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

更新时间:2022-05-17 浏览次数:89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现象中利用了大气压强的是(   )
    A . 雪橇做的比较宽大 B . 拦河坝做的下宽上窄 C . 用吸管喝饮料 D . 刀口磨的很锋利
  • 2. (2021八下·蓬溪期中) 如题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一长为L ,质量分布均匀的木板M ,右端与桌边相齐,在水平力F 的作用下,沿直线向右匀速离开桌边,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M对桌面的压强变小,压力不变 B . M对桌面的压强不变,压力不变 C . M对桌面的压强变大,摩擦力不变 D . M对桌面的压强变大,摩擦力变小
  • 3. 下列工具中,在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 . 天平 B . 理发剪刀 C . 钢丝钳 D . 瓶盖起子
  • 4. 在匀速直线行驶的列车内,一位同学相对于车厢竖直向上跳起,则他的落地点在(   )
    A . 起跳点的前方 B . 起跳点的后方 C . 起跳点的右方 D . 起跳点处
  • 5. (2020·东莞模拟) 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图象分别描述了做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A、B的运动情况,根据图象得出的信息错误的是(   )

    A . A物体通过的路程一定比B长 B . B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 C . A物体的速度比B快 D . B物体运动1.5s通过的距离是3m
  • 6. 按照物体的空间尺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下列排列正确的是( )
    A . 地球、太阳系、宇宙、银河系 B . 地球、太阳系、银河系、宇宙 C . 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地球 D . 银河系、宇宙、太阳系、地球
  • 7. A、B两种实心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甲所示,把体积相等的A、B物体挂在滑轮组下,若要使它们处于静止状态,则在图乙的虚线框内悬挂B物体的个数是(不计摩擦和滑轮的自重)(   )

    A . 2 个 B . 3 个 C . 4 个 D . 5 个
二、填空题
  • 8. 小强在立定跳远起跳时,用力向后蹬地,就能获得向前的力,这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的,这个使小强向前的力施力物体是;小强最后落回地面是因为受到的作用。
  • 9. (2018·娄底模拟) 在水平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此时汽车的牵引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汽车所受的阻力;行李架上的物体以为参照物,它是静止的,以为参照物,它是运动的。
  • 10. (2021八下·苍溪期中) 人坐在沙发上比坐在硬凳子上感到舒服,是因为人受到的压力,受力面积,压强的缘故.(选填“不变”、“变大”或“变小”).
  • 11. 如图所示为一种自制简易密度计,它是在木棒的一端缠绕一些铜丝做成的,用它来测量液体密度时,该密度计 在被测液体中(选填“悬浮”、“漂浮”或“下沉”).将其分别放入装有液体密度为ρ1和ρ2的两个烧杯中,可以判断:ρ1ρ2 . 若该密度计两次测量中排开液体的质量分别为m1、m2 , 则m1m2 . (后两空选“<”、“=”或“>”)

  • 12. 如图所示,在探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中,用同一小车从同样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使它在三种不同表面的水平轨道上继续运动。同一小车三次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采用同一高度的目的是为了使小车在水平面上开始运动时,具有相同的;从实验可知,运动小车所受阻力越小,向前滑行的距离越;据此可以推理得出:当小车运动时不受阻力,小车将做运动。

  • 13. (2016八下·东莞期末) 一个箱子重为100N,放在水平面上,受8N的水平推力,箱子未动,这时箱子受到的摩擦力应.当水平推力增大到15N时,箱子恰好做匀速运动.这时箱子受到的摩擦力应.当水平推力增大到20N时,条子做加速运动,此时箱子受到的摩擦力为 N.
  • 14. 如图所示,某物块用细线系在弹簧测力计下,在空气中测量时示数是4N,浸没在水中测量时示数是1N,则此时物块受到水的浮力为N,如果物块继续下沉,此物块所受到的浮力(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已知水的密度为 , 则物块的密度为kg/m3。(结果保留2位小数)

