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
  • 1. (2023七上·月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武帝治下,儒学在朝中受到尊崇,武帝认为任用饱读儒家经典之士有利于君主,因为他们自律、利他、识礼、循规,而且忠于上司。因此,他建立了一种用儒家经典来培养未来官吏的国家教育体系,建太学,聘用博士讲授五经《易》《书》《诗经》《礼》和《春秋》。

    ——(美)伊佩霞《剑桥中国插图史》

    材料三:汉武帝时期,开拓了丝路,被称为“凿空之旅”。自此以后,中国和中亚及欧洲的商业往来迅速增加。通过这条贯穿亚欧的大道,中国的丝、绸、绫、缎、绢等丝制品,源源不断地运向中亚和欧洲,因此,希腊、罗马人称中国为赛里斯国,称中国人为赛里斯人。所谓“赛里斯”即“丝绸”之意。

    材料四:两汉时期,社会经济的繁荣为科技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人们在许多领域取得了突出成就。

    1. (1) 材料一包含了秦始皇巩固统一的哪些措施?
    2. (2) 据所学知识指出儒家学说的创始人。据材料二概括“武帝治下,儒学在朝中受到尊崇”的具体表现。
    3. (3) 据材料三,写出西汉时开拓丝路的人物。西域开通后,西汉王朝加强对西域的管理,设置什么机构?机构的设置有何意义?
    4. (4) 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例两汉时期的史学成就。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