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重庆南岸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质量监测...

更新时间:2022-03-17 浏览次数:92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估测在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下列所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 一支新2B铅笔的长度约18cm B . 中学生普通课桌的高度约40cm C . 一个普通鸡蛋的质量约为150g D . 成人正常的步行速度为10m/s
  • 2. 关于测量,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选用更精密的测量仪器,就可以避免误差 B . 可以将有腐蚀性的药品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上 C . 零刻线磨损的刻度尺不能测量任何物体的长度 D . 使用测量工具时不能超量程,否则可能损坏量具
  • 3. 城市地铁的开通给市民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当地铁启动时,站台的广告牌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是向后运动的(   )
    A . 地铁的轨道 B . 地铁车厢内的座椅 C . 地铁站台处的地面 D . 地铁入口处站立的安检人员
  • 4. (2020·南岗模拟)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太空中宇航员能对话,说明声音可在真空中传播 B . 手在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主要目的是改变响度 C . 道路两旁的隔音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 . B超检查身体是超声波在医学中的应用
  • 5. (2017·东营) 在旅游景区,导游常利用扩音器进行讲解,如图所示.关于扩音器的作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提高声音的音调 B . 增大声音的响度 C . 改变声音的音色 D . 改变声音的传播速度
  • 6. 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是(   )
    A . 汽车上的“后视镜 B . 树在水中的“倒影” C . 沙漠中的“海市蜃楼” D . 地上的“树影”
  • 7. 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桌面上,并在桌面上垫一张白纸,再将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放在白纸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为了使实验效果更加明显,应该将蜡烛B也点燃 B . 在蜡烛B位置放置光屏,光屏上会出现蜡烛A的像 C . 将蜡烛A靠近玻璃板,蜡烛A的像的大小将保持不变 D . 实验中做多次实验获得多组数据是为了减小误差
  • 8. (2020八上·科尔沁期末) 近年流行的“自拍神器”给旅行者自拍带来方便.如图所示,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自拍时可以(   )

    A . 增大物距,增大取景范围,拍出的像变小 B . 增大物距,增大取景范围,拍出的像变大 C . 减小物距,减小取景范围,拍出的像变小 D . 减小物距,增大取景范围,拍出的像变大
  • 9. 电影《流浪地球》中,在为地球探路的空间站的宇航员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如果空间站宇航员要在“失重”状态时进行体能锻炼,下述活动中可采用的是:(   )
    A . 举哑铃 B . 跑步 C . 用弹簧拉力器健身 D . 用单杠做引体向上
  • 10. 很多体育赛事都与摩擦有关,有时要设法增大摩擦力,有时又要设法减小摩擦力.下列四个实例中属于减小摩擦力的是(   )
    A . 在跑鞋的底部有许多花纹和鞋钉 B . 滑冰运动员所穿的滑冰鞋底部有冰刀 C . 足球比赛中守门员戴有防滑手套 D . 举重比赛时,运动员先在手上涂抹“白粉”
  • 11. (2018八下·深圳期中) 如图,图甲是小车甲运动的s-t图像,图乙是小车乙运动的v-t图像,由图像可知( )

    A . 甲、乙都由静止开始运动 B . 甲、乙都以2m/s的速度匀速运动 C . 甲、乙两车经过5s一定相遇 D . 甲车速度越来越大,乙车速度不变
  • 12. (2018·河南模拟) 图像法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在如图所示的图像中,如果在横、纵坐标加上适当的物理量及单位,不能描述的是(    )

    A . 弹簧的伸长与弹簧所受拉力的关系 B . 物体的密度与其质量的关系 C . 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D . 匀速直线运动中路程与时间的关系
  • 13.

    如图所示,在副食店中,商家常用“提子”来量度液体物品的质量.如果用刚好能装0.5kg酱油的“提子”来量度白酒,则对装满一“提子”的白酒质量的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ρ酱油>ρ白酒 )(       )

    A . 等于0.5kg B . 小于0.5kg C . 大于0.5kg D . 以上判断均不正确
  • 14. 体积和质量都相同的铁球、铜球和铅球各一个,已知ρ=7.8×103kg/m3、ρ=8.9×103kg/m3、ρ=11.3×103kg/m3 , 那么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可能铁球是实心的,铜球和铅球是空心的 B . 可能铜球是实心的,铁球和铅球是空心的 C . 可能铅球是实心的,铜球和铁球是空心的 D . 三个球一定都是空心的
  • 15. 两个实心物体a、b的体积与质量的m-V关系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a物质的密度比b的密度大 B . b物质的密度是0.5×103kg/m3 C . b物质的密度是a物质的4倍 D . a、b的密度与它们的质量、体积有关
二、填空题
  • 16. (2020八上·芜湖期末) 经典力学和实验物理学的先驱率先用望远镜观察天空得到天体运行的结果有力支持了哥白尼的
  • 17. 王老师乘坐公交车上班途中,他感觉到远处的房屋不断地向他靠近,房屋向他靠近是以为参照物;公交车以15m/s的速度匀速行驶了30min,汽车在这段时间内行驶了km。
  • 18. (2020八上·黄山期末) 如图所示,某人用10N的力沿水平方向向右拉一根轻质弹簧,弹簧对手的拉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 N,手受到的拉力的施力物体是

  • 19. 如图所示,图甲、乙分别反应了力的作用放果,其中甲图表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乙图表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 20. (2020八上·重庆期中)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现有一只蜻蜓立于距水面0.8m处的荷尖上。池中水深0.5m,则蜻蜓的像距蜻蜓m;若蜻蜓飞离水面,越飞越高,它在镜中的像的大小(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21. 如图是小明和爷爷在河中叉鱼的情景,小明在船上看到河水中的鱼比鱼的实际位置要(选填“深”或“浅”)些,这是由于光从水中射向空气时发生的缘故。

