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黑龙江省鸡西市虎林市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

更新时间:2022-03-25 浏览次数:50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在中国,40—50岁的成年人(尤其是男性)容易诱发Ⅱ型糖尿病,有家族病史的人更容易获得糖尿病。根据上述信息,同学们进行了激烈的讨论。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A . 若要验证某同学的猜想:Ⅱ型糖尿病具有一定的遗传规律,应调查某一个家族的遗传家系 B . 定期适度运动,合理饮食可以预防糖尿病 C . 若得了糖尿病,血浆的渗透压会小于组织液渗透压 D . 将胰腺摘除、捣碎并分离提取液,可能得不到胰岛素
  • 2. 人体内环境会与细胞进行物质交换,是细胞与外界沟通的“桥梁”。下列对于内环境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胰腺分泌的物质不都属于内环境 B . 对血液离心分层,可以看到明显三层,其中最上层渗透压大部分取决于无机盐和蛋白质 C . 新冠疫苗从肌肉注射,它从起始部位到作用部位通过的内环境依次是组织液→血浆→组织液→淋巴液 D . 细胞代谢需要氧气参与,氧气从红细胞到作用场所一共要穿过10层磷脂分子层
  • 3. 人在吃辣椒,或者触碰了辣度比较高的食物,通常会感觉到热和痛,并且不断流汗。这是因为在口腔和皮肤的细胞膜上含有一种受体——香草酸受体,此受体会被辣椒素或者高温激活,从而得到“烫”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香草酸受体位于突触后膜 B . 产生痛感的区域在大脑皮层中,而不断流汗中包括下丘脑对人体的神经调节 C . 降低辛辣食品的温度,可以使人对辣的感觉下降 D . 辣椒素与神经元上的香草酸受体结合后,会使Na+内流
  • 4. 激素是一类能够激活器官或腺体的小分子物质,有时候与酶类似。某同学为了区分酶与激素,做了如下的表格。请找出结论错误的是(   )

