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23九上·绿园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免疫之战

    ①你永远也不知道,生活下一秒给你带来的是惊喜还是惊吓。所以,凡事必须两手准备,不能一根筋。我,免疫系统,也处处体现“二”的精髓。

    ②对抗敌人,我的战略有二:阻挡、猎杀。区分杀敌,我的机制有二:体液免疫、细胞免疫。这些战略、机制虽“二”,但纵横交错,相辅相成,“双剑”反复合璧,功力倍增。这次我们只谈战略,先聊阻挡,再聊猎杀。

    ③所谓阻挡,就是盖墙,构筑物理屏障。

    ④我盖的墙,就是你的皮肤。不管你的皮肤是细腻白嫩,还是粗糙暗沉,它比人类的任何建筑都精巧严密百倍。你的汗液可以轻松渗出皮肤,外面的水分子却难以渗入,更别提病毒、细菌了,因为最小的病毒直径也有水分子的百倍以上。记住,皮肤的功能是屏障,健康皮肤存在的目的,就是拒绝吸收外物。因此,只要皮肤没伤口,病毒、细菌就无法强攻。不过,再严密的防线,也有漏洞。皮肤防线的漏洞,就是你身上的各种洞洞——吃喝拉撒的必由之路。当然,我肯定不会无视这些漏洞,皮肤防线不仅覆盖体表,还延伸到体内,包裹着所有通往外界的通道,这层物理屏障,就是你的上皮组织。

    ⑤说是物理屏障,其实,上皮组织还装配了生化武器,就是那些与我们和平共处的细菌和病毒。它们是你身体里的土著。这些土著自古以来就在这里渔樵耕读,每一寸上皮组织都是它们不可分割的固有领土。外源病菌偷渡而来,想在这里扎根组团,形成菌落,深度渗入,破坏环境,杀鸡取卵,土著们自然要与这些侵略者拼个高低。这里顺便说一句,抗生素不能乱吃,不然这些土著也会被杀掉,这就是自降防御值了。化学武器由上皮组织自产自销,比如:黏膜,让侵略者寸步难行。肺内的黏膜还会随着纤毛向上移动,变成痰咳出,或者咽到胃里。上皮组织还能产生毒性物质,比如毒性多肽物质,口腔里还有溶菌酶,胃里还有消化酶和酸性环境,这些化学武器都能让病菌死无葬身之地。

    ⑥因此,绝大多数敌人都被物理防线挡在墙外。不过,因为病菌无处不在,总有些病菌会钻空子,侵入皮肤创面,避过机关暗器,穿过黏膜,摸进墙内。

    ⑦如果病菌进了墙,就得启动我的第二个免疫战略:猎杀。

    ⑧混进墙内的病菌环顾四周,发现这里太宜居了,温暖和谐,食物丰富。正暗生欢喜,迎面走来一胖子,只见这胖子身形一变,不知从哪里伸出一只手,“啪”地一声搭在病菌身上。病菌只觉眼前一黑,就被胖子活生生吞进肚里去了。病菌还没来得及反应,一股刺鼻的酸味迎面袭来,无数个小玩意扑遍全身,撕咬分拆,很快,整个病菌就彻底解体。这胖子不是别人,正是我的第二道防线——巨噬细胞。巨噬细胞是个吃货,只要是病菌,不论死活,“巨大侠”都吃,绝不挑食,甚至连死亡的正常细胞也吃,兢兢业业清洁你的肌体。“巨大侠”的绝招也有二:一个是吃,前面已经说了;另一个就是拆解。病菌被吞后,巨噬细胞体内的一个小细胞器——溶酶体,会释放很多消化酶,降解一切可以降解的垃圾,包括各种病菌,同时合成各种有毒化合物,什么过氧化氢、一氧化氢、超氧离子……品种齐全,质量可靠,一拥而上。病菌除了去死,别无选择。

    ⑨由于病菌无处不在,所以你遭受病菌入侵是常态。也就是说,其实你每时每刻都在“生病”,而绝大多数“病”的星星之火,都会被免疫系统及时扑灭。

    1. (1) 这篇说明文结构严整,请你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

       

      A.

      B.

      C.

    2. (2) 选文第④段画线句运用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 (3) 对选文内容和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文主要采用逻辑顺序,“分——总”的结构,条理清晰地介绍了免疫系统“二”的精髓。 B . 抗生素不能乱吃,不然那些与我们和平共处的细菌和病毒也会被杀掉,这就是自降防御值了。 C . 因为病菌无处不在,总有些病菌会钻空子,侵入皮肤创面,避过机关暗器,穿过黏膜,摸进墙内。 D . 选文最后一段强调身体遭受病菌入侵是常态,但绝大多数都会被免疫系统及时扑灭。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