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 /苏教版(2019) /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 /第三章 人的免疫调节与稳态 /本章复习与测试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高中生物学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单元测试第三章 人的免疫...

更新时间:2022-07-28 浏览次数:29 类型:单元试卷
一、单选题
  • 1. (2021高二上·农安期末) 依据特异性免疫的基本过程,判断下列表述正确的(    )
    A . T细胞只参与细胞免疫,B细胞只参与体液免疫 B . B细胞只要接受了相应抗原的直接刺激就会分泌特异性抗体 C . 刚得了感冒又痊愈的人不会再患流感 D . 浆细胞分泌抗体,细胞毒性T细胞杀死受病原体感染的细胞
  • 2. (2022高二上·虎林期末) 癌症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传统的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不尽如人意,目前的研究热点是人类如何依靠自身的免疫系统消灭癌细胞。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 癌症的发生的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突变 B . 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让我们远离致癌因子 C . 机体识别和清除突变的细胞,防止肿瘤的发生 D . B淋巴细胞具有识别和杀伤肿瘤细胞的能力
  • 3. (2021高三上·汕头期末) 根据在免疫应答中的功能,T细胞可分为具有呈递抗原功能的Th细胞和具有杀伤靶细胞功能的Tc细胞。下列有关Th和Tc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 都是在胸腺中由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产生 B . 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中均能发挥作用 C . 细胞表面都含有可以识别信号分子的受体  D . 受刺激后只有Th细胞可以经历增殖和分化过程
  • 4. (2021高二上·潮阳竞赛) 下列关于浆细胞来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浆细胞主要来源于直接受到抗原刺激的B细胞 B . B细胞在胸腺中发育成为浆细胞 C . 部分浆细胞产生于T细胞呈递抗原之后 D . 当记忆细胞再次接触抗原时,全部分化成浆细胞
  • 5. (2021高三上·丹东月考) 我国新冠疫情防控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全球疫情形势仍然严峻。为更有效地保护人民身体健康,我国政府正在大力实施全民免费接种新冠疫苗计划。目前接种的新冠疫苗主要是灭活疫苗,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灭活的新冠病毒保留了抗原特性,一般不会致病

