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浙教版 /九年级上册 /第1章 物质及其变化 /本章复习与测试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教版科学 九上 第1章 2022国庆练习04

更新时间:2022-09-27 浏览次数:63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2022九上·仙居期末) 市场上有一款变色眼镜,其变色原理为:在玻璃镜片中加入溴化银和氧化铜。在强光照射下,溴化银分解成溴和银,玻璃颜色变深。光线较暗时,溴和银在氧化铜催化作用下重新生成溴化银,玻璃颜色变浅。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镜片中的溴化银和氧化铜都属于有机物 B . 在镜片颜色变深过程中溴化银发生了复分解反应 C . 由镜片变色原理可知,溴化银应该避光保存 D . 氧化铜在镜片变色前后质量发生改变
  • 2. (2022九上·余姚期末) 实验小组用传感器研究等量水或NaOH溶液分别吸收CO2的效果,实验装置及测定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曲线①是CO2溶解和CO2与水反应的综合结果 B . 对比曲线①和②,可说明CO2能与NaOH反应 C . NaOH溶液吸收CO2的效果比水好 D . 若选用等量饱和石灰水进行实验,其曲线在①上方
  • 3. (2022九上·丽水期末) 书写化学方程式和识别化学反应是学习科学的必备素养。下列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
    A . 3Fe+2O2Fe3O4 B . H2+CuOCu+H2O C . Ca(OH)2+H2SO4=CaSO4+2H2O D . 2KMnO4K2MnO4+MnO2+O2
  • 4. (2022九上·金东期末) 下列物质的主要成分不属于盐的是( )
    A . 生活中用作调味品的食盐 B . “侯氏制碱法”制取的纯碱 C . 用于吸水干燥的生石灰 D . 作为建筑材料的大理石
  • 5. (2022九上·西湖期末) 下图为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过程中的pH随时间变化曲线,有关分析错误的( )

    A . 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稀盐酸中 B . a点对应溶液的溶质为氯化钠和氯化氢 C . b点表示氢氧化钠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D . a点到b点的曲线变化证明该反应放热
  • 6. (2022九上·西湖期末) 浙江省博物馆近期展出了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重量级文物——青铜面具,面具上的铜绿【Cu2(OH)2CO3】属于( )
    A . B . C . D . 氧化物
  • 7. (2021九上·温州期末) 兴趣小组在探究稀盐酸的性质时,将足量的稀盐酸逐渐滴入装有少量下列物质的试管中,产生气体的量符合如图所示曲线的是(    )

    A . 铝片 B . 表面被氧化的铝片 C . 铜片 D . 表面被氧化的铜片
  • 8. (2022九上·慈溪竞赛) 下列有关化学知识的描述合理的是(    )
    A . 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但没有参加化学反应 B . 电解水时阳极产生氧气,阴极产生氢气,其体积比为2:1 C . NH4NO3是一种复合肥料,溶解时吸热 D . 酸溶液加水稀释,溶液的pH会变大
  • 9. (2022九上·慈溪竞赛) 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 向二氧化锰中加入一定量的双氧水 B . 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 C . 向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纯碱溶液至过量 D . 向等质量的镁粉和铝粉中分别加入过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
  • 10. (2022九上·慈溪竞赛) 某锥形瓶中含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液50g,向其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瓶中溶液质量与加入的稀硫酸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反应至B点时,锥形瓶中溶液质量为100g B . 反应至C点时,锥形瓶内溶液中硫酸钠的质量为14.2g C . 若向D点对应的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色 D . 整个过程溶液中氢元素质量的变化大致与溶液质量变化一致
二、解答题
  • 11. (2022九上·定海期末) 黄铜(铜和锌的合金)因性能优良,被广泛用于制作钱币、饰品和生产中,铜的质量分数在59%-65%之间的黄铜性能优良。兴趣小组为了解某黄铜螺母的材料性能进行如下实验:取多个黄铜螺母称得质量为20.0克,放入烧杯中;另取100克稀硫酸,分五次等质量加入,每次均充分反应,实验过程数据记录如表。

    实验次数

    1

    2

    3

    4

    5

    稀硫酸的用量/克

    20

    20

    20

    20

    20

    剩余固体的质量/克

    17.4

    14.8

    12.2

    12.0

    12.0

    分析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 (1) 第5次实验结束后,在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那么溶液的颜色变为
    2. (2) 通过计算说明该黄铜螺母的材料性能是否优良。
    3. (3) 实验所用的稀硫酸的溶质质分数为多少?
  • 12. (2022九上·吴兴期末) 冬季路面积雪给交通带来安全隐患,抛撒融雪剂是融雪的常用方法。某公司生产的融雪剂是一定含有氯化钠,可能含有氯化钙或硫酸铜中的一种或两种物质。小华为了探究其成分,设计并完成了以下实验:

    1. (1) 融雪剂中氯化钠的质量。
    2. (2) 碳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 13. (2022九上·仙居期末) 某环保小组监测到一工厂向河水中排放的酸性废液中含有CuSO4
    1. (1) 实验室实验时,我们观察到的CuSO4溶液的颜色为
    2. (2) 为了测定废液中CuSO4的质量分数,该小组取了50g废液,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测得生成Cu(OH)2沉淀(无其它沉淀)的质量与所加NaOH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①图中的OA段表示氢氧化钠溶液与废液中的酸性物质发生反应,没有沉淀产生。AB段表示氢氧化钠溶液与CuSO4发生反应,反应结束后生成沉淀质量是  ▲  克。

      ②计算50g废液中CuSO4的质量。

  • 14. (2022九上·金东期末) 学习小组的同学通过下面实验测定一瓶失去标签的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请完成下列分析与计算:

    1. (1) 实验中,红色恰好消失时,所得溶液的pH值为
    2. (2) 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 15. (2021九上·乐清期中) 小明对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后的废液,进行溶质成分鉴定。取废液上层清液50克,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10.6%的碳酸钠溶液,出现气泡,滴加至20克开始出现白色沉淀。继续滴加至沉淀不再产生,过滤,测得沉淀的质量为5克,并绘制了图像。

    1. (1) 碳酸钠属于(选填“盐”或“碱”)。
    2. (2) 废液中含有的溶质是(写化学式)。
    3. (3) 图象中的a点数值是。   
    4. (4) 通过计算说明,图像横坐标中的b点表示的溶液的质量是多少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