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慈溪市附海初级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

更新时间:2020-01-10 浏览次数:319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 1. (2017七上·海宁月考) 如图所示,不属于自然现象的是( )
    A . 雨后彩虹  B . 嫦娥飞天 C . 流星划破夜空 D . 大雁南飞 
  • 2. 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 . 倾倒液体 B . 读取液体体积 C . 点燃酒精灯 D . 滴加液体
  • 3. 科学学习,要求同学们学会对实验的观察与描述,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 向斜坡低处滚动 B . 向斜坡高处滚动 C . 向斜坡高处滑行 D . 向斜坡低处滑行
  • 4. 宇航员麦克莱恩进入空间站四个月后,她发现无法穿上从地面带去的宇航服,原因是她在失重环境下长高了,如图所示,这四个月她长高了(   )

    A . 5cm B . 5.0cm C . 5.00cm D . 5.000cm
  • 5. 实验前,小科和同学们跃跃欲试,都想要测出最准确的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小马说:“我只要认真按老师要求去做,就不会有实验误差.” B . 小科说:“我只要测量方法正确了就不会产生实验误差.” C . 小灵说:“我对同一个量多测几次,求出它们的平均值,就不会有误差了.” D . 小高说:“你们这样只能减少实验误差,不可能没有误差,即使老师测量也会有误差.”
  • 6. 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    )
    A . “新物质”就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 B . “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颜色上不同的物质 C . “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状态上不同的物质 D . “新物质”就是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的物质不同的物质
  • 7. 关于托盘天平的使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称量前,应调节平衡螺母或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 B . 称量前,应估计被测物体的质量,以免超过量程 C . 称量时,左盘放砝码,右盘放物体 D . 称量时,刻度盘指针右偏,应向右移动游码
  • 8. 甲乙两个量筒的分度值分别是2cm3和1cm3 , 用它们来测量等质量煤油的体积,如图所示。某同学的读数分别是13.8cm3和13.9cm3。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甲量筒的分度值是1cm3 B . 两次读数不同是因为煤油体积不同 C . 两量筒的分度值不同,不影响误差大小 D . 乙量筒的分度值小,因此精确度更高
  • 9. (2019七上·杭州期末) 同学们在显微镜下观察一滴河水,发现了一些能运动的绿色小颗粒。下列哪项不能作为判断这些小颗粒是生物的依据(    )
    A . B . C . D .
  • 10. 下列有关动物形态结构、生理和功能关系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 青蛙的皮肤裸露湿润——利于呼吸 B . 鲫鱼的体型呈纺锤形——利于减小游泳时的阻力 C . 猎豹善于奔跑——适于捕食动物 D . 燕子的喙短而直——适于飞行
  • 11. “朵朵葵花向太阳”所表现出的生物的特征是(   )

    A . 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 B . 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C .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D . 生物能进行呼吸
  • 12. 下列植物有缠绕茎的是(   )
    A . 牵牛花 B . 草莓 C . 松树 D . 葡萄
  • 13. (2019·温州) 2019年北京世园会展出的活化石树种——银缕梅(如图),花朵银丝缕缕,吸引了众多游客。银缕梅属于(   )

    A .   藻类植物 B . 苔藓植物 C . 蕨类植物 D . 种子植物
  • 14. 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展示的“秦岭四宝”——朱鹮、羚牛、大熊猫、金丝猴中,属于卵生的是( )
    A . 朱鹮 B . 羚牛 C . 大熊猫 D . 金丝猴
  • 15. 下列生物中,可产生抗生素的是(   )
    A . 肺炎双球菌 B . 酵母菌 C . 曲霉 D . 青霉
  • 16. 如图分类检索表中,鸽子的位置是(  )

    A . B . C . D .
  • 17. 人类的手在进化过程中获得了自由,具有了一般生物学功能、人手特有的生物学功能、表达人类情感的功能等等,下图中属于人手特有的生物学学功能的是(   )
    A . 握住物体 B . 制作工具 C . 做出形状 D . 握手
  • 18. 下列表示植物细胞模式图的是(   )
    A . B . C . D .
  • 19. 如图①→④主要表示变形虫细胞的某一重要生理过程,该过程是( )