    选项

    实例

    结论

    A

    蛋白质可以被蛋白质酶水解,胰岛素也可以被蛋白质酶水解

    胰岛素是一类蛋白质

    B

    给蝌蚪定时饲喂一定量的甲状腺激素,蝌蚪的生长周期明显加快

    甲状腺激素有催化分解作用

    C

    发烧时,有些器官无法正常工作,而流汗,排尿等功能加强

    高温下有些酶活性降低,而有些激素仍能产生对应效果

    D

    唾液淀粉酶不能使麦芽糖分解,TRH只能作用于垂体

    激素和酶都需要特定环境才能发挥作用

    A . A B . B C . C D . D
  • 5. 多巴胺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有人称它为“快乐分子”。可卡因(一种毒品)就是通过防止多巴胺回流使多巴胺持续作用,使人感到兴奋的。如图是可卡因的作用机制,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A . 可卡因作用于突触前膜的转运蛋白,使多巴胺停留在突触间隙,持续与受体结合 B . 多巴胺与受体蛋白结合,使突触后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 C . 多巴胺通过胞吐运输,好处是可以加快多巴胺与受体蛋白结合的速率,缩小信号传输时间 D . 可卡因可以持续打开多巴胺载体蛋白,从而使突触间隙中多巴胺含量增多,使突触后神经元过度兴奋产生毒品上瘾症状
  • 6. 下列对内分泌系统和腺体的解说错误的是(  )
    A . 垂体可以分泌生长激素,且可以接受下丘脑的激素调节 B . 下丘脑既可以释放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来调节甲状腺,又可以通过神经——体液调节控制人体的水盐平衡 C . 胰岛既是内分泌腺又是外分泌腺,其中分泌的两种激素有拮抗作用 D . 抗利尿激素对肾小管有正反馈调节
  • 7. 有人说:“生物就是生活”。生活中下列与学习有关的生物现象正确的是(   )
    A . 听力考试时主要使用大脑皮层言语区的H区和V区 B . 上课时交感神经占优势,消化速率变快,血管收缩 C . 放学回家后尿意会增加,是因为身体中副交感神经兴奋,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增加 D . 听到上课铃会不由自主地想回班级,因为不由自主,所以是非条件反射
  • 8. 下列选项不属于内环境失调的是(   )
    A . 长时间在太阳下暴晒出现晕厥难受等现象 B . 剧烈运动后,大量出汗,心跳急促,呼吸加快 C . 秋季穿得单薄引起感冒流涕 D . 人体长期不摄取足量碘元素引起脖子肿大
  • 9. 如图是反射弧的一段结构,甲、乙电位计的接线柱都在膜外。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 当在A处刺激,甲电位计的指针偏转情况依次为↑,↖,↑ B . 当在A处刺激,乙电位计过一会能出现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反方向的电流 C . 当在A处刺激,A处瞬间会发生钾离子外流 D . 兴奋传导到突触前膜时,突触前膜释放乙酰胆碱时不需要能量;而轴突某处恢复静息电位时,K+内流消耗能量
  • 10. 图为女性主要内分泌器官(不包括下丘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幼年时②出现问题的患者及时检查并终身服用“优甲乐”可以得到有效治疗,这也间接说明了②分泌的激素可以服用 B . ①分泌的激素可以促进身体生长发育,幼年分泌不足会导致侏儒症 C . ⑥中有促进第二性征发育的激素,若阉割一只具有⑥内分泌腺的鸡,此鸡会变性(显示出异性的第二性征) D . ⑤也是外分泌腺,小肠粘膜被胃酸刺激产生的一种物质能够使⑤分泌胰液
  • 11. 下列关于科学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班廷通过结扎胰管的技术发现了第一个已知的激素——促胰液素 B . 沃泰默认为胰液分泌是需要神经参与的体液调节 C . 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实验和孟德尔的性状分离实验都运用了假说——演绎法 D . 摩尔根的果蝇实验不遵循遗传规律
  • 12. 现要研究鸡的性行为与性激素的关系,实验小组将健康的鸡均等地分成4组(每一组性别比例均为1∶1)。下表是实验具体操作方案,则对实验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

    编号

    处理方案

    现象

    1

    不做任何处理

    性行为正常,母鸡产受精卵

    2

    切除公鸡的睾丸

    性行为显著减少,母鸡产未受精卵

    3

    切除公鸡的睾丸,并定时注射2mL睾酮

    性行为正常,母鸡产受精卵

    4

    切除公鸡的垂体,并定时注射2mL睾酮

    性行为正常,母鸡产未受精卵

    A . 此实验具有一定瑕疵,1组应该进行手术,但不切除任何部位 B . 对比1,2,3组可知,睾酮有维持公鸡第二性征的能力 C . 对比1,3,4组可知,垂体对公鸡的性行为没有影响,4组母鸡产未受精卵是因为公鸡睾酮过剩影响了精子发育 D . 此实验运用了对照法得出相对合理的结论
  • 13. 下表给出了体液内物质含量的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体液序号

    蛋白质

    Na+

    K+

    Cl-

    1

    18.24

    144.87

    5.21

    110.11

    2

    3.32

    140.24

    7.43

    112.55

    3

    50.29

    13.68

    188.42

    27.12

    A . 3是血浆,其蛋白质含量减少可导致组织水肿 B . 当刺激神经细胞使其兴奋时,兴奋点处2的Na+含量小于3 C . K+含量在3中能保持稳定,很大一部分取决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D . 人体组织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时必须通过由1,2和淋巴液组成的内环境
  • 14. 下图是某同学画出的细胞外液与细胞内液的三角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中可知①②③是内环境的主要成分,④占体液的三分之一 B . 对于此图,若①—②—③连接正确,则③←→④应改为②←→④ C . 对于此图,若③—④连接正确,则①②③中的连接符应改为①→②←→③←① D . 此图能判断出细胞外液与细胞内液的关系,因此是正确的
  • 15. 实验室内有一刚刚提取的物质M,现要确定M的有关性质,科学家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

