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粤沪版 /八年级上册 /第三章 光和眼睛 /1 光世界巡行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2-2023学年度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3.1光世界...

更新时间:2022-08-08 浏览次数:70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2021八上·大化期末) 下列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 . 渔民叉鱼 B . 凿壁借光 C . 自行车尾灯 D . 雨后彩虹
  • 2. (2021八上·深圳期末) 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   )
    A . 手影 B . 水面“倒影” C . 水中筷子“弯折” D . 雨后的彩虹
  • 3. (2021八上·新会期末) 如图所示,是学校田径运动会上发令员对着旁边一块黑色圆形挡板发令的情景,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挡板的主要作用是便于终点计时裁判听到发令枪的响声 B . 终点计时裁判靠听枪声或看到开枪产生的白烟开始计时结果都是一样的,因为枪声和白烟是同时产生的 C . 起点裁判员打枪时一般会带耳塞,这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 . 若终点计时员靠听枪声记录百米赛跑的成绩刚好为12s,如果此时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m/s,那么运动员真实的成绩约为12.29s
  • 4. (2021八上·宝安期末) 2020年全国射击冠军赛于9月份举行,在男子10米气手枪决赛中,北京奥运会冠 军庞伟以242.5环的成绩夺得冠军。以下现象与运动员射击时瞄准原理相同的是(   )
    A . 手影 B .  “后视镜”中的景物 C . 水面上“折断”的筷子 D . 雨后彩虹
  • 5. (2021八上·长宁期末) 我们的彩色电视机的荧光屏上呈现出的各种颜色,都是由三种基本色光混合而成的,这三种基本色光是(    ).
    A . 红、蓝、黄 B . 红、绿、蓝 C . 黄、绿、蓝 D . 红、绿、黄
  • 6. (2021八上·金凤期末) 2020年6月21日,在我国南方部分地区观测到了十分罕见的“金边”日环食,这是观测天象、了解和研究太阳的好时机,也是全年最重要的天象之一。下列光现象中,与该天象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

    A . 水中倒影 B . 雨后彩虹 C . 波光粼粼 D . 手影游戏
  • 7. (2021八上·金牛期末) 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光总是沿直线传播 B . 光在真空和水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C . 光的三原色是红、蓝、绿 D . 夜晚明亮的月亮属于光源
  • 8. (2021八上·南岸期末) 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是(   )
    A . 汽车上的“后视镜 B . 树在水中的“倒影” C . 沙漠中的“海市蜃楼” D . 地上的“树影”
  • 9. (2021八上·肇源期末) 在探究树荫下光斑的综合实践活动中,为了研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小华设计了四种开有不同形状孔的卡片甲,并用另一张卡片乙覆盖在甲上,如图所示.接着,从图示位置沿箭头方向水平移动乙,观察光斑形状的变化情况.下列合乎要求的是(   )
    A . B . C . D .
  • 10. (2021八上·临江期末) 2021年11月16日晚,我市夜空中出现了月偏食这一天文现象。下列现象中与月偏食的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
    A . 人眼成像 B . 波光粼粼 C . 雨后彩虹 D . 小孔成像
  • 11. (2021八上·谢家集期中) 如图是小亮做的小孔成像实验装置,他将A、B两个厚纸筒套在一起,并可将B纸筒向右拉伸,使半透明纸与小孔间的距离增大,下列论述中正确的是(  )

    A . 小孔成像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产生的 B . 小孔成像所成像的形状取决于小孔的形状 C . 小孔成像所成的像一定是倒立的、缩小的 D . 当图中A纸筒不动,B纸筒向右拉伸时,半透明纸上的像将不变
  • 12. (2021八上·东台月考) 鹦鹉在太阳光下看起来嘴是红色的,腹部是白色的,而尾部是绿色的.在漆黑的房间内,小华在红光下观察该鹦鹉(  )
    A . 嘴和腹部是红色的,尾部是黄色的 B . 嘴和尾部是黑色的,腹部是红色的 C . 嘴和尾部是红色的,腹部是黑色的 D . 嘴和腹部是红色的,尾部是黑色的
  • 13. (2021八上·丹徒月考) 下列物体中属于天然光源的是(   )
    A . 月亮 B . 蜡烛的火焰 C . 日光灯 D . 太阳
  • 14. (2021八上·丹徒月考) 小明通过阅读课本了解到小孔会成上下颠倒,左右相反的像,为了验证这个说法,他准备制作一个LED屏作为物体进行研究,下列关于LED屏制作形状的选择最适合的是(   )
    A . B . C . D .
  • 15. (2021八上·永年期中) 2010年1月15日下午,一场“千年一遇”的日环食天文奇观如约光临中国。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家住北京的小华只能观测到日偏食,小华借助小孔成像实验装置对“ ”形太阳进行观察,纸盒上扎有圆形小孔,则她在半透明光屏上看到像的形状是(  )

