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人教版 /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本单元复习与测试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2-2023初中化学上学期第三单元物质组成的奥秘 ...

更新时间:2022-09-03 浏览次数:135 类型:单元试卷
一、单选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 18. (2021九上·期末)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请分析下图中的信息并回答下列问题。

    1. (1) 原子序数为3的元素属于(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 (2) 氮元素和磷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氮原子和磷原子的相同。
    3. (3) 在化学反应中,原子序数为17的元素的原子容易(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4. (4) 由原子序数为11、17的两种元素组成物质的化学式是,该物质是由(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
五、实验探究题
  • 19. (2021九上·章贡期中) 某同学设计如图实验装置探究“分子的性质”。

    1. (1) (知识回忆)按图Ⅰ进行实验,可观察到的现象是,烧杯丙的作用是
    2. (2) (发现问题)虽然图Ⅰ实验现象明显,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如:氨水的用量大、实验时易闻到刺鼻的气味等。

      (实验改进)在老师指导下,该同学改用图Ⅱ装置进行实验。在塑料瓶内用细线固定几朵小纸花(用滤纸折叠,均匀喷有酚酞溶液),用注射器沿瓶壁注入几滴浓氨水,观察到, 该现象主要说明分子的性质是

    3. (3) (实验拓展)取两个相同的塑料瓶,用两个注射器分别同时注入相同滴数的氨水后,再将其同时浸入装有等体积的热水和冷水的烧杯中(如图Ⅲ),发现,说明温度对分子的运动速率产生了影响。
    4. (4) (实验结论)图Ⅲ实验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
    5. (5) (实验反思)对比图Ⅰ实验,图Ⅱ实验的优点是(写一条即可)。
  • 20. (2021九上·惠山期中)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 (1) 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①
    2. (2) 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较为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其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
    3. (3)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发生装置选择后,需改进的是。能用C装置收集氧气的原因是
    4. (4) 为探究分子的运动及速率的问题,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图2、图3所示的无色透明塑料瓶中的小纸花上都均匀喷有无色酚酞溶液,按照图4的操作方式分别用注射器向图2和图3的塑料瓶中同时注入5滴浓氨水。然后将针孔处密封,再将两个塑料瓶分别同时放入等体积的冷水和45℃的热水中。

      资料:①浓氨水极易挥发,产生一般难闻的刺激性气味的氨气  

      ②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

      ③氨气易溶于水形成氨水,无色酚酞试液遇到氨水会变成红色。

      ①与图1方案相比,该方案的优点是

      ②实验过程中能观察到图2的现象是

      ③图2、图3对比,还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