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科学期中...

更新时间:2022-05-16 浏览次数:124 类型:期中考试
一、<h2 > 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h2>
  • 1. (2022九下·舟山月考) 如图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 . 河面上桥的倒影 B . 水中折断的铅笔 C . 镜中小狗的像 D . 阳光下树的影子
  • 2. (2021七下·兰溪期末) 6月,“杨梅之乡”马涧的杨梅树上挂满了一颗颗沉甸甸诱人的杨梅。“个大味甜”的东魁杨梅吸引了大量慕名而来的游客我们感知到东魁杨梅“ 个大味甜”(    )
    A .   听觉和视觉 B . 嗅觉和听觉 C . 触觉和味觉 D . 视觉和味觉
  • 3. 对公式R= 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导体的电阻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B . 导体的电阻跟通过它的电流强度成反比 C . 导体的电阻跟它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强度无关 D . 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则通过它的电流为零,此时导体的电阻为零
  • 4. 在如图所示的四个透镜中,与其他三个不是同一种透镜的是( )
    A . B . C . D .
  • 5. (2021七下·秀洲月考) 人在手指不小心被刀片划破后感到疼痛,感受此刺激的感受器的存在部位和痛觉形成的部位是(   )
    A . 均在手指受伤处 B . 分别在手指受伤处和大脑 C . 分别在指尖和手指受伤处 D . 分别在手指受伤处和伤处附近
  • 6. 小翔观察小手电筒的电源,由两节干电池串联组成,可知该电筒的工作电压是(    )
    A . 0.3V B . 1.5V C . 3V D . 4V
  • 7. (2021七下·滨江期末) 如图为苍鹭从平静水面上起飞的瞬间。关于苍鹭在水面所成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苍鹭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 B . 苍鹭飞离水面的过程中像会变小 C . 水越深苍鹭所成的像离它越远 D . 苍鹭与它所成的像到水面的距离相等
  • 8.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电阻R1=R2。当闭合开关时,若发现两个电流表示数相等,且均在正常值范围内,则出现的故障是( )

    A . R1短路 B . R1断路 C . R2短路 D . R2断路
  • 9. (2020七下·乐清期末) 为迎接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学校组织歌咏比赛,音乐教师将班内的学生分为“高音声部”和“低音声部”进行排练。这里“高音”和“低音”是指声音的(   )
    A . 音调 B . 音色 C . 响度 D . 振幅
  • 10. (2021七上·临安期中) 如图,小阳先把两手同时放入温水中,过了一段时间后,再将两手同时拿出分别放入甲、乙两杯水中,感觉放在甲中的热,放在乙中的冷,则甲、乙两杯水的温度高低是( )

    A . t=t B . t>t C . t<t D . 无法确定
  • 11. 在地震救援中采用的音频生命探测仪如图所示,它的多个探头接触洞壁,收集幸存者的微弱呼救声、呼吸声、心跳声等,探测仪将音频信号放大,救援人员就可以发现幸存者。据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幸存者能听见探测仪发出的超声波 B . 幸存者发出的声音与外界噪声的音调、音色不同 C . 探测仪收集声音信号时利用了固体可“传声” D . 白天噪声较大,探测仪更适合在安静的夜晚使用
  • 12. 水中潜水员看到岸上的灯亮了,下图能正确表达该光路的是(   )
    A . B . C . D .
  • 13. 初中生王鹏在电脑前倾听科学老师的分屏直播课。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
    A . 王鹏能听到老师的声音是因为听觉的形成部位在鼓膜 B . 听课过程中王鹏自始至终都配戴耳机,长时间配戴耳机容易损伤耳蜗 C . 王鹏听到老师喊他回答问题,耳中对声波刺激敏感的感觉细胞位于听小骨 D . 听觉形成的流程图是: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神经→听觉中枢→产生听觉
  • 14. (2022八上·临海期末) 用塑料梳子梳头时,头发被梳子“粘”起。下列现象中“粘”的原因与其不同的是(   )
    A . 电脑屏幕容易“粘”住灰尘 B . 塑料吸盘能“粘”在光滑的瓷砖上 C . 与头发摩擦后的圆珠笔能“粘”住小纸屑 D . 在干燥的天气里,化纤布料衣服容易“粘”在身上
  • 15. 早在我国西汉时期成书的《淮南万毕术》中就有关于冰透镜的记载:“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火生。”下列关于该记载解释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16. (2021八下·余姚期中) a、b、c三个带电小球,已知a、b两球吸引,b、c两球互相排斥。若将a球与不带电的金属小球d接触后,再将小球d与c靠近,则c、d两球将( )
    A . 相互吸引 B . 相互排斥 C . 不吸引与不排斥 D . 以上情况都有可能出现
  • 17. (2021·慈溪模拟) 小科家的智能锁需通过“密码+指纹”两次识别成功才能开锁。第一次识别成功时S1闭合,发声器S发出声音,但不开锁;第二次识别成功时S2闭合,有电流通过电动机M,开锁成功。下列电路设计符合要求的是( )
    A . B . C . D .
  • 18. 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一个凸透镜前30厘米处,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清晰等大的像。若把蜡烛从原来的位置向凸透镜方向移动20厘米,则此时蜡烛经该凸透镜所成的像是( )
    A . 放大的虚像 B . 等大的虛像 C . 缩小的实像 D . 缩小的虚像
  • 19. (2020八上·温州期末) 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后,发现小灯泡不亮,电流表示数为零,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则发生的故障是(    )