    A . B . C . D .
  • 16. (2021八上·东台期中) 如图所示,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在棱镜后侧光屏上的AB范围内观察到不同颜色的光,则(  )

    A . A处应是紫光 B . 只有AB之间有光 C . 将温度计放到AB范围A处的外侧,会看到温度上升 D . 将照相底片放到AB范围B处的外侧,底片不会感光
  • 17. (2021八上·东台期中) “万物生长靠太阳”,绿色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物理学研究表明,不透明物体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由此可以推测,不利于绿色植物生长的光是(  )
    A . 红光 B . 黄光 C . 蓝光 D . 绿光
  • 18. (2021八上·高邮期中) 太阳光通过树叶间的空隙,在地上形成许多形状不同的亮斑,关于亮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这些亮斑的亮度相同 B . 这些亮斑都是太阳通过小孔成的像 C . 这些亮斑都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D . 亮斑的形状都由孔的形状决定
  • 19. (2021八上·郓城期中) 如图所示,小林同学晚上从远处走近一盏路灯又远离路灯的过程中,他的影子长度的变化情况是(  )

    A . 先变长后变短 B . 先变短后变长 C . 一直在变长 D . 一直在变短
  • 20. (2021八上·烟台期中) 2020年6月21日恰逢“夏至”节气,下午13:00开始,烟台的天空中出现了“日偏食”,见图。下列光现象的成因与此相同的是(   )

    A . 水中折筷 B . 拱桥倒影 C . 手影游戏 D . 雨后彩虹
二、填空题
  • 21. (2021八上·环江期中) 我国先秦时代的墨子最早通过实验发现了光是沿传播的,第一次对这一现象进行了科学解释,为纪念他的贡献科学家把我国首颗量子卫星命名为“墨子号”。
  • 22. (2021八上·连南期中) 小明同学在电影院观看电影《流浪地球》,电影院里座无虚席。电影银幕(填“是”或“不是”)光源,如图是影片中刘培强驾驶宇宙飞船撞向木星时的一段感人情节,观众只能看到火光却听不到声音是因为声音的传播需要;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水中的传播速度。

  • 23. (2021八上·龙凤期中) 1666年,最早发现白光的色散现象的物理学家是;在各种不同色光中,红、、蓝叫做三基色光。在没有任何其他光照的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紫光照在穿白上衣、红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上衣是色的。
  • 24. (2021八上·东台月考) 1993年3月9日,在我国的漠河地区出现了一次“日全食”,如图所示是日全食时太阳、地球、月球位置的示意图,则图中是地球,是月球。

  • 25. (2021八上·盐都月考) 自制针孔照相机在外套筒的一端蒙上带孔的黑纸(图甲),在内套筒(略小)的一端蒙上塑料薄膜当光屏(图乙),把内套筒装入外套筒中(图丙)。使用针孔照相机时,小孔对着(选填“明亮的室外”或“较暗的室内”),在光屏上成的是物体的(选填“实”或“虚”)像,把内套筒远离小孔,看到的像(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 26. (2021八上·邮亭月考) 将红、绿、三种色光照白纸上(图甲),中间相互重叠区域会出现白色;太阳光穿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七种色光的现象叫

     

  • 27. (2021八上·东台期中) 如图所示为小明同学制作的简易针孔照相机,他在空易拉罐底部中央戳一个小圆孔,将易拉罐的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半透明薄膜,用它观察窗外的景物。小明可在塑料薄膜上看到窗外景物(倒立/正立)的(实/虚)像,若只将小圆孔改为三角形小孔,则像的形状(改变/不变)。

  • 28. (2021八上·江州期中) 如图1所示,蜡烛通过小孔在光屏上成了一个像,这是因为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传播的。在晴朗的中午,茂密的大树下常有许多圆形的亮斑,如图2所示,这是光通过树叶缝隙形成的太阳的 (“像”或“影子”)

  • 29. (2021八上·兴化期中) 在模拟日食、月食的实验中,王老师画了图示。如果地球上观察到日食,这些人应该是位于(选填“甲”或“乙”)处,此时月亮在处(选填“A”、“B”或“C”)夏天中午,小明骑着自行车到达一栋房子,为了防止自行车晒得太烫,小明应该把自行车停放在房子的(选填“东”、“南”、“西”、“北”)方。

