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中考二轮专题复习:物态变化(基础巩固)

更新时间:2021-04-26 浏览次数:109 类型: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2021七下·杭州开学考) 杭州正在修建地铁,在它的四周围栏上而安装了大量的喷雾装置,可见很多的“白汽”,如图。这些“白汽”不断喷洒,不断消失,有关“白汽”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 “白汽”是水蒸气 B . “消失”是汽化现象 C . “喷洒”是升华现象 D . “消失”时需要放热
  • 2. (2020七上·仙居期末) 下列实例中,为了减慢蒸发的是( )
    A . 将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 B . 把新鲜的蔬菜装入保鲜袋中 C . 雨后,用扫帚将操场上的积水扫开 D . 用电热吹风机将头发吹干
  • 3. (2020七上·诸暨期末) 如图所示,小明同学从市场上买了一个气球,她发现气球表面有些脏,于是用浸透酒精的湿方巾擦拭扎紧了的气球,并把它放到电扇底下吹风,直至刚好被吹干。这一过程中气球的体积变化是( )

    A . 变大 B . 变小 C . 先变小后变大 D . 不变
  • 4. (2021七下·台州开学考) 民间有一种魔术表演叫"油锅捞铜钱"∶表演者用手从滚烫的 "油锅中捞出铜钱而毫发无伤,其中的奥秘是油锅上面漂浮着一层油,下面是另外一种液体。选择该液体时,应具有的性质是(   )

    A . 熔点低 B . 熔点高 C . 沸点低 D . 沸点高
  • 5. 下列各组物质中,都是晶体的是( )
    A . 冰和塑料 B . 铜和固态水银 C . 玻璃和石蜡 D . 海波和松香
  • 6. (2020七上·嘉兴期末) 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期间,戴眼镜的同学佩戴口罩后,镜片经常会出现“雾”现象。关于镜片上的“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雾”属于水蒸气 B . “雾”是液化形成的 C . “雾”的形成需吸收热量 D . 取下眼镜后,“雾”消失不见了,是升华现象
  • 7. (2020七上·台州期末) 2020 年 12 月 17 日 1 时 59 分,嫦娥五号返回器带着 1731 克月壤样本安全着陆。降落时,表面最高温度达到上万摄氏度。为了保护返回器内月壤样本不被高温破坏,制作返回器“防护服”的材料应具有的特点是(   )
    A . 受热易凝华 B . 受热易凝固 C . 受热易液化 D . 受热易熔化
  • 8. (2020·玉环模拟) 沙漠中的抬尾芥虫在大雾的深夜爬上沙丘顶,高高地抬起屁股,迎着风整个身体呈倒立的姿势,很快空气中的水蒸气在背部凝结成水珠,水珠越聚越多,顺着背部流入它的嘴里。抬尾芥虫能收集到空气中的水蒸气,说明它背部的温度比外界气温(    )

    A . 一定高 B . 一定低 C . 一定相同 D . 无法确定
  • 9. (2020·杭州模拟) 空气质量指数的播报使我们对雾霾有了更多的了解。下面是小金同学对雾霾现象的理解,其中正确的观点是( )
    A . 若使用氢能源取代燃油汽车,不会造成雾霾 B . 霾的本质是大量灰尘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 C . 霾被人体吸入后经过肺泡进入血液,最先到达人体的右心房 D . 雾是汽化现象引起的,汽化过程中要吸收热量
  • 10. (2020七上·浙江期末) 下面是“水”的几条“旅行”路线:a.水→冰→水蒸气b.冰+水→水蒸气c.水蒸气水→冰d.水蒸气→冰→水,你认为“水”的这几条“旅行路线中可行的是( )
    A . 只有c B . 只有b C . 只有b和c D . 四条路线都可以
  • 11. (2019·吴兴模拟) 如图所示,下雨天汽车后视镜就会沾满雨滴,严重影响安全驾驶。小明家的新车后视镜有防雾功能,这种防雾镜,其实就是内部有电热丝加热,使镜面的温度升高,从而起到防雾效果。从物态变化角度看此过程属于(   )

