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3高二上·湘阴期末) 现代文阅读II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红柳

    杜文娟

    新兵训练三个月了,仍未结束,晚上八点,太阳还挂在天上,恍如白昼,绿洲尽头,雪山洁白而静默,李秦川想起家门口的秦岭。秦岭雪天,他从雪坡滑下,滑到山下果园去。

    上山前,连队要每位新兵用座机给家里报平安。前面的新兵抹着眼泪出去了。李秦川拨通父亲手机,刚说两句,就听见母亲在哽咽。李秦川说:老妈,这里的绿洲比咱关中平原还辽阔,牛肥马壮,到了秋天,还瓜果飘香哩。母亲的声音明朗多了,嘱咐他吃好睡好,两年时间一晃就过去了。

    车队在锣鼓喧天中缓缓前行。一位新兵说;从家乡出发时已经敲锣打鼓了,怎么又欢送啊。有人解释:新兵和高原兵是两码事,新兵离开绿洲,上了雪域高原,才算高原兵。

    李秦川感叹道:了不起,以后叫你博士得了。怎么想起当兵来啦?

    那人见李秦川没有调侃的意思,说:当两年兵就有资格报考军校,军校毕业就是军官了。李秦川说,我没想那么远,我不愿南下打工,家人要我到西安学手艺,我也不爱学。车向高原挺进。李秦川感到太阳穴剧烈疼痛,身体软塌塌的,隐约间,听见呕吐声,大口喘气声,窗外白雪皑皑,一长串鸣笛划破静谧的天空。

    军医说:路边有一座烈士陵园,车辆从这里经过都要鸣笛致意。李秦川问:为什么埋在这里?千里无人区,只有路人祭拜。

    军医说:以前想过动迁,挖开一座坟墓,你猜怎么着,烈士面色红润,毛发乌黑,连牙齿都洁白如初,赶紧重新掩埋,再也不提搬迁的事了。

    ①李秦川想起一句话:生前孤独,死后寂寞。

    到达兵站,吃饭休息。博士吃一口吐两口,博士说,如果我上不了山,你就替我站岗巡逻吧。前半夜,李秦川头昏脑胀,吸了半小时氧气,才睡到天亮。次日一早,他跑到博士房间---人不见了。

    套了防滑链的车辆继续出发,离开绿洲才一天,战友都成了脱水的黄瓜,黯淡无光。车停止不前,喊声随即响起:全体下车,服从指挥。李秦川爬下车厢一看,不远处是一条二十多米宽的冰河,有人跳进冰河,把拖车绳拴在遇险车上,河岸上汽车奋力拉拽,冰块吱吱脆响,冰河开裂。货车总算拉上岸了,李秦川看见军医,问:博士战友呢?下山了,凌晨送走的,军医说,继续治疗。他追问:治好就上山吗?

    治愈就上山,如果不行,军医说,就送回家。

    冰雹突降,劈头盖脸砸来。李秦川转身要跑,军医抓住他,说:雷鸣闪电,要蹲在旷野上,离雪山和汽车远一点,防止雪崩,汽车也可能会引爆燃烧。

    冰雹砸在身上,大脑一片空白。他想蹲下身子,蹲不下;想迈开双腿,也迈不开。有人叫上车,耳朵听得见,身体却动不了。他想哭,想叫一声妈妈。妈妈,同样是山,为什么却和秦岭不一样啊?

    他被两位战友架上车厢,顺势躺了下去,不想动,不想睁眼,只想一直躺下去,他有点羡慕博士,回家多么幸福啊。

    惊叫声再次响起:彩虹,彩虹!有人掀开帆布向外张望。有人干脆唱起来:美丽的长空搭起彩门,迎接着战鹰凯旋……

    到了连队,李秦川第一个任务是修复蔬菜温棚。一位老兵领着他们几个新兵向一处坍塌处走去,老兵示意他们别靠近,②他忽然趴在杂乱中,双手握住一根一米多长、拇指粗细的黑棍子,烧香拜佛一般,高高举过头顶,李秦川再看老兵,老兵像一尊雕塑,保持着刚才的样子,老兵是不是出意外了?箭步跑到老兵跟前,发现老兵脸部扭曲,眼角含泪,李秦川仔细瞅那棍子,原来是一截树枝。

