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苏教版 /八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第十八章 动物的行为 /第二节 动物行为的生理基础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初中生物苏教版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册6.18.2动...

更新时间:2021-06-03 浏览次数:64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2021·永州模拟) 以下动物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
    A . 黑猩猩钓取白蚁 B . 刚出生的袋鼠爬到育儿袋中吃奶 C . 菜青虫总是只取食白菜等十字花科植物 D . 失去雏鸟的红雀喂养金鱼
  • 2. (2021·覃塘模拟) 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蜘蛛结网属于先天性行为 B . 鹦鹉学舌属于学习行为 C . 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复杂 D . 蚂蚁和蜜蜂不具有社群行为
  • 3. (2021·历下模拟) 下列动物行为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
    A . 秋日大雁南飞 B . 缉毒犬能发现隐藏在行李中的毒品 C . 春蚕吐丝结茧 D . 蜜蜂采花酿蜜
  • 4. (2021·夏津模拟) 据新闻报道,在英国,一只刚失去幼崽的猫,用自己的乳汁喂养了三只刚出生失去妈妈的小狗崽,“母子”情深宛如一家。对猫的这种行为解释正确的是(   )

    ①是先天性行为

    ②是学习行为

    ③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

    ④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

    A . ①④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②③
  • 5. (2021八下·滦州开学考) 下列动物行为中,均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
    A . 猫捉老鼠、黄牛耕地、老马识途 B . 狗辨主客、尺蠖拟态、惊弓之鸟 C . 大雁南飞、公鸡报晓、婴儿吮吸 D . 鹦鹉学舌、蜘蛛织网、孔雀开屏
  • 6. (2021八下·滦州开学考) 萤火虫遇到危急时,会闪荧光,警告敌人不可接近,达到驱离的效果。从行为获得的方式来看,这是一种什么行为?
    A . 学习行为 B . 后天性行为 C . 先天性行为 D . 繁殖行为
  • 7. (2021八下·阳信开学考) “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白居易这脍炙人口的诗句,反映了生物繁衍后代的本能。下列有关家燕生殖和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家燕发育的过程主要是小燕子破壳而出,属于变态发育 B . 家燕的繁育后代的过程包括求偶、筑巢、交配、产卵、孵化和育雏等一系列行为 C . 家燕的交配与产卵属于先天性行为,而求偶、筑巢和育雏等属于学习行为 D . 家燕的卵的结构比较复杂和完善,其中能发育成雏鸟的结构主要是卵黄和卵白
  • 8. (2021八上·云县期末) 下列有关动物运动和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运动需要多个系统的配合 B . 海豚顶球表演是一种学习行为 C . 蜜蜂利用舞蹈传递食物信息 D . 蚂蚁不具有社会行为
  • 9. (2021八上·云县期末) 老鼠打洞这种动物行为所具有的特点是 (   )

    ①由生活经验获得的 ②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 ③先天生来就有的 ④由生活的环境因素决定的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③ D . ①④
  • 10. (2021七上·肇源期末) 麻雀远远地看见田地里竖起的稻草人就会离去。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麻雀的这种行为属于(  )
    A . 学习行为 B . 捕食行为 C . 社会行为 D . 先天性行为
  • 11. (2021八上·虎林期末) 下列现象中,属于动物学习行为是(   )