    A . 液化 B . 汽化 C . 熔化 D . 凝固
  • 12. (2019七上·秀洲期末) 下列日常生活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 红墨水在水中能扩散,既说明分子间有空隙,又说明分子在做不停的无规则运动。 B . 夏天的露和霜都是凝固现象。 C . 厨房炒菜时,闻到菜香,是因为分子运动的缘故。 D . “下雪不冷化雪冷”是因为化雪时,冰雪熔化要吸收很多热量,使气温降低。
  • 13. (2019七上·天台期末) 有一种冬暖夏凉的夹克,其原理是在衣料纤维中添加了一种易熔化和凝固的微胶囊物质。下列关于这种微胶囊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微胶囊物质一定是晶体 B . 微胶囊物质的比热一定越小越好 C . 气温升高时,熔化吸热;气温降低时,凝固放热 D . 熔化和凝固时,构成微胶囊物质的分子发生了改变
  • 14. (2019七上·杭州期末) 物质M通过吸、放热,出现三种不同物态,如图所示,甲、乙、丙物态依次为(  )

    A . 固、液、气 B . 气、液、固 C . 液、固、气 D . 气、固、液
  • 15. (2019·杭州模拟) 水是生命的乳汁、经济的命脉,是自然界奉献给人类的宝贵资源。下列关于地球上的水说法错误的是(   )
    A . 水循环按照固态→液态→气态的固定顺序循环进行 B . 阳光晒暖了海洋,海水吸热蒸发成为水蒸气上升到空中 C . 大量开采地下水,对环境会造成损害 D . 冬天,水蒸气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凝华成小冰晶,小冰晶聚集变成雪花飘满大地
  • 16. (2019·宁波模拟) 下列生活现象与其发生的物态变化及其吸放热的对应关系中,正确的一项(   )
    A . 冬天的早晨草叶上的霜﹣﹣﹣﹣凝固﹣﹣﹣﹣放热 B . 夏天,揭开冰棒的包装纸,看到冰棒冒“白气”﹣﹣﹣蒸发﹣﹣﹣吸热 C . 小孩发热用的退烧贴﹣﹣﹣汽化﹣﹣﹣吸热 D . 新疆冬天中冰雕逐渐变小﹣﹣﹣熔化﹣﹣﹣吸热
  • 17. 下列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  )
    A . 将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 B . 把新鲜的蔬菜装入保鲜袋中 C . 给盛有酒精的瓶子加盖 D . 给播种后的农田覆盖地膜
  • 18. 下列所给物态变化相同的一组是(  )