    老兵哇的一声哭了,老兵说:这是红柳,一位复员老兵前年带上山的,没料到大雪把温棚压塌了,树也冻死了。

    两年才这点大,李秦川说,我家苹果苗两月就长这么高哩。

    老兵叹息说,海拔太高,氧气不够啊。山上没有一棵树一株草,连梦里都没有。蔬菜温棚,能留个念想,战友们寂寞时,想家时,来棚里看一眼,哭几嗓子,就轻松了。

    蔬菜温棚修好了,③李秦川用小刀把老兵认为已经冻死的红柳枝的一端削成斜面,斜插进松软的土里,蔬菜温棚成了他的高原故土。

    母亲来电话说:秦川啊,咱家的鸭梨全被买走了,价钱不亏,明年在西安给你买套房,等你复员回来,开个水果批发店……李秦川喉结滑动,口水多了起来。

    李秦川骑马随巡逻队前行,雪线随山势起伏蜿蜒,在百米开外的砾石滩上,一大一小两匹灰狼,悠闲自得,多漂亮的生灵啊,李秦川说,脚下是几朵冰清玉洁的花,绒毛状的花瓣,有人说,这是雪莲。在一处开阔地带,与外国巡逻军人相遇,李秦川内心的神圣感油然升起,如果博士在,会说些什么呢?他的表情庄重严肃起来。

    返回营地,新兵正一个劲抹眼泪,新兵说,风雪太大,马匹冻得四处逃窜,老兵找马去了,一夜没有回来。

    老兵是在河谷的冰缝中找到的,手里握着一根冻直的缰绳,他好像睡着了,双目紧闭,神态安详。

    ④温棚没有塌,蹲下身子看那红柳,看见了绿芽、再看,真是绿芽。

    没过多久,李秦川从列兵升到上等兵,他决定两年义务兵服役期满,继续留在部队。大家都说,红柳长势很好。

    (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中有多处环境描写,如晚上八点钟的太阳、开裂的冰河、蜿蜒的雪线等,不仅为故事设定了特殊的背景,也使“高原兵”的形象更加丰满。 B . 高原雪山与李秦川从小就熟悉的秦岭没有什么两样。这样的描写,不仅仅为下文故事情节的展开奠定了良好基础,也为丰富李秦川这个人物形象的文化内涵埋下了伏笔。 C . 李秦川与母亲的两次通话,反映他的心态有了微妙的变化。小说以多视角的方法揭示了他所走过的复杂而真实的心路历程,由此,李秦川的心路历程就成了贯穿小说的重要线索。 D . 作者笔下的“红柳”有着极强的隐喻性与象征性。在汉语拼音中,“柳”与“留”是谐音,红柳则被作者赋予了浓厚的象征意义。
    2. (2)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句子①中“生前孤独,死后寂寞”构成小说“抗争与成长”的基调。高原生活的“孤独”与被埋无人区的烈士的“寂寞”相互映衬,体现守边军人的艰辛与伟大。 B . 句子②主要运用了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趴”“双手握住”“高高举过”等动作描写,表现了老兵对红柳的珍视, “像一尊雕塑”“脸部扭曲”“眼角含泪”等神态描写,刻画出老兵发现他视若生命的红柳冻死后悲痛万分的心情。 C . 句子③用“老兵认为”表达了红柳还有成活的可能,为下文红柳最终发芽埋下伏笔。 D . 句子④中运用了夸张手法, “真”表示肯定,有的确的意思,在这里表达了战士们看见绿芽时那种难以置信的惊喜之情。
    3. (3) 小说中的对比手法运用得十分成功,请结合文本试作分析。
    4. (4) 小说为李秦川最后的选择做了哪些铺垫?请结合文本分析。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