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23九上·湘潭月考)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回答问题。 

    【甲】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 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 而不知人之乐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醉翁亭记》)

    【乙】饶州路① 大饥,米价翔踊② , 总管王都中③ 以官仓之米定其价为三等,言于江浙行省, 以为须粜④ 以下等价, 民乃可得食,未报,辄于下等减价十之二,使民就粜。行省怒其专擅,都中曰:“饶杭几二千里,比⑤议定往还,非半月不可。人七日不食则死,安能忍死以待乎! ”其民相与言 曰: “公为我辈减 米价,公果得罪,我辈当鬻⑥妻子以代公偿。 ”行省方悟,都中得免。

    【注释】①路:元代行政区划单位。②翔踊:物价飞涨。③王都中:字符俞,元代官员,官至两任行省参 知政事。④粜:卖出粮食。⑤比:等到。⑥鬻(yù) :卖。

    (节选自《续资治通鉴》,有改动)

    1. (1) 解释文段中加点的词语。

      ①负者:

      ②洌: 

      ③去 : 

      ④乃: 

    2. (2) 下面对甲文理解分析有有误的一项是 ( )
      A . 选文惜墨如金,首句“环滁皆山也”就写尽了滁州环山的特点,举重若轻,今人叹服。 B . 选文用对偶句写景,用散句收束,做到了在整齐中寻求变化,抑扬顿挫,音韵谐美。 C . 在太守看来,滁人的自在出游多了一层政治清明的意味,更多了一些自信和得意。 D .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是核心句,表明“ 乐”是表象,“醉”是根本。
    3. (3) 选出与甲文中“野芳发而幽香”所描写的季节景色不同的一项是( )
      A .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B .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C .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 .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4. (4)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②人七日不食则死,安能忍死以待乎!

    5. (5) 甲文中欧阳修被贬官至滁州,爱民亲民; 乙文中王都中擅自降米价救灾,惹怒上司。请用自己的话概括两个选段中百姓对他们的举动分别有什么反应,并说说这样写有何作用。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