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3高三上·鄠邑期末) 文言文阅读

    材料一:

    凡与敌战,三军必要得其地利,则可以寡敌众,以弱胜强。所谓知敌之可击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地利胜之半也。

    晋安帝讨南燕,慕容超召群臣议拒晋师。公孙五楼曰:“晋师劲果,所利在速战,初锋勇锐,不可击也。宜据大岘,使不得入,旷日延时,沮其锐气。可徐拣精兵二千骑,循海而南,绝其粮道;别遣段晖率诸州之军,缘山东下。腹背击之,此上策也。各命守宰依险自固,较其资储之外,余悉焚荡,芟除粟苗,使敌来无所资,坚壁清野,以待其衅,中策也。纵贼入岘,出城迎战,下策也。”超曰:“京都富盛,户口众多,非可以一时入守。青苗布野,非可以卒芟。设使芟苗守城,以全性命,所不能。据五州之强,带山河之固,战车万乘,铁马万群,纵令过岘,至于平地,徐以精骑蹂之,必成擒也。”慕容镇曰:“若如圣旨,必须平原十里而军,军垒成,用马为便,宜出岘逆战,而不胜,犹可退守。不宜纵敌入岘,自贻窘迫。昔成安君不守井陉之险,终屈于韩信;诸葛瞻不守马阁之险,卒擒于邓艾。臣以天时不如地利也,阻守大岘,策之上也。”超又不从。而摄莒、梁父二戍,修城隍,拣士马,蓄锐以待之。其夏,晋师已次东莞,超遣其左军段晖等步骑五万,进据临朐。俄而,晋师渡岘,慕容超惧,率兵四万就段晖等于临朐,战败,超奔广固,数日而 , 燕地悉平。

    (选自《百战奇略》,有删改)

    材料二:

    且夫地利亦何常之有哉?函关、剑阁,天下之险也。秦人用函关,却六国而有余,其末也,拒群盗而不足。诸葛武侯出剑阁,震秦、陇,规三辅;刘禅有剑阁,而成都不能保也。故金城汤池,不得其人以守之,曾不及培之丘、泛滥之水;得其人,即枯木朽株,皆可以为敌难。知求地利于崇山深谷、名城大都,而不知地利即在指掌之际,乌足与言地利哉?

    (选自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序》)

    1. (1)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所谓知敌之可击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地利胜之半也。

    2. (2)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朕,文中是南燕皇帝慕容超的自称,古代皇帝的自称有“寡人”“孤”等。 B . 拔,指被攻破,与“函谷举”(《阿房宫赋》)中的“举”字都是表被动。 C . “迨其末也”与“迨诸父异爨”(《项脊轩志》)两句中的“迨”字意义不同。 D . 三辅,西汉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个职官的合称。亦用来指其所辖地区。
    3. (3)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晋安帝进攻南燕时,公孙五楼向慕容超提出了上、中、下三策,结果都遭到了慕容超的否定。 B . 慕容超认为自己占据着有利的地形,有强大的军队,纵使晋军过了岘山,也可以击败晋军。 C . 慕容镇以成安君不守井陉之险、诸葛瞻不守马阁之险的事例劝说慕容超利用岘山阻守晋军。 D . 慕容超派遣段晖率军进驻临朐,准备在东莞与晋军决战,结果被晋军打败,只得逃往广固。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可徐拣精兵二千骑,循海而南,绝其粮道。

      ②而不知地利即在指掌之际,乌足与言地利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