    草叶上的露珠 ② 冬天窗户上的冰花      

    渐渐变小的冰雕 ④ 寒冬树上的雾凇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9. 如图所示的四种物态变化实例中,属于凝华的是(  )
    A . 山间形成的浓雾 B . 河面冰雪消融 C . 草叶上形成的“露珠” D . 草叶上形成的“白霜”
  • 20. 有一天,雾、露、霜、雪四姐妹在一起争论自己的出生由来,谁也不认同谁。下列有关她们的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 雾说:我是水汽化而来 B . 露说:我是水蒸气液化而来 C . 霜说:我是水凝固而来 D . 雪说:我是水升华而来
  • 21. 有一种固体空气清新剂,打开后,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会变小,在这一过程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 . 汽化 B . 熔化 C . 升华 D . 蒸发
二、填空题
  • 22. 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现象叫做。在这个过程中,物质的温度,这个温度叫做这种固体的
  • 23. 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现象叫做。在这个过程中,物质的温度,这个温度叫做这种液体的
  • 24. 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和熔点,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是,水的凝固点是
  • 25. (2020七上·嘉兴期末) 一种新型材料在15℃~40℃的温度间熔化,可知这种材料属于(选填“晶体”或“非晶体”)。把它掺在水泥里,制作储热地板和墙壁,能起到调节室温的作用,当气温下降时,这种建筑的室内比一般建筑的降温要(选填“快”或“慢”)
  • 26. 雾天能见度低,易发生交通事故,车辆要减速慢行。雾天能见度低的原因是空气中形成了大量小水珠,该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27. 物质的汽化包括两种形式。其中,必须达到一定温度才能发生,并保持温度不变,我们把这个温度称为。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
  • 28. 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现象叫做,由气态变成液态的现象叫做
  • 29. (2020七上·缙云期末) 小杨看了中央台《舌尖上的中国》之后,向妈妈展示刚学到的厨艺,他点燃燃气灶,开始烹饪,供燃气灶燃烧的石油气是通过 的方法液化成液态储存在 钢瓶中的,为了使气体液化除了采用上述该方法外还有 的方法。
  • 30. 物质直接从态变成态的过程叫做升华;从态直接变成态的过程叫做凝华。在做碘升华实验时,要用酒精灯微热,这说明升华时会 热量;碘蒸气凝华时会热量。
  • 31. 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放入铝罐里一段时间,罐外壁结了一层霜,这层霜是由水蒸气经过这种物态变化形成的。寒冬,坐满人的客车门窗紧闭,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车窗上,水蒸气变成水珠(填“会吸热”“会放热”“不会吸热”或“不会放热”)。
  • 32. 夏天,从冰箱中取出饮料瓶,可观察到瓶子表面有许多小水珠,擦干后很快又形成,这个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南极地区年平均气温是-25 ℃,降水量很小,但这里的空气却很湿润,这是由于冰发生了(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在这个过程中,冰需要(填“吸热”或“放热”)。
  • 33. 英国科学家研发出一种“激光橡皮”。在激光照射下,纸张上的黑色碳粉直接为高温碳蒸气,字迹消失;经过特殊冷却装置,高温碳蒸气又直接成碳粉。这样,废纸和碳粉重新得到了利用,可有效地节约资源并保护环境。(填物态变化名称)
三、解答题
  • 34. (2021七下·拱墅开学考) 在做晶体的熔化实验时,小明提出“晶体的熔点与晶体是否纯净有没有关系?”。为了研究解决这一问题,小明做了如下实验:将水和少量酒精混合后放入冰箱的冷冻室,每隔2分钟用温度计测一次混合物的温度,并观察其状态,实验记录如下:

    时间(分钟)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温度(℃)

    4

    2

    0

    -2

    -4

    -6

    -6

    -6

    -6

    -6

    -6

    -8

    状态

    液固

    液固

    液固

    液固

    1. (1) 该实验表明,晶体的熔点与晶体是否纯净(选填“有”或“没有”)关系。
    2. (2) 根据该实验的结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 . 利用水和酒精的凝固点不同,能将水和酒精分离 B . 在水中加入酒精后,凝固点会下降 C . 该实验所用混合液的凝固点为-6℃  D . 只要在水中加入酒精后,凝固点就降为-6℃
  • 35. (2020七上·吴兴期末)   2019年7月19日21时06分,在轨运行1036天后,“天宫二号”受控离轨并再入大气层,少量残骸落入南太平洋预定安全海域,范围为西经160°~90°、南纬30°~45°。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实验室阶段全部任务圆满完成。
    1. (1) 残骸落地的范围属于(选填“东”或“西”)半球和(选填“高”、“中”或“低”)纬度。
    2. (2) “天宫二号”支持开展了水稻和拟南芥“从种子到种子”的全周期培养实验。生物分类的主要依据是生物的、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相似程度。在这种分类体系下,拟南芥与其他三种植物的亲缘关系由近至远依次是(填序号)。

    3. (3) “天宫二号”于2016年9月15日用“长征二号”FT2运载火箭发射升空,火箭发射塔下面有一个巨大的水池,发射火箭时,我们见到火箭周围腾起大量“白气”,请解释这些“白气”是怎么形成的?
  • 36. 天气谚语“霜前冷,雪后寒”是什么道理?

