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生物学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实验探究:某市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消化作用”时,进行了以下实验。

    试管编号

    1

    2

    3

    馒头碎屑或块

    馒头碎屑适量

    馒头碎屑适量

    馒头块适量

    唾液有无

    2mL唾液

    A

    2mL唾液

    是否搅拌

    充分搅拌

    充分搅拌

    充分搅拌

    保温

    37度水浴保温10分钟

    加入碘液

    2滴

    1. (1) 馒头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属于糖类,糖类与食物中的蛋白质既是组织细胞的构成物质,又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是人体内重要的备用能源物质。
    2. (2) 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在2号试管的A处应加入 ,与1号试管起 作用。
    3. (3) 为了证明“牙齿的咀嚼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应选用哪两支试管进行对照实验 ____。
    4. (4) 1号和2号实验结果是1号试管中的物质遇到碘液 ,原因是 
  • 1. 今天考试,妈妈为小红准备了一份营养午餐:米饭、红烧肉、清蒸鱼、鸡蛋。根据你所学的生物知识,你认为还要添加下列哪种食物使这份食谱更合理(    )
    A . 馒头 B . 排骨汤 C . 牛奶 D . 素炒油菜
  • 1. (2023·通辽) 如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血涂片,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血液是由图中的①、②、③构成,具有运输、防御和保护作用 B . 数量最多的是①,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 C . 如果③的数量超过正常值,很可能是身体有炎症 D . 当人受伤流血时,如果伤口不严重,一会就止血,主要是②的功劳
  • 1. 如图是心脏、血管的示意图,“→”表示血流方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图甲中血管有瓣膜 B . 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方向是甲→乙→丁→丙 C . 乙和丙表示的都是静脉 D . 血液流经丁时,血流速度最快
  • 1. (2023七下·高要期末) 呼吸道能对吸入的空气进行处理,呼吸道不具备的功能是(  )
    A . 气体交换 B . 清洁空气 C . 温暖空气 D . 湿润空气
  • 1. (2023·北京) 一位B型血的外伤患者需要大量输血,应为他输入( )
    A . A型血 B . B型血 C . O型血 D . AB型血
  • 1. (2019·孝感模拟) 流程图可以表示连续发生的一系列生理活动,以下流程图正确的是(     )
    A . 空气一鼻腔一咽一喉一气管一支气管一肺 B . 声波一鼓膜一耳蜗一听小骨一听神经一听觉中枢 C . 血液一肾小球一肾小管一肾小囊一尿液 D . 光线一瞳孔一角膜一晶状体一视网膜一视神经一视觉中枢
  • 1. (2023三上·涟源期中)

    如图为尿液形成流程图,其中甲、乙表示结构,a、b表示液体。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 肾小球、甲和乙共同构成肾单位 B . a、b表示的液体分别为原尿和尿液 C . 若用药物麻痹正常人的乙处,则b中会有蛋白质 D . 血液流经肾脏后,动脉血变为静脉血,尿素减少
  • 1. 当异物阻塞呼吸道时,可采取图所示的海姆立克急救法进行急救。其原理是:冲击患者上腹部,使异物排出。此时被救助者体内发生的变化是(  )

    A . 膈顶部下降   胸腔容积扩大   肺内气压变小 B . 膈顶部下降   胸腔容积缩小   肺内气压变小 C . 膈顶部上升   胸腔容积缩小   肺内气压变大 D . 膈顶部上升   胸腔容积扩大   肺内气压变大
  • 1. 图一是人体消化、呼吸、泌尿、循环系统生理活动示意图,a、b、c、d、e表示物质,①、②、③、④、⑤表示生理过程,图二为正常人的血糖含量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问题:

    1. (1) 生理过程④表示(填生理过程)。
    2. (2) 物质b由肺泡进入肺部毛细血管,通过血液循环送到组织细胞,血液中红细胞之所以有运输氧的功能,是因为红细胞中血红蛋白具有某一特性,血红蛋白具有的这一特性是
    3. (3) 肺泡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时,物质d排出肺泡。
    4. (4) 尿液的形成经过了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生理过程。
    5. (5) 物质ɑ是,由吸收,它最先到达心脏的(哪个腔)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