    内容

    1组

    将2mL M注射进小鼠的血液中,测量小鼠体内的温度

    2组

    将2mL M注射进小鼠的血液中,统计小鼠的排尿量

    3组

    将2mL M注射进小鼠的血液中,测量小鼠的消化速率

    4组

    将2mL M注射进小鼠的血液中,统计小鼠性行为频率

    下列是实验前和实验后对应量的变化图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A . 小鼠排尿量减小,是因为M与抗利尿激素有协同作用 B . 小鼠消化速率和性行为频率上下浮动但基本不变,说明此物质不可能由垂体分泌 C . M使小鼠体内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从而引起体温上升;由于出汗增多,体液流失变快,排尿量减少 D . 此实验得出结论精确,不需要再次实验
  • 16. 关于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免疫器官中的骨髓和脾是免疫细胞产生并发育成熟的地方 B . 淋巴细胞包括T细胞、B细胞和巨噬细胞等细胞 C . 免疫系统的前两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 D . 免疫系统的功能包括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和免疫监视
  • 17.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能够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潜伏2~10年甚至更长时间,有关艾滋病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辅助性T细胞在感染艾滋病后一年能快速增加,后随时间推移数量减少 B . 感染艾滋病后HIV会迅速增殖,DNA快速复制 C . 随着病毒的复制,B细胞数量持续下降 D . 艾滋病属于过敏反应的一种
  • 18. 癌症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传统的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不尽如人意,目前的研究热点是人类如何依靠自身的免疫系统消灭癌细胞。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 癌症的发生的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突变 B . 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让我们远离致癌因子 C . 机体识别和清除突变的细胞,防止肿瘤的发生 D . B淋巴细胞具有识别和杀伤肿瘤细胞的能力
  • 19. 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看到有些人吃了鱼和虾等食物后会出现腹痛、腹泻和呕吐等过敏症状,以下有关过敏反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发生过敏反应是我们第一次接触过敏原 B . 引起过敏反应的抗原物质叫做过敏原 C . 在过敏原的刺激下,B细胞会活化产生抗体 D . 过敏反应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 20. 关于免疫系统功能异常引发的疾病叙述错误的是(   )
    A . 当我们免疫功能过于强大时会出现自身免疫病 B . 常见的自身免疫病有过敏反应、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 C . 免疫缺陷病是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的疾病 D . 免疫缺陷病一类是由于遗传而生来就有的,另一类是由疾病和其他因素引起的
  • 21. 免疫学是在人类与传染病斗争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学科,有关免疫学的应用错误的是(   )
    A . 疫苗通常是灭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 B . 接种疫苗后,人体可以产生相应的抗原 C . 免疫抑制剂可以大大提高器官移植的成活率 D . 免疫学的应用除了免疫预防,还包括免疫诊断和免疫治疗
  • 22. 有关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叙述错误的是(   )
    A . 达尔文和他的儿子最先设计了简单而又富有创造性的实验进行研究 B . 鲍森·詹森的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C . 拜耳的实验认为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分布不均匀 D . 荷兰科学家温特发现、命名并提取出生长素
  • 23. 有关生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植物的向光性是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B . 胚芽鞘的向光侧生长素浓度高于背光侧 C . 植物激素是信息分子,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并可人工制备 D . 生长素催化细胞内的代谢活动
  • 24. 有关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错误的是(  )
    A . 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的含量虽然微少,但在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上的作用却非常重要 B . 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共同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 C . 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不当,可能影响作物的产量和产品的品质 D . 光作为一种能量,影响、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全过程
二、多选题
  • 25. 当流感病毒突破了机体的前两道防线,第三道防线的“部队”就会紧急动员起来,以下关于特异性免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一些病原体可以和B细胞接触,这可为激活B细胞提供第二个信号 B . 浆细胞可以产生抗体,抗体的本质均为蛋白质 C . 在细胞免疫过程中,靶细胞、辅助性T细胞等参与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过程 D . 一个B细胞只针对一种特异的病原体
三、综合题
  • 26. 上体育课时,某学生由于运动过度,脚上长了水泡。甲图是此学生血浆中部分成分含量,乙图是此学生身体内一部分的大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物质 含量(mmol/L) 正常含量范围(mmol/L)
    M 4.2 3.9~6.1
    — — a
    — — b
    2.9 2.2~2.65

