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

更新时间:2021-12-10 浏览次数:63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传统工艺品的制作过程中,包括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是(   )
    A . 玉柄雕琢 B . 骨笛打孔 C . 彩陶烧制 D . 金简刻字
  • 2. (2020·河南) 绿满中原需要天蓝、地绿、水清。下列做法值得提倡的是(  )
    A . 燃放烟花爆竹    B . 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回收处理 C . 露天焚烧秸秆    D . 实验室含酸废水倒入下水道
  • 3. 规范的操作方法是实验安全和成功的保证。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加热液体 B . 收集氢气 C . 闻气体气味 D . 称固体质量
  • 4. 某同学观察演示实验后做的下列笔记正确的是(   )
    A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B .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有白烟冒出 C . 木炭伸入氧气瓶中,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D . 用浓氨水和酚酞探究分子运动的实验,一段时间后发现浓氨水变红
  • 5. 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下列各组物质中,都由分子构成的一组是(   )
    A . 铜、水银 B . 氨、干冰 C . 水、金刚石 D . 硫酸铜、氯化钠
  • 6. 水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物质。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冰和水的共存物属于混合物 B . 有水生成的反应一定属于化合反应 C . 水汽化时体积增大是因水分子变大 D . 可用肥皂水区分软水和硬水
  • 7. 碳纳米管和单晶硅在信息、材料等领域中应用广泛。碳原子和硅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分别为 ,下列关于碳元素和硅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都是非金属元素 B .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C . 在化合物中都只显+4价 D . 分别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二、三周期
  • 8. (2018九上·仁寿期中) 曾用作麻醉剂的“笑气”是一种氮的氧化物,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笑气”的化学式是(    )
    A . NO B . N2O C . NO2 D . N2O5
  • 9. (2019九上·淅川期中) 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则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 . 分子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则单个二氧化硫分子有刺激性气味 C . 同种元素的质子数相同,则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D . 化合物由多种元素组成,则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 10. 下列符号中数字“2”所表示的含义正确的是(   )
    A . Ca2+中的“2”表示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B . H2中的“2”表示二个氢原子 C . CO2中的“2”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 D . 中的“2”表示一个钙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 11. 用“ ”和“ ”分别代表A2和B2两种物质,二者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反应不属于化合反应 B . 反应的生成物是混合物 C . 反应后各元素化合价都发生了改变 D . 在化学变化前后,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不变
  • 12. (2020九上·叶县期中) 洛阳牡丹甲天下,牡丹籽油因为富含多种营养成分远销国内外,其中富含亚麻酸(化学式为C18H30O2),下列有关亚麻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亚麻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 . 一个亚麻酸分子里含有一个氧分子 C . 亚麻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68 D . 亚麻酸是由18个碳原子、30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
  • 13. 下列图象反映的对应变化关系错误的是(   )

    A . 图A是一定量的镁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B . 图B是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C . 图C是将水通直流电一段时间 D . 图D是分别用两份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 14. (2020·河南) 生活中常使用消毒剂来杀菌、消毒。下列几种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括号内物质)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
    A . 双氧水消毒液(H2O2)    B . “84"消毒液(NaClO) C . 酒精消毒液(C2H5OH)    D . 过氧乙酸消毒液(C2H4O3
二、填空题
  • 15. 用化学用语填空
    1. (1) 空气中含量多且常用作保护气的是
    2. (2)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和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
    3. (3) 2个硫酸根离子
  • 16. (2020·河南) “嫦娥四号"探测到月幔中含橄榄石(主要成分Mg2SiO4),Mg2SiO4中硅元素中的化合价是镁原子(核电荷数为12)的结构示意图为
  • 17. 现有下列物质:①液氧 ②食盐水 ③铁 ④冰水混合物 ⑤黄金 ⑥过氧化氢 ⑦氦气 ⑧二氧化碳 ⑨高锰酸钾受热完全分解后的剩余固体。选择合适的物质用序号填空。

    属于混合物的有;属于氧化物的有;属于单质的有

  • 18. 自来水厂抽取河水进行净化的过程中可加入 除去水中的异味 ;家庭中常用 这种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 19. 图1是元素周期表中铟元素的信息,图2是铟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铟元素位于第周期。
    2. (2) 在化学反应中,铟原子容易(填“失去”或“得到”)电子形成铟离子,铟离子的化学符号为
  • 20. 写出下列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1. (1) 红磷空气中燃烧
    2. (2) 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3. (3) 有水生成的化合反应
  • 21. 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微型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探究。挤压滴管后,单球管中发生反应的符号方程式为。点燃系在细铁丝底端的火柴,待火柴快燃尽时立即插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管中并塞紧塞子,观察到的现象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符号方程式为

  • 22. 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1. (1) 写出图中甲的化学式
    2. (2) 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三、综合题
  • 23. X、Y、Z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三种物质均含有同一种元素,X、Y的组成元素完全相同;Z为单质,它们之间有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则X为;Z为(均填化学式)。写出Y→Z的反应文字或符号表达式:

  • 24. 请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下列问题:
    1. (1) 加压时,3000L氧气可装入容积为20L的钢瓶中、
    2. (2)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都含氧元素,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但一氧化碳却有毒,原因是
  • 25. 试验室常用下列装置制取气体,请你根据所学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较为干燥的氧气,应选用的一套装置为(填字母序号),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2. (2) 实验室还可以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粉末混合制取氧气,不选用A而选用B做气体的发生装置,其理由是,如何检查B装置的气密性;请将上图方框中B装置的长颈漏斗和玻璃导管补画完整
    3. (3) 欲使用装置F用排空气法收集氢气,则气体应从(填“d”或“e”)端通入;欲使用装置F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先将集气瓶装满水,再将气体从(填“d”或“e”)端通入。
    4. (4) 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的混合物来制取氨气,同时生成氯化钙和水。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极易溶于水。则可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为
    5. (5) 如图为某输液瓶标签上的部分内容。根据标签中的化学式计算,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为,葡萄糖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