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 /第三章 物态变化 /第2节 熔化和凝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3.2熔化和凝固 同步练习

更新时间:2022-07-26 浏览次数:77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二、填空题
三、作图题
四、实验探究题
  • 20. (2021八上·二道期末) 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1. (1) 实验时,用“水浴法”加热,试管里应装有适量的较(选填“大”或“小”)的冰块;
    2. (2) 加热到某一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物质的温度是℃;
    3. (3) 在第8min时物质处于态,冰熔化经历了min。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图丙中折线ABCD图象,由图象可以推知冰是体;
    4. (4) 试管中的冰完全熔化后,若持续加热,最终(选填“能”或“不能”)得到图丙中的DE段图象。
  • 21. (2021八上·浈江期末) 小明猜想,往水中加入别的物质后,一定会对水的凝固点产生影响,为了验证这一猜想,他将一些盐放入水中,并把盐水用容器盛好放入冰箱,研究盐水的凝固过程。每隔一定时间,小明就观察盐水状态、测量温度,并将凝固过程记录的温度数据画成了凝固图象,如图甲所示。

    1. (1) 如图甲可知,食盐水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 (2) 如图甲,可以看出盐水从第 min开始凝固,凝固过程用了 min;
    3. (3) 从图象中得到,盐水在凝固过程中 (选填“吸收”、“放出”或“不吸收也不放出”)热量;晶体的液态物质在凝固时的温度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 (4) 该盐水的凝固点为 ℃。实验验证了小明的猜想,因为与水相比,盐水的凝固点变 (填“高”或“低”)了。
  • 22. (2021八上·天峨期末) 小丽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成的图像和温度计的读数,如图所示。

    1. (1) 该温度计的读数是℃;
    2. (2) 实验时选用的测量工具是温度计和
    3. (3) 从图像可知:冰的熔点是℃, 在熔化过程中尽管不断吸热,温度却
  • 23. (2021八上·勃利期末) 如图所示,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

    1. (1) 实验时所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性质制成的;
    2. (2) 为了便于记录各时刻的温度值,小明应选用(选填“甲”或“乙”)装置来进行实验,乙装置中水浴法加热的作用是
    3. (3) 如图丙所示,AB段处于状态;
    4. (4) 如图丙所示,是小明根据实验数据做出的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分析图象可知,冰的熔点是 ℃,熔化过程经历了min;
    5. (5) 通过实验可知,冰熔化过程中温度,但要继续热。
五、计算题
  • 24. (2019八上·麻城期中) 阅读短文,解答问题。

    神舟十号

    如图甲是长征火箭将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的场景。火箭的总长度为58m。火箭点火后竖直向上作直线运动,图乙为监控系统间隔2s拍摄到的火箭升空过程中带有比例标尺的位置照片。为使火箭搭载的飞船更轻巧更坚硬,其外壳和部分零件由钢制改为钛铝合金。已知钛的熔点1725℃,沸点3260℃;铝的熔点660℃,沸点2467℃。

    神舟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自动对接后以每小时28440km绕地球运转。神十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人向着征服太空的梦想又迈进了一大步。

    1. (1) 在太空中聂海胜感觉周围一片寂静,这说明声音,但他能看到漆黑的夜空中悬挂的美丽地球,这是因为地球在(填“发出”或“反射”)光。
    2. (2) 依据图乙照片上的比例标尺可推算:在这2s内火箭升空的平均速度为m/s。
    3. (3) 制作钛铝合金零件时采用先进的3D激光打印技术。在高能激光的作用下,金属钛和铝先(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液态,然后按零件形状重新(填物态变化名称)。
六、简答题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