    ①鹦鹉学舌 ②狗认主人 ③小鸡啄食 ④婴儿吃奶 ⑤家鸽传信⑥蜘蛛结网 ⑦小猴表演  ⑧鱼儿游泳

    A . ①②⑤⑦ B . ①③④⑤ C . ③④⑥⑧ D . ①③⑤⑥⑦
  • 12. (2021八上·重庆期末) 英国《每日邮报》曾报道,一只绿鹭把面包片放到水面上,当鱼来取食面包时,绿鹭就捕鱼吃。下列关于绿鹭这种“钓鱼”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这种行为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 B . 这种行为可以使动物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 C . 这种行为的出现离不开环境因素的作用 D . 这种行为的出现与遗传因素无关
  • 13. (2021八上·交城期末) 生活中,我们经常做一些推开窗户的动作。下列与之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推窗动作属于先天性行为 B . 推窗动作很简单,不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C . 推窗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D . 完成推窗动作时,相关的骨起杠杆作用
  • 14. (2021八上·大同期末) 下列有关动物行为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动物的社会行为,有利于动物群体的生存 B . 动物的学习行为是通过学习获得的,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 C . 动物的先天性行为使动物能适应环境,得以生存和繁殖后代 D . 动物的学习行为可以让它们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
  • 15. (2020八上·庆阳期中) 火蚁是一种营群体生活的蚂蚁。在洪水来临时,火蚁中的一些工蚁彼此将前后足搭在一起,在水面上形成一个由身体搭建的“筏子”,另一些工蚁则忙着把蚁后、雄蚁和幼蚁搬到“筏子”上,组成“筏子”的工蚁常常会被鱼吃掉,一旦有缺口,总有其他工蚁义无反顾地补上去,直到蚁团到达陆地。请据以上材料判断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工蚁的这种行为是不利于自身生存的行为,对物种的延续是不利的 B . 火蚁的群体中有组织、分工、等级 C . 火蚁之间的关系是合作关系 D . 雄蚁的作用是与蚁后交配从而达到种族延续的目的
  • 16. (2020八上·武安期中) 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中都会形成等级 B . 失去雏鸡的母鸡抚爱小猫、猴子表演骑车都属于学习行为 C . 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植物、大山雀喝牛奶都属于先天性行为 D . 黑长尾猴发现敌害时尖叫、蜜蜂的各种舞蹈、都属于信息交流
  • 17. (2020八上·汽开区期中) 下列关于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叙述错误的是(   )
    A . 两种行为是截然不同,互不相关的行为类型 B . 动物的先天性行为使动物能适应环境 C . 动物的学习行为越复杂,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强 D . 先天性行为是学习行为的基础
  • 18. (2020八上·龙江期中) 杜鹃总是把自己的蛋生在其他小鸟的巢中,其他小鸟不仅替杜鹃孵蛋,还哺育长的比自己还大的小杜鹃。该现象是(  )
    A . 小鸟害怕凶猛的杜鹃,不得已为其哺育后代 B . 小鸟与杜鹃友好相处,自愿为其哺育后代 C . 孵蛋和哺育是小鸟的乐趣 D . 孵卵和育雏是小鸟的先天性行为
  • 19. (2020八上·勃利期中) 下列属于先天性行为的一组是(   )

    ①孔雀开屏

    ②亲鸟育雏

    ③黑猩猩从高处摘取香蕉

    ④小鸟喂鱼

    ⑤刚出生小猪吃奶

    ⑥动物园猴子拉车

    ⑦大山雀偷喝牛奶

    ⑧雄企鹅孵卵

    A . ①②④⑤⑧ B . ①②⑤⑥⑧ C . ②③④⑦⑧ D . ①③⑤⑥⑦
  • 20. (2020八上·安阳期中) 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是后天学习行为 B . “两虎相争,必有一伤”是领域行为 C .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是攻击行为 D .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是月节律
  • 21. (2020八上·安阳期中) 有些鱼类有趋光性,渔民常利用灯光引诱这些鱼类。鱼类的趋光性是一种(   )
    A . 先天性行为 B . 后天学习行为 C . 攻击行为 D . 繁殖行为
  • 22. (2020八上·北京期中) 下列动物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
    A . 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植物叶片 B . 猩猩把几个木箱堆叠起来,爬到箱顶取下高处的香蕉 C . 失去雏鸟的红雀给池塘里浮到水面上求食的金鱼喂食 D . 刚出生的小袋鼠爬到母亲的育儿袋里吃奶
  • 23. (2018八上·江门期中) 分析下表数据可知四种动物从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是(     )

