底瓦解 B . 抵制洋货运动的蓬勃发展 C . 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D . 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 18.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这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发生在(    )
    A . 1919年 B . 1920年 C . 1921年 D . 1922年
  • 19. 1941年,余所亚在桂林创作漫画《消夏图》,图中人物是国民政府官员的形象。该漫画旨在(    )

    A .  抨击国民党政府消极抗战的态度 B . 反映和平建国已成为人心所向 C . 昭示中国抗战必将取得最后胜利 D . 强调坚持持久抗战的正确主张
  • 20. 1957年,外国专家沙博理参观西安时,获悉城市人口从解放初不足50万增加到150万。在访问已建成的六家国营纺织厂中的一家时,他得知“该厂使用的每一件机器都是中国自造的”。他由此感到这座古城“重新兴盛起来了”。这说明(    )
    A .   “一五”计划初步改变社会面貌 B . 西安成为内地省会开放城市 C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全建立 D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 21. 1982年,浙江缙云县粮食总产量26060万斤,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农业总收入8109万元,比1978年增加5%,多种经营进一步发展,涌现出一批年收入万元钱、年售粮万斤、年产蚕茧超千斤的先进典型户。这些成就的取得主要是由于(    )
    A .   农业生产合作社普遍建立 B . 农村土地所有制的根本性变化 C .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 D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 22. (2022高二下·玉环月考) 英国思想家弗朗西斯培根认为:“四大发明对于彻底改造近代世界并使之与古代及中世纪划分开来,比任何宗教的信仰、任何星象的影响或任何征服者的伟业所起的作用都要大。”培根意在说明四大发明(   )
    A . 削弱宗教对世俗社会的影响 B . 推动欧洲近代化的进程 C . 标志欧洲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 D . 推动近代欧洲的对外扩张
  • 23. 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王阳明提出“致良知”的认识论。二者的共同点是(    )
    A . 重视智慧发展 B . 否定宗教权威 C . 强调道德素养 D . 强调等级秩序
  • 24. 工业革命以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能够轻易协调妇女作为母亲和劳动者的双重角色,因此妇女可以同男性一样进行长时间工作。当工业化把生产从家庭转移到工厂时,工业社会便希望妇女献身于养育子女、管理家庭等事业,不再外出工作。这主要说明(    )
    A . 工厂制阻碍了女性解放 B . 城乡间的社会流动性减弱 C . 社会分工界限日益模糊 D . 工业化推动家庭观念转变
  • 25. (2020高二下·西安期末) 新航路开辟后,早期殖民活动出现。以下各项正确说明了殖民活动对于资本主义发展起促进作用的是(   )
    A . 加强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联系 B . 加速了西欧封建主阶级的衰落 C . 证明了“地圆说”的科学性 D . 为手工工场提供大量的劳动力
  • 26. 1921年5月,列宁在一次报告中说道:“1920年秋季和冬季,我们大工业的某些重要部门曾经开工,但是后来不得不又停工了。原因是什么呢?因为我们缺乏足够的粮食和燃料储备。”由此可知(    )
    A .   新经济政策取得显著成效 B . 苏俄放弃发展重工业的政策 C . 现实需要推动了政策转变 D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完全失败
  • 27. (2020高二上·芜湖开学考) 罗斯福说:“我们到底有没有实质的进步,不在于富人更富,而在于贫穷的人也能有足够的生存来源。”为解决这一问题,罗斯福新政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 . 降低物价 B . 整顿银行,恢复银行信用 C . 以工代赈,规定最低工资标准 D . 调节农业生产
  • 28. 与下列三幅图片密切关联的历史现象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 . 经济多极化格局已形成 B . 世界银行主宰世界经济 C . 欧元已取代美元成为世界通用货币 D .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趋势明显
  • 29. (2020高二上·喀什期末) 新冠肺炎疫情在美国快速蔓延,多州呼吁联邦政府加强干预、提供抗疫物资援助。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新闻发布会上回应:联邦政府“不是货运员”, 不应该购买大量物品然后负责运送,同时他让州长们自己承担起责任,获得抗疫所需的关键设备。与这一现象有关的制度渊源是( ) 
    A . 总统制 B . 联邦制 C . 议会制 D . 内阁制 
  • 30. 冷战时期,全球政治两极化“世界被分裂……一个由美国领导的最富裕的和民主的社会集团,同一个与苏联联合和受它领导的略贫穷一些的集团展开了竞争,这是一个无所不在的意识形态的、政治的、经济的,有时是军事的竞争”。其中,美国主导的“经济竞争”举措是(    )
    A . 铁幕演说 B . 杜鲁门主义 C . 马歇尔计划 D .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合计40分)
  • 3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代,亦即所说的诸子百家时期,中国思想和文化经历了一次伟大的“突破”。一批又一批思想家先后涌现并成为中国思想的象征或代表,他们纷纷立说,成一家之言,使中国历史第一次享受了思想自由和争鸣的蜜果,奠定了中国古代传统思想的基因,在秦之后的中国历史中,它或被重新点燃,或被创造性地转化。

