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北师大版 /八年级下册 /第九单元 生物技术 /第25章 生物技术 /第1节 发酵技术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1-2022初生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25.1发酵技术 同...

更新时间:2022-02-17 浏览次数:44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2021八下·普宁期末) 生活中常利用微生物发酵来制作食品。下图中能用于酿制甜白酒的微生物是(   )
    A . B . C . D .
  • 2. (2021八下·揭东期末) 下列关于生物技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食品发酵技术是运用微生物对食品原料进行加工制作出新型食品的方法 B . 转基因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 C . 葡萄酒和米酒的酿造过程先后需要利用多种微生物进行发酵 D . 食品保存的原理是杀死食品中的微生物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 3. (2021·阳西模拟) 下列关于客家糯米酒制作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发酵过程需要控制好温度 B . 发酵过程需要创设无氧环境 C . 发酵过程需要接种酵母菌 D . 蒸煮糯米饭后马上加入酒曲
  • 4. (2021八下·龙门期中) 下列各项食品的制作过程中,在通常情况下运用了微生物发酵技术的是①苹果醋、酸奶(      )

    ②火腿肠、腊肉    ③葡萄酒、霉豆腐  ④豆腐花、咸鸭蛋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 5. (2019八上·源城期末) 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下列装置均有干酵母(内有活酵母菌),其中适合产酒精的装置是(  )
    A . 加入葡萄糖和水 B . 加入葡萄糖 C . 加入水 D . 加入葡萄糖和水并搅拌
  • 6. (2021·西宁) 下列各食品的制作过程中运用了发酵技术的是(  )

    ①酸奶、米酒;②葡萄干、口香糖;③方便面、炸薯条;④面包、食醋

    A . ①④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7. (2021八下·揭东期末) 许多食品在制作过程中要利用到细菌或真菌,下列食品的制作利用细菌的是(   )
    A . 泡菜 B . 豆豉 C . 米酒 D . 酱油
  • 8. (2021八下·南谯期中) 小明总结了一些生活经验,其中错误的是(    )
    A . 制作酸奶时要将鲜奶加热煮沸 B . 腌泡菜时要将坛子密封 C . 发面时不能用开水化开酵母 D . 酸奶、泡菜和馒头的制作主要是利用细菌发酵的原理
  • 9. (2021七下·淮安期中) 我们平时吃的馒头中有许多小孔,所以吃起来疏松可口,其主要原因是(   )
    A . 用的面粉质量好 B . 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的结果 C . 酵母菌发酵产生二氧化碳的结果 D . 酵母菌发酵产生酒精的结果
  • 10. (2019·广东) 制作酸奶的顺序是(    )

    ①密封瓶口   ②牛奶煮沸后冷却  ③常温环境中放置一段时间

    ④加入适量含乳酸菌的酸奶       ⑤将容器清洗干净并煮沸消毒

    A . ⑤②④①③ B . ⑤④②①③ C . ④②⑤①④ D . ②④③⑤①
  • 11. (2019八上·蚌埠月考) 某同学在尝试"用鲜奶制作酸奶"和"用葡萄制作葡萄酒"的过程中遇到了一系列问题,其中分析正确的是( )
    A . 制作酸奶需要密封而制作葡萄酒不需要密封 B . 制作酸奶和葡萄酒都需要在无氧的条件下进行 C . 制作酸奶和葡萄酒都用到酵母菌 D . 制作酸奶和葡萄酒用到的"菌"都能进行孢子生殖
  • 12. (2020八上·柳州期末) 制作甜酒时往糯米饭里加入酒曲,这相当于培养细菌、真菌方法步骤中的(  )
    A . 接种 B . 高温灭菌 C . 恒温培养 D . 配制培养基
  • 13. (2020八上·厦门期末) 玫瑰花酒香气迷人,且具有药效。兴趣小组研究果酒酵母对玫瑰花发酵液的影响,结果如下表。以下各项与实验相符的是(  )