    动物

    完成取食前的尝试次数

    75

    158

    32

    6

    A . 乙→甲→丙→丁 B . 甲→乙→丙→丁 C . 甲→丁→丙→乙 D . 丁→丙→甲→乙
  • 24. (2021八上·顺德期末) 图阴影部分表示先天性行为与学习行为的共同点,则阴影部分可以包含 (   )

    A . 生来就有的行为 B . 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 C . 与遗传物质有关 D . 行为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
  • 25. (2017八上·福州期中) 如表是探究四种动物的绕道取食次数的结果.这四种动物从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是(  )

    动物

    尝试次数

    75

    158

    32

    6

    A . 甲→乙→丙→丁 B . 乙→甲→丙→丁 C . 丁→丙→甲→乙 D . 甲→丁→丙→乙
二、判断题
  • 26. (2019八上·尤溪期中) 判断下列有关动物行为的叙述
    1. (1) 动物的行为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
    2. (2) 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仅由遗传物质决定。
    3. (3) 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复杂,学习能力越强。
    4. (4) 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中,往往是年长者为“首领”。
    1. (1) 环节动物是最大的动物类群。
    2. (2) 我国著名的“四大家鱼”是青鱼、草鱼、鲢鱼和鳙鱼。
    3. (3) 娃娃鱼是我国的二级保护动物。
    4. (4) 动物的学习行为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
    5. (5) 没有动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就无法进行。
  • 28. (2017八上·曹妃甸期中) 请将下列现象与所属的动物行为匹配起来

    A、先天性行为

     B、学习行为

    鸟儿筑巢   

    黑猩猩设法取到挂在高处的香蕉   

    大雁南飞  

    经调教的猪能定点吃食、大小便   

    黎明时公鸡打鸣报晓  

三、连线题
  • 29. (2016八上·咸阳月考) 请将以下动物的行为与其对应的行为方式匹配起来。

    A、先天性行为   B、学习行为

    小狗听到铃声分泌唾液      

    鹦鹉对客人说“再见”      

    大雁南飞                  

    望梅止渴                  

    老马识途                  

四、综合题
  • 30. (2021八上·莲湖期末) 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一只母狒狒被母狮捉住,母狒狒死后,母狒狒的宝宝慢慢地从它的背上掉下来,母狮并没有伤害它,而是把它放在自己的怀里看护着。

    1. (1) 根据行为的形成途径可将动物的行为分为两类,则“母狮把小狒狒放在自己的怀里看护着”,反映的是动物的行为,这种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体内的决定的。
    2. (2) 狒狒是营群体生活的动物,它们组成的“等级社会”的主要特征为,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成员之间有明确的,而且有些还形成了
    3. (3) 狒狒和狮子在生殖上都具有的特征。
  • 31. (2021八上·朔城期末) 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拯救中国虎行动:华南虎亦称为“中国虎”,属于哺乳纲、食肉目、猫科、豹属,是中国特有的珍稀虎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其濒危程度比大熊猫还要高,正面临灭绝的危险!国家林业局多年来致力于实施华南虎恢复自然习性的“放虎归山”计划,经过长期野化训练,目前已有部分华南虎具备了一定的野外生存和捕猎能力。

    1. (1) 文中出现的分类单位纲、目、科、属、种中,共同特征最少的是,理由是

      人工饲养的华南虎,其幼崽一旦回归自然,野性将很快恢复,华南虎捕猎草食动物的行为基本上属于(选填: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是由决定的。

    2. (2) 从生物多样性的角度来看,华南虎一旦灭绝,将意味着该物种所拥有的将全部从地球上消失。你认为我们应该采取哪些行之有效的措施来保护华南虎这一珍稀物种?(至少答出两点)
    3. (3) 请你再举出两种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
  • 32. (2017八上·昌吉期中) 小明观察了黄蜂的生殖:当黄蜂交尾后,雌黄蜂便在沙土中挖一个穴道,穴道末端扩展成小室.然后,雌黄蜂飞出去猎获毛虫或蜘蛛,用其尾部的刺将猎获物麻醉后带回穴道内的小室.随后在小室内产下一个卵,并将穴口用沙土封闭后飞走,由卵孵化成的幼虫即以亲代贮存的猎获物为食,直至发育成成虫后,才掘一下洞口,从穴道中爬出来.子代黄蜂虽然从末见过其亲代是如何完成这些程序的,但它发育到一定时候却能重复亲代所完成的同样程序.