    ②接种后抗原会迅速在机体的内环境中大量增殖

    ③接种后可以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体液免疫

    ④二次接种可提高机体的免疫自稳功能

    A . ①④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②③
  • 6. (2021高三上·建平月考) 《黄帝内经》中提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为增强人体免疫力,我国中医认为有几个方面要注意:一是要顺应四时季节的气候变化;二是要调节情绪;三是要节制饮食,即饮食要均衡;四是如果经过上述调理仍有不适,可做适当的药物调理。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人体免疫包括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B . 顺应气候变化有助于维持体温恒定,冬季,人体的产热量大于散热量以维持体温恒定 C . 情绪稳定离不开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为最主要的调节 D . 人体中组成抗体的单体主要来自食物中的蛋白质类物质的消化吸收
  • 7. (2021高三上·洮南月考) 2020年春节前后的一段时间内,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因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COVID-19)疫情而受到影响。新型冠状病毒在人群中可通过呼吸道飞沫和接触等方式进行传播,人感染该病毒后,机体的免疫系统会发挥免疫功能来消灭该病毒。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新型冠状病毒侵入人体后,会刺激机体产生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B . 人体内的吞噬细胞特异性吞噬新型冠状病毒的过程依赖于细胞膜的识别功能 C . 效应T细胞分泌的相应抗体能与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结合 D . 人体免疫系统能够消灭机体内的新型冠状病毒体现了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
  • 8. (2021高二上·沈阳月考)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该病毒入侵人体后可引起的免疫反应是(   )
    A . 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 B . T细胞大量合成并分泌与该病毒特异性结合的抗体 C . B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与肠道病毒特异性结合,并消除病毒 D . 记忆细胞产生抗体并消灭抗原
  • 9. (2021高二上·辽宁月考)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免疫活性物质都是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在人体内环境中产生 B . 组织细胞进行各项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位于人体内环境 C . 细胞呼吸的产物既可能影响内环境稳态,又可以参与体液调节 D . 在内环境稳态的调节中,下丘脑既能作为感受器,也能作为神经中枢,但不能作为效应器
  • 10. (2021高二上·辉南月考) 特异性免疫是机体在抗原刺激下,淋巴细胞被激活而引起的一系列免疫应答反应。下列关于特异性免疫及其相关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的前体细胞不同,成熟场所也不同 B .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二次免疫应答都与记忆细胞有关 C . 浆细胞与效应T细胞能特异性识别侵入内环境中的病原体 D . DNA疫苗注入机体后不能直接激活免疫系统引起免疫反应
  • 11. (2021高二上·辉南月考) 2020年6月16日,中国医药集团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研制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Ⅰ/Ⅱ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疫苗组接种者均产生高滴度抗体。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新冠病毒灭活疫苗不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B . 若机体多次接种该疫苗会导致自身免疫病和过敏反应 C . 接种疫苗后产生的抗体可与新冠病毒在内环境中结合 D . 接种的疫苗将刺激辅助性T细胞产生细胞(淋巴)因子
  • 12. (2021高二上·辉南月考) 下列关于免疫系统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免疫系统主要包括免疫器官和免疫活性物质 B . 免疫系统是免疫调节的结构和物质基础 C . 扁桃体、肾脏、脾等都属于免疫器官 D . 免疫活性物质都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
  • 13. (2021高二上·洮南月考) 下列有关免疫学原理的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供体与受体的主要HLA有80%相同,才可以进行器官移植 B . 脊髓灰质炎活疫苗——糖丸是用减毒的病毒制成的 C . 人乳头瘤病毒疫苗是世界上第一个预防癌症的疫苗 D . 临床诊断中,可利用抗原和抗体的特异性反应检测病原体
  • 14. (2021高二上·鹤岗月考) 挪威科学家最新的研究显示,气候变暖将提高人类患腺鼠疫的可能性。这种疫病是由鼠疫杆菌(宿主为啮齿动物)引起的,鼠疫杆菌释放外毒素,使患者出现中毒性休克综合征。科学家从病愈患者的血清中提取的抗毒素对腺鼠疫患者有显著疗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外毒素和抗毒素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 B . 抗毒素是一种抗体,是由辅助性T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 C . 外毒素是一种抗原,能引起人体的免疫反应 D . 该免疫过程属于细胞免疫
  • 15. (2021·浙江模拟) 接种疫苗是预防新冠肺炎的最行之有效的方法,灭活疫苗通常需要接种两剂或三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将新冠病毒在完全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再经灭活和纯化,可制成灭活疫苗 B . 灭活的疫苗保留了抗原特性,能诱发机体产生多种针对新冠病毒的抗体 C . 接种新冠疫苗后机体产生的记忆细胞都来自T细胞 D . 第二次接种疫苗,人体相应的记忆B细胞会迅速增殖并分泌抗体
  • 16. (2021·杨浦模拟) 核酸检测是新冠疫情期间实施“早发现早隔离”的重要手段,其基本原理是采用被称为“探针”的单链核酸识别新冠病毒特征性的核酸序列。据所学知识判断,该识别的原理属于(   )
    A . 核酸碱基互补配对 B . 抗体抗原特异性识别 C . 蛋白质与核酸空间结合 D . 磷酸与五碳糖之间共价结合
  • 17. (2021·新田模拟) 对人群进行免疫接种是预防传染性疾病的重要措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注射的灭活病毒在内环境中表达抗原蛋白,激活机体的免疫反应 B . 注射新冠疫苗加强针能提高机体的抗体浓度和记忆细胞的数量 C . 接种狂犬病毒疫苗比注射抗狂犬病毒血清可获得更长时间的免疫力 D . 注射的大分子蛋白质类疫苗,其有效成分能被人体的B细胞识别
  • 18. (2021高三上·浙江月考) 科研人员通过向大型哺乳动物注射破伤风杆菌类毒素来制备破伤风杆菌抗血清。破伤风杆菌类毒素是破伤风杆菌外毒素经过甲醛脱毒制成的,失去外毒素毒性,但保留了其抗原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通过该方法制备的抗血清中含有多种抗体 B . 人类注射该抗血清可以治疗破伤风 C . 破伤风杆菌外毒素和类毒素均可直接刺激成熟的B淋巴细胞,使其致敏 D . 人类注射抗血清可获得对抗破伤风杆菌的免疫力,且持久性比注射类毒素更长
  • 19. (2021·浙江模拟) 据媒体报道,在印度各地发现了多达240种新冠病毒毒株的新型变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240种新冠病毒毒株的新型变种的存在说明变异具有多方向性 B . 发热病人只需一次核酸检测阴性即可证明未感染新冠病毒 C . 保持社交距离、戴口罩等是防控新冠病毒的有效方式 D . 变异毒株的广泛存在可能会降低疫苗的有效性
  • 20. (2021·南宁模拟) 下列有关免疫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人体特异性免疫功能全都依赖于免疫细胞来完成 B . 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过程中都有吞噬细胞的参与 C . 过敏反应主要与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失调有关 D . 在特异性免疫反应中各种免疫细胞均能特异性识别抗原
二、实验探究题
  • 21. (2022·潮州模拟) 2022年2月4日,中国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如期拉开了北京冬奥会的序幕,以期为世界呈现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冬奥盛会。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国家速滑馆“冰丝带”的比赛场地温度较低,寒冷刺激会导致人体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从而增加产热,这一过程属于调节。与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分泌激素的方式相比较,寒冷刺激导致肾上腺素分泌的方式有何特点?(答出两点)
    2. (2) 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的决赛中,运动员武大靖体力不支,血糖含量降低,此时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受(答出两种)等物质的调节。
    3. (3) 目前检测新冠病毒的方法主要有核酸检测法和抗体检测法。核酸检测可甄别人体是否感染新冠病毒的原因是核酸中储存遗传信息且。对于无症状感染者,(填“能”或“不能”)采用抗体检测法进行检测。
    4. (4) 安全有效的疫苗是防治新冠肺炎最有效的措施。