  • 22. 用一瓶氧气密度为5kg/m3的氧气瓶给病人供氧,当给病人供氧用去一半后,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为kg/m3;将一瓶密度为0.8×103kg/m3的菜籽油用去一半后,瓶内剩余菜籽油的密度为g/cm3
  • 23. 小华听说,寒冬季节放在室外的水缸会破裂。为弄清原因,于是他找到一个容积为0.27m3的水缸,并向缸内盛满水,则水的质量为kg;若这些水全部结成冰,体积变化了m3(已知冰的密度ρ=0.9×103kg/m3)。
  • 24. 农业上需用密度为1.1×103kg/m3的盐水选种,现配制500cm3的盐水,称得其质量为505g,所配制盐水的密度为kg/m3;如果要符合选种所需要求,需向盐水中加盐的质量为g。(已知食盐的密度ρ食盐=2.2×103kg/m3
  • 25. 当光线垂直射到平面镜上,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夹角是°,如果将平面镜转动20度,反射光线转过的角度是°。
三、作图题
四、实验题
  • 28. 小明利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1. (1) 如图甲所示,小明操作的错误是:没有拉动弹簧测力计;纠正错误后,应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木块做运动;
    2. (2) 若在木块上再放一个砝码,则木块运动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小明将木块沿竖直方向截去一半后,测得木块所受的滑动的摩擦力变为原来一半,于是他由此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随接触面积的减小而减小。你认为他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
    3. (3) 小明实验时,先在竖直方向上对弹簧测力计调零,然后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体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测出的摩擦力实际摩擦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图乙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N。
  • 29. 小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
    1. (1) 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f=cm;为了保证像成在光屏中央,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与烛焰中心大致在

    2. (2) 如图乙所示,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16cm”刻度线处,则人眼在图中处(选填“A”或“B”)能观察到烛焰的放大的像,的成像原理与此相同;

    3. (3) 如图甲所示,移动凸透镜到适当位置,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此像是倒立(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若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cm”刻度线处,光屏上能再次呈现清晰的像;

    4. (4) 如图乙所示,小华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副眼镜,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了,将光屏靠近凸透镜移动适当距离后,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是眼镜(选填“近视”或“远视”)。

  • 30. “民以食为天,食以油为先”,食用油是人们生活必需的食用品,是人们日常饮食中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爱动脑筋的小明想知道食用油的密度究竟有多大,于是他取了一些食用油和其他两名同学一起利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食用油的密度。

    1. (1) 他们将天平放在桌面上,当游码移至零刻度处时,发现指针偏向如图甲所示,则应将左侧的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
    2. (2) 天平平衡后,他们开始测量,进行了以下步骤:

      A .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食用油的总质量;

      B .将待测食用油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中食用泊的总质量:

      C .将烧杯中食用油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倒出的这部分食用油的体积。

      请你根据以上步骤,写出正确的操作顺序:(填字母代号);

    3. (3) 若在步骤B中测得烧杯和食用油总质量为107.6g,其余步骤数据如图乙和丙所示,则倒入量筒中食用油的质量为g,该食用油的密度为kg/m3
    4. (4) 小军还采取了下列测量步骤测食用油的密度:

      A.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

      B.将食用油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

      C.将烧杯中的食用油全部倒入量筒中,测出食用油的体积,并计算食用油的密度。

      这种测量方法所测的食用油的密度会(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实际值,其主要原因是

    5. (5) 小海认为不用量筒也能测量出食用油的密度,他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

      A.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m0

      B.在烧杯中装满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1

      C.把烧杯中的水倒尽,再装满食用油,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为m2

      则食用油的密度表达式ρ=(已知水的密度为ρ)。

五、计算题
  • 31. 小华家驾车到重庆西站乘高铁去成都旅游,小华通过铁路12306网站查询到列车时刻表如下表所示,去西站行程中观察到路边的交通标志牌如图所示。求:

    车次

    重庆西开

    成都东到

    运行距离

    G1346

    8:38

    9:40

    240km

    G1692

    8:49

    10:05

    240km

    G1482

    9:11

    10:31

    240km

    1. (1) 在交通正常的情况下,他们从交通标志牌处到达重庆西站所用的最少时间;
    2. (2) 若他们乘坐的是高铁G1482,该趟高铁运行的平均速度。
  • 32.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如图所示是小杰家中的一个紫砂壶茶具,他想知道家中的紫砂壶泥料的密度。于是,他先用天平测出整个空壶(带盖)质量为450g,接着又测出紫砂壶壶盖的质量为44.4g,然后再把壶盖放入装满水的烧杯,测得溢出水的质量是14.8g,已知紫砂壶壶盖和壶身所用的泥料相同。求:

    1. (1) 该紫砂壶的重力;
    2. (2) 这种泥料的密度;
    3. (3) 烧制该紫砂壶所用泥料的总体积。
  • 33. 间接测量是物理测量中的一种常用方法。小李为了测某种金属的密度,他先用一个质量为150g的空瓶子装满水后,测得的总质量为650g;然后向瓶中放入某种金属碎片500g,待水不再溢出,擦干瓶外的水后测得总质量为950g。求:
    1. (1) 瓶子的容积;
    2. (2) 该金属碎片的密度;
    3. (3) 若用该瓶子装75%的消毒酒精(将纯酒精和水的体积按3:1配制而成),装满酒精后的总重力(已知纯酒精的密度ρ酒精=0.8×103kg/m3)。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