    A . 小灯泡短路 B . 滑动变阻器短路 C . 小灯泡断路 D . 滑动变阻器断路
  • 20.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闭和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移动时()



    A . 电流表A1示数变小,电压表V示数变小 B . 电流表A2示数变大,电压表V示数变大 C . 电压表V示数与电流表A1示数比值不变 D . 电压表V示数与电流表A2示数比值不变
二、<h1 >填空题(每空 2 分,共 42 分)</h1>
  • 21. (2020八下·余姚期中) 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荷的。橡胶棒经摩擦后带负电,说明橡胶棒在摩擦过程中了电子。
  • 22. (2021七下·越城期末) “中国好声音”比赛现场,吉他手弹奏电吉他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观众在听音乐时都要把手机关机或把铃声调成振动,目的是为了在减弱噪声。
  • 23.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入射角;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 向
  • 24. 如图是人和一些动物发声和听觉的频率范围。他们所发出的声音都是由于发声部位而产生的。地震前通常有次声波产生,人、海豚和大象能最先感觉到次声波的是

  • 25.            
    1. (1) 学习科学要学会利用书籍的信息进行反思,并从中获取新的信息。如关于声音的速度,课本上是这样描述的:15℃时空气中的是 340m/s”。从描述中反思,我们可以得到: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和有关;
    2. (2) 现代城市主要街道上都会设置噪声监测设备。如图是一款电子噪声监测器,上面的数据单位是“分贝”,某时刻该装置的显示屏显示如图,这个数字表示的是当时环境声音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 26. (2021七下·临海期末) 周末,小明同学跟随学校劳动实践团队走进草莓园,看到了一个个红草莓躺在绿叶中间。他摘下一个,闻到了特有的香味;送进嘴里尝起来,“又酸又甜的“……
    1. (1) 小明运用了哪些感觉器官? (说出一个即可)。
    2. (2) 小明看到草莓后形成视觉的部位是(选填“视网膜”或“大脑”)。
    3. (3) 小明在草莓园里待了一会后,再也感觉不到起初那种香味了,这是因为
  • 27. 小刚学习了“欧姆定律”之后,为了了解铅笔芯电阻的大小,他在一支铅笔芯两端加了3 V电压,测出通过铅笔芯的电流是150 mA,则该铅笔芯电阻为Ω;若加在这支铅笔芯两端的电压增加到6 V时,通过它的电流是mA。
  • 28. (2021七下·台州期末) 检查视力时,人与视力表之间的距离应为 5m。现因屋子太小而使用了一个平面镜(如图所示),视力表到平面镜的距离为 3m,那么人到平面镜的距离应为m,镜中的像是(选填“实像”、“虚像”)。经测量,某同学的视力为4.2.属于近视;下列预防近视的措施正确的有

     