      ①某新冠疫苗注射液(每针0.5mL)含有灭活的新型冠状病毒、氢氧化铝、氯化钠等物质,该疫苗在研制过程中必须经过对照实验来了解其免疫效果,其中对照组应进行的处理为:

      ②针对新的疫苗有灭活疫苗、核酸疫苗和重组病毒载体疫苗等,在检测该疫苗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动物实验中,考虑到个体差异,为了提高实验的可重复性,对实验动物的选择应注意(答出两点)。

  • 22. (2021高二上·南关期中) 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可预防由HPV引起的子宫颈癌,是世界上第一个预防癌症的疫苗,在人类研发癌症疫苗的道路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疫苗通常是用灭活或减毒的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HPV疫苗后,体内的B细胞会与结合,在这两个信号作用下B细胞开始分裂分化,从而降低患病的风险。当相同的HPV再次进入机体时,主要是记忆细胞参与免疫调节,是因为它的上具有特异性受体。
    2. (2) 某研究机构为评估某种HPV疫苗的效果,在志愿者中进行了如下接种实验。

      第1步:接种前,根据的特性进行检测,确定人体是否感染HPV。根据检出HPV的情况,分为未检出HPV的A1A2两组,检出HPV的B1B2两组;

      第2步:将A1B1分别接种安慰剂(没有药物作用的针剂);A2B2分别接种
      第3步:一段时间后,统计各组癌前病变(癌变前病理变化,可发展为恶性肿瘤)的人数。统计结果如下表:

       
      总人数 8000 8000 1181 1179
      癌前病变人数 83 5 118 117

      ①A1组癌前病变明显低于B1组,由此可推测诱发癌前病变的因素是感染HPV。
      ②A1组癌前病变的比例明显高于A2组,说明接种该疫苗后,可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对HPV具有抵抗力。
      ③某同学认为感染HPV后,再注射该种疫苗,依然能起到预防的作用。
      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结合实验结果说出你的理由:。 抗原和抗体特异性结合 HPV疫苗 不同意,实验结果显示B1组癌前病变的比例与B2组无明显差异,不能起到预防作用

三、综合题
  • 23. (2022·南昌模拟) 下图1表示肿瘤细胞表面的PD-LI与T细胞表面的PD-1结合,导致T细胞无法识别肿瘤细胞,实现肿瘤免疫逃逸;图2表示PD-1抗体阻断PD-1与PD-L1相互作用,恢复T细胞介导的抗肿瘤免疫作用,杀伤肿瘤细胞。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肿瘤细胞的产生是由于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的结果,抑癌基因的作用是
    2. (2) 图示中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识别和杀伤过程属于免疫,体现了免疫系统具有功能。
    3. (3) 为阻断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通路,制备了PD-1抗体,利用的原理,通过阻断PD-1与PD- L1的联系,从而促进细胞杀伤肿瘤。
    4. (4) 除上述方法(制备了PD-1抗体)外,请结合图示再提出一种阻断癌细胞的免疫逃逸通路的方法: 
  • 24. (2021高二上·哈尔滨期末) 如图是人体感染H7N9流感病毒后机体通过调节清除体内病毒的过程。据图分析回答:

    1. (1) 人感染H7N9病毒后经常出现发热症状,原因之一是在细胞因子刺激下,有关腺体分泌的激素(直接作用)的量增加,从而使产热增加。
    2. (2) B淋巴细胞在辅助性T细胞、的刺激和的作用下,进行增殖、分化,小部分形成细胞。当H7N9病毒侵入人体细胞时,机体消灭该病毒的免疫过程首先是,再次是
    3. (3) H7N9病毒和HIV侵入人体后都会影响免疫细胞的活性,但HIV和H7N9病毒相比,HIV最终使免疫系统失去抵御作用,其原因是
    4. (4) DC免疫疗法是通过采集患者自体的外周血液,在体外诱导培养出大量DC细胞,使之负载上肿瘤抗原信息后再回输给患者。这些DC细胞进入患者体内后,还可诱导细胞毒性T细胞迅速产生精确杀伤肿瘤细胞,同时,还能使机体产生免疫记忆,具有防止肿瘤复发的功效,该免疫过程属于免疫。
  • 25. (2021高二上·浙江月考)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见于儿童,临床特征为全身出现丘疹、水疱。接种VZV减毒活疫苗(VarV)是预防水痘流行的有效方法。2019年,研究者对某地2007~2015年出生儿童的VarV接种率及水痘发病率进行了调查,结果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感染初期患者皮肤表面形成透明的水疱,其中的液体主要来自内环境中的。正常情况下人体的内环境要维持稳态,它是依靠调节机制来实现的。
    2. (2) 呼吸道黏膜受损者更易被VZV感染,原因是。VZV感染引发机体的特异性免疫,被感染的细胞统称为,该细胞的裂解需要依靠细胞与之结合。
    3. (3) 水痘临床诊断时,须注意与荨麻疹相区分。与水痘的发病机理不同,某些花粉引起的荨麻疹属于机体的反应,它是针对抗原产生的免疫应答,属于免疫系统的过度反应。
    4. (4) 图中统计结果显示,随VarV接种率的提高,水痘发病率呈下降趋势。接种VarV的这种免疫方式属于免疫。接种VarV后,B淋巴细胞的作用是
    5. (5) 2014年、2015年出生儿童的接种率与发病率数据提示,应及时接种第二剂VarV,原因是第一剂疫苗接种一段时间后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