    果酒酵母接种量

    3%

    4%

    5%

    6%

    残糖量(%)

    3.7

    2.9

    3.3

    3.5

    酒精量(%)

    8.0

    8.7

    8.4

    7.8

    A . 残糖量表示发酵产物产生量 B . 较适宜的果酒酵母接种量为4% C . 接种量加大,发酵速度加快 D . 实验全程应该保持有氧的条件
  • 14. (2019八下·镇江月考) 馒头、面包膨大松软,里面有很多小孔,这是因为在制作过程中(     )
    A . 加入了酵母菌,分解面粉中的有机物,产生了酒精 B . 加入了乳酸菌,分解面粉中的有机物,产生了乳酸 C . 加入了酵母菌,分解面粉中的有机物,产生了二氧化碳 D . 加入了乳酸菌,分解面粉中的有机物,产生了二氧化碳
  • 15. (2019·安徽模拟) 下列有关生活中的生物技术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酿酒的核心环节离不开酵母菌的发酵作用 B . 制作泡菜的坛子要加水密封,目的是隔绝空气,创造缺氧环境 C . 制作酸奶时,应将加糖后的新鲜牛奶煮沸后立即倒入酸奶,然后密封 D . 制作果醋所需要的微生物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 16. (2018八下·中山会考) 研究将酿制米酒时密闭容器中三种物质的变化情况绘图如下,那么甲、乙、丙分别代表(  )

     

    A . 氧气、二氧化碳、酒精 B . 二氧化碳、酒精、氧气 C . 氧气、酒精、二氧化碳 D . 酒精、二氧化碳、氧气
  • 17. (2018八上·尚志月考) 四川的泡菜在全国都是非常有名的一种风味小菜。制作泡菜时要用特殊的坛子,坛口必须加水密封。密封坛口的目的是( )
    A . 隔绝空气,抑制细菌的繁殖 B . 阻止尘埃进入 C . 造成缺氧的环境,利于乳酸菌的发酵 D . 防止空气对流,利于醋酸菌进行无氧呼吸
  • 18. (2018八上·开江期末) 醪糟又称“甜酒”,是开江颇具特色的风味食品。利用你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关于甜酒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甜酒制作过程中所用的酒曲只含一种微生物,就是酵母菌。该微生物发酵便得到甜酒 B . 制作过程中糯米等原料中的有机物被分解产生了葡萄糖、酒精、二氧化碳等物质 C . 制作时先把糯米蒸熟,然后马上把酒曲均匀地撒在糯米面上以便充分发挥微生物的作用 D . 制作过程中,糯米要放在阴凉、干净的地方,防止被污染、腐败
  • 19. (2016八上·康巴什月考) 发面时,环境温度对面团中二氧化碳的生成量有影响,如图所示.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 . 发面过程中,面团中间不可能产生酒精 B . 45℃时发面效果会明显好于30℃ C . 60℃的环境中酵母菌不能存活 D . 分析此图能大致判断发面的最适温度
  • 20. 在用酵母菌进行家庭酿酒的过程中,从密闭的发酵罐中检测到三种化学物质,其浓度变化如下图,图中P,Q,R三曲线依次代表(   )

    A . 酒精、二氧化碳、氧气 B . 酒精、氧气、二氧化碳 C . 二氧化碳、氧气、酒精 D . 二氧化碳、酒精、氧气
二、判断题
三、综合题
  • 25. (2021·临清模拟) 泡菜的制作工艺是我国悠久的饮食文化遗产之一。制作泡菜过程中,应控制亚硝酸盐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以免对人体产生危害。

    兴趣小组研究不同浓度食醋对泡白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具体做法是:称取等量白菜4份,每份均加入等量7%盐水、鲜姜和辣椒,再加入食醋,调节料液的食醋浓度分别为0、0.3%、0.6%、0.9%,重复做3次。从泡菜制作第1天开始,每天测定其亚硝酸盐含量,测定10天,结果如下。