    ①保持读书和写字的姿势正确了

    ②不要躺着和走路时看书

    ③连续看书一小时要向远处眺望

  • 29. 图甲为“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电路。

    1. (1) 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补充完整。
    2. (2) 闭合开关,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到某一位置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指针位置如图乙,则被测电阻的阻值为欧。
    3. (3) 为减小实验误差,需进行
三、科学探究题(每空 2 分,共 24 分)
  • 30. (2021八下·镇海期中) 如图甲所示为小金和小红合作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 (1) 在该实验中需要点燃的是蜡烛(选填“A”、“B”或“A 和 B”)。当小金移动B的位置,直到B与A在玻璃板后所成的像重合为止。此时从小红的角度看B与A在玻璃板后所成的像(选填“重合”或“不重合”)。之后操作无误,两人顺利地共同完成实验。
    2. (2) 之后,小木也做了该实验。

      ①实验中他发现无论怎样移动玻璃板后面的蜡烛,都不能与放在玻璃板前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其原因是

      ②上述问题解决后,小木顺利完成了实验。在这个实验中,细心的小木透过玻璃板观察蜡烛的像时,看到像的后面还有一个较模糊、与像有部分重叠的像,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

  • 31. (2020七下·天台月考) 为研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小明同学进行系列的实验研究。

    1. (1) 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兵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乒乓球会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乒乓球在试验中起到什么作用?
    2. (2) 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会把乒乓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
    3. (3) 若在月球上做上述两个实验,(选填“甲”或“乙”)实验乒乓球会弹起。
    4. (4) 石头落入水中,产生的水波向四周传播;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激起水波向四周传播。通过水波来研究声波,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为         (选填字母)法。
      A . 推理 B . 类比 C . 控制变量 D . 转换
  • 32. 如图甲是某同学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时设计的电路。已知电源电压为 6 伏。有不同阻值的定值电阻若干及两个规格分别为“10Ω;1A”、“50Ω;2A”的滑动变阻器可供选择使用。

    序号

    1

    2

    3

    4

    5

    6

    电压 U/V

    0.5

    1.0

    1.2

    1.5

    2.0

    2.5

    电流 I/A

    0.05

    0.1

    0.12

    0.15

    0.2

    0.25

    1. (1) 先将 5Ω的定值电阻接入电路中,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记下此时的电流值为 0.4A。按规范操作将定值电阻换成 10Ω、20Ω并重复上述步骤,记下的电流值分别为 0.2A 和 0.1A。在这两次重复的步骤中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时眼睛应观察    
      A . 灯泡的发光情况 B . 变阻器滑片的位置 C . 电压表的示数 D . 电流表的示数
    2. (2) 依据以上相关数据,可判断该同学在实验过程中选择的滑动变阻的规格是
    3. (3) 该同学还利用上述电路和器材来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他把 10Ω的电阻接入电路中,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测出通过定值电阻 R 的不同电流和对应的电压值,记录如下表。老师看了表中的实验数据后,却说有一组的数据是错误的。请你帮他找出错误的数据(用序号表示)
四、<h2 > 说理题(共 4 分)</h2>
五、<h1 >解答题(34 题 6 分,35 题 4 分)</h1>
  • 34. (2020八上·临安期末) 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1=10Ω,R2=5Ω。当开关S1、S2都断开时,电流表示数为0.20A。当开关S1、S2都闭合时,电流表示数为0.40A。

    求:

    1. (1) 电源电压。
    2. (2) R3的阻值。
    3. (3) 只闭合S2时,电流表的示数为多少?
  • 35. 交通法规禁止酒后驾驶,为加强检查力度,酒精测试仪被广泛应用。如图甲所示是酒精测试仪简化的工作电路,已知电源的电压 U=4V,且恒定不变。定值电阻 R0=2Ω。图中酒精气体传感器电阻 R1 的阻值随酒精气体浓度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电压表示数对应相应的酒精气体浓度。以酒精气体浓度≥0.2mg/mL 为酒驾判断标准,求:

    1. (1) 当被检者的酒精气体浓度为 0 时,电压表的示数。
    2. (2) 当电压表的示数为 2V 时,试通过计算判断被检者是否为酒驾。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