    A . 生长 B . 分化 C . 分裂 D . 癌变
  • 20. 橘子的皮、橘子瓣上的“丝络”、甜甜的果肉分别属于(    )
    A . 输导组织、营养组织、结缔组织 B . 上皮组织、输导组织、营养组织 C . 保护组织、输导组织、营养组织 D . 保护组织、营养组织、结缔组织
  • 21. (2019·金华) 据统计,2018年全球共发生六级以上地震119次,与2017年相比,地震活动明显增强。下列关于地震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 地震带均匀分布在全球各处 B . 地震是地壳运动的表现形式之一 C . 发生地震时迅速进入室内抢运物品 D . 现在已经能对地震做出及时、准确的预报
  • 22. 世界上火山地震带主要分布在(   )
    A . 板块的内部 B . 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 C . 大陆内部 D . 大洋沿岸地带
  • 23. 如图是我国西北沙漠地区常见的一种地貌,形成该地貌的主要外力因素是(  )

    A . 流水 B . 冰川 C . 风力 D . 生物
  • 24. 如图是比较三种动物特征的示意图,其中白鲸与家鸽交叉部分4表示(    )

     

    A . 体内有脊柱 B . 用鳃呼吸 C . 胎生哺乳 D . 体温恒定
  • 25. 下列关于“显微镜结构及观察植物细胞的步骤(如图)”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步骤1说明对光成功 B . 步骤4的操作是向左移动装片 C . 该显微镜最大能将细胞放大200倍 D . 步骤5的操作是换用了高倍物镜
二、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26分)
  • 26. 使用温度计时,首先要观察它的量程和认清它的分度值。小科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的温度,分别进行了三次操作,如图甲所示,其中正确的操作是。图乙中所示的是用温度计分别测得的冰和水的温度,那么冰的温度是℃,水的温度是℃。

  • 27. 如图所示,为了让读数更精确,应选择刻度尺,所测物块的长度为cm。

  • 28. 判断下列变化,并进行归类(填写序号):①铁片在空气中生锈②将石灰石碾成粉末③

    牛奶变酸④自行车胎爆裂属于物理变化的有;属于化学变化的有。因此,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为

  • 29. 在非洲南部的一些地方,人们常会在乱石丛中看到一些灰黑色的“鹅卵石”.有时,这些“鹅卵石”上竟会开出美丽的鲜花.原来,这并不是鹅卵石,而是一种植物!这种植物生长在石头丛中,只有几片着地而生的肥厚叶子.它的叶子无论是颜色还是形状上都活象鹅卵石,人们就给它起了个名字叫生石花,意思是生长在石头上的花朵.

    1. (1) 生石花属于植物的依据是
    2. (2) 上述现象在生物学上叫做拟态,下图中的生物属于拟态是        
      A . 变色龙 B . 雷鸟 C . 竹节虫 D . 大黄蜂
  • 30. 如图是某生物兴趣小组对当地鸟类资源减少的原因进行调查的结果,从图中数据可看出:

    1. (1) 鸟类多样性面临的威胁主要来自
    2. (2) 偷猎造成当地鸟类的种类和数量大量减少,从而影响到了生物的多样性。
    3. (3) 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
  • 31. 在脊椎动物中,终身生活于水中、用鳃呼吸的动物是类;幼体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的是类;类最早成为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自然界中分布最广、最高等的植物是植物。
  • 32. 如图所示为植物个体发育不同时期结构层次,请据图回答:

    1. (1) 甲经过过程a形成了乙,在此过程中细胞增加了;而在b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功能都发生了一系列变化,这个过程叫
    2. (2) 图丁所示的植物叶在结构层次上属于
    3. (3) 人体的结构比植物体多了一个结构层次
  • 33. 栽培稻和野生稻是单子叶植物纲禾本科稻属中的两个不同的种,栽培小麦是单子叶植物纲禾本科小麦属的一个种,席草是单子叶植物纲莎草科石龙刍属的一种植物。请指出以下比较中差异的大小(填“大于”或“小于”)。
    1. (1) 稻和小麦之间的差异稻和席草之间的差异;
    2. (2) 栽培稻和野生稻之间的差异栽培稻和栽培小麦之间的差异。
  • 34. 某班同学在学习“板块的运动”时,用纸张和书本做了一个实验。

    实验:课桌上有一本书和一张纸。如图甲用手挤压书本,观察书本发生了什么变化?如图乙用手向两侧撕拉纸张,观察纸张发生了什么变化?