  • 37. 实验室的桌子上有一个敞口的空铁盒,现将铁盒装满温度远低于0℃的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看到干冰冒出大量的“白气”,铁盒的外壁出现白霜.请解释白霜是怎样形成的?

  • 38.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地面、海洋、湖面、植物表面、土壤里的水分,每时每刻都在挥发,变成水蒸气,进入大气层.含有水蒸汽的湿空气,由于某种原因向上升起.在上升过程中,由于周围空气越来越稀薄,气压越来越低,上升空气体积就要膨胀.膨胀的时候要消耗自身的热量,因此,上升空气的温度要降低.温度降低了,容纳水汽的本领越来越小,上升空气里的水汽很快达到饱和状态,温度再降低,多余的水蒸气就附在空气里悬浮的凝结核上,成为小水滴。如果温度比0℃低,多余的水蒸气就变成为冰晶.它们集中在一起,受上升气流的支托,飘浮在空中,成为我们能见到的云。全国各地多次采用人工降雨的方法解决旱情。

    人工降雨的方法多种多样,有高射炮、火箭、气球播撤催化剂法、有飞机播撒催化剂法。其中飞机播撒催化剂法就是用飞机在厚度比较大的云雾中播散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和催化剂(碘化银),从而达到降雨目的.干冰的作用是当干冰变成气体时,使周围的温度急剧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就附在空气里悬浮的凝结核(碘化银)上,成为小水滴,或者有些水蒸气就变成成为冰晶.冰晶增大到一定程度就会下落,下落过程中遇到暖气流变成水,跟原来的水混在一起,便产生了降雨。

    请指出题目中相关语句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和个别物态变化的吸放热情况:

    1. (1) 水分,每时每刻都在挥发,变成水蒸气;

    2. (2) 水蒸气就附在空气里悬浮的凝结核上,成为小水滴:,这个过程要热;

    3. (3) 如果温度比0℃低,多余的水蒸气就变成为冰晶:

    4. (4) 干冰的作用是当干冰变成气体:,这个过程要热。

四、实验探究题
  • 39. (2020七上·吴兴期末) 盐水制冰是使用较早的制冰方法,制作出的盐水冰坚实、不易熔化、便于贮藏和搬运,吴兴区STEAM活动小组成员猜想:水中加入盐后会使凝固点降低。为了验证这一猜想,他们对此展开研究,实验设计如下:将相同质量的纯净水和一定浓度的盐水放入相同的A、B玻璃杯中再放入冰箱,每隔一定时间用电子温度计测出温度,并将温度数据记录表中。

    1. (1) 请在表中画出该盐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2. (2)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小明得出当盐水浓度越大,其凝固点越低的结论。你觉得在本实验中能得出该结论吗?请说明理由
    3. (3) 水结冰的过程其实是水分子在温度降低之后运动的幅度变小,水分子间易形成有规则的空间结构的缘故。当食盐溶于水时,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形成能自由移动的钠离子和氯离子,均匀的分散到水分子中去。水中加盐使其凝固点下降,从微观角度你觉得以下猜想不合理的是     
      A . 食盐溶于水中使水分子变小,不易形成有规则的空间结构 B . 食盐溶于水中,钠离子和氯离子会破坏水分子间的空间结构 C . 食盐溶于水中使水分子逐渐停止运动,导致水无法结冰
    4. (4) 根据该STEAM活动小组的实验结果,请试着解释:冬天在冰雪覆盖的路面上撒盐以便融雪的原因是
  • 40.

    “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装置如图.

    1. (1) 水烧“开”了在物理学中叫沸腾,水沸腾时,我们可以观察到有 (填“大量”或“少量”)气泡产生,在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保持不变,但酒精灯要持续加热,所以说水在沸腾的过程中要不断 ,实验表明,一切液体在沸腾时都有确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 .

    2. (2) 水沸腾以后堵住纸板上的小孔c,温度计的示数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