  • 30. (2021八上·东台期中) 有下列物体:点燃的蜡烛、太阳、月亮、钻石,其中属于天然光源的是,太阳光从太阳传到地球上要用时500s,则太阳到地球距离是m。看到闪电几秒后才听到雷声,这是因为光速(大于/小于)声速,因此百米赛跑,应以(听到枪声/看到枪冒烟)开始计时较为准确。
三、实验探究题
  • 31. (2021八上·三台期中) 小军发现小孔成的像的大小会变化,于是他设计实验探究小孔所成像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他猜想所成像的大小可能与蜡烛到小孔的距离、物体的高度以及像到小孔的距离有关。于是他用同一支蜡烛实验,且保持蜡烛到小孔的距离不变,在多次改变小孔到半透明纸之间的距离时,他测出了像的高度(见表格)。

    1. (1) 表中列出了小孔到半透明纸的距离与像的高度之间的数据关系。

      小孔到半透明纸的距离s/cm

      2.0

      4.0

      6.0

      8.0

      10.0

      像的高度h/cm

      1.0

      2.0

      3.0

      4.0

      5.0

      分析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当蜡烛和小孔的距离保持不变时,半透明纸离小孔越远,所成的像越(选填“大”或“小”)。

    2. (2) 请你根据有关结论分析判断:当半透明纸距小孔12cm时,像的高度是cm。
  • 32. (2021八上·兴化期中) 如图所示,在暗室中做光学实验。

    1. (1) 实验中可以观察到白屏上出现彩色光带,其中A端是色。
    2. (2) 一块红色玻璃加在三棱镜与白屏之间,则白屏上将会呈现色光斑。
    3. (3) 拿掉玻璃,将白屏换成蓝色屏,我们能看到
    4. (4) 可见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决定的;有色不透明物体反射与它颜色的色光。
  • 33. (2021八上·雨花台期中) 在研究光的传播时,小明做了下面几个小实验:

    1. (1) 图甲中,为了显示激光在空气中传播路径,可以在光的传播路径旁制造点 。图乙中,为了显示激光中在水中的传播路径,可以在水中加入少量的
    2. (2) 小明发现在玻璃缸中盛上清水,沿缸壁轻轻注入浓糖水,从侧壁水平照射激光,看到缸内光的路线如图丙所示,当搅拌缸中的水后,观察到光的路线呈直线,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是
    3. (3) 图丁中,让一束平行光垂直于水平地面MN射下,A为小铁球(大小可不计)。若小球在竖直平面内沿图中半径为R的圆形虚线轨迹运动,关于小球的影子在地面MN上运动的轨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 。

      A . 轨迹为圆形,半径为R B . 轨迹为直线,轨迹的长度为R C . 轨迹为圆形,半径为2R D . 轨迹为直线,轨迹的长度为2R
  • 34. (2021八上·晋安期中) 下面表格中是“梦想组”同学在硬纸板上挖孔所做的研究太阳的小孔成像实验记录:小明和他的同学分析表中记录的结果,得出了一些结论,请你帮他们补充完整:

    小孔的形状

    小孔的最大外径/mm

    1

    5

    10

    1

    5

    10

    1

    5

    10

    小孔距地10cm时

    小孔距地20cm时

    小孔距地40cm时

    小孔距地80cm时

    小孔距地120cm时

    1. (1) 由于太阳距我们很远,到达地面的光线几平平行,所以当小孔到地面的距离很小时,地面上的光斑与小孔的形状是(填“一致的”或“不一致的”)。
    2. (2) 分析比较小孔距地面40cm和80cm时的实验记录可知:要想地面上越容易得到太阳的像,小孔应越(填“大”或“小”),小孔到地面的距离应越(填“近”或“远”),这个像是像(填“实”或“虚”)。
四、计算题
  • 35. (2021八上·桂林期中) 百米赛跑,在终点的计时员有两种按秒表计时方式,第一种是看到发令枪冒出的烟雾按表计时,第二种是听到发令枪枪声按表计时。当时,空气的声速是340m/s,光的传播速度为3×108m/s,因光速很快,忽略其传播时间,即认为看到烟雾和按表计时是同时进行的。

    求:

    1. (1) 两种方式计时时间成绩相差多少?
    2. (2) 应该采用哪种方式计时成绩较好,听到发令枪枪声后才按表计时比实际成绩多还是少?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