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历史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6世纪以来,人口的迁移促进了世界动植物的大交流。欧洲人把欧亚大陆的马、牛、羊、猪、鸡等家畜家禽,大麦、燕麦、水稻等农作物,橄榄葡萄等水果引入美洲;美洲的特产马铃薯、玉米、番茄、甘蔗、花生、南瓜和可可等也流向世界各地。

    ——改编自高中历史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下)

    材料二明代的疆域大于宋代,至少增加了西南、河北大部分与东北地区。但是,仅以这些地区生产的粮食,犹不足维持明代中叶以后增加的人口。明代开始,有许多新的农作物引进中国,最为重要者为甘薯与玉米。甘薯“亩可得数千斤,胜种五谷几倍”,初入中国时,地方官员当作歉收时的救荒粮,玉米亦是如此。两者皆富于淀粉,可充主食,以补稻米与麦类之不足。且不拘土壤与地形,或可在山地种植,或可在沙地栽培,将过去认为无法使用的土地变为农田。……因为土地使用的方式改变,边缘土地的植被改变,也严重地改变了地貌与生态。

    ——摘编自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6世纪以来物种传播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玉米、甘薯在中国广泛种植对明清社会经济的影响。
  • 1. 这一地区有方便的水陆交通,是通往四方的大十字路口:往北,可以进入高加索,穿越过去就是东欧;往西,可以通往中欧;往东,可以到伊朗和印度;往南则是阿拉伯半岛,还可以进入非洲。以下文明属于“这一地区”创造的有(   )

    ①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文字②伊本·穆萨把代数学发展为独立学科

    ③发明包括“0”在内的十个数字符号④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的史诗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④ D . ②③
  • 1. 自古以来,人类的活动影响了文化的交流和传播。阅读材料回答下面的问题。

    材料一2世纪左右,日耳曼人正处在跨入文明时代的前夜,塔西佗如此描述他那个时代日耳曼人的情况:如果他们的本土长年安静无事,那么很多高贵的青年就要自愿地去找寻那些正在发生战争的部落。一则因为他们的天性好动而恶静;再则因为他们在危难之中容易博得声誉;三则因为只有在干戈扰攘之中才能维持人数众多的侍从……日耳曼人中,没有一个部落是居住在城郭内的,就是个别的住宅也不容许彼此毗连。他们零星散落地逐水泉、草地或树林而居……

    ——[古罗马]塔西佗著《日耳曼尼亚志》

    材料二来自亚洲腹地的原始游牧民族蒙古人,他们征服的规模无与伦比……亚洲和大部分欧洲的政治组织都变换了。许多地区的人民被灭绝或四散,永远改变了其种族特征。世界主要宗教的分布和力量也发生了变化。横越欧亚大陆的道路由一个政权所控制,旅行变得安全了。在中断了一千年之后,欧洲人又能进入亚洲和远东了。

    ——[英]杰弗里·巴勒克拉夫主编《泰晤士世界历史地图集》

    材料三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日耳曼人的特征,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耳曼人对欧洲社会进程的影响。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作者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从民族和文化的角度予以说明。
    3. (3) 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文化传播的途径提出一个论题并予以论述。

      (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 1.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智慧结晶。下列关于中华文化发展历程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 远古时期,戎狄蛮夷融入华夏族,初步形成文化认同 B . 春秋战国,学术思想大放异彩,儒学确立正统地位 C . 隋唐时期,中华传统文化辉煌,新学派理学形成 D . 近代以后,向西方学习救亡图存成为中华文化潮流
  • 1. (2023·房山一模) 在小亚细亚东部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赫梯人墓葬中出土了一把铜柄铁刃匕首,经科技检测为人工冶炼制品,之后此类制品在两河流域、小亚细亚和古埃及遗址出土的逐渐增多。农业已成为主要生产部门的古赫梯帝国凭借锋利坚韧的铁器和轻便快速的马拉战车等,一度与埃及争夺霸权。由此可以得出(   )

    ①赫梯人首创人工冶铁技术
    ②铁器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③古代铁器曾经应用于战争
    ④冶铁技术在亚欧地区普及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 1840年—1860年世界工业年平均增长率为3.5%,而同期世界贸易的年平均增长率为4.84%;1860年—1870年世界工业年平均增长率为2.9%,而同期世界贸易的年平均增长率达到5.53%。这表明( )
    A . 世界局势和平稳定 B . 蒸汽动力普遍应用 C . 世界联系日益密切 D . 交通运输巨大发展
  • 1. 《剑桥中国晚清史》中提到宗族是一种超越阶级界限的拥有自治权的组织,它力图在它的成员中维持法律和秩序,在发生骚乱时,它甚至可以组织地方民团进行防御。宗族的地位为清朝法律所承认,法律总是维护族长的威信,并且按照亲属关系身份进行惩处。这说明(   )
    A . 宗族是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 B . 清朝宗族内部的救助活动逐渐兴起 C . 宗法制度在中国得以保存并强化 D . 宗族作为基层组织发挥着重要作用
  • 1. 下图是世界各地民居图。影响图中民居样式的主要原因是(   )

    A . 文化习俗 B . 自然环境 C . 政治制度 D . 商品贸易
  • 1. (2023·湖北会考)  “人民统治的优点首先在于它的最美好的声名,那就是,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一切职务都由抽签决定……而一切意见均交由公民大会加以裁决。”材料描述的是(    )
    A . 雅典民主政治 B . 斯巴达寡头政治 C . 印度种姓制度 D . 古巴比伦君主专制
  • 1. (2023高一下·铜鼓月考) “他……像波斯皇帝一样,头戴波斯王冠,要臣民向他行跪拜礼奉他为神明。……(帝国)基本沿袭波斯帝国的行省制,军事长官和财政总督由马其顿、希腊人充当,民政由当地人管理。”文中的“他”指的是(    )
    A . 汉谟拉比 B . 查士丁尼大帝 C . 伊凡四世 D . 亚历山大大帝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