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绍兴市锡麟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国...

更新时间:2021-10-22 浏览次数:97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
  • 1. 下列关于酸碱溶液配制及其性质实验的操作,正确的是(   )
    A . 称量NaOH固体 B . 配制NaOH溶液 C . 稀释浓H2SO4 D . 测稀H2SO4的pH
  • 2. (2019九上·绍兴月考) 下列著名诗句中隐含着化学变化的是( )
    A . 白玉做床,金做马 B .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C .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D .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 3. (2020九上·绍兴月考) 下列物质露置于空气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而质量增大的是(   )
    A . 浓硫酸 B . 浓盐酸 C . 生石灰 D . 氢氧化钠
  • 4. (2016·温州) 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选项

    性质

    用途

    A

    氢氧化钙呈碱性

    改良酸性土壤

    B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干燥氧气

    C

    稀盐酸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

    除铁锈

    D

    氢氧化钠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吸收二氧化硫

    A . A B . B C . C D . D
  • 5. 下列物质的名称、俗名与化学式完全正确的是(   )
    A . 氯化钠 食盐 NaCl2 B . 碳酸氢钠 纯碱 NaHCO3 C . 氢氧化钙 熟石灰 CaO D . 氢氧化钠 火碱 NaOH
  • 6. (2017九上·湖州月考) 在稀硫酸中分别加入下列物质,反应现象符合的是(     )
    A . 铜片:看到铜片周围有气泡产生 B . 氧化铁:固体消失,溶液变成浅绿色 C . 氯化钡:无明显现象 D . 碳酸钠溶液: 产生气泡
  • 7. 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组是( )
    A . 在氢氧化钠溶液中:Na+、Ba2+、Cl-     B . 在pH=13的溶液中:H+、Mg2+、Cl C . 在氯化钠溶液中:Ag+、Ca2+、NO3- D . 在pH=1的溶液中:Ba2+、CO32-、Zn2+
  • 8. 在①一氧化碳,②稀硫酸,③碳酸钠溶液,④氯化铜溶液四种物质中,跟氢氧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都能发生反应且反应中表现了“碱的通性”的组合是(   )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③④ D . ①③
  • 9. 向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不可能使溶液的pH有明显改变的是( )
    A . 通入CO2    B . 加入稀H2SO4     C . 加入Na2CO3溶液 D . 加入盐酸
  • 10. 下列是分析久置空气中的NaOH固体的相关实验(不考虑水分),其中合理的是( )

    序号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证明变质

    取少量固体,加水溶解,滴加少量稀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B

    确定成分

    取少量固体,加入石灰水,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酞试液

    C

    测定纯度

    取ag样品与足量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得到mg固体

    D

    除去杂质

    取固体,加水溶解,滴加氯化钙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过滤

    A . A B . B C . C D . D
  • 11. 五一国际劳动节,化学兴趣小组来到学校的学农基地,发现原本翠绿的葡萄叶片叶色变黄,为使葡萄叶片转绿,学农基地应为这些葡萄追施的化学肥料是(   )  
    A . Ca3(PO4)2 B . CO(NH2)2 C . KCl D . KH2PO4
  • 12. (2017九上·湖州月考) 下列实验对应的图像正确的是          (      )

    A

    B

    C

    D

    向稀硫酸中加入过量的锌,溶液中溶质质量

    向pH=2的盐酸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向盐酸和氯化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向pH=12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稀释

    A . A B . B C . C D . D
  • 13. (2020九上·浙江期末) 如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若先将滴管甲中的液体滴入烧杯甲中,观察到气球明显鼓起一段时间后恢复原状,再将滴管乙中的液体滴入烧杯乙中,气球又明显鼓起且不恢复原状。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

    选项

    滴管甲

    烧杯甲

    滴管乙

    烧杯乙

    A

    氧化钙

    稀盐酸

    B

    稀盐酸

    盐酸

    碳酸钠

    C

    双氧水

    二氧化锰

    氢氧化钠

    D

    碳酸钠

    盐酸

    氢氧化钠

    A . A B . B C . C D . D
  • 14. 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所含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铁锈

    KNO3粉末

    加入足量水,过滤

    B

    CO2气体

    CO

    通入氢氧化钠溶液

    C

    NaOH溶液

    Na2CO3

    加入足量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

    D

    NaCl溶液

    BaCl2

    加入适量硫酸钾,充分反应,过滤

    A . A B . B C . C D . D
  • 15. 烧杯中盛有CuCl2和HCl的混合溶液100g,向其中滴加10%的NaOH溶液,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与滴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b段反应产生蓝色沉淀    B . bc段溶液增加80g C . c点对应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9% D . d点溶液中溶质有2中,且pH>7
二、简答填空题(本题共7小题,每空2分,共46分)
  • 16. 通过三个多星期的化学学习,我们认识了许多“奇妙的酸”和“神奇的碱”,请回答下列问题:   

