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易大传:“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涂。”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直所从言之异路,有不省耳。尝窃观阴阳之术,大祥而众忌讳,使人拘而多所畏;然其序四时之大顺,不可失也。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墨者俭而难遵,是以其事不可遍循;然其疆本节用,不可废也。法家严而少恩;然其正君臣上下之分,不可改关。名家使人而善失真;然其正名实,不可不察也。道家使人动合无形,赡足万物。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 , 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儒者则不然。以为人主天下之仪表也,主倡而臣和,主先而臣随。如此则主劳而臣逸。至于大道之要,去健羡细聪明,释此而任术。夫神大用则竭,形大劳则。形神骚动,欲与天地长久,非所闻也。

    上大夫壶遂曰:“昔孔子何为而作《春秋》战”?太史公曰:“余闻董生日:‘周道衰废,孔子为鲁司寇,诸侯害之,大夫之。孔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为天下仪表 , 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以达王事而已关。’子日:‘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存亡国,继绝世 , 补弊起废,王道之大者也。拨乱世反之正,莫近于《春秋》。万物之散聚皆在《春秋》。《春秋》之中,試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极者不可胜数。察其所以,皆失其本已。故《易》曰‘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故曰‘臣試君,子試父,非一旦一夕之故也,其渐久矣’。故有国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前有视而弟见,后有贼而不知。为人臣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守经事而不知其宜,遭变事而不知其权。为人君父而不通于《春秋》之义者,必蒙首恶之名。为人臣子而不通于《春秋》之义者,必陷篡試之珠,死罪之名。其实皆以为善,为之不知其义,被之空言而不敢辞。故《春秋》者,礼义之大宗也。夫礼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法之所为用者易见,而礼之所为禁者难知。”

    (选自《史记.太史公自序》,有删改)

    1. (1) 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善善A恶恶B贤贤C贱D不肖E存F亡国G继H绝世,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省,觉悟,明悟。与荀子《劝学》中“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的“省”用法不同。 B . 俭同“检”,拘束,约束。与《齐恒晋文之事》“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的“检”含义相同。 C . 敞,破坏,损坏。与《烛之武退秦师》中“因人之力而敞之”的“敞”含义和用法相同。 D . 瘫同“塞”,遮蔽,塞塞。与《凍太宗十思疏》中“虑塞蔽则思虚心以纳下”的“塞”含义相同。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易大传》说,天下学派追求是一致的,而学说却多种多样,目的相同而采用的途径不一样。 B . 选文分类评价先秦诸子学说,认为阴阳、儒、墨、名等学说对人施加主观约束,各有优劣。 C . 《春秋》记录了万物聚散,用具体历史事件阐述了孔子思想,远比只用空话记载更加深刻。 D . 《春秋》是关于礼义的经典著作,太史公提醒读者关注,它能够发挥礼防患于未然的作用。
    4. (4) 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

      ②孔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为天下仪表。

    5. (5) 请简要概括孔子创作《春秋》的缘由。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