    ——摘编自《从文明起源到现代化·中国历史25讲》

    材料二:中国近代思潮承受国族多难的强烈刺激,为了奋起自强,不能不有见贤思齐之想,企能在学得西法之后,保种救国。这一危机感,使许多人扬弃自己传统,拥抱西方文化。于是,视保守为落伍,学西方为现代,遂成为一时风气,而社会进化论只是这种风气的辩解而已。其后果,则是以“革命”一刀切断过去,但也确实发挥了鼓吹的功效。

    ——摘编自许悼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1.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春秋战国时代中国历史上出现第一次“思想自由和争鸣”的背景。
    2. (2) 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国近代社会思潮出现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变化的趋势。
  • 32. (2020高二上·莆田月考)     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其重要的思想资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孟子对民极为重视,他的著名之论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贵”指民的重要性而言,所谓“民贵”主要有两方面含义:民之向背关系着国家兴亡。……其二,民是统治者的财用之源。无民就断了君子的财源,无民则君子不能行事。……孟子认为得民之道关键在于给人民物质利益,给人民以生活保障。

    ——刘泽华主编《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史》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此之谓也。故君人者,欲安,则莫若平政爱民矣。

    ——《荀子·王制》

    材料二厚敛于民以养禽兽,而使民饥以死,则无异于驱兽以食人矣……盖侈用则伤财,伤财必至于害民。故爱民必先于节用。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是故桀纣之亡,乃所以为治也,秦政、蒙古之兴,乃所以为乱也。……为臣者轻视斯民之水火,即能辅君而兴,从君而亡,其于臣道固未尝不背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三明清之际的民本思想家不是站在君的立场上调和君民关系,而是站在民的立场上批判君民关系的颠倒,……这种民本思想,虽然还没有走到否定君权存在的必要,提不出一个建设民主国家的方案,因而还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思想,但他们已提出了民权的问题,并以此批判君权。

    ——张祥浩《论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发展的历史进程》

    请回答:

    1. (1) 据材料一,分别概括孟子和荀子的民本思想主张。
    2. (2) 据材料二,朱熹认为爱民的关键是什么?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黄宗羲评价天下治乱的标准,为此他提出了什么主张?
    3. (3) 据材料三,指出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是怎样发展民本思想的,有哪些局限性?
  • 3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汴京粱家瓦子(戏场)有大小勾栏50余座,最大的可容纳数千人。纵贯南北的御街两侧,酒楼、茶馆、商店、香药铺等鳞次栉比,常常营业到三更。

    ——岳麓版教材必修Ⅱ《经济成长历程》

    材料二: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宋代理学大师张载《张子语录》

    材料三:

    1.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别从功能和格局上概括北宋城市发展的主要特点。
    2. (2) 材料二体现了中华民族怎样的民族性格?
    3. (3) 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宋代绘画的特点。
  • 3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及接踵而来的葡萄牙人、英国人、法国人等,通过对新土地的殖民和占有,与土著居民的接触、交往和融合,给欧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没有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英国也不可能成为发动工业革命的国家……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

    ——黄邦和《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哥伦布以来东西两半球汇合的世界影响》

    材料二:火车、轮船、电报等新式交通工具和电讯器材的出现,把世界各地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紧紧联结一起。1869年苏伊士运河通航,使欧洲到印度的航路缩短了4000英里……轮船的不断更新,使航速大大提高,欧美航程从42天缩短为5天。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世界已经变得越来越小。己无新大陆可以发现。连南极冰层下的土地业已测量清楚,连大西洋中时隐时现的珊瑚岛也已记录在案。已有“地球村”的说法。东方人、西方不过是“地球村”中的“鸡犬相闻”的村民而已。

    ——刘心武《献给命运的紫罗兰》

    1. (1) 根据材料一归纳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2. (2) 概括材料二所反映的社会经济现象,并简要说明其形成的原因。
    3. (3) 概括材料三所描述的社会现象,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该现象的成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