    1. (1) 制作泡菜所利用的细菌是
    2. (2) 设置食醋浓度为0的组,目的是;实验中添加的材料需取等量,目的是
    3. (3) 分析曲线,随泡制时间增加,亚硝酸盐含量变化趋势均表现为,并在第天均达到最大值。
    4. (4) 分析比较四条曲线亚硝酸盐含量的最大值,不同浓度食醋对泡白菜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是;实验重复三次的目的
    5. (5) 结合本实验,对家庭自制泡白菜提出一条建议:
  • 26. (2021·蓬江模拟)   5月27日11时,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成功登顶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完成测量任务,将五星红旗再一次插在珠峰顶上,成为国人的骄做。如图为登项成功后,在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营,工作人员开香槟庆祝的情景。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登山者在攀登时呼吸会加深、加快,这是由于人体内的呼吸中枢调节的结果。
    2. (2) 相较于普通人,登山队员的血液中红细胞数目会偏,尽管如此,登山时队员们仍需背负氧气罐而行。氧气进入血液后变成含氧丰富的血,然后经过血液循环运输到组织细胞,最后在中参与细胞的有氧呼吸作用。
    3. (3) 攀登过程中会消耗大量能量,此时贮存在人体中的是重要的备用能源物质。
    4. (4) 在山顶登高望远,远处风景反射来的光线,主要通过的折射,在上形成视觉。
    5. (5) 开香槟时会有大量的气泡冒出,这是葡萄在过程中产生的全部密封在酒瓶中,一旦开瓶,它们就争先恐后地向外奔涌,透过瓶中原有的酒液形成一串串晶莹剔透的小气泡。
  • 27. (2020八上·顺德月考) 下面是家庭酿酒的具体操作过程:

    ①将糯米用水淘洗干净后浸泡一昼夜;②将糯米倒入蒸锅煮熟;③用凉开水冲淋熟糯米,冷却至30℃;④加少许水和一定量酒曲,与米饭混匀后装入瓷坛内(其他容器也可);⑤在糯米中间挖一个洞,并且需将酿酒的器皿加盖密封,若天气寒冷,还需采取保温措施,置于适当的地方保温(28℃)即成。

    现请你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其发酵过程作一简单的分析

    1. (1) 先将米煮一煮的目的是什么? 
    2. (2) 加入酒曲前,需将煮熟的糯米冷却到常温,这是为什么?
    3. (3) 加入酒曲的目的是:首先向糯米中的淀粉分解成,然后,在酵母菌的作用下,将其分解成。酵母菌的营养类型是
    4. (4) 酿酒过程中,为什么需将器皿密封?
    5. (5) 天气寒冷时,需要保温的目的是
    6. (6) 酿好的甜酒表面有气泡,这是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造成的。
    7. (7) 在其他的食品制作上,制作馒头和面包用;制作酸奶、泡菜用
    8. (8) 酒酿好后,保存的地方需要 。
  • 28. (2017·临沂) 中国自古有“酒文化”之说,酿酒原理家喻户晓.小明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制作米酒,该过程有如下工序:

    ①将酒曲粉末与糯米饭拌匀

    ②将糯米饭压实后,在中间挖凹坑,淋上一些凉开水

    ③用凉开水将糯米饭冲淋一次,冷却到30℃,装入清洁的容器中

    ④用水将糯米浸泡一昼夜,淘洗干净

    ⑤将容器盖好,用毛巾包裹起来置入温暖的地方

    ⑥将糯米倒入蒸锅中煮熟

    (以上容器,毛巾等均要求消毒)

    1. (1) 请写出制作工序的先后顺序:(用序号表示).