    实验中的纸张(书本)代表了地球上板块,图甲实验反映了板块的运动(填写“挤压”或“张裂”)。图乙实验反映运动在地球上会产生现象(填写“隆起形成山脉”或“形成新的海洋”)。

  • 35. 如图做装置气密性检查的实验,标志该装置性能良好的现象是

三、解答题(本题共3小题,每空2分,共26分)
  • 36. 如图甲所示是人们常用的体温计,这种体温计是根据液体的的性质制成的。世界上第一支伽利略气体温度计(如图乙所示)也是根据气体的这种性质制成的。球形容器内是空气,下方的容器里盛的是水。若发现液面由A上升到B位置,则表明气温(选填:“升高”或“降低”)。图丙是小明同学仿照实验室使用的液体温度计的原理,设计而成的一个简易的气体温度计,烧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密封不漏气,瓶塞上面细弯管中有一段液柱。若周围温度升高时,液柱将向哪边移动(填“左”、“右”);为了提高此温度计的灵敏度,便于读数,可采取的措施有很多,请写出其中一种:

  • 37. 下图为小科使用天平称物体质量的过程:

    1. (1) 图甲为小科调节天平平衡时,指针的偏转情况,则他接下来的做法应该是向(填“左”或“右”)移动平衡螺母。
    2. (2) 图乙为小科用天平称量小木块质量的过程,请指出图中的两处错误:错误一:;错误二:
    3. (3) 图丙是小科按图乙方法测量小木块质量时,天平平衡后,最终使用砝码和移动游码的情况,则小科所称小木块的实际质量应为克。
  • 38. 如图是小科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实验中用到的仪器、材料用具及观察到的细胞,请据图回答问题:

    1. (1) 如要制作植物表皮细胞临时装片,不需要选用乙图中的试剂。
    2. (2) 正常情况下在用显微镜观察时,眼睛和镜筒的相关位置应该是下图的

    3. (3) 丙图是观察到的口腔上皮细胞视野,若需要将细胞图象调至视野的中央,需将玻片标本向方向移动。
    4. (4) 如图所示为显微镜视野内某生物体所处位置及运动路线,则此生物体的实际位置及运动路线应为下图中的

       

    5. (5) 丙图的口腔上皮细胞和植物叶肉细胞相比,缺少的细胞结构是        

      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细胞质④细胞核⑤叶绿体⑥液泡

      A . ①⑤⑥ B . ①④⑥ C . ②③④ D . ③⑤⑥
四、分析探究题(本题共3小题,每空2分,共18分)
  • 39. 观察是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观察时常常需要对研究对象进行测量,然后通过认真分析,得出科学结论。下面是有关用刻度尺测量《科学》教科书长度的问题,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 (1) 如图所示为某同学在测量时的情景,请指出错误之处:
    2. (2) 选择不同的刻度尺会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下表内甲、乙两组数据是用不同的刻度尺测量所得,其中能更准确反映《科学》教科书长度的是组,该组同学所选刻度尺的最小刻度为

      测量次数

      1

      2

      3

      甲组/cm

      18.31

      18.32

      18.36

      乙组/cm

      18.2

      18.4

      18.5

    3. (3) 测量过程中,误差是难以避免的,但可以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少误差。本次测量中,《科学》教科书的长度应取cm。
  • 40. 随着高层建筑越来越多,高空坠物伤人事件的发生概率越来越高,小科对物体从高空落到地面的破坏力进行如下模拟探究:

    实验器材:几张大小相同的普通白纸、表面涂有黑色粉末的篮球

    实验过程:将同一个篮球从不同高度由静止释放,落到铺在地面的白纸上

    实验序号

    1

    2

    3

    高度/m

    1

    1.5

    2

    篮球在白纸上留下的圆斑大小

    1. (1) 实验中,蓝球从高空坠落的破坏力可以通过反映出来。
    2. (2) 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得出:同一物体从高空落到地面的破坏力与有关。
    3. (3) 请从安全角度出发写出一条建议
  • 41. 警察在破案时常根据脚印的长度来推断出罪犯的身高,考古学家也会根据古代人脚印的长度来确定古代人的身高。人脚印的长度与身高有什么关系?小李同学经过认真思考,大胆的猜测:人的身高和脚长存在一定的倍数关系,人的脚越长,身高越高。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该同学分别测量了家中几位亲属的身高以及他们的脚长,计算身高与脚长的比值,将结果记录下表:

    称谓

    姐姐

    自己

    爸爸

    妈妈

    爷爷

    奶奶

    身高/cm

    160

    158

    172

    162

    170

    165

    脚长/cm

    22.2

    22

    25

    23

    24.5

    24

    身高与脚长之比

    7.20

    7.18

    6.88

    7.04

    6.93

    6.88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通过以上调查可以得出结论:
    2. (2) 该同学的研究结果能否用于考古学家推断古代人的身高?并说明理由。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