    如图表示的是一些物质在常温下的近似pH,回答下列问题: 

     

    ①酸雨的酸性比正常雨水的酸性(填“强”或“弱”)

    ②测量苹果汁pH时,先用蒸馏水润湿pH试纸,会使pH偏(“大”或“小”)

  • 17.     
    1. (1) 焊接工业上常用稀盐酸清洗铁锈,写出用稀盐酸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为,铁制品除锈时(填“能”或“不能”)长时间浸在酸溶液中。
    2. (2) 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胃舒平(主要成分Al(OH)3)常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写出治疗胃酸过多症时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18. 在小黄同学为探究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分别做了如下四个实验:

    1. (1) B试管中出现的现象是
    2. (2) C试管没有明显的现象,可以加入试液使得反应出现明显现象。
    3. (3) 反应结束后,小黄同学取出D试管中的上层清液,可以滴加上图中出现的哪种试剂就能确定溶质的成分  。
  • 19. (2019九上·温州月考) 多角度看物质。有助于加深对物质的认识。CuSO4是一种常见的盐,请回答:
    1. (1) CuSO4 溶液显酸性,其 pH7(选填“>”“<”或“=”)。
    2. (2) CuSO4可以看成是中和反应的产物。其对应的酸碱分别为(填化学式)。
    3. (3) CuSO4作为反应物,写出一个符合 A+B→C+D 的化学方程式:
  • 20. 用烧碱中和一定量的盐酸时,溶液的pH与加入的烧碱质量的关系如右图所示。烧碱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当加入烧碱n克时,溶液中的溶质为。若改用n克氢氧化钾与相同量盐酸反应,所得溶液的pH 7(填“>”、“<”或“=”)

  • 21. 为了除去氯化钠样品上的碳酸钠杂质,某兴趣小组将样品溶解后进行如下实验:

    1. (1) 沉淀B的化学式为,无色溶液A上溶质是
    2. (2) 操作①②的名称分别是
    3. (3) 为了既能除去杂质碳酸钠,又能有效地防止新杂质的引入,可向样品溶液上加入适量的,调节pH为7后,直接进行操作②即可得到纯净的氯化钠固体。
  • 22. 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由 BaCl2、NaOH、Na2CO3、Na2SO4 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确定其成分,实验小组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所加试剂均足量,实验过程及现象如图所示。
    1. (1) 写出沉淀A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2. (2) 白色沉淀C 的化学式为
    3. (3) 这包白色固体是由(填化学式)组成的。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3题,每空3分,共42分)
  • 23. 某兴趣小组同学在实验室将一定量的稀盐酸加入到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未看到明显的现象。部分同学产生疑问:酸和碱到底能否发生反应?
    1. (1) 该小组同学又重做上述实验,其实验如下: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向滴有酚酞溶液的稀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并振荡。

      观察到溶液由 色变为无色。

      氢氧化钠和盐酸发生了反应。

    2. (2) 同学们对(1)实验后溶液中的溶质组成展开探究,做出如下猜想:

      猜想一:只有NaCl;

      猜想二:有NaCl和NaOH;

      猜想三:有NaCl和HCl;

      经过讨论后认为猜想二不合理,理由是

    3. (3) 小明完成了下面的实验得出了余下两种猜想的结论,请你在横线上填写小明加入的符合要求的药品。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1)实验后溶液少量于试管中,加入药品

      没有明显现象

      猜想一是正确

    4. (4) 通过以上探究可知在分析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
  • 24. 为探究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样品是否全部变质,小柯取少量样品配制成溶液,再取少量溶液分别装入两支试管中,进行了如甲、乙两图所示实验。(注:BaCl2溶液呈中性)

    1. (1) 小柯认为“甲图实验说明了氢氧化钠固体部分变质”。你认为小柯的观点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2. (2) 分析乙图实验的现象,可以确定样品的变质情况为
    3. (3) 进一步探究:另取少量样品溶液,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直至过量。请在丙图中画出“生成CO2的质量随加入稀盐酸质量变化”的大致图像。
  • 25. 某化学课堂正在进行,以下是教学片段。请你参与他们的学习并完成相关任务。

    【演示实验】老师按如图所示连接好装置,加入NaHCO3粉末,点燃酒精灯,对试管预热后集中加热,烧杯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了CO2。继续加热至无气体产生后撤出导管,熄灭酒精灯。

    【问题提出】实验后,同学们对试管中剩余的固体粉末产生了兴趣:剩余粉末由什么物质组成?

