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睢宁县官山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

更新时间:2020-03-10 浏览次数:194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 1. (2019·菏泽) “一带一路”是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想,赋予了古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下列通过古丝绸之路传到国外的发明和技术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 使用火药 B . 指南针指引航海 C . 用泥土烧制陶瓷 D . 冶炼金属
  • 2. (2019·达州) 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 电解水实验 B . 测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 .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D . 区分硬水和软水
  • 3. 电影《流浪地球》讲述了一个全人类团结起来与太阳系毁灭抗争的科幻故事。根据现有科学知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氧气可用作火箭发射的燃料 B .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其中氮气的质量分数大约是78% C . 氢气和氧气混合点燃可能会发生爆炸 D . 臭氧层的主要作用是挡住来自太阳的热辐射
  • 4. 下列对金属的性质描述正确的是()
    A . 金属在常温常压都是固体 B . 大多数金属都是电和热的优良导体 C . 金属的熔点比较低 D . 金属缺乏延展性
  • 5. 下列物质不属于合金的是()
    A . 铝合金 B . 黄铜 C . 不锈钢 D . 氧化铁
  • 6. (2018·徐州) 下列对几种有机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甲烷中含有1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 B . 乙醇(C2H6O)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6:1 C . 尿素[CO(NH2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g D . 葡萄糖(C6H12O6)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
  • 7. 甲、乙、丙、丁4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反应前的质量/g

    4

    31

    21

    10

    反应后的质量/g

    M

    40

    6

    16

    A . 甲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 . 该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C . 丙物质一定属于化合物 D . 乙、丁在反应中的质量比为5∶2
  • 8. 把一根洁净的铁钉放入稀硫酸中,①在铁钉表面产生气泡;②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浅 绿色  ③铁钉质量减轻;④溶液的质量增加。以上叙述正确的是()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④ D . ①②③④
  • 9. 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钛合金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利 用钛合金这一特性可以()
    A . 制造船舶 B . 制保险丝 C . 制人造骨 D . 制造飞机
  • 10. 除去铜粉中混有的少量铁粉,下列方法不可取的是()
    A . 将粉末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中 B . 将粉末加入足量的硫酸铜溶液中,过滤 C . 在空气中充分灼烧 D . 用磁铁吸引
  • 11. 下列物质中,不能用金属跟稀盐酸反应直接制得的是()
    A . 氯化锌 B . 氯化镁 C . 氯化铁 D . 氯化铝
  • 12. 盐酸与生铁反应,当生铁反应完毕后,留有残渣,残渣的主要成分是()
    A . 氧化铁 B . 氯化铁 C . D .
  • 13. 下列对主题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微粒的基本性质

    B化学符号的意义

    ①干冰升华变为气体,体积变大——分子变大

    ②电解水得到H2和O2——水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

    ③“春色满园,花香四溢”——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①CO2:“2”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含有两个氧原子

    ②2Na:“2”表示两个钠原子

    :“+2”表示镁元素在化合物中显+2价  

    C化学与生活

    D化学与环境

    ①可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的CO

    ②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③稀有气体有广泛的用途,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①赤潮和水华,是水体富营养化污染现象

    ②空气污染指数越高,空气质量越好

    ③将垃圾实行分类回收和无害化处理

    A . A    B . B   C . C    D . D
  • 14. 下列4个图像中,能正确反映相关变化关系的是()

    A 等质量CaCO3分别与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盐酸(足量)反应

    B 一定量的硫粉与过量的氧气在密闭容器内点燃并充分反应

    C 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D 向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A . A    B . B    C . C    D . D
  • 15. 下面的物理性质,①银白色金属;②延展性;③导热性;④导电性;⑤被磁铁吸引。其中铁、铜、铝三种都具备的是()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③④⑤ D . ①⑤
二、填空题
  • 16. 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1. (1) 厨房油锅起火,盖上锅盖就能灭火,原因是
    2. (2) 在防盗门表面喷漆,其防锈原理是隔绝和H2O。
  • 17.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并注明反应类型:
    1. (1) (a)实验:在一个试管中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把2-3枚无锈的新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注意:硫酸铜溶液是色溶液。

      (b)现象:①;②

      (c)化学方程式:。基本反应类型

    2. (2) 用镁作镁闪光灯或照明弹。化学方程式,基本反应类型
    3. (3) 市售的补血麦片中常含有微量颗粒细小的还原性铁粉,铁粉与人体胃液中的盐酸反应,起到补血作用。化学方程式:,基本反应类型
  • 18. 请根据图1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 (1) 写出仪器a,b的名称:a是,b是
    2. (2) 用B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填序号).
    3. (3)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有关的化学方程式是
    4. (4) 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正立于烧杯中(装置见图2),敞口一会儿,集气瓶外壁上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自上面而下变红色,该现象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还说明二氧化碳气体
三、科学探究题
  • 19. 老师利用图示装置进行甲、乙对比实验,探究温度对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反应的影响.

    1. (1) 从实验安全和环保角度考虑,图示装置还应采取的改进措施是.
    2. (2) 完全反应后,两组的生成物均为黑色粉末(纯净物),分别用两组生成物进行以下实验:

      步骤

      操作

      甲组现象

      乙组现象

      1

      称量黑色粉末质量/g

      m1

      m2

      2

      取黑色粉末,用磁铁吸引

      能被吸引

      能被吸引

      3

      取黑色粉末,加入稀盐酸

      全部溶解,有大量气泡

      全部溶解,无气泡

      4

      取黑色粉末,加入足量硫酸铜溶液

      有红色物质产生

      无明显现象

      ①小雨同学查阅资料后发现四氧化三铁能被磁铁吸引、在常温与稀盐酸反应无气体产生、与硫酸铜溶液不反应,故猜想乙组的生成物为四氧化三铁.他又发现m2恰好为g(结果保留至0.01g),这可成为支持上述猜想的新证据.甲乙两组实验说明温度对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有影响。

      ②若乙组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写出乙组玻璃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3) 在前面的学习中,出现过反应物种类相同,但不同而导致反应产物不同的情况,请举例说明.
四、计算题
  • 20. 将100g黄铜(铜和锌的合金)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称量剩余物的质量,质量减少了0.2g,则此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为多少?(Cu-64   Zn-65   H-1   Cl-35.5)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