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云浮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

更新时间:2022-02-28 浏览次数:40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20·常德) 以下估测值中,最符合实际的是(   )
    A . 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150g B . 中学生课桌的高度约为1.5m C . 人体体温的变化范围约为0~42℃ D . 人体的密度约为8×103kg/m3
  • 2. 小宇同学坐在行驶的列车内,若说他是静止的,则所选择的参照物应该是(   )
    A . 铁轨 B . 车窗 C . 在车内走动的乘务员 D . 路边的树
  • 3. (2019八上·高州月考) 吉它是年轻人喜爱的一种乐器.在演奏前,需要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这样做的目的是调节琴弦发声时的(   )

    A . 振幅 B . 响度 C . 音调 D . 音色
  • 4. 在图中,描述晶体熔化的图象应为(   )
    A . B .   C . D .
  • 5. (2018·东营) 面对清澈见底、看起来不过齐腰深的池水,不会游泳的人千万不要贸然下去,因为人们看到的池水深度和它的实际深度并不相同,下面四幅图能正确解释此现象的是(    )
    A . B .      C . D .
  • 6. 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阐述正确的是(   )

    A . 甲图: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前,用凸透镜矫正 B . 乙图:远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后,用凹透镜矫正 C . 丙图:显微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 D . 丁图:天文望远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
  • 7. 如图所示是甲和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质量为25g的甲物质的体积为30cm3 B . 体积为50cm3的乙物质的质量为35g C . 当甲和乙两种物质的质量相同时,乙物质的体积较大 D . 乙物质的密度比水大
二、填空题
  • 8. 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是,长度的国际单位是,实验室常用测量时间。
  • 9.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声音靠传播,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m/s。
  • 10. 超市里正在出售的海鲜的周围要铺一层碎冰块,这是因为在冰熔化时要热,但温度(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所以能起到保鲜的作用。而所用到的冰块是由水(填物态变化名称)而成的。
  • 11. 验钞机就是利用了荧光物质在紫外线的照射下能够的原理制成的,医院、饭店中常用紫外线灯来。而电视机遥控器是通过发射脉冲来实现对电视机控制的。
  • 12. 化妆用的镜是镜,近视眼镜用的镜片是镜,汽车前灯的反射装置相当于镜。
  • 13. 一杯牛奶,喝掉一半剩余的牛奶与原牛奶相比较,体积,质量,密度。(都是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14. 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音调相同的是;响度相同的是;其中丙比甲的频率

  • 15.              
    1. (1) 如图中用刻度尺测得物体的长度是cm;

    2. (2) 如图中停表的读数是s;

    3. (3) 如图中寒暑表的读数是℃。

  • 16. 近十几年中国高铁发展迅猛,至2020年,中国高铁总里程已位列世界第一,给人们出行带来了便利,也极大地促进了沿线经济发展。列车启动时,列车的运动状态(选填“改变”或“不变”);坐在车上的小明同学觉得站在站台上的安全员在向后运动,他所选择的参照物是(写一个);匀速行驶时,行李架上的物品相对于列车是(选填“静止”或“运动”)的。
  • 17.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
    1. (1) 医院内氧气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某氧气瓶内氧气用掉一半后,瓶内氧气的质量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密度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 (2) 医务人员工作时需穿好防护服、戴上护目镜,工作一段时间后,护目镜会有“起雾”的现象,这是水蒸气在护目镜上(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这个过程需要热,产生的“雾”附着在护目镜的(选填“内”或“外”)侧。
  • 18. 小明站在竖直的平面镜前2.5m处时,他与镜中“自己”的距离是m,若小明从平面镜中看到挂在墙上的时钟的指针如图所示,则时钟显示的实际时间是

三、作图题
  • 19.             
    1. (1) 如图所示,根据图中的入射光线和法线,画出大致方向的折射光线;

    2. (2) 如图所示,请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根据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在图中画出物体AB的位置,保留作图痕迹;

    3. (3) 在如图所示的光路图中,分别填入合适的透镜(填符号或简图)。

四、实验题
  • 20.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中,小明发现如果用蜡烛作为光源时火焰会飘忽不定,像与物对比难判定等问题。小明和老师、同学一起对实验装置进行了一系列创新,创新点如图所示:光具座上凸透镜所在位置为零刻度,数值向左、向右依次增大;在标有均匀格子的面板上制作字母“A”状LED灯替代蜡烛;光屏上标有同样的均匀格子。

    1. (1) 请分析创新后实验装置的优点:

      ①可以直接读出物距以及

      ②光屏上成像更清晰、

      ③从标有均匀格子的光屏上可以准确得出像与物的关系。

    2. (2) 已知凸透镜的焦距f=10cm,由图可知,在右边光屏上会成像。
  • 21. (2017·寿光模拟) 小明想利用所学的知识测量酱油的密度实验过程中经历过如下步骤:

    A、将一部分酱油倒入量筒中,记下量筒中酱油的体积,如图甲所示.

    B、取出酱油样品倒入玻璃杯,称出酱油与玻璃杯总质量,如图乙所示.

    C、称出剩余酱油与玻璃杯的总质量,如图丙所示.

    D、利用测得的数据,求出酱油样品的密度.

    1. (1) 实验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2. (2) 根据上述实验可知:乙图中酱油和玻璃杯的总质量为g,倒入量筒中的酱油质量为g.
    3. (3) 量筒中酱油的体积为cm3 , 酱油的密度为kg/m3
五、计算题
  • 22. 南江口西江大桥全长2480m,一辆汽车匀速通过大桥时,车上速度表如图所示,问:

    1. (1) 汽车的速度为多少km/h?
    2. (2) 汽车通过大桥所用的时间为多少h?合多少min?
  • 23. 有一个塑料罐标有“2.5L”字样(注:“L(升)”为容积单位,1L(升)=1dm3)。(已知花生油的密度ρ=0.9×103kg/m3),问:
    1. (1) 该塑料罐最多能装多少kg的花生油?
    2. (2) 该塑料罐最多能装多少kg的水?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