    【猜想假设】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对固体粉末作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NaOH;   猜想二:NaOH和Na2CO3;    猜想三:Na2CO3

    【实验探究】

    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方案一

    取适量粉末溶于水后向溶液中滴入2滴酚酞溶液,摇匀

    溶液由无色变红色

    小明根据实验现象认为猜想一成立。小组讨论后,大家认为小明的结论不合理,于是设计了如下的方案二:

    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二

    步骤一

    取适量粉末溶于水后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

    猜想一不成立

    步骤二

    取步骤一的上层清液加入MgCl2溶液2﹣3mL

    无明显现象

    猜想三成立

    【评价交流】小华认为步骤二也可以用MgSO4代替MgCl2 , 大家不同意他的观点,理由是

    【拓展延伸】请你总结上述实验成果,写出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 26. Ca(OH)2变质得到Ca(OH)2和CaCO3的混合物。李琳同学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来测定CaCO3的含量,她用气密性良好的装置装上药品并通一会儿氮气后关闭止水夹,再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提示:碱石灰(可以吸收CO2和H2O)浓硫酸均足量,稀盐酸不考虑其挥发性。

    1. (1) 实验前通人N2的目的是
    2. (2) 浓硫酸的作用是
    3. (3) 测定CaCO3的含量需要测定两个物理量,其中一个物理量为样品的质量。

      ①另一个物理量为( 填序号)。

      A.   滴下的稀盐酸质量                B.反应前后乙装置增加的质量

      C、反应前后丙装置增加的质量         D、反应前后丁装置增加的质量

      ②若去掉丁装置,测得CaCO3含量(填 “偏高”、“偏低”或“不变" )。

四、 分析计算题( 本题有6题,,共52分)
  • 27. 实验小组对某河水的酸碱性进行调查,确定三处采样点(如示意图,其数值为该处河水的pH).

    1. (1) 三处采样点中,水质碱性最强的采样点是
    2. (2) 分析数据发现,采样点丙的酸碱度因支流小溪水的汇入而变化较大,可推知支流小溪水呈(填“酸性”或“碱性”或“中性”).
    3. (3) 若要检验小溪中是否有SO42-和Cl-离子,可先向溪水样品中滴入硝酸酸化了的溶液,再滴入溶液来检验.
    4. (4) 支流小溪水含有较多的钙离子(以CaCl2形式存在),工业上常采用离子交换树脂(HR)来去除,发生的化学反应是:2HR+CaCl2═CaR2+2X,X的化学式是
  • 28. 中和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某同学利用图1装置研究稀硫酸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的过程,并用pH和温度传感器测量反应过程中相关物理量的变化情况,得到图2和图3。

    1. (1) 仪器A中溶液的溶质是(填化学式);
    2. (2) 图3中V的数值最接近(填“6”、“12”或“16”);
    3.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2中b点所示溶液中的溶质是硫酸钾和氢氧化钾

      B、图2中c→d所示溶液中硫酸钾的质量不断增加

      C、图3中e→f变化趋势可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D、整个过程烧杯中水的质量一直增加且快慢一样

  • 29. 往200克含有稀硝酸和硝酸钙的混合溶液中,加入21.2%的碳酸钠溶液,所得溶液的pH变化与加入碳酸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假设生成的气体全部逸出),试分析计算:

    1. (1) a→b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反应到c点时,所得沉淀的质量是多少?C点溶液中溶质质量是多少?(精确到0.1%)
    3. (3) c→d段溶液的pH大于7的原因是
  • 30. 近年来,青海旅游因为抖音视频的宣传火爆一时,其中一个著名的景点就是茶卡盐湖,该盐湖生产的纯碱(Na2CO3)产品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钠(其它杂质忽略不计)。为测定该产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现称取6g试样放在烧杯中并滴入稀盐酸。当盐酸滴加至36.5g时,烧杯内溶液的总质量为40.3g,(假设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产生气体的质量与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试计算:

    1. (1) A点产生气体的质量m=。B点溶液中的溶质是(写化学式)
    2. (2) 试样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至0.1%)。
    3. (3) 反应到A点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至0.1%)。
  • 31. 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是CaCO3、Na2SO4、CuSO4、Na2CO3中的一种或多种,某实验小组对其组成成分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

    【资料查阅】Na2CO3溶液与CuSO4溶液混合能产生蓝色沉淀。

    【活动与探究】取一定量上述固体粉末,加足量水溶解。

    1. (1) 【现象与结论】经上述操作,得到蓝色澄清溶液,则原固体粉末中一定没有(填化学式)。
    2. (2) 【探索与拓展】为进一步确定原固体粉末的组成,该实验小组同学先用托盘天平称取46.2g该粉末,溶于水配成174.6g溶液,再往其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NaOH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所加NaOH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①计算产生最大沉淀量时所加NaOH溶液的质量。

      ②通过计算确定46.2g固体粉末的组成。(回答出物质名称和其质量)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