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苏科版 /九年级全册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 /本章复习与测试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苏科版九年级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单元测试(适合初三巩固复...

更新时间:2021-12-20 浏览次数:124 类型:单元试卷
一、单选题
  • 1. (2021九上·镇江月考) 如图为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若每个钩码的质量为50g,为了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在A点挂4个钩码能使杠杆平衡 B . 在B点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当示数为0.5N时,能使杠杆平衡 C . 用弹簧测力计在B点拉,一定能省力 D . 用弹簧测力计在A点拉,一定要费力
  • 2. (2021九上·肇源开学考) 如图所示,用一根自重可忽略不计的撬棒撬石块,若撬棒C点受到石块的压力是1500N,且AB=1m,AD=0.5m,CD=0.3m,则要撬动该石块所用的最小的力是(  )

    A . 900N B . 750N C . 300N D . 150N
  • 3. (2021九上·雨花台期中) 如图所示,甲、乙装置所用滑轮质量均相等,用它们分别将所挂重物竖直向上匀速提升。若G1=G2 , 竖直拉力分别为F1和F2 , 两装置的机械效率分别为η1和η2(忽略绳重和摩擦),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F1>F2   η12 B . F1>F2   η1<η2 C . F1<F2   η1<η2 D . F1<F2   η12
  • 4. (2021九上·姑苏月考) 如图所示,甲、乙两个滑轮组由四个相同的滑轮组成。两滑轮组分别在F和F的作用下,用相同时间将质量相等的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忽略绳重和一切摩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甲、乙两个滑轮组绳端的拉力F和F相等 B . 甲、乙两个滑轮组绳端移动速度相等 C . F做的功大于F做的功 D . 甲、乙两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等
  • 5. (2021九上·锡山期中) 小明同学学习物理后,对以下一些数据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 一般教学楼每层楼高约为3.3m B . 一个普通鸡蛋的重力约为3N C . 中学生的正常步行速度约为6m/s D . 中学生从教学楼一楼走到四楼做的功大约为600J
  • 6. (2021九上·惠山期中) 如图所示是一个传送带,A、B轮转动带动物体C向右上方匀速运动,物体C没有在皮带上发生滑动,皮带与轮之间不打滑,物体C的重力势能不断增加,这是因为(   )

    A . 摩擦力做功的缘故 B . 支持力做功的缘故 C . 重力做功的缘故 D . 动能转化为势能的缘故
  • 7. (2021九上·镇江月考) 铁路提速要解决许多具体的技术问题,其中提高机车牵引力功率是一个重要问题。已知匀速行驶时,列车所受阻力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即f=kv2列车要提速,就必须研制出更大功率的机车。那么当列车分别以120km/h和40km/h的速度在水平轨道上匀速行驶时,机车的牵引力功率之比为( )
    A . 3:1 B . 9:1 C . 27:1 D . 81:1
  • 8. (2021·锡山模拟) 在中国科技馆的展厅里,摆着一个如图所示,叫做“最速降线”的展品:两个并排轨道的起点高度一样,终点高度也一样;一个是倾斜的直轨道,另一个是向下弯曲的弧形轨道.将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同时分别从直轨道和弧形轨道的起点释放,弧形轨道上的乙球先到达终点.若不计一切摩擦阻力,则关于两小球从起点至终点的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乙球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小 B . 乙球的重力势能先变小后变大 C . 甲球所受重力对甲球做功比乙球所受重力对乙球做功慢 D . 甲球所受重力对甲球做的功比乙球所受重力对乙球做的功少
  • 9. (2020九上·无锡期末) 甲、乙两个滑轮组如图所示,其中的每一个滑轮重力都相同,用它们分别将重物G1 , G2提高相同的高度,不计滑轮组的摩擦与绳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若G1=G2 , 拉力做的额外功一定相同 B . 若G1 >G2 , 拉力做的总功可能相同 C . 若G1=G2 , 甲的机械效率小于乙的机械效率 D . 用甲、乙其中的任何一个滑轮组提起不同的重物,机械效率不变
  • 10. (2018·常州模拟) 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来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与物重G的关系,改变G , 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计算并绘出η与G关系如图乙所示,若不计绳重和摩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同一滑轮组机械效率η随G的增大而增大,最终将超过100% B . G不变,改变图甲中的绕绳方式,滑轮组机械效率将改变 C . 此滑轮组动滑轮的重力为2 N D . 当G=6 N时,机械效率η≈ 66.7%
二、填空题
  • 11. (2021九上·江宁期中) 利用斜面将一个重600N的物体匀速拉到高处,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300N,拉动的距离s=5m,物体提升的高度h=2m。此过程中拉力做的功是,该斜面的机械效率是,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N。

  • 12. (2021九上·宝应期中) 某小区正在进行改造施工。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750N的沙子匀速提升了10m,用时100s。若工人所用的拉力为400N,则拉力的功率为w,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工人使用该滑轮组提升600N的沙子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使用滑轮组(选填“能”或“不能”)省功。

  • 13. (2021九上·秦淮期中) 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升300N的重物,5s内提升了2m,动滑轮重60N。此过程中克服绳重和摩擦所做的额外功占总功的10%,则有用功为J,额外功为J,拉力为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 14. (2021九上·姑苏月考) 如图是一风景区的盘山公路,之所以要把上山的公路修成这般模样,是因为盘山公路相当于简单机械中的。一辆客车在盘山公路上匀速行驶,客车和乘客的总质量为7000kg,向上行驶过程中牵引力保持20000N不变,耗时500s行驶5km的路程,到了高为0.5km的山顶,)汽车的行驶速度是m/s,牵引力从山脚到山顶做的功为J,盘山公路的“机械”效率为%,(g取10N/kg)乘车时小明发现:在爬山过程中司机往往速度很慢,是为了

