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中考生物三年真题汇编01 生物与生物圈

更新时间:2022-01-13 浏览次数:98 类型: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2021·柳州) 艾滋病病毒(HIV)侵入人体免疫细胞后会瓦解免疫系统,该病毒与人类的关系是(   )
    A . 竞争 B . 共生 C . 寄生 D . 捕食
  • 2. (2021·柳州) 柳州市推行垃圾分类,促进垃圾资源合理利用。同学们使用过的草稿纸属于(   )
    A . 有害垃圾 B . 厨余垃圾 C . 其他垃圾 D . 可回收物
  • 3. (2021·柳州) 在“①→蝉→螳螂→黄雀”这条食物链中,①最可能是(   )
    A . 太阳 B . 榕树 C . 细菌 D . 岩石
  • 4. (2021·河池) 生物的生存离不开环境,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生物对环境形成了多种多样的适应。下列描述中,属于生物对环境适应的是(  )
    A . 竹节虫的身体与竹枝极为相像       B . 温度和湿度会影响霉菌的生长       C . 蚯蚓可以改良土壤  D . 适时施肥除草可以使庄稼长得更好
  • 5. (2021·河池) 生态系统是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对象,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 一条河流属于一个生态系统  B .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C . 一个生态系统中有许多条食物链  D . 食物链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
  • 6. (2021·贺州) “垃圾分一分,城市美十分”,图是投放不同垃圾的垃圾桶,下列垃圾投放不正确的是(  )

    A . 剩饭、剩菜——厨余垃圾 B . 矿泉水瓶、易拉罐——可回收垃圾 C . 废旧报纸、果皮——其他垃圾 D . 电池、水银温度计——有害垃圾
  • 7. (2021·贺州) 下列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 . 铁树开花 B . 电闪雷鸣 C . 潮起潮落 D . 春雨绵绵
  • 8. (2021·北部湾) 如图是某生态系统部分食物网示意图。下列关于该食物网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食物网中共有3条食物链 B . 蛇和猫头鹰只存在捕食关系     C . 食物网中每一条食物链的起始环节都是草     D . 食物链和食物网只反映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
  • 9. (2021·北部湾) 下列诗句能体现生物之间竞争关系的是(  )
    A .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B .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C .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D .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 10. (2021·北部湾)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下列做法能增强生态系统调节能力的是(  )
    A . 大量引进外来物种     B . 增加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C . 减少细菌和真菌的数量     D . 保持动物和植物数量相等
  • 11. (2021·北部湾) “禾下乘凉梦,一稻一人生”,这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院士一生的真实写照,他把毕生精力投入到杂交水稻的研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下列关于以杂交水稻为主的农田生态系统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阳光、空气和水不属于农田生态系统的成分         B . 杂交水稻是农田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C . 农田中除杂交水稻外,其他生物都属于消费者     D . 农田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是固定不变的
  • 12. (2020·柳州) 地球因为有了生命而精彩。下列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 . 机器人说话 B . 油菜花盛开 C . 雨后出现彩虹 D . 天空出现日环食
  • 13. (2020·柳州) 在“①→野兔→蛇→猫头鹰”这条食物链中,①最可能的是(   )
    A . 青草 B . 细菌 C . 青蛙 D . 太阳
  • 14. (2020·河池) 下列现象属于生物新陈代谢特征的是(  )
    A . 人体排出汗液 B . 植物向阳生长       C . 小象长成大象 D . 蜻蜓点水
  • 15. (2020·河池) 2020年4月起金城江区和宜州区将实行城区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实施分类投放后,矿泉水瓶应投放在如图哪种标志的垃圾箱中(  )
    A . B . C . D .
  • 16. (2020·贵港) 下列做法不符合健康家居环境要求的是(   )
    A . 打开房间窗户通风透气 B . 在房前屋后栽花种草 C . 晚上在房间摆放大量花卉 D . 每天打扫房间卫生
  • 17. (2020·贵港) 下列动物中属于植食动物的是(   )
    A . 山羊 B . 老虎 C . D . 狮子
  • 18. (2019·贵港) 人体汗液和尿液排出体外的现象,属于生物哪个特征?(    )
    A . 生长 B . 繁殖 C . 应激性 D . 新陈代谢
  • 19. (2019·玉林) 2018年5月15日“月宫365”实验获得圆满成功。“月宫一号”与外界密闭,志愿者所需要的氧气、水、食物可在系统内循环再生,其中饲养的黄粉虫以蔬菜叶等为食,并能为人提供优质动物蛋白。下列选项中,能正确表示这个密闭生态系统食物链的是(      )
    A .   水→蔬菜→黄粉虫→人 B . 氧气→黄粉虫→蔬菜→人 C . 黄粉虫→蔬菜→人 D . 蔬菜→黄粉虫→人
  • 20. (2019·百色) 图是某农田生态系统食物网及部分能量流动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水稻与稗草为竞争关系 B . 蝗虫、蛇等为消费者 C . 共有2条食物链 D . 此图可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 21. (2019·柳州)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诗词描写了鸟儿受到惊吓而飞起,说明生物能够(   )
    A . 进行生长和繁殖 B . 发生遗传和变异 C . 对刺激作出反应 D . 排出体内的废物
  • 22. (2019·柳州) 河中生活着浮游植物、剑水蚤、蜻蜒幼虫和食虫鱼,其中属于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的是(   )
    A . 浮游植物 B . 剑水蚤 C . 蜻蜓幼虫 D . 食虫鱼
二、判断题
三、填空题
四、综合题
  • 25. (2021·百色) 田东十里莲塘位于田东县祥周镇,由右江河汊古河道演变而成。莲塘水面南北约十里、全是绿荷一片、故名十里莲塘。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 (1) 莲塘除了荷还有鱼、青蛙等多种生物,它们与环境共同构成了一个
    2. (2) 莲塘放养有鱼、青蛙、鸭等动物、充分利用生物之间的关系进行生物防治,不仅提高莲塘的经济效益,还减少了
    3. (3) 在“荷→昆虫→青蛙”这条食物链中,青蛙所属的生态系统组成成分是。在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昆虫体内的能量流向青蛙的效率并不高、原因是昆虫体内的能量会通过散失,还有部分能量被分解者分解利用,部分能量未被利用。因此,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和
  • 26. (2021·贺州)   2020年是我国全面脱贫的收官之年,在产业帮扶中,立体种养帮助了许多农民脱贫致富,图是我市某果农实现立体种养的部分生物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所示(填“能”或“不能”)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2. (2) 图中有多条食物链,这些食物链中获取能量最多的生物是
    3. (3) 图中消费者有。其中具有食草昆虫捕食关系的是(写出一组即可)。
    4. (4) 在果园中放养蜜蜂,可以获取蜜蜂,提高果园的经济效益,蜜蜂在自然界中还具有的作用。
  • 27. (2020·百色) 如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a~f代表过程)。请据图回答:

    1. (1) 图中a代表的生理过程是
    2. (2) 牧草、鼠、狼通过捕食关系联系在一起,构成一条。细菌、蚯蚓是该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
    3. (3) 如果牧草吸收了有毒物质,图中体内有毒物质浓度最高的生物是
    4. (4) 该草原曾发生过鼠灾,但此后又慢慢恢复原状,这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 28. (2020·百色)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肆虐全球。人体因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引起肺部炎症,严重时导致呼吸衰竭而死亡。截止7月13日,全球累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1276万,死亡人数超56万。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新型冠状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人或其他生物的内。
    2. (2) 小张确诊感染新冠肺炎,被紧急送至定点医院进行隔离治疗。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看,这种措施属于
    3. (3) 人体最初感染该病毒时并未出现症状,此阶段称为潜伏期。这是因为人体呼吸道黏膜和体液内的吞细胞等正在发挥作用,与病毒对抗,发生免疫反应。这种免疫类型属于
    4. (4) 为防止疫情蔓延,很多国家正在加紧研发新冠肺炎疫苗。疫苗注射到人体后,可刺激人体淋巴细胞产生抵抗新型冠状病毒的特殊物质,这种物质叫
    5. (5) 新冠肺炎在全球的蔓延,让人们意识到:人类共同生活在这个最大的生态系统中,命运息息相关。各国之间只有密切配合,共同抗疫,才能最终战胜疫情。
  • 29. (2020·河池)   2014年环江县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环江县有木论国家自然保护区、牛角寨瀑布群和杨梅坳溪流(如图)等景点,其喀斯特森林内有四百多种昆虫及许多珍稀的国家重点保护动植物,如单性木兰、兜兰、桫椤、白鹇、仙八色鸫、娃娃鱼、环江高原鳅(即“盲鱼”)等。请结合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在生态系统中,所有生物能量的最终来源是
    2. (2) 在这个食物网中,白鹇和仙八色鸫的关系是
    3. (3) 得天独厚的环境造就了环江的“五香”食材:香米、香鸭、香猪、香牛和香菇。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属于分解者的食材是
    4. (4) 除森林生态系统外,请你再列举一种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

  • 30. (2020·贵港) 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一部分,请据图回答问题:

    1. (1) 如图所示的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的是
    2. (2) 如果大量捕杀兔和鼠,鹰的数量将
    3. (3) 如果该草原生态系统受到铅或汞等有毒物质的污染,则生物体内有毒物质含量最高的是
  • 31. (2020·广西) 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我国南方多地建立了如图所示的“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可获得水稻、蚕丝、鱼大丰收。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此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桑树与蚕是关系。
    2. (2) 通过建立沼气池,利用甲烷细菌分解蚕粪,促进此生态系统的
    3. (3) 一些有毒物质,如铅、汞等一旦进入此生态系统,通过食物链的不断积累,在体内含量最多。
    4. (4) 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桑基鱼塘”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弱,稳定性较差,主要原因是
  • 32. (2019·贵港) 图是由A,B,C三种生物所构成的能量金字塔,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中属于生产者的是(填字母)。
    2. (2) 请用字母和箭头写出图中的食物链
    3. (3) 若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了图中所示成分之外,还缺少和生物部分中的
  • 33. (2019·百色)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9贺岁大片《流浪地球》,影片上映以来收获了非常高的评价和口碑。《流浪地球》的故事发生在离现在 不太远的未来,那时科学家发现,太阳正在急剧老化,迅速膨胀,很快就要吞没地球。人们集结全球之力,建造了一万台行星发动机,将地球推离轨道,在宇宙中“流浪”,寻找新家园。

    1. (1) 《流浪地球》告诉人们地球与人类息息相关。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家园是,保护它就是保护包 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物。
    2. (2) 地球为生物提供了阳光、、水、适宜的温度、营养物质和生存空间等赖以生存的条件。
    3. (3) “万物生长靠太阳”,太阳光能是影响生物生活的因素,所有生物生命活动所需能量归根到底都来自太阳光能。
    4. (4) 如果人类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超出了它的承载量和支付力,就会造成资源被破坏和环境恶化,影响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这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答案合理即给分)。
    5. (5) 人类赖于生存的地球只有一个,保护环境,从我做起。请列举你在日常生活中保护环境的行为:(答案合理即给分)。(答两点即可)
  • 34. (2019·北部湾) 农药残留量超标等食品安全问题关乎民生。某农场为减少害虫对农作物的危害,在农作物上喷洒农药。一段时间后,经检测发现猫头鹰体内农药积累量明显高于蛙和鼠。该生态系统中存在如图所示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该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成分是,除图中的生物成分外,该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还应包括
    2. (2) 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是物质循环和
    3. (3) 请写出图中最短的食物链:
    4. (4) 既存在捕食关系,又存在竞争关系的生物有
    5. (5) 猫头鹰体内农药积累量明显高于蛙和鼠,原因是一些难分解的农药进入生态系统后,会沿着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
五、实验探究题
  • 35. (2019·柳州) 小蓉发现家里饲养的金鱼夏季时经常把头浮出水面呼吸,而这种现象在冬季很少出现。为了探究水温与金鱼呼吸的关系小蓉和同学设计并进行了以下实验;

    实验材料及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步骤:

    ①将水温调至15℃;

    ②同时记录每条金鱼1分钟内鳃盖张合的次数,稍停片刻,再记录2次;

    ③换水,将水温调至20℃,重复步骤②;

    ④换水,将水温调至25℃,重复步骤②。

    实验结果:

    统计

    水温

    每分钟鳃盖张合的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P

    1号鱼

    2号鱼

    3号鱼

    1号鱼

    2号鱼

    3号鱼

    1号鱼

    2号鱼

    3号鱼

    15℃

    33

    32

    31

    34

    31

    32

    34

    30

    33

     32

    20℃

    76

    45

    63

    65

    53

    62

    69

    47

    61

     60

    25℃

    132

    112

    109

    122

    110

    107

    127

    109

    111

    115

    1. (1) 表格中“P”的含义是同一水温下所测数据的值。
    2. (2) 实验中用到3条金鱼,而且每个水温条件下都要观测3次,目的是
    3. (3) 实验结果显示,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水温上升,金鱼每分钟鳃盖张合的次数(选填“增加”或“减少”)。

      深入探究:

      小蓉查阅资料发现,改变水温会影响水中的溶氧量(单位体积水中含有的氧气量),20℃时水中溶氧量为8mg/L,25℃时为4mg/L。

    4. (4) 据此作出假设:影响金鱼鳃盖张合次数的因素不是水温,而是

      实验方案:

      实验组

      水温

      溶氧量

      每分钟螺盖张合的次数

      20℃

      8mg/L

      X

      20℃

      4mg/L

      Y

    5. (5) 结果预测:若X≈60,Y≈(选填“32”、“60”或“115”),则假设成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