     
    1. (1) M最可能是,ab(填>,<或=)。此学生还可能出现症状。
    2. (2) 此学生水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脚部分组织细胞代谢增加,导致,水从引起水泡形成。水泡内液体主要是
    3. (3) 乙图中涉及的系统是,A处与B处相比,营养物质A处B处(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氧气从红细胞到达组织细胞被利用一共穿过层磷脂分子。
    4. (4) 乙图中除了涉及血浆和组织液,还有(填内环境成分)。
  • 27. 抗利尿激素(ADH)也称血管升压素。在全身水肿形成时,抗利尿激素增多的滞水作用也有一定意义。抗利尿激素与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管周膜上的V2受体结合后,激活膜内的腺苷酸环化酶,使上皮细胞中cAMP的生成增加;cAMP生成增加激活上皮细胞中的蛋白激酶,蛋白激酶的激活,使位于管腔膜附近的含有水通道的小泡镶嵌在管腔膜上,增加管腔膜上的水通道,从而增加水的通透性。试回答以下问题。
    1. (1) 据研究表明,cAMP具有促进激素分泌的作用。当垂体分泌作用于甲状腺,使甲状腺中浓度增多,激活对应酶合成甲状腺激素,使甲状腺激素释放速率(填“变快”,“变慢”或“不变”)。抗利尿激素与V2受体结合后最终改变了
    2. (2) 大量饮清水后,血浆渗透压,抗利尿激素分泌,肾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将体内多余的水排出体外,此现象称水利尿(water diuresis)。憋尿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同时神经兴奋,血管(填“收缩”或“扩张”)。这说明憋尿的调节机制是
    3. (3) 某人患全身水肿,此时抗利尿激素含量(填“升高”,“降低”或“不变”,下同)。给此人注射0.9mol/L生理盐水,一段时间后抗利尿激素浓度。运动时出大量的汗液,人体内抗利尿激素浓度,醛固酮浓度,所以在剧烈运动后推荐(写一种做法)。
  • 28. 下图表示反射的相关结构,根据图示和相关神经调节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人的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包括神经元和
    2. (2) 兴奋在突触处以传导,在突触小体上的信号变化为
    3. (3) 兴奋在4上的传导方向是,原因是
    4. (4) 效应器是指传出神经末梢所支配的肌肉或等。
    5. (5) 刺激A处5会收缩不是反射,原因是
    6. (6) 健康成年人可以有意识的控制排尿和“憋尿”,说明低级中枢和高级中枢的关系
  • 29. 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发现多起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病例,初步确认了新型冠状病毒为此次疫情的病原。2012年1月12日被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新型冠状病毒以感染呼吸道为主,发热是其主要的表现,同时也有轻度干咳、呼吸不畅、腹泻等症状。目前没有特效抗新型冠状病毒的药物,一般以对症治疗为主,建议接种新冠疫苗。请根据免疫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
    2. (2) 人体的前两道防线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因此叫做。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有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和
    3. (3) 病毒只有侵入细胞才能够增殖,此时就要靠直接接触靶细胞来“作战”,这种方式被称为细胞免疫。
    4. (4) 新冠病毒灭活疫苗无致病性,但保留新冠病毒的免疫原性,接种后可产生保护性抗体,其本质为,可有效预防感染新型冠状病毒。
    5. (5) 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为,易发生变异,所以注射新冠疫苗不能完全避免新冠病毒的感染。
  • 30. 1934年,科学家首次从人尿中分离出与生长素作用相同的化学物质——吲哚乙酸,生长素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植物的向光性是由生长素分布不均匀造成的,请根据所学的生长素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 (1) 生长素在植物的芽、幼嫩的叶和发育中的种子处是由合成的。
    2. (2) 生长素的运输方式为,属于运输。
    3. (3) 常见的植物激素除了有生长素,还有造成恶苗病的 ,催熟果实的等。
    4. (4)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5. (5) 在探索生长素类调节剂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时,可以采用沾蘸法和。为了避免时间和实验材料的浪费,通常在正式实验前需要做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