  • 15. (2019九上·江苏期中) 如图甲所示,物体A重为15N置于水平桌面上,在拉力F的作用下,5s内匀速直线运动了0.5m.图乙是拉力F做的功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已知物体A在水平桌面上运动时受到的摩擦阻力f为A物重G的0.2倍,则:拉力F=N;拉力F做功的功率P=W;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三、作图题
四、实验探究题
  • 19. (2021九上·东台期中) 利用下图的实验装置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 (1) 实验前应先调节杠杆在位置平衡,若出现图甲所示情况,应将杠杆的螺母向(左/右)调。
    2. (2) 如图乙所示,为了便于在杠杆上直接读出力臂的大小,弹簧测力计需要沿方向向下拉动,直至杠杆在位置平衡。
    3. (3) 小明进行了三次实验,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表中F1大小为弹簧测力计示数,F2大小为钩码的重力,l1、l2分别为F1、F2对应的力臂。该组用图乙装置继续实验时,小明记录的一组数据是F1=1N,l1=5cm,F2=0.5N,l2=10cm;同组小芳记录的另一组数据是F1=4.5N,l1=10cm,F2=3N,l2=15cm,为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第四次实验数据最好采用(小明/小芳)的。

      次数

      动力F1/N

      动力臂l1/cm

      阻力F2/N

      阻力臂l2/cm

      1

      3

      10

      2

      15

      2

      1

      10

      2

      5

      3

      1.5

      20

      2

      15

      4

    4. (4) 小华同学通过对数据分析后得出的结论是: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为了证明小华同学的结论是错误的,小华做了如图丙的实验改进,此实验(能/不能)说明该结论是错误的,
  • 20. (2019九上·张家港期中) 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中,用同一滑轮组进行了三次实验(如图所示),

    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次数

    钩码重/N

    钩码上升的距离/cm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N

    弹簧测力计上升的距离/cm

    机械效率

    1

    2

    10

    0.8

    30

    83.3%

    2

    4

    10

    1.5

    30

    3

    6

    10

    30

    90.9%

    1. (1) 第2次实验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 (2) 第3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漏填,由图丙可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
    3. (3) 分析数据可得结论,使用同一滑轮组,提升的物体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选填“高”或“低”).
    4. (4) 根据实验结论推测,使用该滑轮组再次将重8 N的物体匀速提升10 cm,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能为_________ (填序号).
      A . 71. 6% B . 82. 4 % C . 92. 1%
五、计算题
  • 21. (2020九上·姜堰期末) 一辆轿车以90kW的恒定功率启动作直线运动,且整个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不变,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试求:

    1. (1) 在0~10s时间内汽车发动机做功多少?
    2. (2) 汽车匀速行驶时,牵引力为多大?
    3. (3) 若燃烧1kg汽油可使汽车匀速行驶4.6km的路程,则汽车发动机的热效率为多少(汽油的热值q=4.6×107J/kg)?
  • 22. (2020九上·常州期中) 如图甲所示装置,A是重15N的空吊篮,绳子B和C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分别为100N和50N。质量为50kg的小明同学将A提升到高处,施加的拉力F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A上升的速度v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丙所示。忽略绳重及摩擦,g取10N/kg。问:

    1. (1) 动滑轮的重力为多少?
    2. (2) 第2s内拉力F的功率为多少?
    3. (3) 此装置最多能匀速运载多重的货物?
    4. (4) 此装置提升重物的最大机械效率为多少?
六、综合题
  • 23. (2020九上·江苏月考)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空气能热水器工作原理如图甲所示。蒸发器从室外空气吸热,加热低沸点氟介质并使其汽化,氟介质蒸汽由压缩机压缩升温后,进入冷凝器液化释放热量传递给水箱中的冷水,随后经过“节流降温过滤降压”回到室外的蒸发器开始下一个循环。空气能热水器具有高效节能的特点,它工作时,氟介质在蒸发器中吸收热空气的能量QA;压缩机消耗电能W转化为机械能,再由机械能转化为內能,最终氟介质在冷凝器中释放给冷水的热量QB=QA+W通常我们用“能效比”(即放出的热量与消耗的电能的比值)来反映空气能热水器的节能性能。某款空气能热水器,它的部分技术参数如下表。

    每秒制热量Q/J

    3000

    电源规格U/V

    220

    每秒消耗电能W/J

    800

    水箱容积V/L

    200

    适用环境温度范围﹣7﹣43

    1. (1) 在空气能热水器中,是通过(选填“加压”或“降温”)方法使氟介质液化的,这款空气能热水器正常工作时的能效比为
    2. (2) 氟介质经膨胀阀减压后,它的沸点所在温度范围可能是______;
      A . 低于﹣7℃ B . ﹣7℃~43℃ C . 高于43℃ D . 高于50℃
    3. (3) 正常使用时,将一箱15℃ 的冷水加热到55℃,消耗的电能为J,若水吸收的热量由天然气来提供,需要完全燃烧天然气( ,天然气的热值为8.4×107J/m3);
    4. (4) 在如图乙所示的冲程中,压缩机气缸内实现了把能转化为能;
    5. (5) 压缩机活塞上下移动的距离是16cm,横截面积是50cm2 , 工作时,活塞压缩氟介质的压强约为2.5×105Pa,则活塞压缩一次氟介质做的功为J;若系统正常工作消耗的电能有90%转化为压缩氟介质的能量,则每分钟压缩氟介质的次数是,压缩机曲轴的转速是r/min。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