  • 15. 核潜艇是国家的战略重器,是维护国家安全的基石之一。

    1. (1) 核能是(填“可”或“不可”)再生能源,核潜艇中的核反应堆发生的链式反应是(填“可以”或“不可以”)控制的。目前人类大力发展核能、太阳能等能源,可有效缓解全球气候(填“变暖”或“变冷”)的趋势。
    2. (2) 核潜艇在水下水平匀速巡航时,突然进入密度跃层(海水上层密度大,下层密度小)时,潜艇会突然加速下沉,将给潜艇带来安全隐患。此时应立即将潜艇水舱中的水全部排出,使潜艇受到的重力(填“大于”或“小于”)它的浮力,由于,潜艇还会下沉一段距离后才会上浮。
    3. (3) 核潜艇水平匀速行驶过程中,遇到紧急情况,迅速调整艇身仰角(与水平方向的夹角)至30°开始上浮,上浮过程中潜艇始终以不变的速度沿艇身方向行驶,潜艇的深度计显示的潜艇在海面下的深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潜艇在第75s时受到的海水压强为Pa(潜艇高度不计,海水密度取1.03×103kg/m3),上浮过程中潜艇的速度大小为m/s。

三、作图题
四、实验题
  • 19. 为了探究“当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的关系”,小马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

    1. (1) 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选填“必须”或“不必”)沿水平方向拉着物块在水平长木板上做直线运动;
    2. (2) 实验中木块在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3. (3) 在同一次实验中,小马发现,当用不同的速度匀速拉同一物块,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选填“有关”或“无关”);
    4. (4) 在实验中,小马通过改变物块的重力进行多次实验,记录的数据如下表。通过分析可知,当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时,接触面受到的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

      次数

      1

      2

      3

      4

      5

      6

      木块的重力(N)

      2.0

      3.0

      4.0

      5.0

      6.0

      7.0

      测力计读数(N)

      0.8

      1.3

      1.6

      1.9

      2.4

      2.8

    5. (5) 本次实验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6. (6) 小马在老师的指导下对实验装置进行改进,用如图乙所示的方式测滑动摩擦力发现效果更好。图乙实验中(选填“一定”或“不一定”)要匀速拉动水平长木板做直线运动。
  • 20. (2016八下·澄海期末) 如图是“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甲图所示,将小桌放在海绵上;乙图所示,在小桌上放一个砝码;丙图所示,把小桌翻过来,桌面朝下,并在它上面放一个砝码.

    1. (1) 比较两图可知,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2. (2) 比较乙丙两图可知,当压力一定时,,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 (3) 此实验中运用到的主要探究方法是
    4. (4) 小红想将图丁与乙图比较压力大小对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她的思路正确吗?

      为什么?

    5. (5) 小明把两支同样的粉笔竖直放置在坚硬的水平桌面上,粉笔两头横截面积不同,其中一支正放,一支倒放(如图戊所示),发现桌面均无明显的形变,于是得出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的结论.他的看法(填“正确”或“不正确”).因为
  • 21. (2017八下·栾城期末) 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 (1) 如图甲所示,实验前,杠杆左端下沉,则应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调节(选填“左”或“右”),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是便于测量

    2. (2) 如图乙所示,杠杆上的刻度均匀,在A点挂4个钩码,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B点挂个相同的钩码;当杠杆平衡后,将A、B两点下方所挂的钩码同时朝远离支点O方向移动一小格,则杠杆(选填“能”、或“不能”)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

    3. (3) 如图丙所示,若不在B点挂钩码,改用弹簧测力计在B点向下拉杠杆,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当测力计从a位置转动b位置时,其示数大小将

       

五、计算题
  • 22. 如图所示,“玉兔二号”月球车在月球表面留下属于中国的第一道印记。登月前,在水平地面上进行测试月球车匀速直线行驶90m用时30min,月球车的质量为135kg,车轮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为1.5×10-2m2 , g取10N/kg。求:

    1. (1) 测试时,月球车行驶的速度;
    2. (2) 测试时,月球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3. (3) 登月后,月球车在月球上的质量。
  • 23. (2021·澄海模拟) 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有一个装有水的圆柱型容器(水的深度不变),一物体浸没在容器底部(非密合),现用弹簧测力计将物体缓慢拉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物体下表面距容器底的距离为h,F与h的关系如图所示,求;(g取10N/kg。ρ=1.0×103kg/m)

    1. (1) 物体浸没在水中所受的浮力;
    2. (2) 物体的密度;
    3. (3) 物体上表面刚出水面时,水对下表面产生的压强。
六、综合题
  • 24. 阅读下列两则短文后回答下列问题.

    物体的惯性

    一辆空车和一辆装满货物的车(两车的型号一样),在相同牵引力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空车的质量小,在较短的时间内可以达到某一速度,运动状态容易改变;装满货物的车质量大,要在较长的时间内才能达到相同的速度,运动状态难改变.质量小的物体,运动状态容易改变,我们说它的惯性小;质量大的物体,运动状态难改变,我们说它的惯性大.

    惯性的大小在实际生活中经常要考虑到.当我们要求物体的运动状态容易改变时,应该尽可能减小物体的质量来减小物体的惯性;相反,当我们要求物体的运动状态不易改变时,应该尽可能增大物体的质量来增大物体的惯性.

    汽车安全带

    汽车安全带是用于保护驾乘人员安全的装置,如图甲.安全带结构一般由软带、卷带装置等部分组成.汽车正常行驶时,卷带装置中的卷收器借助如图乙所示的弹簧,使软带随身体的移动而自由伸缩且不会松弛.当紧急制动、碰撞或车辆行驶状态急剧变化时,安全带能在人尚未移动时拉紧软带,将乘员紧紧地绑在座椅上,待冲击力峰值过去时,适当放松安全带,避免因拉力过大造成二次伤害,同时卷收器内的敏感元件将驱动锁止机构锁住卷轴,使软带固定在某一个位置上,有效保护乘员的安全.

    1. (1) 阅读上述文章可以得到的结论是:物体的惯性与物体的有关.
    2. (2) 歼击机在战斗前要抛掉副油箱,是为了通过减小飞机的来减小飞机的,使自身的更容易改变,以提高歼击机的灵活性.
    3. (3) 发生碰撞时,安全带对人的拉力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____
      A . B . C . D .
    4.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 . 汽车突然拐弯时,安全带能自由伸缩 B . 汽车突然启动时,安全带能对人起到保护作用 C . 为了安全,安全带要尽可能系得松一些 D . 用手快速拉安全带,安全带不能被拉动
  • 25. (2021八下·宝应月考) 人们为揭示原子结构的奥秘,经历了漫长的探究过程.自1897年汤姆生发现电子后,1911年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等人为探索原子的内部结构,在用一束带正电、质量比电子大得多的高速运动的α粒子轰击金箔时发现:①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②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③有极少数α粒子被反弹回来.

    1. (1) 卢瑟福在分析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类似行星绕日的核式结构模型,如图(b)所示,卢瑟福的这一研究过程是一个 (____)
      A . 建立模型的过程 B . 得出结论的过程 C . 提出问题的过程 D . 验证证据的过程
    2. (2) 原子结构的行星绕日模型,原子核位于原子的 ,虽然占有的体积很 (填“大”或“小”),但它几乎占据了原子的全部质量.
    3. (3) 卢瑟福通过实验发现有极少数α粒子被反弹回来.卢瑟福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这些被反弹回来的α粒子是因为撞击到质量较大的某种粒子而返回的,这种粒子最可能的是 (____)
      A . 核外电子 B . 原子核 C . 原子核或核外电子 D . 夸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