    1. (1) 黄蜂的生殖行为是(填“先天性行为”或“后天性学习行为”)黄蜂的生殖行为是由决定的.

    2. (2) 小明还观察了一窝蜜蜂,发现蜜蜂有明确的分工,有一只蜂王,少数雄蜂和大量的工蜂,这说明蜜蜂是具有行为的昆虫.

    3. (3) 小明研究黄蜂和蜜蜂行为的方法,属于法.

  • 33. (2020八上·襄城期末) 某同学是八年级生物课外兴趣小组成员,日常生活中喜欢观察和搜集蜂类的信息:

    一是黄蜂的生殖:雌黄蜂在交尾后便在沙土中挖一个穴道,然后把捕捉的猎物麻醉置于穴道内,接着在穴道中产下一个卵,并将穴口用沙土封闭后飞走。由卵孵化成的幼虫以亲代贮存的猎物为食,直至发育成成虫后,才挖掘出一个洞口,从穴道爬出。子代虽然没有见过亲代,如何完成这些程序,但当它发育到一定时候却能重复亲代的同样程序。

    二是蜜蜂的生活。蜜蜂是营群体生活的昆虫。蜂群中有数万只工蜂、少量雄峰和一只蜂王。蜂王、工蜂和雄峰的职责分工明确。春暖花开的季节里,有着各种各样的花,自然少不了闹嗡嗡忙着采蜜的小蜜蜂,有着很多有趣的现象。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 (1) 从行为获得途径看,黄蜂的生殖行为是
    2. (2) 蜜蜂有明确的分工,有一只蜂王、少数雄蜂和大量工蜂,这说明蜜蜂是具有行为的昆虫。
    3. (3) 当一只工蜂找到了蜜源后,会跳起“8”字舞招来伙伴,这说明蜜蜂群体中存在着
    4. (4) 采蜜的蜜蜂处于个体发育阶段的期。
    5. (5) 蜜蜂采蜜,从功能上来说,是行为;蜜蜂在采集花蜜的同时,也会帮助植物
  • 34. (2021·永州模拟) 楚汉时期,汉王刘邦派谋士张良用白糖汁在乌江边书写了“项羽死于此”五个大字,项羽逃至乌江边,看见蚂蚁排成“项羽死于此”五个大字,误以为天意如此,随后   拔剑自刎。某同学通过此事件思考:蚂蚁是否喜欢吃甜食?于是设计了如下“探究蚂蚁是否喜欢甜的食物”的实验:

    材料用具:一小窝蚂蚁,纸盒一个,滴管两支,消毒棉花团若干,糖水、清水各一小杯。

    实验步骤:① 取两小块大小相同的棉花团,分别滴入浓糖水和清水,放置在纸盒的一侧。

    ② 将一小窝蚂蚁放在纸盒的另一侧。

    ③ 30 分钟后,观察并记录蚂蚁的取食情况。请根据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1. (1) 这个实验的假设是
    2. (2) 这个实验的变量是
    3. (3) 如果有较多的蚂蚁在加糖水的棉花团处聚集,则说明
    4. (4) 如果某同学在进行第②操作时,只捉了一只蚂蚁就进行实验,你认其得到的实验结论是
    5. (5) 你认为张良利用了蚂蚁的(    )
      A . 防御行为 B . 觅食行为 C . 社会行为 D . 繁殖行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