    2. (2) 将糯米饭冷却到30℃的目的是

    3. (3) 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生存,所以整个过程中会出现“先来水后来酒”这一现象.请联系酵母菌的呼吸特点说明原因:

    4. (4)

      在酿酒的过程中,从密封的发酵罐中检测到氧气、二氧化碳和酒精三种化学物质,其浓度变化如图所示,其中表示酒精的曲线是

    5. (5) 有一名同学按工序制作米酒,几天后,却发现糯米饭发霉了,米酒没制成功,原因可能是(写出一条即可)

  • 29. (2019·市北区模拟) 一提到细菌和真菌和病毒。人们往往只想到它们的害处,其实它们中的很多是对人类有益的,嘉嘉同学做了如下几个实验探究发酵技术的不同之处,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一)①取甲、乙、丙三个洁净的烧瓶,分别加入适量的凉开水;②取适量淘洗干净的糯米,用蒸锅蒸熟并冷却至室温;③将冷却后的糯米等分成两份,分别加入甲、乙两个烧瓶中;④向甲、丙两个烧瓶中分别加入适量的酒曲(内含酵母菌);⑤将三个烧瓶的瓶凵密封,并同时放在适宜的环境中,静置23天,据此,请分析回答问题。

    (二)①牛奶煮沸后冷却②放到常温环境中1天③在牛奶中加入少量的含乳酸菌的酸奶④密封瓶口

    (三)嘉嘉和他的同学一起将实验(一)(二)中主要使用的菌种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若将该装置放于阳光下。

    1. (1) 实验(一)中三个烧瓶中最可能生产出甜酒的是
    2. (2) 实验(二)制作酸奶的步骤正确操作顺序是(用序号表示)。
    3. (3) 实验(三)图可用于探究有关光合作用的什么问题?,判断的理由是
    4. (4) 图中(填图号)属于真核生物,图戊是一种微小生物,他是使用才能够观察到。
    5. (5) 夏天食物容易变质,为了防止食物变质,可以采取以下措施:①放冰箱储存;②用微波妒高火加热5分钟;③脱水中储存。其中,只能起到抑制作用的是
四、实验探究题
  • 30. (2021八下·普宁期末) 综合应用

    潮汕酸菜是广东潮汕地区的一种传统发酵食品,因其酸爽可口,被许多人喜爱。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研学酸菜制作工艺后,想尝试自己腌制酸菜,他们按以下步骤进行了操作。

    ①准备:将芥莱洗净后晾干,切成两半;将腌制芥菜用的水缸等器具清洗干净,并用酒精擦拭消毒。

    ②进缸:将芥菜放入缸内,均匀地摆好;加入凉开水,水要没过芥菜;加入食盐,盐与芥菜的质量比约为1:50。

    ③封缸:放上一块擦拭消毒干净的石头将芥菜压住,使盐水没过芥菜,并用塑料袋密封缸口,盖上缸盖。

    ④发酵:将缸放到适当的位置,在适宜的温度下放置若干天。

    同学们担心腌制的酸菜含有大量亚硝酸盐,食用后危害身体健康,于是上网查询相关研究报道,图1是某制作酸菜的食品公司,在制作酸菜过程对酸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抽样检测结果:

    1. (1) 制作酸菜所利用的细菌是,制作的主要原理是该菌能通过发酵作用分解有机物产生,使酸菜风味独特。利用该细菌还可以制作等食品以及青贮饲料。
    2. (2) 酸菜制作过程中,抑制杂菌生长以防腐烂是至关重要的。在上面的操作中,能够起到抑制杂菌作用的步骤是(填写步骤序号),依据“该菌在有氧条件下生命活动受到抑制”而设计的步骤是(填写步骤序号)
    3. (3) 如图2表示该细菌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分裂速度,在酸菜制作过程中需要适宜的温度,应该控制温度在图2中左右。
    4.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计委《食品中亚硝酸盐限量卫生标准》规定,亚硝酸盐的残留量在酱腌菜中不能超过20毫克/千克。参照图1,则该小组腌制的酸菜在时间段不能食用,否则会中毒。
    5. (5) 参照图1可看出,我们平时吃酸菜其实无需过多担心亚硝酸盐的问题,请你分析原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