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23九上·柯桥月考)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身为炎黄子孙,小深同学对汉字文化兴趣颇厚,他收集了不少有关汉字文化的材料。

    【材料一】

    ①黄,地之色也。从田从炗,苂亦声。炗,古文光。凡黄之属皆从黄。(大意:黄,大地的颜色。字行采用“田、苂”来表义,“炗”也是声旁。“炗”,这是古文写法的“光”字。所有与“黄”相关的字,都归到“黄”这个部首类。)

    (整理自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及相关资料)

    【材料二】

    ②辽宁牛梁河遗址近日出土了一位手握双龟的老人的遗骨,有专家称是黄帝的遗骨,证据之一是黄帝之“黄”在甲骨文中即是乌龟的形状,而据说黄帝部落的图腾就是神龟。这真是无知者无畏,我们且来看一看“黄”字的原始字形及其演变。黄,甲骨文字形①,这是一个象形字,至于像什么则众说纷纭。有人说像一支射出去的着火的箭,由火光而联想为黄色之意。有人说箭射中了靶心,靶心为了醒目起见,用赤褐色的泥浆涂抹,因而引申为黄色之意。

    ③郭沫若先生认为“黄”最原始意思是指玉佩。在他的《金文丛考•释黄》中,他这样分析:黄字的初文是一个象形字,从字形上看,黄字像上古先民们身上经常佩饰的玉佩,上面是用来缠系玉佩的佩衿,古代称“复”,下面是二系垂,也就是穗子,中间的环状物,当系佩之体,也就是壁;而“璧”,古代又叫“璜”,而“黄”就是“璜”字的初文。所以郭沫若认为“黄”是指玉佩。但是徐中舒先生则认为黄字“像人佩环之形”,是一个人佩截着圆环的形象,中间的圆环形就是佩环,并引《礼兄•经解》“行步则有环佩之声”来证明。徐中舒先生此说最有说服力。

    ④黄,甲骨文字形②,称“黄”乃乌龟之形大概就是从这个字形附会的,但这个字形仍然承甲骨文字形①而来,只是形体略加变化而已。金文字形③,早期的金文字形继承了甲骨文的模样,但是晚期的金文字形④和⑤,则区别很大,有学者认为此后的金文系统明显和佩玉有关,不再像此前的字形争议之大。仔细观察金文字形④,中间的玉和下面的穗子历历可见,上面是“止”,指人的脚,合起来就是佩玉行走,“行步则有环佩之声”,果然如此!这个字形最能证实“黄”乃“人佩环之形”。小篆字形⑥,同于金文。

    ⑤《说文解字》:“黄,地之色也。”这是引申义,本义应当是人佩璜。“璜”这种玉多为黄色,所谓“共石为璜”,“黄”因此而引申为黄色。

    (整理自许晖《这个字,原来是这个意思》)

    【材料三】

    ⑥哪些中国文化遗产最引人关注?搜索引擎大数据显示,甲骨文成为文化遗产中的搜索量冠军。近半年来,“甲骨文”相关内容的搜索热度快速增加,环比上长38%,它已悄悄走进我们的生活,引领了一波“最潮中国范儿”。神秘“天书”有了新玩法:嘻哈歌曲、动画片、互动装置展出……距今已有3600多年的甲骨文,已不仅仅是刻在龟甲、兽骨上的神秘文字,而是出现在各类文化产品和创新应用之中:“两只手把门闩一拔,门打开了,一颗心飞出来,这就是‘开心’”,这套甲骨文表情包广受欢迎,目前累积被发送了930多万次,用拼音就能在电脑上打出甲骨文,这套字库的发明,使得甲骨文可以作为一种“活”文字被使用,这座以殷墟甲骨为主题的虚拟小镇,可以带你远程体验殷墟文化。当古老文字遇上新科技,来自商朝晚期的甲骨文,距离它首次被发现已经过去123年,目前仍有三分之二的甲骨文字仍未破解,面对如此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甲骨文研究工作利用科技找到了突破口,以一组拓片为例,用肉眼几乎无法看出相似,然而人工智能可以,根据图像本身的纹理信息,判断出它们是重复的,有了这种对应关系。研究人员就能将这些拓片叠加拼合在一起,获得一个更充分的拓片。现在,用人工智能将一张拓片与另外18万张拓片逐一比对,只需要3〜5分钟,结束了拓片整理需要耗费数年的历史。目前,甲骨文智能拼合、甲骨文智能识别等不少新技术已经进入应用阶段,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对甲骨文的研究还能不断提速,一页页掲开埋藏地下数千年的灿烂文明长卷。

    (节选自央视新闻网《酷炫!原来你是这样的甲骨文》2023-01-02)

    1. (1) 根据上述材料,小深下列整理记录与材料明显不符的一项是(    )A.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认为“黄”字的本义是“地之色”,指的是土地的黄颜色。
      A . 有人认为“黄”的黄色之意由火光而来,因其甲骨文字形像一支射出去的着火的箭。 B . 许晖赞同徐中舒的观点,认为“黄”字的本义其实是上面有系带下面是穗子的玉佩。 C . “来自商朝晚期的甲骨文,距离它首次被发现已经过去123年”,据此推断,甲骨文最早被发现的时间是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
    2. (2) 【迁移运用】美国朋友Mike对中国文化很感兴趣,尤其是汉字文化。请你依据图片、运用所学给Mike介绍一下“家”和“国”两个字的字形的演变及本义。
    3. (3) 班里同学就“初中生是否应该了解学习汉字演变知识”产生了分歧,请你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